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的过程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是在一期课改中活动课程的基础上进行的。探究型课程的实施,可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师的教育观念,推动学校教育的整体改革。关于小学实施探究型课程的过程管理研究主要有五方面内容:明确课程研究的目标、内容和步骤;构建课程教学的基本模式;制定课程学习的评价体系;理顺课程管理的主要职能;提高课程实施者的指导水平。  相似文献   

2.
所谓研究型课程,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各自的兴趣、爱好和条件,选择不同的研究课题,独立自主地开展研究,从而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一种课程。这种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坚持学生在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自由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  相似文献   

3.
肖贤 《科学教育》2010,(3):81-83
本文作者遵照课程改革中的研究型课程的理念,结合自己指导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实践案例,分析阐述了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定位、避免科学探究活动的低效、以及重视科学探究活动的指导评价的三个方面,就如何高效地指导学生开展科学探究活动作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4.
吴伟国 《上海教育》2002,(14):33-33
一、小学探究型课程课堂活动的内容探究型课程将学生的学习从被动接受变为自主探究,那么,《问题从哪儿来》《每个问题都能成为课题吗》就可以成为教师探究型课程课堂活动设计的起始课了。从这样的思路出发,由于学生探究的过程与学科学习有很大不同,需要教师及时指导的内容就有很多。《问题的发现和课题的确定》,主要是引导学生从发现的问题里确定自己小组有能  相似文献   

5.
李霞 《现代教学》2014,(5):67-68
在小学低年级探究型课程的实施时,我发现在探究活动的开展中,有一部分学生在小组合作探究的过程中无所事事,小组中的讨论对他来说是没有关系的。部分学生甚至一个小组都在探究活动中充当了看客,这种现象有悖于探究型课程实施的宗旨。在与学生的交谈中,我初步了解到了有的学生在探究小组中成为看客的原因有如下几点:教师提供的探究内容过于简单,学生不屑一顾;教师对学生探究任务的要求过高,学生无从开始,不能引起学生的探究兴趣;在分组的时候,组员之间未有机地组合,组长未明确自己的职能。那么,怎样避免部分学生在探究活动过程中成为看客?我从以下几方面谈谈我的一些做法。  相似文献   

6.
2002年9月 ,我校承担“十五”教育部重点课题《地区教育研究 ,培训机构推进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实践研究》子课题———《创设合作化环境 ,培养探究型师生》之后 ,在初中年级开设了探究型课程 ,注重师生在合作中探究。我们认为 :要成功地开展探究性学习 ,离不开师生合作化的教育环境。因此 ,我们在师生合作、学生合作、教师合作、集体合作方面作了一些研究和探索。一、更新观念 ,提高师生合作能力在探究型课程中 ,教师是以指导者、建议者和帮助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 ,学生才是课堂真正的“主人”。因此 ,探究型课程开设的前提就是师生观念…  相似文献   

7.
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显著特征是学习方式的转变,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自然成为这场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因此,在这场教学改革中出现了接受学习方式和探究学习方式孰轻孰重的争论。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开展和深化,教学过程更突出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能动性地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因此科学探究应运而生,它既是课程的目标之一,也是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9.
校本课程的类型偏向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正因如此,我们常先入为主地认为校本课程的意义和作用仅局限于拓展型课程和探究型课程。但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校本课程的实施对于基础型课程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课堂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无效探究”、“低效探究”等现象,其基本原因是师生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不当。观察分析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的差异,认识、把握教师指导探究的特征,“因材施教,引导≠提问;指导到位,绝不越位”是有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1.
利用乡土资源,开设历史探究型课程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究型课程是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教材改革二期工程所构建的基础教育新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已在上海部分学校的初中年级中开设。历史探究型课程作为其中的一种 ,也已经开设 ,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得以发展。历史探究型课程是鼓励学生在自主选择的原则下 ,针对历史课题 ,参照科学探索与研究的基本方法 ,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逐步学会进行开放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课程。课程以学生发展为本 ,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全面地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历史探究型课程的资源有许多种类 ,其中乡土史资源具有分布面广 ,普及度高 ,贴近…  相似文献   

12.
课堂探究活动中普遍存在"无效探究"、"低效探究"等现象,其基本原因是师生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不当.观察分析特级教师与普通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指导的差异,认识、把握教师指导探究的特征,"因材施教,引导≠提问;指导到位,绝不越位"是有效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13.
美国在《为大学、职业及公民生活做准备的社会科州立标准框架:提高K-12年级公民、经济、地理和历史学科严谨性的指导》(C3框架)中提出了推动探究在课程实施中落地的指导框架——"探究弧"。该框架围绕问题、概念、证据和行动四个维度对社会科课程的实施进行指导,意在通过探究增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学生相关的学习能力,使学生为更好地参与未来生活做好准备。我国德育课程可以考虑借鉴"探究弧"将学生发展作为核心的理念及其在课程方案设计、跨学科教学实施和教学过程中多种能力融合培养等方面的经验,提升德育课程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小泱 《学周刊C版》2011,(5):107-107
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新课程倡导在课程实施中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的、富有个性的学习。为了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全面推进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数学探究日益成为一线教师积极尝试的课堂教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中学研究型课程实施已有十多年,在实施中仍然存在一些认识上的问题。本文从上海市十二年一贯制普通中小学课程体系中的研究型课程与基础型课程及拓展型课程的特征对比中,阐述研究型课程的基本特征,并就某些认识误解的形成作一探讨,提出开展教学指导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6.
英语课程标准(2013年版)中认为,运用任务型原则指导课程教学,帮助学生在学习使用过程中形成正确的英语学习思维和语言感知,促进知识技能内化生成。教学实践证明,运用任务型优化合作探究教学,能在为学生创设接近真实语言学习环境中更好地进行主动交流和积极探究,具有如下的积极意义:凸显课程知识要点,帮助学生在互动交流中更好地明确学习重点和破解学习难点。  相似文献   

17.
蔡海军 《新课程研究》2009,(6):49-50,58
小学科学课程改革倡导学生自主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这就使得科学课堂的生成资源层出不穷。科学教师要善于把握学生在课堂探究活动中生成的有利资源(包括即时兴趣、认知困难、意外问题等课堂生成资源),并做到"切时"、"切机"和"切实"地指导他们有效地开展科学探究。  相似文献   

18.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处理好传授知识与能力培养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这就要求教师要立足于学生发展为本,  相似文献   

19.
刘荣奎 《辅导员》2010,(10):J0011-J0011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如果孩子们对这门课程产生兴趣,就会自然而然地提出很多问题,并迫切想寻求自己提出问题的答案,潜意识中就有了探究的欲望,在经历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和师生互动交流之后,会获得成功的喜悦,体验到学习科学的兴趣。我个人认为应该"三注重"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相似文献   

20.
王秀华 《成才之路》2010,(11):80-80
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是学生探究解决问题过程,这一过程学生开展的各项活动都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虽然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但学生作为正在发展中的受教育个体,还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的指导是学生自主探究的前提和保证,对课程的落实及提高课程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