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篮球运动员移动进攻意识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适应现代篮球进攻发展趋势,提高移动进攻意识,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战术分析和经验总结,对实施移动进攻的必要条件、移动进攻的原则、战术实例和训练程序进行了系统总结。  相似文献   

2.
论篮球移动进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查阅文献 ,研读资料 ,对移动进攻发展史的三个阶段有了清晰的解析和认识 ,更加了解移动进攻特点的实质所在 ,并就移动进攻的总原则 ,具体原则进行概括和提炼 ;对掌握它的规律与提高运用效果都能起到良好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进一步提升篮球运动员技术水平,文章围绕篮球进攻移动技术训练进行了分析。首先,简单介绍了篮球运动员进攻移动技术内容,随后讨论分析了篮球运动员进攻移动技术的重要性,最后根据不同的进攻移动技术内容,提出了一些针对性训练方法,并分析了一些训练注意事项,希望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当前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对中锋在前场进攻中的脚步移动方法进行分析,从而提高中锋的移动速度和进攻能力达到克敌制胜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现代篮球运动具有高速度、高空优势、高超技巧、高对抗、快速灵活的特点,进攻向移动进攻方向发展,防守日趋综合多变,对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移动的训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现代篮球移动训练进行分析,得出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移动训练要素。  相似文献   

6.
浅谈篮球比赛中中锋的移动进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进攻中,中锋移动的目的是为了摆脱防守.完成选择位置切入、接球;或是快速;隹确、合理地完成进攻要求。通过对28场我国篮球甲A联赛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中锋在比赛中如何移动、移动的时机、移动进攻的技术特点,以及移动进攻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篮球移动进攻是当前国际上最流行的一种进攻战术体系,它在美国已经发展了十多年。近几年来,移动进攻已被很多国家所采用,尤其是一些国际强队用得更多。学习先进的移动进攻战术体系,对我国现有的战术体系进行改革,也应是迅速提高我国篮球水平的一项重要措施,下面我们对怎样组织移动进攻的训练谈一点看法,与同志们一起探讨。  相似文献   

8.
对篮球移动进攻法的认识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阐述了篮球运动的进攻、移动以及移动进攻法的主要内容,基本概念、要领与特点。移动进攻法所遵循的原则,在教学与训练中灵活应用移动进攻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9.
1、假动作的几种基本方法 1.1移动 双方在进行接触中,通过移动步伐来调整互相之间的距离;通过移动找出对方重心的支撑腿;通过移动使对方从熟悉的站位换成陌生的站位;不断地前后、左右移动,使进攻更加具有隐藏性和突然性,大多数的选手在进攻时都以不断的移动找出对方的漏洞和最佳的进攻距离和时机,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0.
1985年天津第二届全国手球训练工作会议纪要指出:“阵地进攻战术应以发展外线攻击为中心逐步从定位进攻中解脱出来,向移动攻击和移位进攻方向过渡,使阵地进攻战术达到连续性、应变性、隐蔽性、攻击性强的效益。”经两年多来的训练实践,我国“女手”在阵地进攻的战术结构上现状如何?从定位进攻向移动进攻方向发展的道路上迈出了多大的步子?通过对参加六运会的八支球队的临场统计资料进行综合的定量分析和评定,并同一些世界强队进行比较,为  相似文献   

11.
篮球换位进攻是在篮球“8字”进攻法之后出现的移动进攻方法,它是现代篮球移动在第二阶段的一种表现形式。进攻队员位置变化无常,要求全面掌握中锋、前锋、后卫技术。换位进攻法在比赛中所见不多,为了适应未来篮球战术发展需要,简要阐述换位阵地进攻的发展进程和现代篮球换位进攻的战术运用方法。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2005年NBA总决赛技术资料的分析,探讨了现代篮球运动的各种变化趋势。现代篮球运动趋向于高强度对抗、快速移动、战术的突变性、攻守平衡和心理调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论篮球运动的攻守对立统一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依据篮球运动进攻和防守发展及演变过程,分析了篮球运动的攻防技战术的发展规律.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篮球运动进攻与防守的辩证关系、攻守对抗的特点及把握篮球运动攻守对立统一规律的作用:篮球运动进攻与防守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促进,攻守对立统一;篮球运动攻守对抗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攻守转化频繁、准误对抗、攻守平衡的动态性方面.  相似文献   

14.
采用高速摄影的方法,拍摄了7名优秀女排运动员前攻和后攻的技术影片。经影片解析,得到了后攻与前攻技术等多项运动学参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成后攻的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15.
女子排球比赛中的“立体进攻”新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文献资料、调查访问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女子排球比赛中的“立体进攻”所呈现出的新变化进行探讨。结果显示,二传手的传球线路由“传统式”,转向“立体式”;后排进攻亦由传统的“两翼”(2、4号位区域),转向“中央”(3号位区域),且攻击效果较佳;中国女排队员后攻能力薄弱,影响了该队“立体进攻”整体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岳艳丽 《体育科研》2008,29(5):73-76
通过对第五届女足世界杯32场比赛111个进球的统计,表明下半场比赛的前15min是比赛进球的高峰期,总进球数的72.08%是在跑动进攻中完成的;超过3/5的进球都是在1~3人在1~15S中3次以下传球配合完成的,另外35.66%的进球通过定位球完成。完成全部进球的进攻战术结构模型有5种:后场抢断发动快攻个人突破射门得分是最基本的进攻模型、前场定位球快速发动射门得分是核心的进攻模型、中后场逐步推进发动阵地进攻射门得分是重要的进攻模型,边路进攻、边路传中和利用界外球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有益的进攻战术补充,中场发动进攻中路传切配合进攻射门得分战术模型是最常用的战术方法。  相似文献   

17.
进攻联防是篮球比赛中经常使用的战术,也是较难掌握和驾驭的战术。三点进攻法,以局部带动整体,可使进攻联防的方法变得简单而有效。从辩证的观点看,三点进攻法,将个人力量转化为集体力量,以点带面,带活全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后排进攻的技、战术特点分析和对奥运男了排球比赛有效后排进攻球的发动区域的落点的统计分析,找出其后排进攻的特点和基本规律,为提高防后排进攻能力的训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对比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男手与赛队的攻防能力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男手的整体攻防能力稍弱于对手,关键性射门技术,防守技术和传接球等基本技术不如人,攻防转换速度较慢,处于劣势。内线得分能力较强,射门成功率较高占有明显优势,进攻效率稍占优势。双方守门员的防守能力在伯仲之间。据此,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20.
从篮球运动的矛盾运动和影响篮球运动发展的内因和外因探讨影响中国篮球发展的主要因素,分析中国男子篮球进攻与防守能力的差异.认为中国男篮攻守失衡、弱守强攻,严重影响了中国篮球运动的发展和进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