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生物医学模式已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同时"以患者为中心"的医患关系已成为共识,这都要求医生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医患沟通成为医疗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一名口腔医师的必备技能,因此培养口腔本科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医患关系和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的现状,针对医学生在临床诊疗工作中医患沟通能力的不足,结合自身体会提出临床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3.
医患沟通是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医疗技能的前提。儿科是一个高风险的专业,儿科疾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临床判断力和诊断能力及灵活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都依赖于与患儿和家属良好的沟通。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注重培养儿科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适应新型医学模式转变,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医患沟通是现代“生物一心理一社会”医学模式对临床医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在临床医疗工作中具备良好的医患沟通能力是实现和谐医患关系的基础,也是提高医学生临床医疗技能的前提.儿科是一个高风险的专业,儿科疾病的特殊性要求儿科医生需要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敏锐的临床判断力和诊断能力及灵活处理医患关系的能力,这些都依赖于与患几和家属良好的沟通.在当前医患关系紧张的形势下,注重培养儿科实习生的医患沟通能力,与患儿及其家属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是适应新型医学模式转变,培养高素质的新型医学人才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当前医患沟通不当引起的医患纠纷越来越多,在临床医学教学中,加强对儿科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显得非常重要。本文通过分析当前儿科医患关系的特殊性及我国医患沟通教育的现状,提出加强儿科实习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提出对儿科实习医学生进行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5,(81):157-158
在社会转型期,医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成为医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当前我国许多医学院校对医学生沟通能力培养不够重视。分析医患沟通能力对医生职业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提出培养医学生沟通能力的策略,有助于今后我国各医学院校更好地开展医患沟通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7.
从语言的角度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进行调查研究,结合临床医学专业实习生和患者两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的问卷调查,分析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的特点及存在的不足,以便为更好地开展医学生医患语言沟通教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殷红 《华章》2013,(25)
医患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最主要的一种关系。目前医患关系紧张,医生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显得尤为重要。而我国的医学教育长期只注重对医学知识的教育,忽视沟通能力的培养,使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严重欠缺,由此而导致的医患纠纷也时有发生。因此,医学院校加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技能的培养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临床实习是医学生向医生转变的重要过程,也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重要阶段。目前,我国医学教育强调医学生应该具备的专业素养,而忽视对其进行人文关怀精神的培养。通过对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妇产科实习生进行生命价值观探讨、同理心和换位思考的培养、礼貌用语的使用、患者心理洞悉和沟通技巧的培养等,提高实习生的医学人文素养,改善实习生的医患沟通效果。  相似文献   

10.
吴建玲 《继续教育》2010,24(12):12-14
本文从东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历+技能"教育模式创新的个案出发,分析了转型期的高校成人教育为满足在职成人的学习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而进行"学历+技能"教育模式创新的合理性,进而阐述了高校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的现实意义,并对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培训横向沟通及其教育模式实践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1.
医患沟通能力是当代医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但是,我国目前的高等医学教育多注重医学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训练,对医患沟通能力的培养不够重视。本文在分析医患沟通教育的内涵、重要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了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主要举措。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我院临床技能大赛的开展效果及其在全面提升医学生专业素质中的作用。方法:在我院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期,利用业余时间进行临床技能强化培训,然后采用多站式现场模拟场景临床技能大赛,对大赛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临床实习生在临床实践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心理素质、医患沟通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临床技能大赛也推动了临床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结论:开展临床技能大赛可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专业素质,可作为全面提高医学生人才培养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3.
《医疗法规与医患沟通》课程目标是培养医学生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和对医疗相关法规理解、掌握并应用的能力,最终获得医疗相应岗位的职业沟通技能和职业法律素养,为将来从事医疗服务工作奠定扎实的基础。"早期接触临床"的初衷包括培养医学生与病人的交流沟通能力,这与本课程的开设目的一致。将两者有机结合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激发学习兴趣,达到教育教学改革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4.
医患沟通是新时期医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能,临床实习是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重要阶段,与临床专业医学生将来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医务工作者关系密切。探讨在临床实习带教中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必要性,同时从带教教师和医学生两方面探讨培养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15.
如今社会所需要的医务人员,不单单是只会看病就可以,良好的与患者沟通能力,能更好地为患者解除痛苦.这就要求当代的医学实习生在临床实习期间不只要学习实践技能,更要注重与患者沟通能力的培养.在口腔修复科室的临床实习中,由于口腔修复诊疗的操作性及审美性要求较高,因此在整个的口腔修复诊疗过程中,只培养实习生专业的操作能力是不够的,更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实习生与患者沟通能力,使患者能在整个的诊疗过程中能主动、积极地配合诊疗,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完成实习生到真正医生角色的转换.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经济迅猛发展,为各行各业带来了发展的机遇,同时,医疗卫生事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和改革,相关的医学学者努力探索临床教学方法。其中医学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满足现代化社会对医学的需求,缓解紧张的医患矛盾,为社会培养出更多合格的医生。临床实习阶段是医学生锻炼自己,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重要时期,通过对医学生沟通技能的培训,全面提升学生的临床诊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根据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了医患沟通教育的重要性,结合日常内科教学的所见所思,探讨了医患沟通教育在护理教学中的教学模式及学生培养模式的转变,提出将医患沟通教育贯穿于整个人文教学中,注重人文关怀和人文精神的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护士的角色转变,并在医护工作中更好地应用医患沟通技能,提高护理质量,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索中医肿瘤内科实习生入科培训引入研究生标准化病人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湖南中医药大学2011级5年制中医专业本科学生4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实验组则在传统方法上增加研究生标准化病人的参与;采用书面试卷考核及问卷调查分析教学结果。结果:对学习效果的评价显示,对照组与实验组在理论考试成绩上无差异(P>0.05),而在理论操作考试成绩及合格率上具有差异性(P<0.05);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实验组学生大部分对SP互动式教学在加强对患者理解、增强医患沟通、发现自身不足、提高学习效率方面作用予以肯定。结论:中医肿瘤内科实习生入科培训引入研究生标准化病人能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医患沟通能力、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地方某高校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现状,并以此为依据探讨提高对策。方法:通过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以不记名方式对该高校附属医院的一年级至三年级研究生进行调查。结果:该校临床医学研究生能够意识到医患沟通的重要性,并赞同开设医患沟通方面教程,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理论教学形式单一,在临床工作中医患沟通能力缺乏并缺少医患沟通技巧相关培训,同时存在影响医患关系的自身因素及社会因素。结论:临床医学研究生医患沟通能力存在不足,提高需要个人、培养单位、社会方面共同努力及全面协调。  相似文献   

20.
为设计一种新的、快速而有效地评定临床沟通技能中认知能力的方法 ,英国利物浦大学医学院临床心理系设计了一种被称作客观而有结构的录像考试 ( objective structuredvideo exam,OSVE) ,其目的是评价医学生对各种不同沟通技能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并通过录像认定学生为改善医患关系而采取的、合适行为的数量。该测试方法采用 50分制评分 ,其中沟通技能的识别 1 6分 ,各种沟通技能重要性的讨论 1 6分 ,沟通技能选择1 8分。为阐明该测试工具的效度和信度 ,作者分析了 6 0 7名本科一年级医学生的得分情况。结果表明 ,OSVE量分方案在评价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