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通过分析高血压脑出血(HIH)病人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继续出血的有效护理措施.方法:对105例高血压脑出血(H1H)病例进行研究,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治疗过程中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总结提高治愈率的护理经验.结果:总结出了防治脑出血继续出血的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防并发症等护理对策.结论:针对患者具体情况,采取正确护理措施,配合医生控制导致继续出血的相关因素,可以有效的防治继续出血,提高治愈率,减少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一例高血压肾病合并肝囊肿患者存在的护理问题作出分析,主要从病人的病情观察、用药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等多方面制定护理措施,以常规护理为主,加入中医护理。对患者采取积极合理的临床护理干预和综合治疗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在全体医护人员的认真努力下,患者顺利康复出院。对于患者的实际情况及病情状况对症处理,给予合理护理措施,给患者制定科学、有效的康复临床护理方案,能降低患者产生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1])。  相似文献   

3.
对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患者,适时进行钻颅血肿抽吸术,是一种疗效好,创伤小的治疗手段。采用此方法救治脑出血,快捷、方便,手术要件要求低,能迅速减轻血肿压迫,降低死亡率和恢复期致残率,因此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行之有效的好方法。我科自1989年以来,应用钻颅血肿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均因护理措施得当,而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4.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的护理是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的保障。目的:探讨老年患者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的术前、术后护理与康复。方法:对24例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术前心理护理、术前准备及体位指导、术后观察及并发症预防,处理和康复锻炼指导。结果:患者住院5—7天均治愈出院,无并发症发生,术后2-3天均下地行走,疼痛明显好转和消失,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护理措施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86例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采取综合性护理,观察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两组患者通过护理之后,实验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95.3%,对照组患者护理的总满意率为79.1%,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肝硬化腹水的患者,通过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加快康复进程,能够有效的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歌唱疗法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康复中的效果。方法:老年合唱团中62例高血压患者作为治疗组,另筛选某社区医院老年高血压患者58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保持用抗高血压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不变,治疗组同时辅以歌唱训练,两组均观察三个月,并就治疗前、后的血压、主要症状指标及生活质量指标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收缩压下降非常显著(P<0.01),舒张压下降显著(P<0.05),主要临床症状(心悸除外)、生活质量(性能力、记忆力除外)的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歌唱疗法有助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康复及生活质量的提高,给予歌唱疗法半年以上才有巩固疗效。  相似文献   

7.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讨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护理。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收治的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40例的护理经验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所有产妇经过耐心细致的护理,全部治愈出院。结论:产前、产后严密的病情观察及有效的护理措施,能防止并发症的出现,保护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分析人性化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血肿穿刺引流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相同例数的两组:对照组(n=60)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术后实施常规护理联合人性化护理措施。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出院时的Herth希望量表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1.67%VS7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065,P=0.024)。与入院时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均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院时Herth评分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96.67%VS 8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988,P=0.008)。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6.67%VS 2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566,P=0.006)。结论:人性化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高行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提高,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护理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临床护理经验。结果:78例妊高征患者均痊愈出院,无孕产妇死亡,新生儿全部健康出院。结论:实施有效的各种护理与医疗相结合,可提高药物治疗效果,提高产科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163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临床资料和围术期护理过程的回顾总结,用概括和介绍主要护理措施的方式提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全方位护理的实践模式。实践证明,这种全方位护理模式取得较好的效果,具有可供临床借鉴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零缺陷护理模式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神经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纳入赣州市人民医院2016年3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n=50)和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心理疏导、健康宣教、切口护理、饮食指导等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零缺陷护理模式。两组均干预1个月,收集并分析两组患者神经功能评分(NIHSS)、生活自理能力评分(FIM)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FIM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一般健康状况、生活能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躯体疼痛、生理机能、精神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零缺陷护理模式能提高脑出血患者患者神经功能修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临床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总结8例直肠癌根治术后行结肠造瘘术艾滋病患者的手术前后心理干预及造口的处理方法。方法:通过术前艾滋病知识宣教,防护措施指导,以及术后造口的观察护理。结果:本组患者术后切口Ⅰ期愈合7例,Ⅱ期愈合1例,经积极换药后顺利愈合,患者及家属接受手术、接受造口,掌握造口护理技能。结论:耐心细致的造口护理指导可使患者掌握造口护理技能,家属掌握正确防护措施,接受艾滋病患者,提高艾滋病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活信心,近期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宽颈动脉瘤介入治疗时应用支架辅助弹簧圈进行栓塞的术后护理.方法 27例颅内宽颈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患者均采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的方法,并实施相关护理措施,通过回顾性分析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27例介入手术术后患者,2例手术12h后发生脑血管痉挛,其中1例致大面积梗塞而死亡,1例瘤体再次破裂,其余患者均未发生护理并发症,术后恢复良好.结论血管内支架植入避免弹簧圈弹出的治疗技术使以前无法介入治疗的颅内宽颈动脉瘤有可能得到根治,有效的术后护理配合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管理措施对降低医院感染的效果.方法:统计对比采用手术室控制管理措施前后各一年的手术感染率,考察监控管理对降低医院感染是否有效.结果:2012年施行了3770例手术,其中发生切口感染90例,切口感染率为2.4%.2013年正式启动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后,采用洁净手术室,施行了4790例手术,发生切口感染30例,切口感染率为0.6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洁净手术部的感染控制管理措施的实施极大地降低了手术感染的发生概率,利于患者健康的恢复,同时提高了医院的救治效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综合治疗措施.方法:取60例住院的COPD患者病历资料,对患者临床表现、治疗措施、疗效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总有效率为95.0%,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二氧化碳分压明显降低(P<0.01),氧气分压明显升高(P<0.01).结论:COPD发病原因复杂,在药物治疗基础上,采取心理指导、吸氧、护理和呼吸功能锻炼等综合措施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围手术期实施舒适护理措施。方法对102例子宫肌瘤患者分别在术前、术中、术后实施舒适护理措施。结果所有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舒适护理作为整体护理的延伸和拓展,注重“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从患者的角度来考虑患病过程中的心理、家庭和社会因素对患者的治疗和康复的影响,实施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病程,有利于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急诊科2013年6月至12月收治的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的救治和护理效果。结果:35例急性酒精中毒患者,有31例均在急诊科1~2天内治愈;2例并发胃出血、1例并发吸入性肺炎、1例并发右上肢桡骨骨折,经抢救病情稳定后转科。另外,针对不同的患者,采取了不同的护理措施,均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结论:急性酒精中毒患者除了应紧急抢救,防治并发症之外,还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这不仅能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能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控制和预防复发。  相似文献   

18.
Ethnicity and socioeconomic factors can influence disease susceptibility, clinical presentation, and outcome. We investigated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ge, sex, seasonal variation, lesion site, symptoms, complications, prognosis, and sequelae) and risk factors for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CH) in 266 cases treated at our hospital in Hangzhou City, China, from January 2011 to December 2011. Risk of ICH increased dramatically with age; only 4.3% of cases were <30 years old, while 44.4% were >60 years of age. Men outnumbered women by 2:1 (67.3% vs. 32.7%). Single hemorrhage was most often located in the cerebral lobes (37.2% of cases), basal ganglia (34.2%), thalamus (8.3%), cerebellum (6.8%), ventricle (1.5%), and brainstem (1.1%), while 10.9% of cases exhibited hemorrhages at multiple sites. Hypertension was also a major risk factor for ICH, as 47% of all patients were hypertensive and the percentage increased with age. In hypertensive patients, the most common hemorrhage site was the basal ganglia and ICH was often associated with thrombopenia. In patients with leukemia (all forms), most hemorrhages were lobar. Warfarin- and encephalic operation-associated ICHs were all lobar. Headache was the major symptom of occipital, temporal, and frontal lobe hemorrhage. Dizziness, nausea, and vomiting were the major symptoms of cerebellum hemorrhage. Limb dysfunction was the major symptom of thalamic and basal ganglia hemorrhage. Disturbed level of consciousness was the major symptom in multisite, ventricular, parietal lobe, and brainstem hemorrhage. Hyperspasmia occurred most often in lobar hemorrhage and blurred vision in occipital lobe hemorrhage. Hospital mortality was 24.4% (n=65) with a mean delay from presentation to death of (10.5±18.5) d. The majority of fatalities were cerebral hernia cases (58.5%) and these patients also had the shortest time to death [(2.9±3.5) d]. Mortality was 100% in brainstem ICH and hemorrhagic conversion of cerebral infarct. Thrombopenia-associated ICH also had a high mortality rate (81.0%), while patients with cerebrovascular malformations and cerebral aneurysms demonstrated a much better prognosis (46.2% recovery).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知信行(KAP)功能康复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神经内科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干预,通过对脑卒中患者的知识、态度及行为,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对照组和干预组患者知信行问卷的总体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延续护理干预方式对脑卒中患者的知信行功能康复起到治疗作用,纠正不当的生活行为,提升日常生活能力,明显改善康复锻炼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中风患者针刺治疗结合功能锻炼前后血浆SOD、ET、NO含量的观察,提出本治疗方法对中风治疗的有效性;方法:在治疗中风病的后期,利用康复训练中的功能锻炼方法促进中风患者的技能恢复,并对技能恢复情况作出了一定的评价;结果:针灸方法能有效调节血管张力,改善脑组织的血流量,减轻脑细胞的损伤程度,从而改善中风患者的肢体运动和言语功能;合理地运用康复训练方案,能调动机体内部潜能,调节神经中枢的兴奋性,促进新的神经元网络的建立,调动处于储备休眠状态的神经元发挥代偿作用,使患者得到最大程度的康复。结论:针刺结合康复训练能改善患者血浆SOD、ET、NO含量指标,促进中风患者的技能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