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下,无论报刊、电视、广播.还是网站,军事新闻在媒体所刊(播)发的各类新闻中都占有相当比例。各种媒体以军事专版或专栏的形式发布军事新闻,关注军事发展动态,展现将士风采,传播国防科技知识,追踪世界军事风云.较好地满足了军事新闻受众的阅读期待。这一点从军事报刊的发行量、  相似文献   

2.
李雪红 《军事记者》2014,(11):26-27
近年来,地方各新闻媒体纷纷把目光投向军营.浓墨重彩描绘我军参加非战争重大军事行动的壮丽画卷.记录人民军队在信息化、现代化道路上昂首阔步前行的足迹,为展示国防和军队建设成就,塑造我军正义之师、威武之师形象,追踪世界军事风云.做出了不懈努力和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成就。本期专题,我们约请部分媒体人就此话题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推动地方媒体的国防和军事宣传.  相似文献   

3.
陈航 《军事记者》2003,(6):20-21
军事新闻的特点自然是“军事”,但怎样看 待这个军事特点,各说不一。南京政院的同志在 《怎样看待军事新闻的军事特点》一文中,对这一 问题提出了自己的意见,颇有新意。您是如何看 待这个问题的?不妨撰文一议。  相似文献   

4.
顾黎 《军事记者》2011,(12):22-23
军事新闻宣传领域贯彻主题主线战略思想.应该着眼于两方面的工作:一方面要全面关注、大力宣传全军部队贯彻落实主题主线战略思想的成效和经验:另一方面就是围绕军事新闻宣传事业科学发展的要求.全面提升军事新闻传播能力。而后者落实到军事新闻教育领域.就是要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学科科学发展,努力培养更多适应部队建设要求和军事斗争准备需求的新闻宣传人才。  相似文献   

5.
他没当过一天兵,可写出的军事新闻.不论何种题材.一字一句却像从官兵心底汩汩流出的清泉.清澈见底,沁人心脾。他在当地报纸上策划的军事新闻宣传专栏,“活鱼”竞跃.满纸生辉.被称为当地的“军报”。他和当地驻军打成一片,帮其带出了一支能在国家级报刊独立见稿的新闻宣传队伍。  相似文献   

6.
当新年的钟声敲响的时候,我们与每一位读者朋友一起豪情满怀地迈进了2003年的门槛。一元复始,万象更新。新年的《军事记者》杂志怎样办才能更受读者的欢迎?本刊部分特约顾问在“新年寄语”里提出了很中恳的意见和建议,希望我们的刊物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  相似文献   

7.
军事软实力,是一种军事文化与精神的感染力。它通过内在感染而非外在强制获得理想的引导结果,能够在对手或者潜在对手内部产生强大的威慑影响力,进而收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效果。军事软实力是一种由军事文化力、军事思想力、军事精神力、军事观念力形成的综合军事影响力。  相似文献   

8.
刘轶  王昊  刘洪杰 《军事记者》2004,(11):68-68
素有“军事记摇篮”之称的南京政治学院军事新闻传播系是我军院校中唯一的一个新闻系。该系十二队学员毕业后主要从事军事报道工作,是我军新闻方阵中的一支重要力量。毕业学员有的连获“军区军兵种好新闻奖”,有的成为解放军报或军区军兵种报纸的主力编辑、记,有的成为了新闻教学岗位上的优秀教员。在校学员,有的获得了《解放军报》奖学金,有的被军区军兵种报纸评为优秀通讯员,有的撰写的论多次获奖,并有多名学员在校期间在省部级以上媒体发表100余篇稿件……  相似文献   

9.
军委江泽民主席在视察军报时深刻指出:“强调讲政治,并不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一些政治口号,搞一些空洞的东西。要讲究宣传艺术,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把报纸办得生动活泼、喜闻乐见。”这段精辟的阐述.鲜明地揭示了可读性与正确舆论导向的内在统一关系。  相似文献   

10.
孙礼 《军事记者》2009,(12):13-14
一场媒体革命正在路上。2009年10月1日的早晨.不用等待邮政投递,准点抵达的手机报会提醒你关注即将开始的国庆盛典;国旗护卫队一就位.新华网已经更新了其滚动报道;受阅方队刚刚走过广场,开心网上数十万粉丝被告知.清晰震撼的现场图片正在等候他们点击。如果你此时不在家中.数万块户外多媒体终端上同样在直播阅兵式。不到5个小时,  相似文献   

11.
刘济西 《军事记者》2013,(12):31-32
作为科技传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军事科技新闻传播已随着时代的进步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它的传播条件更先进、手段更多样、覆盖面更广泛。影响力更大.不仅渗透到了军队的每个角落。还在地方民众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军事新闻媒体,应注重将军事科技新闻的特殊性转化为传播优势.进行良好的舆论引导,充分发挥其社会功效。  相似文献   

12.
郑椿霖 《军事记者》2006,(11):19-19
军事新闻能否吸引受众的眼球,走进他们的心田,直接影响着宣传官兵、教育官兵和服务官兵的效果,也与报纸的生命力息息相关。要想拉近军事新闻与受众之间的距离,增强军事新闻的亲和力,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选材定题力求贴近实际官兵生活的原生态画面是军事新闻的“沃土”,脱离这片“沃土”,军事新闻就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壤,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有的军事新闻作品历时虽久,但读起来依然让人回味无穷,有的甚至能让读者读出眼泪来。新闻作品是否吸引人,不在于事件有多么重大,事迹有多么突出,而在于军事新闻有没有内涵。例如:解放军报2001年1月25日一版刊登的《敬礼,无名小站两士兵》。记者把目光锁定在不为人知、默默无闻的两名战士身上,寥寥数语,便把战士们春节坚守岗位的忠诚和浓浓的思乡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姐姐说:‘你3年没回家了,爸妈以为今年你能回来过年,特意杀了猪,还几次到路口守公交车’。小赵的喉头滚了好几下,愣半天,终于没能‘幽默’出来。”记者在记录战士与亲人的这段通话时,言语虽然朴实,却直接拨动了广大读者“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心弦。军事新闻在材料的选择上,应关注官兵喜乐和感受。广大官兵关心什么,新闻报道就应反映什么。军事新闻的“触角”应向官兵真正关心的领域不断延伸,尽量满足广大官兵的阅读需求。比如军报的一篇《宣传橱窗怎能只宣传领导》的新闻报道,标题十分醒目,给入耳目一新的感觉。解放军报关于朱桂全、丁晓兵等的宣传在社会引起强烈反响的主要原因,也在于选材和定题上的成功。报道体现了“贴近性”,直接切入广大官兵关注的领域,让他们感受到了只要自己善于钻研、刻苦努力,同样能像他们那样在普通的岗位建功立业。报道既宣扬了先进典型的事迹,也在很大程度上激励了广大官兵投身部队建设的热情。  相似文献   

13.
无论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军事新闻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格外吸引受众的眼球。随着科技进步和现代传媒的飞速发展,网络、手机、移动电视等新媒体不断涌现,各类媒体百花齐放,读者的选择空间空前增大。面对这样一个开放的媒体环境,面对“信息爆炸”、传播迅速的信息化时代与结构素质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的受众群体,每一名军事新闻工作者都应该深思:我们靠什么来吸引读者?  相似文献   

14.
张雷 《军事记者》2012,(6):35-36
军事新闻摄影属于纪实摄影.它将新闻形象瞬间定格在一幅画面上。用一幅图片表现一个新闻事实.这就要求新闻摄影人能准确把握住军事新闻摄影的决定性瞬间。  相似文献   

15.
杨帆  尹招斌 《新闻传播》2010,(6):146-146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经济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同时也积极推动着城市传媒业走向整合和重构的边缘。报纸办的风风火火.电视突飞猛进.第四媒体“互联网”方兴未艾.然而。军事新闻期刊的发展相对于其他媒体来讲却相对滞后。与世界知名的新闻类期刊相比.我国的军事新闻期刊还在蹒跚学步。  相似文献   

16.
2011年7月15日.美国国防部宣布开放使用twitter、facebook等新媒体,一改5年前的严格禁用立场。在此之前,法国国防部、以色列国防部早已在有影响力的新媒体网站开设了专门的频道,扩大军方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争取年轻群体受众,塑造本国军队新潮、年轻、有活力等形象。欧美军方在利用新媒体手段加强军事传播方面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相似文献   

17.
谭洁 《军事记者》2006,(7):16-16
近几年来,我采写的许多亲历式军事新闻稿,被多家媒体转载。不久前,我作为一名中国女记者成功首跳新型空降伞兵伞,我的体验式报道和我个人在这一过程的经历也被众多媒体关注。正因为是亲历,才使我采写的军事新闻精彩起来。进入21世纪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新军事变革过程中,军队的信息化进程在加快,新情况新事物不断涌现,让军事新闻原料丰富起来,并聚成一座座取之不绝的富矿;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大众传媒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对信息的需求水平也越来越高。他们已不满足于传统新闻意义上“无我”的客观描述,希望有更多的记者能作为自…  相似文献   

18.
蔡晖 《军事记者》2013,(2):42-44
网络军事新闻编辑是一个相对来说较新的职业.要做到新闻“准、真、实、细、快、严、清”,应注意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相似文献   

19.
《军事记者》2013,(9):F0002-F0002,I0001
由解放军报社主办、战士报社承办的《军事记者》第七届军事新闻论坛.8月中旬在广州军区驻桂林某联勤分部成功举办。与会代表认为.必须坚决贯彻落实习主席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职责,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充分发挥传统媒体的优势与潜力.找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契合点,围绕强军目标加强军事新闻的理念创新与手段创新.有效推进报网融合,为实现强军梦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曹崴 《报刊之友》2010,(12):157-158
新四军著名儒将彭雪枫,一生与报纸解下不解之缘。在他短暂的一生中,先后创办了《猛攻报》、《拂晓》、《拂晓报》等多种报纸,其中尤以《拂晓报》影响最大。在革命斗争实践和创办报刊的经历中,彭雪枫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军事新闻思想,本文重点探究其在抗日战争期间的军事新闻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