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分析讨论在根管治疗过程中,对比Pro Taper机用镍钛器械与手用不锈钢K锉预备根管的临床疗效,观察根管治疗期间患者的疼痛反应的情况,为Pro Taper机用镍钛器械的应用提供一定临床依据.方法:通过对我院曾经收治的80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和对照组各为40例,观察组应用机用鎳钛锉使用冠根向预备方法进行根管预备,对照组使用不锈钢K锉用传统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根管预备后的临床疗效,比较并分析治疗结果的差异.结果:80例患者经过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的40位患者中,经机用镍钛器械根管预备后封药,一周内有疼痛反应的为5例,疼痛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的40例经手用不锈钢K锉用传统的逐步后退法进行根管预备,预备后同样封药一周,出现疼痛的14例.疼痛的发生率为35%.结论:在根管治疗的过程中应用新的方法鎳钛锉预备根管比传统的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无论是根管治疗中还是根管充填后,都有非常显著的优点,在临床上具有可行性和优越性,值得提倡推广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热牙胶根管充填的特点和方法。方法:选择牙髓病或根尖周病患者61例,且患牙未接受过根管治疗者,用机用镍钛器械ProTaper预备根管,采用热牙胶连续波垂直加压充填技术和高温牙胶热塑注射充填法相结合充填根管。拍摄X光片,明确根充情况。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观查根管充填效果。结果:61例病例中,根充恰填率90%,根尖窦遭2~3周愈合,X光片显示根充严密合适,咬合功能良好,术后3个月和6个月进行复查,X光片显示根尖周透射区缩小,骨质密度增加。结论:热牙胶根管充填操作简便.节省操作时间,根端密封性好,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Protaper手动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手用Protaper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的应用.方法 据患牙位和X片将100颗患牙分为两大组即前牙单根管组和后牙弯曲根管组,再随机分为镍钛锉组和K型锉组,分别用冠向下预备法和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充填,拍X片,记录每组充填效果.结果 镍钛锉组和K型锉组在前牙单根管预备中的差异不明显,而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中有显著差异.结论 手用Protaper镍钛锉在后牙弯曲根管预备方面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弯曲根管预备过程中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和影响弯曲根管预备的因素,介绍了目前用于弯曲根管预备的几种常用技术和方法.不同的预备技术使用不同的机制控制根管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桩道预备后影响根管密闭性的因素。方法:收集40个单根管离体牙从牙颈部截断,逐步后退法预备根管,随机分为2组,A组、B组各20个牙,分别采用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和传统的冷牙胶侧压充填,7 d后每组各取10个牙常规预备桩道,余下的10个牙作为两种方法的对照,全部样本牙亚甲兰染液浸泡7 d,劈开牙体测量根尖区染色长度。结果:A、B组各牙均有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未预备桩道前, A、B两组微渗漏无明显差异;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组预备桩道前后,微渗漏无明显差异,但冷牙胶侧压充填组预备桩道前后,微渗漏有明显差异。结论:热牙胶垂直加压预留桩道充填术桩道预备后,根尖微渗漏没有明显变化,根管密闭性仍较好。  相似文献   

6.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良好的根尖预备是根管冲洗和充填的基础,是根管治疗成败的关键环节.使用常规方法预备后牙较细弯曲根管时,容易造成碎屑阻塞,肩台形成,器械折断,根尖偏移,根管壁侧穿,根管预备过长、过大或不足.  相似文献   

7.
根管治疗是治疗各型牙髓炎、牙髓坏死和坏疽、各型根尖周炎最完善彻底的治疗方法.以前研究认为,根管治疗必须经过三个步骤,即根管预备、根管消毒和根管充填,而且这三个步骤缺一不可.笔者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地塞米松、甲硝唑、碘仿糊剂用于一次法根充,收到了令人满意的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与比较iRoot SP配合单尖充填技术与AH plus配合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超声辅助iRoot SP糊剂导入根管加单尖充填技术对根尖封闭效果的影响。方法:收集下颌前磨牙30颗,行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分别为iRoot SP加单尖充填技术组、A H plus加连续波充填技术组、iRoot SP配合超声辅助导入根管加单尖充填技术组。选择细菌渗透法——粪肠球菌来评估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超声辅助iRoot SP单尖法根管充填以及AH Plus配合热牙胶充填后的根尖封闭性能。结果:三组根尖微渗漏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超声辅助iRoot SP单尖法充填组微渗漏时间要晚于其他两组。结论:iRoot SP根管封闭剂加单尖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效果与AH plus根管封闭剂加连续波热牙胶充填技术的根尖封闭效果相似;超声辅助根充糊剂导入根管有助于提高根管充填质量。  相似文献   

9.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及根尖周病的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根管预备及成形则是根管治疗成功的关键。实践证明,传统的根管预备成形器械操作费时、费力,容易造成根尖偏移,根管内感染物质去除不干净、不彻底,预备不完善,最终导致炎症复发而造成根管治疗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牙科手术显微镜(Dentaloperatingmicroscope,DOM)联合超声器械处理复杂根管病例的临床效果,为推广应用显微根管治疗技术提供指导。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375例显微根管治疗病例,共586个根管的数据信息,按根管钙化、根管变异遗漏、根管治疗不完善、器械分离、根管侧穿等原因分类进行统计分析,总结各种治疗类型的临床效果。结果323颗患牙成功完成治疗,成功率86.13%;521个根管成功完成治疗,成功率88.91%。疏通钙化根管、探查遗漏根管、根管再治疗、取分离器械、修补侧穿的成功率分别为85.71%、96.03%、88.52%、82.22%、90.32%。结论显微根管治疗技术处理复杂根管的成功率高,可使许多不同类型的复杂根管病例得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Vitapex对于有牙髓坏死、根尖周病变的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用100颗根尖未发育完成的慢性患根尖周炎的年轻恒牙分为两组,A组选用Vitapex注射形根管充填剂做1次根充,B组选用常规2次根充.[结果]常规需根尖诱导成形后2次根充的年轻恒牙选用Vitapex后,1次根充组成功率与对照组相似,差异无显著性(P<0.05).1次根充组根管腔缩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1次根充组根尖封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1次根充组根尖周病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由于Vitapex注射型根管充填剂可1次根充,节省患者就诊次数且远期效果较好,提倡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2.
对根管预备后出现根尖炎反应的原因进行分析。方法常规根管预备法,对不同年龄组及牙位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青年组及前牙组根管预备后出现根尖炎性反应较中老年组及后牙组少。讨论根管预备必须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及逐步后退法,尽量避免机械性损伤根尖周组织,一边制备,一边冲洗,将感染物质冲出根管,才能减少根尖炎性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口腔医学实践教育可大大加强学生对专业基础理论的理解和学生动手能力的训练与培养。通过观察分析应用最新型的牙胶尖作为主牙胶尖对学生根管充填实践学习的影响,结果显示新型材料的应用对口腔医学的实践教学有着充分的促进意义,保持实践教学的先进性对学生新技术的掌握和领会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Cortisomol糊剂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乳牙根管治疗疗效。方法选取72例93颗乳牙根尖周炎患儿,随机分成A、B两组。A组用Cortisomol糊剂,B组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作根管充填。术后观察2周、1个月、2个月,并比较其疗效。结果术后2周,A组成功率高于B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2个月,两者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ortisomol糊剂临床疗效显著,安全可靠,是较好的乳牙根管充填材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死髓牙根管治疗诊间急症(IAE)发生的临床相关因素.方法对101例临床病人103颗根管治疗的死髓牙进行临床观察.结果 27颗牙(26.21%)发生了IEA,其中后牙IAE的发生率高于前牙.结论根管预备时,对不同牙位在IAE发生中的特点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超声冲洗在一次性根管治疗术中治疗后牙慢性根尖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后牙慢性根尖周炎患者120颗牙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行一次性根管充填术。A组采用超声冲洗,B组采用注射器冲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反应情况。结果 A组术后疼痛率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超声冲洗用于一次性根管充填术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术后疼痛反应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为比较Vitapex糊剂与传统的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充填根管后的临床疗效。A组使用Vitapex糊剂加牙胶尖,B组使用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进行根充。治疗前和随访1年后拍摄根尖片对比,结果显示A组充填根管的成功率为94.71%,优于B组的80.58%。表明Vitapex糊剂充填根管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根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根尖周病的一种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现在,随着牙髓病学的发展,其基础理论、操作技术和器械设备都在逐渐完善,显著地提高了根管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