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是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祖国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缔造的。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突出各少数民族为祖国的统一、繁荣与发展所作出的贡献,以贯穿各民族一律平等、维护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原则。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充分反映各族人民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密切联系,友好往来,共同建设祖国,共同反抗阶级压迫和外来侵略的内容,以揭示各民族间相互依存、相互吸收,共同缔造和发展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民族史主流。在中国古代民族史教学中,应着力表现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始终贯穿民族融合的历史主动脉,客观地展现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进程,以昭示我们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的必然趋势。 新编九年义务教育初中《中国历史》教材,对中  相似文献   

2.
我们的祖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古代的体育,在我国整个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有它丰富的内容,并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人类历史的长河中看,体育的产生、演变和发展是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的。它不仅有社会的需要,而且和社会上的其他活动有着广泛的联系,是根据社会的政治、经济、文  相似文献   

3.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我们祖先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世界经济、文化的发展有很大的贡献。初中《中国历史》第一、二册,有六章和两节,专门叙述中国古代的文化,构成一部简要的中国古代文化史。教好中国古代文化史课,能够使学生初步了解我国古代文化遗产的面貌,受到历史唯物主义和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文化史课是中国古代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法上看,也有着一定的特点。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不断地总结讲授中国古代文化史课的经验,对提高中国古代史教学的质量,是有很大的益处的。本文想就教学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几点不成  相似文献   

4.
中国法律史课程以中国古代法律制度为学习和研究对象,系统讲解中国古代法律制度规范和司法实践。对于当代而言,其内容已是过去式,但从过去式的法律制度中汲取合理元素服务于当代法治建设,并对学生进行法律文化自信教育,是中国法律史课程教学的重要任务。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掘中国古代法制中德法融合、严明吏治、契约自治、司法原情等理念和实践的历史价值,不仅能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也能坚定学生的法律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5.
模式数字"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与数字现象,几乎无所不在.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先秦"九州"的划分,不仅使华夏地城区划化而且也使以"九"为模式的文化深深植根于华夏民族思想意识中,并逐渐形成巨大的辐射力,影响着中国古代文化、文学、政治等各个层面,形成了中国古代以"九"为最的模式数字.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与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特点刘海峰(厦门大学)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是世界上办学历史最悠久和连续性最强的国家之一。中国古代高等教育的产生和发展也经历了一个十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受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制约,中国古代高等教育带有浓厚的中国...  相似文献   

7.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中国古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国体与政体、官僚政治与行政管理,以及文化教育传统,无不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深入理解这一制度是学好人教版《历史》必修一的重要基础。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正确理解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状况,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任何一种教学思想都是历史的产物,外国教学思想的发展经历了古代、中世纪、文艺复兴、近代和现代几个历史阶段。在这漫长的历史过程中,每一历史时期,每位教育家的教学思想和每种教学思想流派,无不体现着时代特色。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除受到当时社会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根本因素制约之外,更直接的还受到哲学、自然科学、心理学、教学实践和研究方法等因素的影响。各种因素并不是独立的,而是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下面我们从不同历史时期、不同教育家的教学思想的形成与发展,着重分析教学思想与以上诸因素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化。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曾经指出:“中国现时的新政治新经济是从古代的旧政治旧经济发展而来的,中国现时的新文化也是从古代的旧文化发展而来的,因此,我们必须尊重自己的历史,决不能割断历史。但是这种尊重,是给历史以一定的科学的地位,是尊重历史的辩证法的发展,而不是颂古非今,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古代史教学中如何突出政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研究的重要问题。因为一方面,在整个历史教学中必须以毛泽东思想为指导,突出政治,才能使历史教学为培养坚强的革命后代做出贡献;另一方面,在中国古代史领域内,长期笼罩着各种封建主义的、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迷雾,这就更需要我们以毛泽东思想为武器、为指南,扫清这种迷雾,从而充分发挥古代史教学的战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张丽 《快乐阅读》2013,(25):124
历史教学中,我们不仅要让学生了解世界各民族的过去,知晓世界的概况,还要了解我国的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的历史事件和发展过程,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崇尚科学的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1.突出祖国的可爱之处。中国华民族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之一,进入文明时代的历史也有四五千年了。例如,世界通用语之一——汉语,记载了炎黄子孙灿烂辉煌的文化;举世闻明的四大发明,为世界经济和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得到世界许多人民尊崇,其思想影响越来越广泛。在教学中可以结合多媒体教学手  相似文献   

12.
中国中医药学有数千年的历史,它是以我国古代哲学为基石,并在我国古代文化的沃土中孕育、生长,通过长期的医疗实践,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药人才培养与中医药学的发展密不可分,中医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中医药人才培养成功与否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秦王朝对大一统政治的探索具有"建制"实践与"治政"实践两大历史内涵。前者以皇帝制度和郡县制度为根基,以法律制度、经济、赋税及徭役制度等为重要内容,取得开拓性的政治成就,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政治的制度框架和基础;后者则以事功行为、纵欲主义和法治实践为核心内涵,在维护、实现和扩张极端化的专制君主利益的过程中,形成空前的政治暴政,以致走向颠覆性的历史挫败。  相似文献   

14.
许艳艳 《考试周刊》2014,(19):17-18
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是中国封建社会生产方式发展的必然结果,客观上适应了封建地主阶级在政治和经济上的需要。在经济全球化、政治民主化、文化多元化的今天,学习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对正确理解当前中国政治发展状况,明确我们的发展任务和责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加强学生的人文情怀发展是新课程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教师教育课程的重要目标。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目标是通过历史教学,丰富学生的历史文化知识,提高学生的史学素养,从而正确地认识人类历史的发展轨迹的与经济、政治、科技和文化相关的知识,并在总结过去经验的过程中找出历史上的经验教训,学会运用历史的眼光去分析当代社会所面临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世界现代史相对于中国历史来说,不仅在时间上与我们有距离,而且在空间上离我们更远,其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乃至思维方式、风俗习惯,与我们颇多差异。因而,在世界现代史教学中实行双语教学,可以有效缩短时空上的距离,实现世界现代史教学质的飞跃。世界现代史双语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了实践英语的机会,也给世界历史教学带来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7.
张谦 《考试周刊》2010,(21):205-205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汉代是居于一尊的官方哲学,其教义不仅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走向,而且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国民教育。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孔子总结了许多基本的教学经验,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8.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文言文教学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一个重要介质。“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古代文化中有许多作品是值得我们深刻研究、领会的。有的文言文告诉我们为人处世之道,有的文章告诉我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方法或见解,有的文章可以让我们认识政治上的利与弊。所以,学习文言文既可以了解中国悠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历史,  相似文献   

19.
文史不分或者说文史结合 ,作为中国古典学术的重要传统 ,只是就学科分际意义而言的 ,意在强调文学研究与历史研究的交叉、结合、汇通。其实 ,如果从历史这一概念之广义来看 ,古代文学当然隶属于历史的范畴 ,是过去事实的一个部分 ,是古代人类社会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在人类活动的丰富内容中 ,政治活动无疑是影响力最大的因素之一 ,它对人类其它的社会活动要素诸如军事、经济、文化及文学具有很大的影响 ,所以 ,从历史、尤其政治的角度观察文学并不是后代学者的主观预设 ,而是有着社会现实依据的学术阐释模式。在中国古代 (比如唐代 ) ,诗人…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历史发展过程,指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经历了五个历史阶段,提出在新疆高校最早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的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的历史阶段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实践教学活动有着不同的特点,也留给了我们诸多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深入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