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吴星云 《历史教学》2004,1(12):25-29
乡村建设思潮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重要思想潮流之一.该思潮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思想派别.各派别间虽存在共性却隐含着较多分歧.这些分歧使这场社会改造大潮最终潮起潮落,难以完成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2.
各种新兴社团是近代以来民族国家构建中有别于传统社会的重要因素,在这些社团的活动过程中,国家力量为实现其政治意志而通过各种手段参与其中。平教会作为民国乡村建设的主要力量之一,其工作过程也是其与政治力量合作加强的过程。在这种合作的框架下,平教会不仅将乡村建设区域从华北扩展到华西,同时也将乡村建设工作从改造农民、农村扩大到改造整个中国,并最终形成其特有的乡村建设模式。对平教会及其活动的具体考察,是探讨近代以来"国家—社团"与社会之间互动关系的一个具体实例。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中,旅游职业教育一直承担着培养适应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随着旅游业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职业教育也提升到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的教育类型,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也有了新的变化。在研究乡村旅游人才需求及从业人员构成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旅游职业教育助力乡村旅游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及长效机制建设,为职业教育赋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提供新思路、新路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中国的乡村政治发生巨大变革,国家实现了对乡村社会的整合,乡村社会被纳入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共党组织在广大乡村地区的推进和乡村基层行政网络体系的构建是导致乡村政治变革的两个关键因素。中国共产党以政党形式对乡村社会进行组织和动员,通过基层行政体系网络对乡村社会加以管理,从而得以将分散的乡村社会成员整合进国家权力体系,实现了对广大乡村社会全面而卓有成效的领导,国家意志被贯彻和执行。这也是中国的现代国家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5.
陶行知先生创办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推行民主办学的方针,开展生活教育和.乡村社会建设与改造运动。学校成为国内进步青年云集之地。在中共南京市委领导下,晓庄学校党团组织团结进步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的活动和斗争,晓庄学校成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革命的温床”和中共南京党组织活动的重要基地。  相似文献   

6.
民国乡村教育运动对农村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以陶行知、晏阳初、梁漱溟等为领头人的爱国知识分子发起了乡村教育试验运动,他们抱定科学务实的态度,在进行广泛深入的社会调查基础上,以各自乡村教育理论指导实践,开展以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改造为主旨的“乡村教育运动”.反观这段乡村教育运动史,结合当前新农村教育建设活动,对特岗教师和大学生村官的启示为:常怀悯民救世之情,激发强烈社会责任感和时代使命感,扎根农村教育建设;立足农村,农化自己,在与农民相结合的征程上谱写三农建设新篇章;抱定科学务实的实践态度,统筹兼顾,协调发展,全面改造发展新农村.  相似文献   

7.
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是一场旨在对时下农村进行全面改造和建设的社会运动。其兴起的背景,源于当时内忧外患的环境所造成的各种社会矛盾、冲突和困难,以及当时的乡村在社会结构中所具有的特殊重要性。在各种乡村建设活动中,较为典型的是晏阳初于河北定县组织的乡村建设实验。其大致情况是:前期以平教会为主体,在定县研究区开展以"四大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先行研究实验活动;至会院合作后,"四大教育"活动推行至全县,并逐步演变为以"六大建设"和县政改革为主要内容的规模建设、改造活动。对这些建设路径、内容、方法进行考察和研究分析,对于当下如何对待和处理"三农"问题,推动城镇化以拉动我国经济的新一轮增长,都不乏深刻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共产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首先是从城市开始的,后来它的主阵地发生了转移,进入了农村.向之论者对于这个转变过程关注不够,实际上,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有助于更清晰地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通过对安徽农村党组织的统计来试图重建这一历史面相,以期探寻中国共产党这一转移历程的路径.经过统计可以发现中国共产党进入乡村并进行革命活动是从农村学校入手的,即乡村学校成为中国共产党进入农村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9.
乡村建设思潮为20世纪二三十年代民国重要思想潮流之一。该思潮在其发展历程中,形成了几个主要的思想派别。各派别间虽存在共性却隐含着较多分歧。这些分歧使这场社会改造大潮最终潮起潮落,难以完成中国乡村建设的历史使命。  相似文献   

10.
晏阳初平民教育运动与电化教育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晏阳初是中国现代史上一位具有广泛国际影响的平民教育家和乡村建设的倡导者,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与乡村改造运动的奠基人。本文回顾了他在国内的平民教育、乡村改造运动的发展过程中的作用及其电化教育的应用情况,总结了他的电化教育实践经验,及其对我们当代电化教育活动开展的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民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论宣扬和政府当局的全面推动下,乡村建设运动蔚然兴起.乡村师范学校被赋予培养乡村师资、普及乡村教育、实现乡村自治和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陶行知兴办的晓庄师范成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乡村师范、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存在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乡村师范为共产党早期活动提供了革命温床和生力军,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中国民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理论宣扬和政府当局的全面推动下,乡村建设运动蔚然兴起.乡村师范学校被赋予培养乡村师资、普及乡村教育、实现乡村自治和改造乡村社会的责任,陶行知兴办的晓庄师范成为乡村教育与乡村建设有机结合的典范.乡村师范、乡村教师与乡村社会存在着天然而广泛的联系,乡村师范为共产党早期活动提供了革命温床和生力军,对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最终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3.
城乡教育一体化要求城乡教育保持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它蕴含着乡村学校本土化改造的深意,本土化成为乡村学校文化发展的首要选择。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历程表明,乡村学校文化在不同时期由于本土化程度不高而不同程度地陷入发展困境。鉴于此,在当前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乡村学校要加强乡土性凝练、开发校本文化、健全转型机制、开展创新实验,以促进乡村学校文化的本土化提升。  相似文献   

14.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兴起了一场乡村师范教育运动。它是在乡村教育家的试验与改革下,在国民党教育政策的推动下而兴起的以专门培养乡村小学教师为宗旨,达到改造乡村教育和乡村社会目的的一场师范教育改革运动。其发展历程大约经过五个时期。乡村师范办学的针对性与训练学生的农村社会适应性等特点,或许能对今天的教育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5.
建设高质量的乡村教师队伍对发展乡村教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基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专业发展活动为提升乡村教师专业发展水平提供了新的路径。如何有效提升乡村教师在数字化专业发展活动中的参与水平成为了破解当前乡村教育瓶颈问题的关键。研究以贵州省某脱贫摘帽县乡村教师为研究对象,通过半结构化访谈了解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观及其参与数字化专业发展活动的情况。基于扎根理论,构建了教育数字化背景下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外因互动整合的理论模型。该模型表明,数字化专业发展活动影响着乡村教师在成就感、规划感和归属感三个层面的专业发展观,进而影响其在数字化专业发展活动中的参与水平。为了提升乡村教师数字化专业发展活动的参与、激发乡村教师专业发展内生动力,研究结合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从以情养志、以评促改和以群励学三个维度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岳红廷 《成人教育》2015,(12):38-40
乡村小学教师作为近代乡村社会的特殊知识精英群体,在乡村社会改造呼声不断高涨的情势下,被赋予了参与乡村社会重建的使命.他们通过推进乡村成人教育的形式参与到乡村社会重建活动中来,这不仅推动了乡村基础教育的发展,而且造就了一大批乡村建设的中坚力量,更为近代乡村成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关键环节之一。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便开启了乡村治理的探究,已经走过了探索阶段(1 92 1—1949年)、总体性治理阶段(1949—1978年)、创新阶段(1978—2012年)、系统治理阶段(2012年至今)百余年历程。系统梳理并总结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乡村治理的历史轨迹,是指引当前和未来乡村治理实践、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起到了重要的抓手作用。少数民族地区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难点区域,因而强化党的民族工作对于推进乡村振兴整体进程十分关键。中国共产党自建党以来,始终把民族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地位,并采取了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举措。而如何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以开展好民族工作为突破点,促进少数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则需要加以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19.
张晓晴 《教育学报》2020,(1):108-119
陕甘宁边区乡村相对落后的自然、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状况,曾严重阻碍了中国共产党对乡村社会的组织动员进程,加剧了为抗击日本侵略者和国民党势力的双重围困而获取政权和民族独立的难度。在综合力量不足的条件约束下,中国共产党探索实施的“民办公助”教育政策,本着实事求是原则和群众路线方针,将乡村教育与政府工作、劳动生产、家庭生活和社会教育相结合,通过牢牢掌握领导权和引导权,充分发挥农民主体的自主性作用,形成了以文字下乡为主要形式的乡村教育。相对土地改革、民主选举、诉苦等组织动员方式,以文字下乡的柔性动员方式改造乡村、建设乡村,使中国共产党的各项方针政策能深入乡土社会,达到组织动员农民的目的。从社会动员的视角阐释“民办公助”教育政策,对全面、客观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与乡村、农民的关系,乃至对当前“教育扶贫”工作都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批判旧传统教育,掀起乡村教育改革运动,提出要改造乡村学校,对教育进行自我实践,推动乡村教育的发展。在当今21世纪,国家政策扶持大力开展乡村振兴战略,对乡村教师及学校加以补贴,目的也是促进乡村教育的进步,缩小城乡差距。语文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尤其是乡村学生,需要更加因地制宜地进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