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秋游是一项秋季综合实践活动,在美国叫"field trip",大部分国家都称它为"远足"。它可以让学生亲近自然、锻炼身体、陶冶情操、增加阅历、增长知识、增进合作,也是学生时代的一份美好回忆,所以一直是学校加强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但现在在很多地方却是校长担心、教师操心而家长和学生并不很满意的一项活动。作为一名有着近二十年教龄的综合实践活动课老师,我对此作了一番调查:一、质疑:秋游体现的是怎样的"实践"  相似文献   

2.
美国大学生寄宿制管理是美国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的重要领域。从"替代父母制","学生人事","学生服务",到"学生发展"以及"学生学习",美国大学生寄宿管理秉承"学生主体"的思想,注重发挥宿舍的教育功能,已成为促进学生全人发展、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20世纪90年代以来,诸多学者纷纷提出了寄宿制的教育价值,甚至认为,只有寄宿制,才是培养大学生对母校忠诚的最佳、最持久的途径。寄宿制的价值研究  相似文献   

3.
王爱娣 《师道》2012,(11):44-46
这是美国教授给我们上的第一堂课。起初,我对他的教学内容似懂非懂,一个简简单单的话题"好老师的特征",中国教师平常十几二十分钟就能解决的问题,美国教师却花费了整个上午,足足两个多小时,这不得不让人觉得美国课堂教学的信息量实在太低,直到后来,在美国本土经过三个月的学习考察,聆听过很多位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走访了多所美国中小学校之后,我才发现,美国教师的课堂教学不在于教给学生多少知识,而在于教会学生怎么学习知识,形成  相似文献   

4.
对亚洲教育传统的扬弃,使得林书豪得以进入更主流的美国教育——强调运动。把林书豪形容为"林风暴"一点儿也不夸张。记得去年在课上问我的学生,是否知道"虎妈",基本上所有孩子都瞠目以对。这回问起林小子,又几乎全部点头。学生中大部分人都说他很棒,也有自己是篮球运动员的,半开玩笑地说:"他比我好那么一点儿,因为他去NBA了,而我没有。"  相似文献   

5.
说到美国的学校教育,国内许多人都会自然联想到"散漫"这个词,好像就是一点纪律要求也没有。其实美国从幼儿园开始的各级学校对于纪律的要求是非常严格的,就像对于这一项"单膝下跪"的要求,全校学生执行起来在几秒的时间就完成,绝对是令行禁止。我在美国认识一名小学5年级的孩子,有一次他跟我说起他的学校开始执行一项新的规定,叫作"单膝跪下",具体是20分钟的课间休息结束时每个学生要原地跪下。他说几百名学生一起跪下的场面很壮观。我感到十分好奇,专门选好了时间到学校的围栏外去一探究竟。果然,当课间休息结束  相似文献   

6.
有网评称,美国没有"红歌",为何美国成了世界强国?不对!美国也有"红歌"。不过美国的"红歌"不叫"红歌",却是百分之百存在的。比如:《我想成为一名侦察兵》《上帝保佑美国》《美军士兵》等。一个国家的"红歌",是反映这个国家主流观念的  相似文献   

7.
我家住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今年年初,儿子就读的小学把新学期的校历发到了家长手中。我边看边往挂历上标注重要事项,其中一天的安排引起了我的注意:1月29日"睡衣日"。在"睡衣日",学校组织了为美国白血病和淋巴癌协会募捐的慈善活动,学生们可以穿睡衣上学,  相似文献   

8.
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经验与启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突出的特点也是显著的特色是"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美国高等学校在专业设置、课程设计和教育教学管理中都体现了"以学生为本,服务学生的学习和发展"的理念.美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管理的经验和做法,对我国高等学校专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和教育教学管理改革都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9.
肖远骑 《辽宁教育》2014,(12):87-88
正美国教育,特别是其基础教育,一直伴随着赞誉声与批评声。然而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之一,美国教育又不得不堪称"世界典范",颇具观察、参考和反思价值。半年来,由于工作需要,笔者来到纽约和美国学校的教师、学生工作生活在一起,让我对美国教育有了真切的感受。教育公平是满足每个学生学习的机会对美国教育的总体印象,就是三句话:一是教育平等;二是追求卓越;三是各负其责。所谓"平等",就是给每一个学生学习的机会,"卓越"就是鼓励学生取得更好的成绩,而"各负其责"就是各联邦政府和学校校长、教师要根据各自不同的任务肩负起责任。  相似文献   

10.
在美国的一个图书馆里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由此可见,学生自主学习和操作的重要性。那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呢?笔者浅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1.
朵朵 《教师博览》2013,(3):27-28
<正>很多人对"死亡"二字讳莫如深,更别说把它作为一门课程。但是在美国,很多中小学校就开设了死亡教育课程,坦然地与学生讨论有关"死亡"的话题。34岁的我,也和儿子一起体验了一把"死亡教育",感悟颇多。直面死亡2009年,我在纽约读医学博士,老公被公司调到美国总部上班。于是,6岁的儿子成成也被接到美国上学。由于是插班生,老师对我们很照顾,还专门花了—上午  相似文献   

12.
我校实施"三自主(自主学习、自主管理、自主发展)"活动已两年有余,各项活动也开展得如火如荼."三自主"活动让学生的主动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学生不再是被教师牵着鼻子被动地"灌输",而是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开始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生意识到了自身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正>在星韵学校,我致力于建设一间有氧的、面向未来的"梦想教室"。以"活动"建设特色班级。2008年,刚大学毕业的我来到了星韵学校工作,"有规则的自由"这一管理哲学深深地影响了我,成了我和学生交往的准则。班级是学生的"家庭",班级的日常管理则是学生的"家务",怎样让"小鬼当家",参与班级管理呢?我引导学生们建立班级"小岗位""小职位""新关系",使他们自主参与班级管理,充分表达个人意见和诉求,正是  相似文献   

14.
董华英 《班主任》2012,(12):53-53
上学期,学校开展"经典赛读"活动,要求每个班学生读N本"经典书",背N篇"经典文",写N篇"经典诵读心得笔记"……转眼到了活动评比时间。在"诵读""背读"等评比结束后,我班以微弱劣势暂居第二。活动最后一项是"心得笔记",只要我班能得到最高分,总分就能稳拿第一。可是据"可靠消息",我班上交的笔记数量离"第一"还差5篇。于是,我找来班长小  相似文献   

15.
"国家历史日"是美国连续举办了近40年之久的面向中学生的历史比赛活动。这项活动突破了传统的历史学习模式,让学生自主选择相关课题开展探究性学习,并将研究成果以历史纪录片、历史剧、展览、小论文或网站的形式展示出来。"国家历史日"活动重视社会主流价值观的引导,强调"从做中学习历史"。这项活动对于美国历史教育的改革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美国"国家历史日"活动的发展历程和具体做法值得我们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2013年10月18日,我儿子在美国入读一家幼儿园后,我第一次应邀参加他们的幼儿园家长培训。此前幼儿园老师再三通知家长要重视该活动,可我还是把这个培训跟中国的家长会混为一谈。我以为无非就是听园长、老师讲讲官话,然后家长们嘻嘻哈哈走个过场。可一到幼儿园,我就大吃一惊。幼儿园的大厅变成了"写字楼",每位家长坐在一个临时搭起的独立空间里,好像要重新参加一次高考一样。美国园长是一位可爱的老太太,她向我们介绍了"游戏规则":从此刻起,所有的家长都被当成孩子对待。培训的方式是该  相似文献   

17.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的学校是不会体罚学生的。其实不然,许多美国学校也存在体罚学生的现象。外教彼特向我讲起过一起美国学校"公然"体罚学生的事件——美国加州一所小学的校长发现校园里两棵小树被学生刻划了树皮。校长曾经告诫学生要爱护校园里的花草树木,想不到有的学生根本不听从  相似文献   

18.
"十万强计划"由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09年11月提出,目标是通过4年时间向中国派遣10万名留学生。为了解美国学生来华参加各类教育活动的实际情况,同时考察美国高等教育机构对学生参加出国教育活动的统计能力,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于2013年1月发布了题为《美国学生赴华:实现"十万强计划"的目标——对美国学生赴华参与出国教育活动的初步研究》的报告。该报告还调查了美国教育机构对未来几年赴华学生数量发展趋势的预期,因此,其研究结果可以作为衡量"十万强计划"未来进展的基准线。本刊编辑部特约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端对该研究的主要内容进行了编译,以了解美国学生赴华留学现状与前景。  相似文献   

19.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个性化行为",这句话揭示了阅读活动的本质: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创造性活动,我们不应以讲解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而应该让学生自读自悟,积极主动地思考,寻求问题的答案,通过个性化的阅读积累、个性化的思考,使"个性"在阅读教学中闪光。一、不期待答案曾经有一个美国教育考察团来我国考察,听了一位特级  相似文献   

20.
施博文 《教师博览》2011,(12):44-45
去年8月到今年6月,我到美国旧金山附近的冈萨雷斯中学做交换学生,赶上了美国高中传统的一年一度的"王子"竞选,并戴上了"王子"的桂冠。对美国本土的学生来说,这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我这个外来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