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广播新闻编辑是广播新闻报道的基础工作,在广播这种传统媒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广播新闻编辑的流程、要求和方法,与报纸编辑基本相似,但由于广播新闻还有声音,因此广播新闻文字稿件的编辑还需要考虑广播的传播特点。宏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把好"关"和定好"位";微观上,编辑广播新闻文字稿要注意"有稿必检、有错必纠、有改必慎"。  相似文献   

2.
当前,如何改进县级广播电视台的新闻报道,对新闻题材进行策划,提高新闻媒体宣传质量,争取更多的受众显得尤为重要。决定新闻策划好坏的因素很多,本文尝试从新闻选题、新闻创新两个方面入手,结合笔者几年来广播工作的实践,对县级广播电视台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新闻策划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新闻媒体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广播媒体之间的竞争更趋于“白热化”。拿杭州来说,目前就有16家广播频率,彼此之间正在开展激烈的竞争。其中属于时政电台性质的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浙江电台新闻综合频率和杭州电台新闻综合频率三家。其余的十几家广播频率,都是各具鲜明个性和特色的专业频率。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昔日处于宣传主体地位的杭州电台新闻综合频率,  相似文献   

4.
县级广播电台由于频率单一性的限制无法紧跟频率专业化改革的浪潮。那么,如何合理调整节目结构,使之既能圆满完成上级部署的宣传任务、最大程度满足广大听众的需求,又要符合广播节目的结构规律、适应广播事业的发展,目前理论界鲜有涉及。而绝大部分县级电台对节目的定位还停滞在人民台即综合台,就得形成以新闻为主干,囊括所有节目类型以服务所有听众的朴素观念。  相似文献   

5.
陈曦 《记者摇篮》2010,(8):46-46,39
广播新闻与电视新闻具有多重相同或相近的属性,然而,多年来由于电台与电视台分属不同的单位运行,割裂的运行方式造成了广播新闻在电视新闻的采集、制作、资源利用等方面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因此,借助新闻资源整合以实现广播新闻频率的发展,成为近年来全国多家电台、电视台进行探索的内容。  相似文献   

6.
丁霞 《声屏世界》2008,(12):46-46
在广播频率众多、广播受众与市场日益分化的今天,中小城市的广播媒体竞争尤为残酷与激烈。于是,“错位”竞争、“类型化、专业化”电台成为传媒业尤其是中小城市广播媒体关注和考虑的问题。笔者所在的新余市总人口110万人,城区人口50万,全市大小车辆13万辆左右,可接收到的广播频率有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综合台、音乐之声、经济之声,江西人民广播电台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的新闻频率、交通频率、文艺频率,周边地市的宜春台、吉安台,同一城市的交通广播、城市广播、渝水车电台。  相似文献   

7.
现场报道是广播新闻中最富广播特色的一种报道形式。近年来,随着媒体竞争的日益激烈和广播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化,现场报道这种形式被许多电台广泛采用。笔者多年来从事广播新闻报道工作.我认为要做好现场报道,就要在三个方面下功夫,即:坚持“三贴近”.使用好现场音响,捕捉把握好现场新闻细节。  相似文献   

8.
《声屏世界》2009,(6):67-67
5月13日,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携手省内11家市级电台和部分县级电台,在唐山共同成立了河北广播新闻联盟。联盟成员台将通过建立新闻稿件网络传输系统平台、省内外大型新闻报道活动联动平台、新闻业务日常探讨交流平台等合作共享平台,免费共享平台资源,提升广播媒体的社会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9.
正2013年度,永康电台在浙江之声《浙广早新闻》等栏目播出新闻五百多条,得分名列全省县级台第一,在中国之声播出稿件40多篇,也位居全省前列。至此,永康电台已经连续16年获全省广播新闻协作先进集体特等奖或一等奖,其中有多年名列第一。对永康电台通联发稿经验,浙江之声负责通联的陈征北老师曾经总结为  相似文献   

10.
广播新闻在重现辉煌的几年后,新闻同质化不仅在电台与电台之间大量出现,同一电台、同一频率内也频频出现。广播新闻到底应该怎样做?本文提出了广播新闻应该解决的几个问题,倡导广播新闻节目做出新意、做出层次、做出风格,力避简单重复。  相似文献   

11.
金天 《记者摇篮》2009,(3):52-52
就总体而言,新闻报道是构成广播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便是近年来涌现的专业频率,一般也开设新闻信息类节目,只是在其报道的方向、形式、内容等方面,与相对正式的新闻频率的报道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12.
杨斌 《新闻传播》2013,(12):298
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广播新闻频率,传播时效越来越快,语言更加通俗化、口语化,这一转变对记者、播音员的语言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本文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广播新闻语言的"口语化"。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宁波电台的新闻改革注重从普通群众的立场出发,新闻报道由原来居高临下的“俯视”转向深入普通人生活的“平视”,关注普通人的生存状况及历史境遇,让老百姓成为新闻报道的主体,在强化广播新闻的平民化诉求方面进行了探索。由于广播新闻将报道的视点放在了普通人身上,并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报道新闻,因而受到了听众的欢迎,增强了新闻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相似文献   

14.
时至今日,广播频率专业化已经不是新鲜话题了。以交通台、音乐台等专业化电台(频率)的成功运作为代表,目前,国内数百家市级以上广播电台基本上都进行了以建立系列台为方向的专业化改造。但遗憾的是,作为体现广播媒体功能最重要的部分——广播新闻频率却多数尚未形成专业频率的节目特征。  相似文献   

15.
郑颖 《中国广播》2009,(7):57-59
本文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为范本,对广播新闻频率如何在媒体竞争中发展壮大进行简要分析。文章认为,广播新闻频率要建立强有力的指挥系统,强化新闻报道的整体运作;让新闻传播过程蕴含情感,传递让听众听得懂、想听的新闻;广播新闻频率在传递信息的同时要传递影响力和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首家省级专业农村广播频率出现于2003年陕西电台,随后农广频率遍地开花,它们以服务“三农”为宗旨,为农村受众提供信息、服务及娱乐为职责,逐渐为我国农村受众所了解。但是,目前农民从对农广播中听到最多的是“老戏”、“评书”、“广播剧”、“医疗节目”等,新闻报道显得凤毛麟角,无法充分满足农民的新闻需求。  相似文献   

17.
2011年是我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广播业快速发展、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广播新闻作为广播媒体的重头戏,在寻求创新中有了新的发展。以中国之声为代表的新闻频率在传播理念、传播内容、传播渠道、报道方式上均有新的举措,努力寻求广播新闻的多元化革新和全方位突破。传播理念:新闻立台、观点强台、三贴近原则的强势回归新闻立台,倾力打造专业新闻频率。广播的社会属性决定了广播的喉舌功能和桥梁作用,而广播这种喉舌功能和桥梁作用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新闻传播发挥出来的。其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中央电台"中国之声"新闻直播节目《第一报告》的个案分析,在充分肯定广播新闻报道的历史性交破的基础上,时广播新闻直播节目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研究和学理思考,并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与方略.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时政新闻报道的特点以及广播时政新闻的优势,并根据这些特点和优势来创新创作手法,同时坚持以民生、民情、民意为出发点,深入透析时政新闻,以期能够将广播时政新闻进行全面推广,进而使之能够将广播时政新闻报道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20.
刘慧 《采.写.编》2021,(9):111-112
在新的时期,地方广播新闻电台需要重视对自身发展理念、发展战略等进行革新,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展自身生存与发展空间.本文在对地方广播新闻电台发展环境的变化做出分析与论述的基础上,对地方广播新闻电台竞争力提升策略进行了研究与探讨,以期能够促使地方广播新闻电台更好地适应新的发展环境,进而为其持续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