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随着电视技术和电视媒体的快速发展,电视文化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日益显著,这种影响在少年儿童成长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今天,“电视机前的一代”不再是新鲜的名词,电视已成为“儿童认知、娱乐的首选媒体”。电视媒体作为家庭、学校、同龄群体之外儿童社会化过程中的第四大重要因素,对他们的成长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同时,重视电视传媒在儿童受知过程中的作用,依靠传媒科技,最大限度降低电视传媒对儿童的负面影响,愈来愈引起电视传媒业界人士的关注。  相似文献   

2.
电视与文化是密切相关的。首先,通过电视所播放出来的新闻节目和娱乐节目,如新闻30分、新闻联播、时事直通车、电视剧、录像、影碟、广告、体育比赛等等,是典型的文化现象;其次,电视本身既是一种传播媒介,也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电视策划、制作、播放、管理技术等等;最后,电视对观众的行为、心理的影响特别是对儿童、青少年的影响,都是电视带来的社会现象,也都表现为一种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3.
一、绪论在少年儿童越来越多地接触媒体的社会环境下,电视节目已经成为少年儿童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伙伴。电视对儿童和未成年人的影响非常之大。电视影响着儿童的智力发展,影响他们的道德观念、行为模式、价值标准和审美趣味。电视对未成年人的强大影响,表现为对儿童心灵情感的启迪,对行为模式的崇拜等各方面。电视为儿童和未成年人所提供的各种社会角色和形象范例,都可能给他们的心灵留下深深的烙印。二、儿童对电视的感知日本NHK广播舆论调查所的一项调查表明,幼儿在出生后三个月就开始看电视了,这是因为母亲在给孩子喂奶时往往收看电视节…  相似文献   

4.
李铁锤  王莹 《新闻知识》2007,(11):33-35
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再现媒体,中国电视文化既是特定时期的历史产物,同时也是这一时期的历史见证:一方面,可以从这一特定时期的历史语境来观察和阐释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这一时期的电视文化来理解和分析这一特定时期的社会语境。这就决定了电视文化必然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变革和发展而不断演变和转换。  相似文献   

5.
李林容 《青年记者》2012,(19):40-41
尼尔·波兹曼把电视时代称为“娱乐至死”的时代.电视文化导引着整个社会朝着娱乐化方向前进,甚至使教育也娱乐化了.电视娱乐文化以强大的力量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电子文化、娱乐文化和流行文化构成了儿童的童年叙事,今天的儿童从一开始走上成长之路,就自然生成了对娱乐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形成了一个特别的电视娱乐文化现象,其产生的不良症候如下:  相似文献   

6.
电视一经产生 ,就给人类生活带来重大影响。当前 ,恰逢中国社会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时期 ,大众文化方兴未艾 ,在这一特定时期里 ,电视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必然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中国特色。一、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电视对社会文化的传播和普及功不可没从传播学的角度看 ,电视媒介的特点在于它冲破了文字符号的限制 ,使文化通过声音和图像得以传播 ,这就大大扩展了受众面 ,因为不管是谁 ,也无论其所受教育程度的高低 ,都可以通过电子媒介的声音和图像与文化接触。因此 ,通过收看电视节目获得休息和消遣成了中国老百姓非常普遍的一…  相似文献   

7.
当今,电视作为一种主流信息传媒和特殊教育载体,对儿童成长的影响日益深远.如何充分认识电视文化对儿童成长的影响,确立正确的电视文化导向,为儿童提供健康的精神食粮,是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电视节目对儿童的消极影响 随着电视事业的深入发展,电视节目的形式和内容丰富多彩.由于有的节目注重追求高收视率、高商业利润回报,对可能产生的社会效应考虑和照顾不够,播出后往往容易对儿童产生难以预料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8.
电视媒体活动是电视媒体为了赢得受众的注意力,抓住社会生活中的一些具有潜在社会影响的人物和事件,通过媒体的策划、组织和报道,鼓励受众主动参与、积极互动, 以实现媒体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一种方式。依据这一界定,香港回归大型电视直播、“神六”升空直播是媒介事件,而CCTV“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则是电视媒体活动。加强对电视媒体活动的探讨,对当前处于超常规发展中的电视媒体活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在中国电视文化的不同发展阶段,儿童电视剧有着各不相同的文化表征。它既与时代的社会情境与文化发展联系起来,也通过一定的艺术形象审美呈现在各类艺术作品之中。粗线条地将中国儿童电视剧的发展作一个文化剖析,我们认为,它历史地呈现为三种富有时代性的意识形态特征,即政治意识、生活意识与童性意识。这种具有差异性的艺术特性一方面与时代的文化情境相互关联,另一方面又通过活泼动人的艺术形象得以表达。一、政治意识:红孩子与好孩子新中国诞生后,对新社会的讴歌与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成为文艺创作的重大主题。国家关注儿童的生存与发展,对儿童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成为这一时期社会意识的主要表征,中国儿童电视剧创作正是在这  相似文献   

10.
文化视野中的图书馆和图书馆视野中的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储流杰 《图书馆》2004,(6):27-30,34
文章从文化的视角探讨了作为社会文化现象的图书馆的深刻内涵、文化归属、文化功能以及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内在驱动作用,还从图书馆的发展的视角考察了文化对其产生和发展的影响,认为始终传播和发展人类先进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人们看电视成为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观众形象地讲“已习惯像牛一样被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牵着鼻子走”,有的说“一天少吃一餐饭,似乎还感到无所谓,但一天不看电视,似乎就觉得更饥饿”。电视已经成为一种化正潜移默化影响着现代人们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随着现代电视化的发展与繁荣,电视对百姓生活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大,那么究竟电视化在哪些领域改变和影响百姓的生活呢?  相似文献   

12.
知识分子走进电视媒体,增加了节目的文化承载量和知识含量,对社会文化产生着积极的影响。但在参与电视制作过程中,电视知识分子学术精神的丧失、"个人化解说"对大众的误导以及"传播工业化"降低了人们的鉴赏水平等备受学界和人们的关注。要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就必须直面这些问题,从政策、媒介环境和电视知识分子本身三方面入手,采取积极有效的策略增强电视知识分子的社会文化影响力。  相似文献   

13.
一、电视对精英文化的普及1.电视与精英文化结合的现实基础和必要性电视作为大众传播媒介,其与精英文化结合,传播精英文化,是有着现实的基础和必要性的。从大众传播的社会功能角度来说,大众传播媒介的影响普遍,作用强大,其对于人类文化、文明的传承有着重要的责任和义务。而精英文化作为知识分子文化的主要表现形态,是新知识、新观念、新方法的创造主体,是民族文化的集中体现。精英文化对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社会的全面进步、国民素质的普遍提高以及大众文化的人文提升尤为重要。电视正是通过对精英文化的传播,使社会文化、文明朝着健康、进步的方向发展,同时也是其自身媒介社  相似文献   

14.
我们国家是一个文化大国,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有着世界上难以比拟的文化经历。那么做为一个电视工作者,电视人的文化精神到底是什么呢?电视人劳动创造的结晶是电视文化,亦即各式各样、品类繁多的节目、栏目和电视剧。由于电视有多种传媒工具之所长,所谓集众美于一身,纳天地于咫尺之间,又深入到千家万户,从有电视以来,它就影响着人们的感知方式。随着电视的快速发展,人们注意到:我们有很多思想、生活和行为都跟电视文化有关。电视文化有着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改变着人类社会。鉴于此,我们不能不联想到电视人应秉赋的文化品德、品格、以及他们思…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事件之一,就是作为现代科技文明高度集合的电视的出现和发展。电视媒体以其强大的影响力和魅力,赢得了庞大的收视群体,并逐渐营造出一种新的媒体语境——电视媒体语境。新媒体语境下的社会文化也相应发生了嬗变。本文分析了当前社会文化的硬伤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林嵘 《青年记者》2002,(9):49-50
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电视已经影响到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作为视觉艺术,因其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也成为当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的大众文化传播形式。同样电视对于儿童的成长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下面就电视文化对儿童的影响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7.
档案文化及其价值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继续和创造的过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所以人类需要档案作为载体使之广泛传播和永久流传。档案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一种历史原始记录,档案的形成与收集、管理与利用。不仅是一类具体的专业工作与社会服务活动。而且也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文化活动和社会文化现象。深入发掘档案文化蕴涵.系统研究档案对社会文化传承的特殊价值、积极开展档案文化的各种活动,大力发展档案文化。  相似文献   

18.
影像资料的历史文化价值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类传播发展经历了不同的传播阶段,每一次传播革命都使历史记录具备较之以前更加完备的表述方式。同时,影像技术的产生,使得我们能够利用记载人类历史活动的影像资料,通过电视媒介,将生动、鲜活的历史以一种新的视角呈现给人们。影像资料和大众传播的结合,进一步密切了档案管理与大众传播和社会文化建设的关系,对我们今天的文化建设将发挥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蔡姗 《中国编辑》2007,(6):28-31
一、出版内容创新的客观依据和现实要求 1.出版内容创新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出版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又是社会发展的测试器,社会政治昌明、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科技先进,出版必然繁荣发展,反之,出版必然停滞不前。出版不仅以其物质形态更以其内容反映社会发展进程、成果和服务于社会,社会对出版的主要要求是对出版内容的要求。出版正是通过自身内容的不断创新来显示和发挥其社会作用。出版内容的进步与落后、创新与守旧,无不影响着社会发展的进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出版内容创新对社会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广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对社会产生着直观的、巨大的影响,它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民族的价值观念、认知心理、接受心理等精神文化品质.而涉及儿童广告,更是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直接关联,因此,儿童广告更要注意自己的文化品位,避免对儿童形成误导,以至于对社会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