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下都很平坦》是马原写于1987年1月到5月间的一部长篇小说,作品描写的是十几个十七八岁知青男女的下乡故事。十几年后,马原在其2001年的《再版自序》中说:“这也是我的一部带自传性的小说。”“我的这惟一的长篇并未给我带来所谓的知青作家的头街。”马原是个知青,马原在《再版自序》中说“我们那一代人许多都当过知青,现在它只是一个历史名词;这是一个只有生长于当时的人们才知晓确切含义的特殊称谓。知青。这是一段一代人都无法忘怀的日子。每个知青都在身心上留下烙印。”那么,这段日子在马原身心上留下的是什么呢?…  相似文献   

2.
文化大革命中,诞生了许多“知青革命歌曲”,《南京知青之歌》无疑是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一首。 《南京知青之歌》里有这样的歌词: “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扬子江畔是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家乡。啊,彩虹般的大桥,直上云霄,横断了长江,雄伟的钟山脚下是我可爱的家乡。  相似文献   

3.
每一个“忙DAY(Monday)”都很精彩“如果我总在不务正业地刷屏,那是因为我正被所谓的‘正业’折磨着.”2月19日,周一下午,上传了这条微博.那时,我正在为几篇编不下去的稿件着急.都是当编辑做记者的,你有没有这样的感受:每当稿件编不下去或写不下去,但形势所需你必须继续与之对峙与之周旋,你会不会一遍遍从第一段第一句开始,反复地捡起它,反复地从头再来?——没锴,我总是在那样一个纠结的状态下干着备式各样的活儿,或编稿,或写稿.没办法,谁让它是咱的“正业”呢.  相似文献   

4.
最近,中央电视台影视部向湖北省武穴市委宣传部发来传真称:“经我台和广电总局审看电视剧《此碑无文》,认为该剧在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方面均属上乘之作,是一部难得的爱国主义教育片。”传真中所称的20集电视连续剧《此碑无文》的编剧就是1964年到武穴插队落户的武汉知青戴世民。38年前.当16岁的武汉知青戴世民乘上江轮离开省会武汉,千里迢迢来到鄂东  相似文献   

5.
最近,根据市有关指示,我县为持有“结婚证明”的插队知青办理子女户口“农转非”手续.但在前几年的动乱中,不少知青的“结婚证”已损毁或丢失.于是知青纷纷来我馆查找凭据.仅半个月的时间,我们就根据原始材料出据“结婚证明”21份.  相似文献   

6.
农场恋情     
我17岁就去了上海在皖南山区办的一家国营农场“上山下乡”,时间是上世纪70年代初,农场里百分之九十都是上海知青,每年都有大批老职工上调回上海,又有更多的上海知青下放到农场.年轻人在这里有种地的,有养牛挤奶的,还有生产奶粉、麦乳精和搞基建、农机、副业的.尽管在那个红色的年代里,人们都讲斗私批修,但只要有年轻人的地方,“爱情”这点私事就无法灭绝,只不过大多成了“地下活动”.今天屈指一数将近40年过去了,当年再秘密的活动也都但说无妨了.  相似文献   

7.
四、讲究宣传创意。不少出版社在图书宣传中努力跳出“王婆卖瓜,自吹自夸”的模式,淡化宣传味,讲究宣传创意,抓住特定的时机,借题发挥,为图书营造畅销的氛围。某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反映“老三届”知青今昔生活的图书,但征订数不多,该社编辑大胆创意,在报上刊登一则启事,称某日在新华书店举行向“老三届”知青赠书仪式,先到先赠,赠完为止,短短数语,勾起十几万“老三届”知青对往昔的回忆,百感交织,  相似文献   

8.
人民日报2月15日刊载的《小店办得好拴住姑娘心》一文,表扬合肥市“海燕”知青服装商店赢得了顾客的好评。看后叫人啼笑皆非。原来,“海燕”知青服装店服务质量以前还好,后来渐差,以致发展到商店负责人和采购员在与顾客争吵时,踢人家的下身,命令人家  相似文献   

9.
北京日报1988年12月27日一版发表通讯《昨天,市府大楼贴出一封信》,读之有意趣,感染力很强,是一篇感人泪下又催人奋起的好报道。我曾是知青,也有许多知青朋友,深深了解他们为了家庭困难和个人身体等原因而返城时所遇到的挫折和刁难。我曾感叹,人民的“公仆”为人民办点应该办的事还索要钱财,长此以往,还成其为共产党的干部吗?我又是一个有幸加入新闻队伍的新闻工作者,粗粗了解一点新闻知识。因此,我认为,北京日报记者和通讯员是有“新闻眼”的。如今,  相似文献   

10.
前言:2006年10月.大丰筹建一所“大丰·上海知青纪念馆”。致力于在黄海滩涂上给我国青年运动史留下一颗“琥珀”。纪念馆建立在海丰农场原元华分场场部,通过维修和利用现存的主建筑.再现当年四合院式知青宿舍区.四周依河建筑800米墙段式长廊,并依势造景,分设语录板报、露天电影、篮球场、主席塑像、知青群雕,再现当年知青广场氛围。博物馆内设八个展区.其中有“知青档案”,设置主题墙,全面登陆知青名录:“早期拓荒”,展示知青的原始实物,如老照片、通讯信函邮件、报纸刊物、布告告示、粮票、布票、生活用品等原物或原物残件。  相似文献   

11.
编辑这个行当,即使不能说是伟大、崇高,也还称得上是高尚的。回溯二十年,对于结束了五年知青生活又穿起油渍斑驳工作服当起司机的我来说,何敢奢望跻身这一行当!然而生活的路延伸到今天,经过四年本科三年研究生学习,我也确然成了一名编辑。按说应该很满足了,但事有大谬不然者。 熟悉我的领导和同事大都知道我是个不安分的人——手里编着地方志,心里想着古籍整理;待到投入古籍编辑工作,又吵吵嚷嚷地“跳”到书目辞典的“槽”里;书目辞典条目稿尚赫然如山镇压案头,却  相似文献   

12.
<正>最近在《呈贡知青》一书中,看到了一篇题为"农村需要我,我也需要农村"的扎根决心书,让我想起当年闻名遐迩的昆明市官渡区13名知青扎根派。组建知青参观团一九七六年初,为了学习株洲经验,做好知青工作,官渡区决定组建知青参观团,前往株洲、小靳庄、许昌等地参观学习,参观团由知识青年、知青带队干部、贫下中农和动员单位四方代表组成,区委副书记为参观团团长。知青代表是由各公社  相似文献   

13.
胡亚  陆宽 《新闻世界》2009,(1):130-131
1968年上山下乡到安徽省蒙城县农村插队落户的上海知青,在阔别蒙城四十年后的2008年11月8日至10日间,又一次回到了蒙城,进行了“重走知青路,再温故乡情”的走村访乡问民活动……  相似文献   

14.
《新闻传播》2005,(10):34-34
《新闻记者》2005年第6期发表梁隆之的文章《“策划”不是记者的正业》。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2002,(2)
插队知青严彤由陕北农村调入陕西日报社时,作为陕报的下放干部,我还在陕南农村插队劳动。那时把知青叫“小广”,系从最高指示“广阔天地,大有作为”中提炼出来的称渭,把下放干部叫“老广”,乃是最高指示“广大干部,下放劳动”的一个谑称。不久我也调回报社,  相似文献   

16.
2020年4月8日,这日子对我很平常,不是本命年,不是整年大寿;但今年这日子对我又确实有些不平常:1970年的今天,我卷入上山下乡洪流,成为一名读了一年初中但没学到任何中学知识的“知识青年”。如果下乡务农算参加工作(现在知青工龄的确从下乡开始算),到这个月正式退休,我参加“工作”正好满50年。1970-1977年,我在湘西山区一个名为槐枧的小山村务农,虚度了17岁到24岁这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为生存经历了太多苦难,也因幼稚的“扎根农村”立志获得过一些荣誉(当然,后来成为耻辱)。因槐枧的经历过于刻骨铭心,我的网名一直用“老槐”。  相似文献   

17.
"从修长的双腿纤细的腰,到浑圆的臂膀铁红的脸."这是当年区别新老知青的显著特征.作为当年的知青,我同样经历了这样的形体演变过程.知青的艰苦生活,使我脱去了稚嫩,磨练了意志,收获了成长和坚强.……  相似文献   

18.
王淼 《湖南档案》2010,(9):44-46
如今晚饭后如果散步踩到狗屎,谁都会破口大骂。当知青时为肥料短缺妻子去“捡狗粪”,我却是亲身经历。  相似文献   

19.
夏士娟 《档案与建设》2008,(3):49-49,48
26年前,我走上档案工作岗位,回顾走过的路,心潮澎湃,思绪万千 高中毕业的我成了一名“知青” 1977年我在无锡市高中毕业,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必须下乡。命运的无奈,使我成了一名“知识青年”,下乡务农。对一个生长在城市的阳光女孩来讲,农村是艰苦的,但也能得到锻炼。  相似文献   

20.
1970年,在知青上山下乡的热潮中,时年17岁的我也背起行囊,离开上海的亲人,奔赴云南生产建设兵团。在西双版纳最美丽的地方——撤榄坝,我度过了9年青春岁月。当时拍下的一帧帧照片,见证了那段岁月。1978年12月,为争取合法地返回城市。知青“首批赴京请愿团”从西双版纳的景洪出发,试图北上。我冒着危险,拍下了那珍贵的历史瞬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