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主体性是指人在自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它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途径.实施主体性教育,培养高素质的人才,已成为当今教育界的共识.对当代幼儿教育而言,主体性教育同样是不可或缺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
我的管理哲学,说起来就是一句话:让每个生命都能自主发展。自主发展是一个过程,是指生命个体在教育的外部条件和环境影响下,其主体的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充分发挥,产生自觉接受教育的动机,掌握自我学习的本领,从而积极主动地求得全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素质教育需要从小开始培养,幼儿园必须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重视幼儿的主体性。主体性是指人在自觉活动中体现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它是个体自由全面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必然途径。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是在现代幼儿教学中促进幼儿主体性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主体,主体地位的真正确立要求学生具有主动学习的意识.主动性是建立在个体需要的基础上,对个体的认知活动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而当今的大部分高中生对物理学习缺乏主动性,消除学生物理学习的心理障碍,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动机是培养学生学习物理主动性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5.
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体对自己能否在一定水平上完成某一项活动所具有的能力判断、信念或主体自我把握与感受,它对学生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青海教育》2006,(7):94-94
(一)基础性差异。主体的基础性差异主要包括身体状况和知识基础两个方面。主体的知识基础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开始前已经拥用的知识经验及其结构,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体在学习过程中对外界环境因素的“过滤”和“筛选”,进而影响到个体后续学习活动的广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是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它既表现为个体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又表现为个体的自觉能动性的创造,集中体现为人的独立性、主动性、创造性.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使其既具有主体意识,又具有主体能力,使学生生动活泼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习过程实质上是教师指导下的学生个体的认识发展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对象,更是学习的主体。因此,教师应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是能活动的个人,这种实践性、能动性和主动性,使这个主体有个强烈的个体性征。而这种个体性征的出场是现实和历史主体自身的要求,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含义以及特征,是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相互交叉的产物。具有个体属性和历史的主体性特征。从横纵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矛盾性存在,以及作为定在的主体在时间上的三位一体,而这些的落脚点最终是为我国一段时间以来失落的个体性找回合、法性。正视个人的历史作用,真正认识了个体,就真正认识了历史,也只有明确了历史,才能真正认清楚个体的主体性、主体的个体性征。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的历史主体是现实的个人,是能活动的个人,这种实践性、能动性和主动性,使这个主体有个强烈的个体性征。而这种个体性征的出场是现实和历史主体自身的要求,它有自身的结构和含义以及特征,是个人与自然、社会、他人、自我的相互交叉的产物,具有个体属性和历史的主体性特征。从横纵两个方面可以看出其与自然、社会、自我的矛盾性存在,以及作为定在的主体在时间上的三位一体,而这些的落脚点最终是为我国一段时间以来失落的个体性找回合法性。正视个人的历史作用,真正认识了个体,就真正认识了历史,也只有明确了历史,才能真正认清楚个体的主体性、主体的个体性征。  相似文献   

11.
从人的社会化看素质教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社会化是个体从自然人转变为社会人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在社会化和个性化两个层面上展开的,人的全面发展是这两者的和谐统一。人降生后就开始了社会化和个性化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有赖于个体所生存的社会环境,教育则是实现这一过程的关键因素,它对人的发展起着主导作用。素质教育有别于传统教育,它把人当成社会化的主体,使人在社会化中的主体地位真正走向活生生的现实生活。  相似文献   

12.
主动性人格指个体采取主动行为影响周围环境的一种稳定倾向。主动性人格的测量工具有完整版与简缩版。在简缩版上有文化及被试群体的差异。作为一种独特的人格特质,主动性人格对个体具有积极的心理功能,能提升人的工作绩效,促进职业适应与职业生涯发展。主动性人格与工作绩效、职业生涯的关系成为当前研究的主题。未来研究应该进一步清晰主动性人格的结构,重视青少年主动性人格与学习的关系、主动性人格的发展与教育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科学探究活动中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在他的社会学习理论中提出的一个核心概念.它是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操作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活动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主体的自我把握与感受.因此,作为人类主体因素的一个方面,自我效能感不同于能力本身,它是指个体应对或处理环境事件能力的一种主观推断.  相似文献   

14.
普通中学的教师自能发展就是指主体自主发展和能动发展。自主发展是指主体在先进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发挥自我的主动性,自己寻找发展的空间,自我探索发展的路子,自己选择发展的目标,建构具有个性化的自我。能动发展是指主体自觉努力、积极进取,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基础教育发展的要求,自觉提升自我和完善自我。教师自能发展是新时代教师发展和提高的必然取向,是新时代教师作为个体的人和职业的人建构良好素质的有力手段。那么,教师如何“自能”发展呢?我们就此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王淑君 《学苑教育》2012,(17):33-33
学习的积极性主要指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的学习热情。学习的主动性主要指学生读书思考,积极探究的主动精神,敢于质疑问难的精神。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要实现有效的学习,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必须充分重视并努力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相似文献   

16.
在学校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不单纯是个品质问题,而是与品质相联系的感情与兴趣的问题.一个学生对待学习活动是否具有比较热烈的感情和比较浓厚的兴趣,是能否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内在心理条件,也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本文仅就“逆反心理”对学生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影响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一“逆反心理”是近年来在心理学研究中提出的一个新概念.它是指作用于个体的同类事物超过了个体感官接受的域限,使个体感官饱和后所产生的一种厌恶的体验.换句话说,它是一种情绪厌烦或情绪对立的心理状态,是人们在感情上的厌倦或烦闷的体验,是一种不愉快的,消极的感情体验.“逆  相似文献   

17.
体育教学中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洁 《教学与管理》2009,(10):154-155
所谓的社会适应能力,指的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个体表现出来的相对稳定的特征总和,一般认为可以分为:环境适应取向、人际适应取向和个体发展取向。其中,环境适应取向是指个体在处理事务和应对环境变化时的表现,主要特征集中体现在处理事情的过程行为上;人际适应取向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对群体之问各种关系把握和处理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集中在人际关系上;个体发展取向主要是指在社会适应过程中个体本身的调整和适应性改变的特征表现,主要特征表现在个体的适应性变化和提高发展方面。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联系且相互促进的。  相似文献   

18.
个体主体是基于"原子式探讨"的分析方式所形成的以个体为本位、以对物的单纯占有为目标的主体形式.类主体是对个体主体的辩证发展,它突破原子式分析的片面思维,把人看作在各种关系中和谐统一的类存在,它所成就的是真正自由、完整的人.现代社会的道德困境和危机要求主体由个体主体转向类主体.这种主体范式的转型必须在思维方式上实现由"原子式探讨"到生态分析的转换;在价值取向上实现从个体本位到类本位的转换;在价值目标上实现从"单子式个体"到"完整的人"的转换.  相似文献   

19.
刘琳 《天津教育》2000,(4):10-11
“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是促进学生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展的教育。主体性,是指在对象性的活动中,作为主体的人所具有的本质特性,即主体在同客体相互作用时,自身一定的素质结构所产生的功能表现,它集中体现为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主体性发展”教育的任务,就是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体潜能,使之真正成为活动。学习的主体,进而成为社会生活与社会实践的主体。 主体是现实活动的主体,活动是主体的现实活动。人的主体性在活动中生成和发展。由于活动是主体存在和发展的方式,是人的…  相似文献   

20.
主动性即主观能动性或自觉能动性,指个体积极自觉地参与学习或活动的态度与指向。个体的主动性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果在学习中发挥主动性,就能集中精力,排除干扰,积极自觉地学习知识,运用知识,发展能力,促进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