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一、英语教学与培养创新能力间的关系英语作为一门交际的工具,其自身的发展演变过程和人们学习它、掌握它、运用它的过程无不体现出人类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才能。1.英语的发展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在其发展过程中,人们不断地丰富着它的内涵,使其成为人类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英语的词汇随着时代的发展日益增多,目前已发展至上千万个,其语法结构、语音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人们已几乎无法听懂中世纪地道的伦敦英语了。2.英语如同其他语言一样,都是人类创新…  相似文献   

2.
信息技术的出现与发展引领人们进入了信息爆炸时代。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人们的社会生活环境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小学英语教育领域亦然。如何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束缚,借助信息技术开展教育游戏以达成小学英语新课改目标,已成为小学英语教师重点思考的问题。本文主要详细介绍了教育游戏在小学英语学习中的应用,包括其研究现状、应用价值、应用必然性等,期望本文的研究成果能够给小学英语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借鉴,切实促进小学英语教育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3.
李雪莲 《中国培训》2009,(12):57-58
根据国内外大量相关研究已经证明,自主学习在企事业单位员工工作与成长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我国很多企事业单位组织都已展开自主学习的设计与开发,特别是在当前越来越发达的信息时代,网络平台已经为人们进行自主学习提供了便捷条件,并且已成为人们职业生涯发展不断创新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马凌 《考试周刊》2009,(35):119-120
创新能力是人们革旧布新和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没有创新能力.创新就只能是一句空话。奈斯比特说过:“处于伟大的知识经济时代,我们最需要的是创新和创造精神。”英语自产生之初至今已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语言的发展变化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但是长久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在教学中忽视了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这无疑会给他们的终身发展带来后患。未来的世纪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英语教师要将创新教育理论与本学科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在英语教学实践中积极探索实施创新教育的新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初巾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围绕这个问题我曾在以下方面作过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现代英语在传播的过程中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其基本走向可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全球化,目前越来越多国家的人正在学习和使用英语;二是本土化,各种英语变体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三是多极化,加拿大英语、印度英语继英国英语、美国英语之后逐渐登上舞台;四是中国化,中国式英语已成为不能回避的话题;五是一元化,这将是英语发展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发展,以网络科技为依托的新兴产业不断涌现,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很多传统行业都面临着转型,人们的生活和工作也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职院校为了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形势,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技术性人才,其教育模式必须要  相似文献   

7.
在如今的信息时代里,有一种语言运用于传递情报,广播、邮件、国际通话、电脑资料,同时人们也会将它作为一种基础的交际语。那就是英语,它已成为世界通用语言。在中国,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常伴随着"读"、"写"、"听"、"说",其中以听说为主的口语教学更受到关注。如何在口语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全面的发展,是每位小学英语教师应当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毛红 《教育革新》2008,(3):44-45
语言作为一种工具,其最终目的是为了交际。随着人们对英语的广泛重视,英语目前已成为小学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并且以听、说为主的英语口语教学更受关注。但在实际运用过程中,却存在着很多问题。在教学中,有些学生考试成绩常常能拿高分,但要让他们流利地说几句英语却很难。在进行课堂口语练习时,有的学生面对老师和同学十分害羞,不愿积极参与口语活动;  相似文献   

9.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断推动着社会的进步,加快了社会的发展速度,现如今,人们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一些习以为常的传统学习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了数据化时代的冲击,不断发生着变化。高职英语作为一种和普通高校英语同中有异的教学,也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发生了巨大变化。本文以大数据时代为研究背景,对当前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过程考核的影响进行了简要地分析。  相似文献   

10.
与以往相比,当今的成人高等教育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由传统教育的补充部分转变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这一切都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段不断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1.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人们生活环境的不断改进完善,社会环境的不断变迁,语言也随之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以前的“之乎者也矣焉能”这种文诌诌的语言已被人们当作“古典文学”来欣赏、学习和研究了。汉语如此.英语的变化又何独不然。英语书面语随着社会的发展在变化,口语也是如此。口语的使用极不正规,最容易混淆,张冠李戴。笔者认为,造成这种语言障碍的主要原因是,我们这些非英语国家的人在用英语进行交际或听英语时,往往未能正确掌握、理解英语口语中这种不正规语言的表达法。人们不可能只从正统教科书中学英语。虽然这种新的…  相似文献   

12.
与以往相比,当今的成人高等教育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已经由传统教育的补充部分转变为整个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人高等教育在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本身也在不断变化发展,逐步形成了较完备的教育制度,这一切都离不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创新、自我完善的努力,从某种意义上讲,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就是一段不断创新的历史。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创新,人们的生活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信息技术以及各项智能设备已深入人们生活的多个领域。在信息化时代下开展小学英语教学,教师可以有效应用信息技术进行课堂辅助,提升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平板电脑作为新型的学具进入课堂,教学过程中能够与课堂进行不断地融合,进一步影响着教与学的方式。本文在此背景下,简要分析平板学习终端在小学英语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并提出应用策略,希冀有效促进小学英语教学活动开展,切实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与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14.
英语的发展就是一个不断创新的过程,只有在教学中激发英语学习兴趣,形成英语学习良好动机,改革教学方法,搞好课堂教学,培养发散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5.
在自学英语的道路上,有时会遇到不同说法的英语以及英语的不同解释,这是有着历史原因的。随着英国殖民者对世界的扩张,其语言也对世界的文化及交往产生了影响。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传播到不同地域的英语由于当地人的使用与其自身的演变,时刻在发生着变化,这也许就是英语某些不同说法产生的原因吧。  相似文献   

16.
当前,美国通用英语(GA)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的英语教学与实际应用。文章旨在探讨和研究美国通用英语(GA)在非正式口语连贯语流中的发音规律,其特点与正常美国口语有很大差别,这主要表现在连贯语流中的音位变化,其中一些特殊发音的美式拼法已发展成了固定使用的词汇,甚至已进入了词典,说明英语语音的不断发展变化已影响到了英语词汇的拼写形式及其词语的发展。这是学习英语必须重视的。  相似文献   

17.
现代英语教学法有一个产生和发展的过程。英语教学法通过改革和继承产生了很多流派,并将继续在改革和继承中不断创新。本文通过对英语教学法的归纳和总结,主要探析了适合我国英语教学实际的交际式英语教学法。教无定法,适合的才是最好的。  相似文献   

18.
教师在一个人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但是社会发展到今天,科学技术和人们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正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创新教学模式,成为英语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的任务,也是实现英语教育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在当今全球化的世界里,英语全球化是目前的过程及演变,英语是国际社会的最重要的沟通语言,以架构逻辑和词汇优美的观点看来,英语从来未曾被认为是一种完美无缺的语言系统,语言是社会进展的一面镜子,社会互动亦带动语言发展及变化,然而因为近年来跨文化交流及全球化进程加快,流利的英语沟通已成为全世界人们共同的需求.  相似文献   

20.
纵观今日之商界,促成其蓬勃发展的正是层出不穷的各种创新构想。种种商务活动,都日益紧密地围绕创新构想而运作。尽管工作是漫长人类历史中一个恒久不变的因素,它的特性却在岁月的流逝中不断发生着变化。这种改变,同时也推动着人类社会本身发生深刻变化。目前,社会结构已变得越来越平等,人们已很难区分事物的绝对从属关系。是公司按社会的构想运作,还景社会由于公司的运作而发生变化?但无论何种情况,都表明我们的社会正进入一个信息社会。一、发达国氛工作方式的改变迅速发展的互联网,正是我们快速进入这个新时代的见证。近1/3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