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感”这一数学学习内容,被《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地提了出来,而且在“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六个数学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中居于首位,可见,新课标对学生“数感”的培养是非常重视的。那么在课改中,如何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2.
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标准》)中,“几何直观”是课程目标的核心概念。《标准》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而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几何...  相似文献   

3.
数感(number sense)是指对数的理解或数概念的形成.数感建立起数量与计数之间的联系.数感强调对多与少、相对数量、空间与数量的关系(即数的守恒)、数量的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等的理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首次把“数感”置于数学学习六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的首位.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素养,是人主动自觉地理解和应用数的态度和意识.并明确要求“要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通过观察、操作、解决问题等丰富的活动,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初步建立数感”.  相似文献   

4.
数感的培养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下文简称《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这里,全面阐述了数感的含义,指明了数感培养的方向与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以此为指导,把对学生数感的培养落实到位。一、观察历史上许多数学…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将数感作为核心词提出,并且明确界定了数感的内涵。《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  相似文献   

6.
盛雪 《辽宁教育》2014,(6):62-64
"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通过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应用意识、创新能力等十个核心能力."数感"是十个核心能力之一,足见数学课程标准对学生"数感"的的培养的重视."数感"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需要学生在观察、思考、操作、交流中培养生成,数学知识的教学过程是帮助学生建立与发展"数感"的有力载体.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在总体目标中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且在内容标准的第一、第二学段都阐述了培养学生数感的问题。数感并不是一个新的概念,但《数学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地把它作为义务教育阶段数学学习的内容提了出来。可见,教师理解数感、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与发展数感,是《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最新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把面向全体学生、形成正确的数学观、改变学习方式、转变教学方式,建立新的评价体系,作为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和改革的重点,明确提出:“力求通过学习、发展学生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和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数学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极大地冲击了传统教学的价值取向,给传统的初中数学问题(题型)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9.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修订版”)中提到的“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为了适应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要,数学课程还要特别注重发展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0.
<正>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提出建立核心素养体系。《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标(2011年版)》)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等十个方面的素养和能力,确立了数学课程和教材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11.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实验稿)》)提出了与课程目标和内容有关的六个核心概念,其中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等都对我们理解与认识数学课程及其教学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标准(实验稿)》又在原来的基础上对核心概念有了新的补充,“几何直观”就是新的核心概念之一,对它的理解与认识是很好地实施数学课程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就像音乐有"乐感"、英语有"语感"一样,数学中也有"数感"。在新颁发的《数学课程标准》中,第一次明确地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的内容,这是前所未有的。《数学课程标准》有6个核心概念,它们是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首要的位置,可见理解"数感"这个概念,是新教材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那么如何理解"数感",怎样建立和培养学生的"数感"呢?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里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应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并指出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  相似文献   

14.
课堂提问是学生思维的引擎和路标,又是教师了解学生知识学习、方法掌握的重要渠道。而课堂追问是在前次提问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能促进学生积极、深入地思考,进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内在联系,完善学习者的知识体系。《数学课程标准(2011)》指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可见,基于具体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数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是数学课程教学所要承担的首要任务。同时,《数学课程标准(2011)》解释说:“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达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不难看出,估算教学是培养和发展学生数感的重要渠道之一。那么,在估算教学中,如何借助追问,在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估算方法的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数感呢?我以“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苏教版国标本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思考,求教大方。  相似文献   

15.
《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了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6个学习内容的核心概念。其中“数感”作为一个全新的学习内容被首次提出,而且在6个核心概念中被摆在了首位,可见新课标对“数感”的强调和重视。数学教育突出培养数感,旨在培养学生学会用数学方法理解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6.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课程内容的学习,强调学生的数学活动,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以及应用意识与推理能力.”对于数感,明确要求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下结合具体实例介绍几种常用的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17.
徐斌 《江西教育》2014,(9):30-3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在数学课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数感。”数感主要是指关于数与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现实生活中数的意义,理解或表述具体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概念教学历来是学生数学学习的难点,而“素数与合数”的概念,属于数论初步知识,是规定性数学概念,比较抽象,对小学四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学习难度。  相似文献   

18.
陈晓明 《云南教育》2007,(10S):19-20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出“要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与估算是紧密联系的,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是发展数感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9.
有形的数学     
“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这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阐述课程内容中的一句话,其中“几何直观、运算能力和模型思想”是这次新课程标准中新增加的内容,凸显了其在义务教育阶段数学课程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美术有“美感”,音乐有“乐感”,语文有“语感”,同样,数学有“数感”。《数学课程标准》关于学习内容中有六个重要概念,即数感、符号感、空间观念、统计观念、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数感摆在了首要位置,也是第一次明确把数感作为数学学习内容提出来。可见,理解数感,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是新课标十分强调和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