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教学设计】 珍爱生命是生命教育“人与自我”范畴里的重要话题。本课从心理学的角度探讨生命的意义、价值与美感,通过多层面、多角度的活动体验,唤起学生对自己生命状态的感受经验.激发学生珍爱生命、享受生命的情怀。  相似文献   

2.
金鹏飞 《考试周刊》2014,(57):150-151
本文主要根据《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要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文章主要从认识生命的由来、懂得珍爱每个生命、欣赏身边的生命、倡导与自然界中生命和谐发展四个方面介绍了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进行生命化教育。  相似文献   

3.
崔桂根 《教师》2014,(27):16-16
无论是网络还是报刊,经常能看到一些关于学生自残甚至是自杀的报道。鉴于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对其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教师应在平时的教育工作中积极开展珍爱生命的教育,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让学生从小就知道生命的宝贵,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4.
本节课的重点是通过考察生命的诞生、演化与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让学生认识生命演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演化过程中的相互作用,同时,增强学生珍爱生命、珍爱地球的意识。  相似文献   

5.
生命只有一次。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对孩子们进行生命教育是我们教育者的使命和责任。云南省率先倡导的“三生教育”就是要加强学生对生命观的认识、生活技能的习得、生存能力的提高,这得到了众多教育者的认同。文中,“保蛋”行动是一次对孩子们寓教于乐的生命教育,“保蛋”行动是一次对孩子们进行珍爱生命、懂得感恩的践行活动。孩子们保的术仅是蛋。还有对生命的珍爱与尊重。  相似文献   

6.
李宗华 《考试周刊》2014,(5):172-172
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人应当渴求生存,热爱生活,善待生灵,珍爱自己的生命,珍爱他人的生命,乃至珍爱一切生灵。本文针对小学生生命教育,拟从生命及生命意义、小学生对生命的心理误区、珍爱生命和纳悦自我三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生命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通过生命教育,使学生能够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  相似文献   

8.
只有在充分了解学生价值观,特别是主流价值观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前提下,才有可能在教育中以更符合个体发展规律和心理学规律的方式实施有效的核心价值观教育.生命价值观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正确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来源.文章以珍爱生命教育为中心,对青少年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进行简要分析,以期为青少年珍爱生命价值观教育及相...  相似文献   

9.
【活动目标】总目标: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风暴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困惑与矛盾,因此,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是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此堂课中,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薛丽华 《考试周刊》2015,(9):145-146
生物教师应该在高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渗透生命教育,通过引导学生从自身了解生命、敬畏生命的顽强、欣赏生命的美丽及感悟生命的价值等方面认识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1.
[活动目标] 总目标:初中阶段是人生的一个风暴期,学生在这个阶段会面临许多困惑与矛盾,因此,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永不放弃生的希望是此阶段的心理健康教育重点.在此堂课中,珍爱生命这一主题分为三个层次:  相似文献   

12.
<正>【设计理念】人生如花,成长需要每一个人付出努力,不向困难低头,不向挫折认输。珍爱生命,因为它来之不易;敬畏生命,因为它是那样的珍贵。通过观看"小海龟"的视频,选取周边同龄人的案例和母亲的现场讲述,感叹生命之伟大,引导学生敬畏生命、珍爱生命;通过讨论、体验和向他人学习等活动,让学生学会克服困难的方法,懂得要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生命之花绽放。【教学对象】小学中年级学生【教学过程】一、感知生命的不易  相似文献   

13.
[活动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于生命的重视,首先肯定个人的生命价值,做到珍爱自己的生命,进而推己及人,懂得珍爱他人生命——父母、同窗,以至于扩展到对动物和植物等不同生命存在的尊重. 2.能力目标:学会挖掘个人生命价值,同时肯定他人生命价值. 3.知识目标:了解新生命诞生的过程,了解不同生命存在的形式,了解中学生看待生命的现状,正确看待生命,明确个体所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义务.  相似文献   

14.
生命观教育就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生命的本性是追求快乐与幸福,所以生命教育的核心是快乐与幸福的教育,要让孩子们生活中有快乐,生命里有幸福,这样才能让他们重视生命的价值。我校是我县唯一一所寄宿制封闭学校,学生们离开亲人,特别渴望亲情与友情。针对这些学生的身心特征,  相似文献   

15.
当前《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成为教育学界普遍的话语境域,其中特别提出要求中学生学会健康生活,珍爱生命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厘清"生命教育"的必要性,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思想政治课堂中对生命教育进行渗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尊敬生命、珍爱生命。教师要通过高中思想政治课堂中对生命教育的渗透,减少学生们漠视生命的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珍爱生命教育是当前学校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以高中生物课程的重要知识点——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为切入点,阐述珍爱生命教育的四个方面——生命知识、生命价值、生命伦理和死亡教育,指出需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共同协助,并强调生物教师应学会以生物学科知识为载体,渗透珍爱生命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7.
生命教育是多层次的认识生命本质、理解生命意义、提升生命价值的教育。生命教育的目的首先是唤醒、激发学生的生命自觉,培养学生科学的生命观和尊重珍爱生命的情感、态度、行为习惯及自我发展的能力,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为营造和谐的生命环境奠基。其次是培养学生关爱人的生命,包括本人生命、亲人生命、他人生命,进而从关爱人的生命到关爱动物的生命。中职德育课可以通过主题活动探究等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活动,在其中感悟生命、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8.
班主任利用班会给小学生进行生命教育是育人的一条好途径。这需要通过班会了解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与理解,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高学生对于生命价值的认识,珍爱生命。  相似文献   

19.
河南师大附中实验学校通过打造"多元课程渗透、学生自我管理、师生和谐共进、生活技能培养、家校社会协同"五种生命教育共同体,合力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让学生在认识生命、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滋养生命、绽放生命过程中,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学生轻率对待生命事件频出,学生生命教育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中小学生命教育的研究表明,生命教育应在中小学不断升华,指导学生感受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同时,关注教师专业化、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和注重社会实践等问题,发挥社会合力,加强高中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