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骈文是在我国古代特有的审美观和文字的独具体质下产生的。它以整饰偶对的句式,绚丽光艳的辞藻、抑扬铿锵的音调,构成特有的艺术扭力,使读者获得极其惬意的美感。尤其在卓越的作家手中,以其深厚的学识、雄健的才力,游刃于丽辞骄句之中,倾述精深曲折的情理,更具震撼人心的艺术力量。在中国文学史上出现了不少的优秀骄文作品,无论是抒情、辨理和写景,都不乏腊炙人口之作,表现出这种文体的艺术美质。对骄文的美,进行认真而深入的研究,发掘其语言艺术的精华,提高当今文章的艺术性,显然是有神益的。对骄文的研究,从来就没有中断过…  相似文献   

2.
宫体诗与近体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在唐代,迄今仍是权威的论诗作和学批评作中的定论。这种定论。是违背中国诗歌发展实际的。出现这种错误的原因,是由于对宫体作家创作的过分贬抑和轻忽。大量事实证明,五言近体诗体式的确立的时间是宫体诗创作兴盛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立身之道与文章异”,这是宫体创作的主导理论。这一理论的形成受到了齐梁时期日益兴盛的佛教二谛思想的影响。尤其是萧统的二谛新解,与宫体这一理论有许多相通之处。萧纲把佛学思想转化为指导文学创作的理论,一是他有较萧统更自由的生活环境,二是魏晋以来立身与为文越来越分离的创作现实。这一理论,对宫体弥漫梁代中后期文坛并影响陈隋和初唐文学的发展,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在萧梁后期,以萧纲兄弟为中心的文士集团所从事的文学活动,是南齐永明诗风的继续。他们主张“新变”,注重辞藻,讲求声律,大大推进了骄文、诗歌的发展。唐修诸史,议其“轻险”、“淫放”,斥为“亡国之音”,其代表作家徐陵、庚信被贬之为“辞赋罪人”,是单纯以政治成败作为评量标准的结果。徐、庚都创作了不少优秀作品,下开唐代。徐陵编《玉台新咏》,与《文选》互为补充,影响深远。二人后期身经乱离,结合生活现实,兼取北方文学“重乎气质”之长,融通南北,承先启后,把骈文、诗、赋推向了更高的境界。其地位和作用应加肯定。  相似文献   

5.
归有光是唐宋派作家中创作成就最高的大家。他的作品中虽有不少旌扬宫臣孝子,节妇烈女的“载道”之文,但也有一些怀昔忆旧、哀亲悼友的真情之文。《项脊轩志》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  相似文献   

6.
侯景之乱前的梁代文学主要是宫体文学。侯景之乱和江陵之变前后的十年间,梁代作家的生活发生了根本变化,其文学创作也一扫乱前宫体之习,作家视野从宫廷、台阁转向江山社稷和军国时事,作品风格从香艳绮靡转向苍凉沉郁和雄健悲壮。这一转变,与宫体文学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成为讨论宫体文学的可贵素材。梁末文学的反思特征,可看成是梁末文化转型的表征,而梁末文化的转型则可看作是唐代文化到来前的曙光。  相似文献   

7.
<正> (48)骄:从马,乔声=从马,从乔,乔亦声 《说文》:“马高六尺为骄。”即与“乔”义中的“高”义通,“乔”的“高而曲也”(《说文》)义,这在前文已作了说明。 另:乔乔,指挺立而高的样子。如扬雄《法言·修身》:“田圃田者莠乔乔,思远人者心忉切.”骄骄,状草高而盛貌。如《诗·齐风·甫田》:“无田甫田,维莠骄骄。”正因为此,所以“骄骄”也可直接作“乔乔”,如上例“维莠骄骄”,《韩诗》即作“维莠乔乔”。  相似文献   

8.
清中晚期,爱新觉罗家族的文章创作具有许多新的特点,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皇帝独霸文坛的局面不复存在;其二,出现了真正以文著称的作家作品;其三,体现出强烈的爱国情怀。  相似文献   

9.
“对文证义”说略曹文安文言文为求语句的匀称与完整,“对文”的使用是极为普遍的。所谓“对文”,就是指在语法结构相同或相近的对句中处于互相对应位置的词。如:贫而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此例前后两句语法结构相同,是为对句;其中“贫”与“富”、“而...  相似文献   

10.
重庆学创作,除汉族作家外,还有不少聚居在长江和乌江两岸的土家族苗族作家的参与。粗犷刚烈和滑稽多智是重庆少数民族学的整体风貌。在重庆少数民族作家阵营中,除50年代即已开始创作的小说家孙因和寄情山水的诗人冉庄等老一辈作家外,近年还涌现出不少出生于60年代前后的新生代作家。新生代作家不仅创作小说、散,也创作新诗;不仅对生命价值进行评判,也注重对悲和悲剧意识的表现。新生代作家的创作虽在题材、体裁及创  相似文献   

11.
人教版教材第十一册《凡卡》一文是俄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契诃夫创作的短篇小说。文章通过凡卡给爷爷写信这件事,反映了沙皇统治下俄国社会中穷苦儿童的悲惨命运,揭露了当时社会制度的黑暗。  相似文献   

12.
审美理想主义与乡村散文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的诗文审美文化即乐感文化,是审美理想主义滋生形成的土壤和基础。这种审美理想主义对我国现当代散文特别是“乡村散文”创作的负面影响尤为明显。其影响之所以至今余绪不断,也与“另一部分作家”对“另一种文章”的迷恋和寻找有关。欲振兴“乡村散文”创作,必得要糅入“杂感文”的“否定性”因子,如此,“乡村散文”创作才有生机和潜力。  相似文献   

13.
徐陵的《玉台新咏序》揭示了这部诗集的编撰和风格与宫廷女性的特殊心理及女性美的密切关系,以及女性在宫体诗人文学审美活动中的特殊地位:她们形成了宫体诗人生活的柔美氛围;是宫体诗人赏鉴吟咏的对象;同时又是宫体诗作品的阅读欣赏者。宫体诗人的创作倾向和文学旨趣主要缘于这种女性特殊地位及女性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曹丕的"文气说"在文气、风格、创作主体、心理结构等方面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的"文以气为主"的命题,开辟了从作家精神世界角度把握作品基本特色的思路,并初步接触了作家与风格的关系,确立了我国古代风格论以创作主体为中心的基调.  相似文献   

15.
本文着重探讨了凌叔华小说曲思想意义,创作心态以及她的小说独特的艺术风格.凌叔华是“五四”时期走上文坛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写女性,写儿童。以深婉细腻的心理描写见长,象英国女作家曼斯菲尔德的小说一样.具有“水晶似的清莹”,成为别具一格的心理写实小说;同时,凌叔华又是画家.她以画入文,为小说增添了“自然美’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五四”以来男女作家在塑造女性形象美的创作进行了比较研究,旨在使我们从千姿百态女性美的形象中,看到男女作家在塑造女性人物形象上的异同,从而提供创作和鉴赏的经验和角度。同时也使我们看出女性作家的创作艺术才华,可同男性作家相媲美。  相似文献   

17.
初唐四杰的赋作对唐代赋体文的开拓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初唐四杰的赋创作代表着赋体文从宫体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他们表现时代精神,抒发个人性情,表现题材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又注重辞藻、用典等,表现了天才的创作才能。  相似文献   

18.
抑郁型气质与作家创作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家的气质是影响作家创作水平的众多重要原因之一。抑郁质作家所独有的情感特征、性格、观察力、心境特征、交往能力、社会适应能力等,直接影响着作家的创作冲动、创作水平以及作品的风格。分析抑郁质作家的心理特征,研究心理因素对作家创作力的影响,从心理学的气质角度研究文学创作,不仅是对心理学研究的一种拓展,也是对文学创作研究的一个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9.
东晋南朝望族琅邪王氏作家大多博学能文、多才多艺,善于运用辞赋的形式表现作家的艺术体验;受家族文化传统的影响,不少作家具有主动献赋、润色鸿业的赋颂意识;琅邪王氏辞赋创作具有渐趋整炼、益事妍华、丽而不淫的发展趋向。琅邪王氏的辞赋创作显示出东晋南朝时期望族心目中对辞赋文学正宗地位的重视及对辞赋文学唯美之风的追求。  相似文献   

20.
将贾谊的《过秦论》与杜牧的《阿房宫赋》从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上进行了比同和辩异,探讨他们的共性:气盛词工,情切忧深,本着同中求异的旨归,进一步剖析了两文的差异:运用的差别,忧深的程度,表达方式的侧重,语言的特色及文体的风格特征,最后深入地探求了创作主体--两位作家生活时代、思想基础,精神气质以及作品对后世作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