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力量源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文化之所以被世人所称誉,就是因为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而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神和宝贵民族精神的中华武术必将承担起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武术传承的文化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武术传承有着弘扬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的作用.当研究聚焦于"文化特征、民族精神和哲学内涵"等方面的时候,武术研究的"狭义化"现象不能不引起人们的反思与思考.从文化本质理论的视角,对武术文化进行了深层思考.认为:从文化角度看,人体动作是武术文化的"物的裁体",是外显的"武术物质文化层面";武术承裁的民族精神和文化特征是内隐的"武术精神文化".是武术文化内核.对武术传承而言,武术物质文化层面的人体动作和武术精神文化层面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都是同等重要的.  相似文献   

3.
武术对培育和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优秀的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支柱,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力量源泉。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的中华武术之所以被世人所称誉,就是因为它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随着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世界各国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终目的。而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精华和宝贵民族精神的中华武术必将承担起继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重任。  相似文献   

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问等研究方法,针对中小学校武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我国大中城市中青少年的“习练跆拳道、空手道热”等现象提出了中小学武术教学的新理念:传播健康、快乐与文化,并分别从中小学生对健康、快乐与文化需求的必要性和武术所蕴涵的健身功能、和谐内涵、民族文化及民族精神分析了中小学武术教学新理念提出的依据,旨在提高中小学武术教学质量,传承武术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5.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考察法,对云南少数民族的舞蹈进行研究,试图探究出其中的武术文化内涵.研究发现: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所突出的武术内容不是武术本身的技击功用,而是本民族深邃的文化内涵和乐观豁达的精神和情怀.  相似文献   

6.
武术承载着民族伟大、厚博而沉重的文化,昭示着中国文化的思想和精神感悟,武术的'武学'称谓是中华情结意识下本土文化的精神主调和理性呼唤。反映了武术文化本质属性的理性思维形式,寄托着民族文化情感的理性品味和精神核心,是对武术文化真谛的学科诉求。  相似文献   

7.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通过剖析武术文化中的爱国主义、厚德载物、崇德重义、勤劳勇敢和自强不息等优秀民族文化精神,阐述了武术文化在历史与现实中对培育民族精神的价值,使每个武术工作者真正明确武术文化的教育功能,并在教学中把武术文化教育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武术教育、教学能更大限度地提高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高校学生"健康体育"、"素质教育"的意识,培养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培养和谐人格,促进和谐社会。构建和谐高校武术文化教育要充分考虑继承和发扬武术文化所蕴涵的民族人文精神,也要充分考虑其和谐的时代特征。发挥武术文化德艺并完、和谐求真、人际和谐求善的和谐人生观。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高校武术课程的"育人"价值,以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教学为研究对象,以2019年高教版《武术》教材为研究蓝本,主要运用文本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教学实践法等研究方法,重点挖掘提炼了其课程思政元素,并以教学案例的形式进行了具体解析。研究结论如下:武术课程思政元素包括民族精神、尚武崇德、文化自信、科学精神、规则意识、家国情怀、国际视野、以人为本8个方面;在武术理论课教学过程中,可在武术的概念及分类章节解析武术基本理论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在学校武术开展方面提供近邻日本、韩国武道的国际视野,在武术的内容及特点章节阐释武术技术所体现的文化自信,在武术与传统文化章节讲解学校武术教育对民族精神的培育、对立德树人的实践、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在武术的评判与欣赏章节剖析武术比赛对规则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0.
如何在高校武术教学中传承民族精神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巨系中的子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继承和发展武术运动,不但要继承它独特的健身方法,更重要的是理解它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传承其宏大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武术养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伦理学,积极主张人应当具备完美的人格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倡导人们在道德方面不断地自我完善.武术的修身养性功能则是武术养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人们的生活也有着较深的影响.如今,武术作为一项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体育运动已经得到人们的喜爱,人们在中国传统武术的修身养性的实践中可以接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武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代言,普及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粹是我们每个中华儿女的义务和责任,本文就对当前我国武术在社会开展的现状和问题提出自己的几点意见及建议。希望通过自己的几点愚见更好地为我们武术在对外的推广和普及贡献武术人的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3.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近几年更是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接受与喜爱。武侠电影则将武术动作套路与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结合起来,既拥有良好的视觉效果,又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了观众的眼球。文章通过对武侠影视在中国武术文化推广中的作用进行分析研究,指出中国武术在推广中面临的问题以及武侠影视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武侠影视与武术文化的推广融合起来,探寻二者最佳的切入点,以促进双方更好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在国学视野下对中国武术的属性进行解析,研究得出:传统文化内涵是武术与国学的最大结合点;武术"武以成人"的教化目的与国学对君子人格的培养目标相一致;武术是一种对外推介的民族文化符号,与国学同为民族精神的象征。因此,武术具有国学属性,理应与国画、国剧、国医、国艺一样作为国学"术"的部分来认识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武侠文化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影响巨大。武侠文化对于中国武术的影响是相互的,武侠伦理促使了武德的形成,武侠精神又促使了武术文化传播,武侠作品有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武术的发展空间。同时值得注意的是,武侠作品又在一定程度上误读了中国武术,媒体技术的进步戕害了真实的武术,使武术的呈现形式与修炼方式都遭到了曲解。  相似文献   

16.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武术动作、哲学思想、武德等方面对武术的身体文化的内在和外在的美进行阐述,旨在提升人们对中华武术美的理性认识和创意武术文化的品味,从而促进中华武术优秀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当今社会,伴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已经处在一个传媒占据主流的时代。传媒无时不在也无处不在。而对于中国武术的发展来说,我们仅以体育化的形式亦或通过竞赛比赛的简单形式去实现武术作为中国文化的推介与传播,则是难以实现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的力量。中国武术应有自己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及更宽的发展领域。文章从传媒与武术赛事的关系来探讨中国武术的发展。得出:媒体化是中国武术以及武术赛事的必然与明智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武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精粹,是东亚文化圈身体文化的有力代表。调查结果显示,武术的国际发展极不平衡,习练人数总体偏少,各国对武术存在严重的"文化误读"现象,武术传播过程呈现出技击单一性、锻炼方法的不合理性以及文化内涵的表层片面性等特征。研究认为,应大胆突破武术现行内容体系;加大武术文化底蕴挖掘及输出途径探索;努力加强外派武术教练员的传统文化培训,提升对外教育教学质量;建立当代武术跨国远程教育,扩大武术网站扶持力度和完善网站内涵建设;积极寻求武术进入世界各国学校教育渠道;加速武术赛事的完善和国际推广;加速武术文化教育价值、健身价值、竞技价值的重构,实现武术科学化、社会化、竞技化的时空跨越,促进中国武术的当代传承和国际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武术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不断积累和丰富起来的一项宝贵的文化遗产。它是在中国古代哲学、古典美学、传统伦理学和医学等多种文化的熏陶下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高校武术文化传播工作的效果影响着武术事业的发展。文章通过对武术文化内涵的分析,对武术教学过程中如何传授武术所拥有的文化教育,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我国优秀文化的熏陶,以此来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激发民族自豪感,树立爱国主义精神。  相似文献   

20.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分析了历史沿革中中国武术所承担的的民族使命,并对当代中国武术所承担的民族使命进行反思。研究认为:第一,中国武术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担负了不同的民族使命:古代武术与军事的紧密联系使其承担了"保家卫国"的民族使命;近代武术的"国术"定位使其承担了"振奋国威"的民族使命;现代武术的"体育"和"文化"的双重定位使其承担了"文化复兴"的民族使命。第二,现今人们在一种民族意识的驱使下,过于强调武术的文化特殊性,赋予武术过多的民族使命,这源于国人对于武术的"文化自觉"与民族"文化不自信"的双重心态;当前中国武术的发展应该淡化"使命意识",建立真正的"武术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