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元杂剧是我国古代将舞台艺术和音乐完美结合的典型代表。本文主要简述元杂剧与中国音乐和舞台艺术的渊源以及从元杂剧中窥看中国音乐和舞台艺术的关系,最后阐述元杂剧中的音乐和舞台艺术的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在国家及行业高度重视职业教育教材的大背景下,舞台艺术专业教材建设相对滞后,本研究面向高职舞台艺术专业教师进行教材开发和使用情况调研。建议要强化标准引领,构建高职舞台艺术专业教材体系;校企合作,组建多元舞台艺术专业教材开发团队;加强指导,解决教师教材开发的后顾之忧;系统设计,根据专业课程特性开发适宜教材。  相似文献   

3.
苏力 《大观周刊》2012,(9):46-46
舞台美术是我们看舞台演出首先射入眼帘的景象;是我们欣赏舞台艺术最直感的造型部分;是我们接受艺术感染最有力的媒介;也是艺术享受和使观众思想潜移默化的重要艺术手段。总之,舞台艺术是舞台综艺艺术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舞台艺术创造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容忽视的。  相似文献   

4.
光源是整个电视舞台艺术的重要灵魂,能够更好的将人物形象与人物性格凸显出来,从而赋予电视舞台作品非常深厚的思想情感和艺术意蕴。本文通过具体论述电视舞台画光源设计途径,以便为强化电视舞台作品的质量提供可参考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舞台摄影,一般指利用舞台现有灯光做光源,以舞台演出为表现对象的拍摄活动,属于艺术摄影的范畴。舞台摄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视觉艺术的特点,摄取舞台艺术中优美、感人,有代表性的瞬间;用有限的,固定的画面,唤起人们美的感受,使人产生丰富的联想。优秀的舞台艺术摄影作品,不是舞台艺术的简单翻版,而是灌注了拍摄者情感的艺术再创造的结晶。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作者的艺术观点,审美标准和摄影技巧。  相似文献   

6.
播音主持艺术与舞台艺术之间既相同又相异,相同在于都是以文字和语言作为媒介来传达艺术,相异在于表现手段不同,带给观众的美感也不同,播音主持艺术是以传播者的身份,以有声语言为手段在广播电台电视台的各类节目中直接面向听众观众传播信息的新闻实践活动。舞台艺术则是指在舞台上表演的艺术,其中主要包括戏剧(含戏曲)、曲艺、音乐、舞蹈、杂技、魔术、武术等艺术形式。播音主持艺术与舞台艺术有很多相同的之处,可以融会贯通、相互借鉴,不断提高各自门类的艺术水平。  相似文献   

7.
严密 《新闻世界》2011,(9):226-228
本文通过分析舞台艺术当前的发展状况,肯定艺术的本体有所扩展,但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及宣传支持跟不上舞台发展的脚步,通过对新型舞台艺术的调查找出传播的薄弱环节,从而寻找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节目是用来播出的,影像很重要,可是现场观众的感受也不可小觑,要氛围,要细节还要有观众反应,两者兼得,很难。舞台艺术和电视艺术有交集但不重合。这时,如何掌控全局,灵活运用镜头语言,将舞台艺术转化为电视艺术就看导播的功力了。  相似文献   

9.
国家舞台艺术精品《苍原》受到国家领导人和广大观众的赏识和高度评价。它那宏大的场面、磅礴的气势、古朴苍劲的民风、美妙高亢的乐歌、百转回肠的柔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广播电视史学研究委员会主办、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和图书馆协助筹办的中国广播电视史志资料中心,于1989年10月13日在北京成立,该中心设在北京广播学院图书馆内。这个中心成立的目的和任务是,收集、整顿中国广播电视史志资料(包括有关图书、报刊、画册、音像资料);了解、汇集中国广播电视史志研究进展概况;为国内外研究和编写中国广播电视史志提供资料和咨询服务。中心的成立,为人们了解研究中国广播电视历史的发  相似文献   

11.
ABSTRACT

Archives and digital collections have traditionally supported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 or existed in the syllabus as neat, packaged projects or assignments. Now these artifacts are taking center stage in the digital liberal arts classroom. Librarians and archivists are also realizing new opportunities to teach undergraduates their professional tools and methodologies, and they are forging new ground in the classroom teaching students how to curate and create digital scholarly projects. This case study reveals the experiences of two information professionals who cotaught a distance digital liberal arts seminar. It seeks to expand the pedagogy of the digital liberal arts and explore its viability via distance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2.
明确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相互关系及作用点是制定计算档案学发展策略的重要支撑。本文从梳理新文科建设与计算档案学的内涵出发,解析计算档案学的发展局限以及新文科建设提供的发展机遇,把握两者相互作用的要点。由此,提出计算档案学的发展策略如下:对接新文科的服务属性确认发展方向、基于中国本土进行内容建构、以品牌项目深化跨学科的探索行动、加强教学科研互动以充实学科建设。  相似文献   

13.
Delegates to the 1975 MLA convention will visit one of the nation's great cities. Greater Cleveland, located in the industrial heart of America, is many things-commercial and manufacturing center, port, leader in education and the arts, and home for over three million people of diverse ethnic and cultural backgrounds.  相似文献   

14.
建立新的图书、情报、档案综合服务中心的设想和一个单位内部图书、档案等兄弟部门资源共享愿望的真正实现,都有赖于一种正悄然向我们走来的网格新技术.本文给出了构建图书情报档案信息网格的具体技术思路和技术方案,具有较强针对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5.
商业性文件中心的专业优势、形象优势和社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商业性文件中心是文件信息领域提供社会化服务的专业机构.本文提出商业性文件中心的专业优势是以专业分工为基点,提供安全、高效、优质服务;形象优势是注重企业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企业形象;社会价值是安全保管社会证据、精简政府职能、降低企业管理成本和提高社会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意义]以当前高等教育领域新文科建设背景和要求为问题情境,梳理学科独特性有助于明确交叉融合出发点,有助于在国际舞台构建话语影响力。[方法/过程]结合世界范围内LIS学科发展轨迹,运用历史分析和演绎分析等方法梳理学科发展的逻辑架构,据此反观学科演化和可能的走向。立足当前我国图书馆学学科发展的机遇与挑战,回应新文科建设的关切。[结果/结论]新文科建设背景下,保障信息的有效查询和有效获取是图书馆学学科核心使命;该定位在包容图书馆职业和事业话语的前提下,进一步构筑学科拓展发展空间,构成与其他学科交叉渗透的基石;我国LIS学科在维护学科统一性、合法性和认同感的前提下,在积极培育新生学科和交叉学科的同时,LIS学科的独特性应当得到强化。  相似文献   

17.
公共图书馆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林伟 《图书馆论坛》2002,22(6):108-109,124
地方文献反映地方的政治、经济、科学、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特点。笔者就公共做好地方文献的开发与利用有助于地方物质文化建设,有助于研究地方历史的现状,有助于继承和发扬地方特色文化艺术方面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18.
论述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出现的新动向:平台建设从重技术到重资源,资源建设从独立分散到整合共享,服务目标从服务于政府到服务于公众,功能建设从单纯信息发布到信息互动交流,覆盖范围从中央向地方、从城市向农村延伸。  相似文献   

19.
Web2.0技术主导的数字图书馆人文服务体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Web2.0时代为数字图书馆发展提供了契机,抓住这一机遇,以Web2.0技术为主导构建数字图书馆人文化服务体系,是数字图书馆良性发展的必然选择.该体系包括用户中心、文献信息服务、虚拟参考咨询服务、学习中心和网络社区五个模块,这五个模块是相互联系的整体.分别起到用户信息管理、文献检索与获取、问题咨询与解答、信息素养能力培养与人际交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姜梅 《津图学刊》2004,(3):40-42
本文就建立天津市高校联合采编中心的意义和构想作了简要论述,分析了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实施的对策,目的在于促进资源共建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