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蝴蝶效应"理论已渗透至教学设计研究领域,通过对线性与非线性、封闭与开放性、可控与不可控等方面传统体育教学设计与"蝴蝶效应"理论指导的体育教学设计进行比较,认为建立在线性的封闭系统观、决定论的可预测性基础上的传统教学设计难以适应新时期体育教学改革。教学设计要与时俱进,动态设计,在教学设计中应以人为本、关注个体的差异性;重视元认知;重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等。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学交往的缺失与建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体育教师与学生的教学交往是高校体育教学的基本活动方式.由于高校体育教师教学观念、教学技能、教学内容,大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组织制度等原因,高校体育教学交往呈现出交往单边化、形式简单化、载体与机制不可超越等现状.因此,为了建构高校体育教学自觉的教学交往,高校体育教学价值取向上应转向"人的生成";制度建设上应注重柔性管理,创设人性化的制度环境;师生中应共同营造思想自由的交往环境.  相似文献   

3.
建构主义——革新高校体育教学的理论基础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吴军 《体育学刊》2002,9(3):58-60
在介绍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学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今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即建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教学过程强调学生对体育技术、技能、锻炼理论的主动探求、主动建构、并对建构体育提出了系统的模式和教学方案。  相似文献   

4.
文章在综合约翰·洛克教育理论对中国学校体育影响的前期研究基础上,对洛克的体育教育思想进行了深入探讨,并认为:洛克体育教育思想的主线是"环境教育决定论",认为人的心灵如同"白板",观念和知识都来自后天,因此,教育对儿童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体现了"经验主义的体育哲学观";构建了绅士教育中体育为先的体系;鼓励儿童到户外进行锻炼,按自然要求养护身体;运动技能的作用不仅在于身体健康,还有助于培养绅士的风度等。在从此基础上提出了洛克体育教育思想对我国未来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启示:强化体育在青少年儿童教育中的价值与意义;"经验主义"学说为体育学习提供崭新视角;鼓励儿童进行户外运动;关注青少年学生的身体保健与养护;教学中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与好奇心。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公共体育均等化为语境,从"运动分享"的人文价值观出发,通过审视我国高校现行"三自主"体育教学运动分享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指出目前基本公共体育发展滞后,公共体育教学投入短缺,资源分配不平衡等非均等化问题是阻碍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改革发展的主要瓶颈。在建构论的意义上,通过梳理该课程所涉及的教学资源诸因素,着重对高校"三自主"体育教学建构运动分享平台进行了若干探索研究。  相似文献   

6.
徐英超是"体质教育思想"的首创者,这一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发展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通过不同的视角深度剖析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旨在呈现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形成动因与内在逻辑,并挖掘体质教育思想对当前学校体育的启示。研究认为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成因在于反思体育的概念,内在逻辑包含3个方面:体育教学的视点应从技术传习回归身体教育,实证调研是揭示与掌握体质变化规律的关键,良好的心态与生活方式是促进体质健康的外部保障。徐英超体质教育思想的当代启示:正视增强体质与技术教学之关系;参考体测结果调整体育教学方向;建构面向生活的体育健康教育观。  相似文献   

7.
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通过问卷调查以及网络调查等方法,对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体育学科建设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以高层次体育人才培养为主,在师资水平、科研水平方面,尽管提高速度较快,但存在着人才培养目标较为单调,缺乏具有本校特色的体育交叉学科和稳定的前沿的研究方向。因此,融合学校教育特色,确立体育学科带头人,加大体育学科建设的投资力度,启动“主修非体育专业,辅修体育专业”双学位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是非体育院校普通高校实施体育学科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针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困局与问题,就目标、内容与方法进行讨论。首先讨论如何理解体育立德树人的核心功能,构建更加科学的目标等有关问题,提出要解决体育立德树人目标设定中“追全”“求大”“浮表”和“轻行”等问题。随后讨论如何建构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内容体系和教材问题,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教学改革)德育团队编写的《体育弟子规》内容和《体育品行课课养》教材为例,对建构体育德育教材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讨论。进而对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方法论如体育立德树人的机理、创设情景、教程步骤等进行了讨论,还以北京师范大学公共体育游泳课的教学为例,对培养学生意志的教学过程、教材准备以及实践效果进行介绍。最后,提出对大、中、小学体育立德树人和课程思政的8点建议,即厘清学生思想品行突出问题、勾画学生身心健康“理想像”、摈弃极端以学生为中心思想、构建体育课程思政内容体系、探索体育思政有效途径方法、加强体育树人的家校社共育、创编《体育课程思政教材教法》、研究体育师德内容与评价标准等。  相似文献   

9.
近代以来中国体育教学的目的一直是源自严复的“鼓体力”。回顾自文艺复兴以来的近代教育的发展历程,发现我们引进的体育教学在入国门伊始,就没有抓住西方人文主义教育家提倡的体育教学的内核。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应该回归到与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相吻合的教育轨道———建构学生人文主义思想的体育教学的本来目的上来。  相似文献   

10.
体育强国观念是中国共产党关于体育与国家富强、民族复兴及人民幸福的关系和价值认识的思想建构。体育强国观念的不断发展推进党的体育强国理论逐渐形成、发展和完善,在明确提出“体育强国”这一概念前,中国共产党人就对体育强国观念进行了持续的历史想象和图景建构,形成了大量关于体育强国的“思想片段”,成为建构体育强国理论的基础和前提。体育强国观念在党领导的改革开放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形成了具有战略意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理路。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念的发展演进经历了孕育萌发、全面转型、快速发展和守正创新等4个阶段。考察中国共产党体育强国观念发展演进,可以为新时代建设体育强国的应然性和必然性提供历史逻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现代化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启示。  相似文献   

11.
试论终身体育思想在体育教学中的贯彻与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终身体思想正逐渐成为当今我国学校体育指导思想之一。在体育教学中 ,通过对学生体育意识、体育能力和体育习惯的培养 ,可以促进终身体育思想在我国学校体育中的贯彻和落实。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文化解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学校体育教学改革现状,对学校体育文化重新定位,运用从众理论阐述了体育文化的重要性,提出了将体育文化之理念贯穿于学校体育教学的全过程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获得良好和稳固的运动技能是体育教学和训练的一个基本目标.从生理学、心理学以及自然辩证法的视角探讨运动技能概念的非统一性,指出运动技能在田径技术表现上的动态性,为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与训练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进步和人们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大学生体育锻炼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多彩,充满个性特征。新形势下的体育教学该如何适应大学生体育锻炼的需求,通过对我校学生体育爱好和体育锻炼项目的选择特点,进行调查分析,探讨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思路,使教学与学生的课外锻炼能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的探讨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章从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取得的积极成果和其中存在的问题两方面入手、概述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情况;分析了深化中小学教学改革有关的几个认识问题,提出以实施素质教育为导向,改革中小学体育教学。  相似文献   

16.
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提高学生健康水平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普通高校体育课程应以健康第一为教学的指导思想,必须把改善学生的健康落到实处.体育课的学习结果不仅体现在发展学生体能,掌握体育知识技能和运动行为的形成;而更重要地体现在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深入研究课的内容与方法,作用学生身体所产生的功能性效应,使学生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17.
我国正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阶段。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学校体育暴露出一些问题。如何能让学生既轻松愉快,又能学好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课面临的重要问题,体育教学要树守“健康第一”的思想,贯彻体育与健康教育相结合的方针,培养学生具有终身体育的兴趣和能力。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总被引:27,自引:2,他引:25  
刘青 《体育学刊》2003,10(1):93-94
通过对影响学生体育课堂创新因素的分析,提出了通过改善教学环境、改革体育课程等方法,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大力实施创新教育,使广大学生在完成体育课堂教学任务的同时,自觉与不自觉地接受创新教育的思想,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谈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美学渗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美学观点探究在高校体育教学中如何渗透美学思想,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与运动兴趣;并在美学理论指导下,探讨结合体育教学对象、教材内容、年龄特点及学生的需求,进行针对性的美学教育,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和体育运动中的美感体验,以达到全面提高高校体育教学质量的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20.
关于体育课结构的重新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体育课的特点出发讨论了体育课的宏观结构和微观结构。由于体育课是一个教学过程而不同训练过程,因而其宏观结构必须突出知识和技术学习的主线,其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或者部分,即引导阶段、学习知识和技术阶段、巩固知识和技术阶段、检查评价阶段和结束阶段。此外,体育课的微观结构与课的目的、类型及教学对象特点等因素有关,故在安排每堂体育课的结构时绝不能千篇一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