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幼儿的思维是具体形象的,而活动中的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在科学探究活动中,教师能否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材料,使幼儿借助操作材料,发现事物之间的关系,获得相关经验,初步建立起相应概念,获得科学发现是教育目标达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幼儿科学活动中,只提供丰富的材料是远远不够的,教师对材料的选择和投放也显得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2.
王现军 《教育导刊》2006,(12):40-41
教育材料是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幼儿的活动内容与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教师投放材料的制约。老师投放什么样的材料,幼儿就会有怎样的学习。《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材料对幼儿的操作有哪些影响?提供操作材料应该重点考虑哪些因素呢?1.材料的呈现方式影响幼儿的参与机会。各种材料的呈现方式各有不同,有的材料可以随意摆放,供幼儿自由取用;有的则可以分散摆放,供幼儿自由探究;还有的可以集中摆放,让幼儿集体观察。在选用教育材料时,…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的科学教育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和探究欲望,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小班幼儿的科学活动中,教师投放材料的适宜程度不仅是活动成败的关键,也是幼儿能否理解科学活动中核心概念建构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叶文香 《教育评论》2006,(4):117-118
区域活动的意图,是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环境,给幼儿充分的自主权,让幼儿按自己的方式去探索、学习、发展。教师的主导作用变得隐性,而创设环境和材料提供则是开展的关键。许多研究表明,区域活动在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探索精神和独特性方面的作用,是其他的集体教育活动所无法比拟的。合理布局区角,激发幼儿探索愿望。教师要为幼儿的探究活动创造宽松的环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一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条件。动手操作是幼儿学会探索、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因此,可将幼儿的课桌椅融入各个区角中,本着合理布局…  相似文献   

5.
王林芬 《考试周刊》2008,(16):229-230
幼儿的思维具有具体形象性特点,而操作材料则是幼儿思维的基石,脱离了操作材料的探索将是一纸空谈.在教师设计组织的科学教育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适宜的丰富的材料:运用多种感官感知认识事物,提供不断地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时间与空间,是幼儿获取丰富的科学知识经验的必要前提和关键.  相似文献   

6.
戴晓静 《成才之路》2013,(16):92-93
区域化学习活动是一种以"幼儿的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新型教学活动,教师根据活动目标、幼儿需求,选择设计多种活动内容,开设多种区角,以材料的形式呈现给幼儿。皮亚杰认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儿童是在对材料的操作、摆弄过程中,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的。区域活动给幼儿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兴趣,选择学习内容、学习伙伴、学习进程,从而逐步提高学习的兴趣,积累学习的经验和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在区域化学习活动中,材料是幼儿操作、学习和探索的中介、桥梁。在材料丰富、有趣、  相似文献   

7.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对于幼儿来说,他们需要通过自身参与各种实践操作活动探索知识,也就是动手操作获得知识。而在操作的时候,幼儿只有通过头脑和材料的相互作用,才能获得有关知识,从而真正掌握所学知识,促进思维的发展。那么,教师应怎样让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学习呢?  相似文献   

8.
一、多方入手,培养幼儿的操作技能培养幼儿具有分类、测量、记录等操作技能是幼儿园科学教育的任务之一,教师必须把这一任务渗透和落实到科学教育的种种活动中去,让幼儿学会初步的科学操作技能。1-提供多种材料,训练幼儿的分类技能。发动小孩和家长共同收集物品材料,让幼儿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行分类。例如在“省力的轮子”活动中收集数量众多的轮子让幼儿操作,幼儿有的按材料、有的按大小、有的按颜色,还有的按两个特征分类。在上述种种分类操作活动中,老师一方面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想法去分类,允许有错误和争论;另一方面用语言…  相似文献   

9.
区域游戏,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水平,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绘本作为一种独特的儿童文学形式,是"儿童文化的呈现",是幼儿阶段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域游戏中,材料是幼儿活动的对象,与幼儿相适应的材料,能激起幼儿对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提供操作材料时,结合幼儿喜爱的绘本,从中提取与区域功能相匹配,适合幼儿能力发展的操作材料。  相似文献   

10.
秦兰  吕颖 《动漫界》2022,(4):68-69
主题性区域活动是指幼儿围绕一定的主题,在活动区域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活动.主题性区域活动聚焦活动主题,活动氛围宽松,操作材料多样化,活动形式灵活多样,在引领幼儿思考操作、探究想象、表达表现、认知能力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在幼儿园主题性区域活动中,教师要如何通过多种方式促进幼儿的认识能力...  相似文献   

11.
游戏材料是幼儿自主学习、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完善的载体,在区域游戏中幼儿通过操作材料进行探究、尝试,因此,提供充足的游戏材料成为幼儿游戏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在丰富和挖掘幼儿游戏材料的实践中,我园开展了"在游戏活动中挖掘低成本材料的教育价值"园本课题研究.  相似文献   

12.
黄竞瑜 《考试周刊》2012,(90):191-191
在幼儿因数学教育中,教师为幼儿提供的材料是否适宜,直接关系到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对材料探索与操作的结果,也直接影响到教育目标的实现。教师要在数学活动中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创造条件。在层次性上要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为发展水平不一样的幼儿提供不同功能、层次的材料。  相似文献   

13.
材料是幼儿探索和学习的桥梁,教师要为幼儿提供了多种层次的高低结构材料,以适应不同能力的幼儿来操作。材料的选择和投放旨在能够使幼儿与材料做到有效的互动,直接激发幼儿创造的欲望和操作的愿望。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无论是怎样的材料,只要是幼儿感兴趣的材料,那么这些材料在活动中就能发挥他的价值,就能通过材料的刺激提高幼儿的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综合材料的应用是现代艺术发展的新趋势,综合材料在艺术家手中被打破常规运用,创造出多元化的艺术作品,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艺术享受.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操作."操作活动是幼儿美术活动中最感兴趣的活动之一.在操作活动中,幼儿将物质材料和自己的主观经验加以组合,制作出对幼儿个人来说新颖的作品,幼儿因此获得各种新的知识和经验.  相似文献   

15.
一、从促进幼儿思维能力发展来设计 设计操作活动时,首先要考虑所设计的活动能否促进幼儿思维的发展。例如,在等分教学中,我们采用了供给多种材料,让幼儿通过操作不同性质的材料来学习等分。有几何图形材料,有长度材料、数量材料、液体材料。特别能激发幼儿探索的是几何图形的等分,不同的几何图形有不同的分法,同一个几何图形有多种分法。而后教师将幼儿的探索介绍给大家,幼  相似文献   

16.
张瑛 《考试周刊》2014,(3):185-185
在科学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操作探索。幼儿对周围的事物、现象感兴趣,满足好奇心并产生探索的欲望是以环境和材料为依托的。材料是物质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科学探究活动的物质支柱,幼儿通过与材料的相互作用,可获得多种经验,促使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数学操作区是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自主地运用各种系统、合适的材料,通过亲自摆弄、操作,来发现物体间的数量关系的活动.近几年来,根据新纲要的宗旨,区域活动的地位直线上升.尤其是对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还处在明显的自我中心阶段,不能很好地适应刚开始的集体生活,因此操作活动更能满足他们的自主性,同时,老师也能通过对孩子在区域操作活动中的表现来了解他们的发展水平.新《纲要》在科学部分特别提出的一点要求即是“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  相似文献   

18.
<正>新《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既要让幼儿在科学活动中保持操作的热情,又要使幼儿在玩耍中巩固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取决于教师"材料的投放"。一、材料量充足对于幼儿喜欢玩的活动材料投放足够的数量,可以采取两种方式:  相似文献   

19.
董青莲 《山东教育》2012,(Z6):58-59
《纲要》强调:"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提供活动的条件。"因此,在幼儿园区域活动特别是科学益智区活动中,教师越来越重视科学、有效地投放操作材料,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我在中班科学益智区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针对孩子年龄特点、主题活动目标,结合幼儿实际生活经验,适时适宜地投放材料,收到了良好的活动效果。  相似文献   

20.
沈舒舒 《成才之路》2012,(22):67-67
正结构游戏就是通过操作各种材料,进行物体构造的活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少儿结构游戏从单纯的积木拼搭到运用多种技巧来操作金属、塑料等多种结构材料,游戏方式和内容也越来越丰富。因此,结构游戏是实践性游戏、象征性游戏和规则游戏的特点的结合,结构游戏对少儿认知发展的作用非常突出。一、促进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发展结构材料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样能引起幼儿的探索,从而发展幼儿的好奇心和创造力。幼儿可以自由建构各种物体,可以灵活多变地利用材料。而尝试、设计、实验是促进儿童想象力、主动性和创造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幼儿在游戏中要自己根据材料去寻找联系和组合,摆弄各式各样的积木,将积木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