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由产生气体引发的物理现象例1 某同学用图1的装置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已将天平调节平衡,现将锥形瓶倾斜,使稀盐酸与大理石接触,待充分反应后,发现天平指针 (填“偏向α方向”,“偏向b方向”或“无偏  相似文献   

2.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基本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是经过很多化学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即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用下列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看看是否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稀碳实验器材托盘天平(感量:0.1g)(附砝码)  相似文献   

3.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4.
1.在托盘天平两边各放一只烧杯,调节至平衡.在两只烧杯里注入相同质量、相同溶质质量分数的足量稀盐酸,然后分别向左右两端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Fe和金属A.有气体产生时,天平指针向左偏转;反应结束,天平指针偏向右端.则天平右端加入的金属A可能是( ).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中钠的化合物演示实验:Na2CO3、NaHCO3与稀盐酸反应,比较CO2放出的多少及产生气体的剧烈程度.在实践中我们认为有如下不足:①将固体粉末药品分别先装入气球中,在同时倒入试管的过程中,总有不少药品粘在气球和试管的内壁上,造成实验结果不具说服力以及实验有不整洁之感;②如果多位老师使用同一装置做此实验时,往往由于前面的老师做实验时将气球弄脏(反应剧烈时有溶液喷入了气球)甚至弄破,不得不换用新的气体,很不方便.③如果气球简单的套在试管口上,在气球膨胀的过程中时常有脱落的情况发生;④教材上笼统的介绍使用稀盐酸,有时浓度控制不当,两者反应都比较快,不易区分两者反应的剧烈程度.  相似文献   

6.
复分解反应概念中“相互交换成分”的具体含义可理解为:反应物的阴阳离子互换后有难溶性物质、不稳定的易分解的酸或碱或难电离的物质如水生成。即有部分离子不能共存,要从反应后的溶液体系中脱离出来。可见溶液中离子能否大量共存是判断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及应用的前提条件,本文就溶液中离子共存问题加以探讨并综述归纳如下:一、同一溶液中,所有弱酸根与H+不能大量共存,如CO3-、SO3-遇到盐酸、硝酸、硫酸均会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气体而不能大量共存K2CO3+2HCl=2KCl+H2O+CO2↑Na2CO3+H2SO4=Na2SO4+CO2↑+H2O 二、同一溶液中…  相似文献   

7.
气球在物理、化学等理科实验的常见应用中,特别是在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改进实验的应用中存在两个问题:一是对涉及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在容器口套上气球虽形成封闭体系,但忽视了气球胀大带来的浮力造成的影响;二是利用红磷燃烧在以气球形成的密闭系统中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错误认为未冷却时气球内气压高于外界大气压,气球仍是胀大的,需要考虑浮力的影响。对这两个问题可从定性实验和定量计算方面进行改进,并解决气球应用于以涉及气体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所要考虑的浮力问题。最后从科学性上对实验进行改进创新。  相似文献   

8.
在农村中学里利用医务室废料能做中学化学气体制取实验,既节约了资金,又开阔了学生思路,培养了学生动手能力,如图1,笔者与学生一起用医务室废食盐水瓶(250ml)和一次性输液器制作了乙炔制取发生装置。上面的输液开关可以控制加水量.气球既能贮存一部分气体,又可以观察气体发生器中气体产量状况,注射器针头可以作气体燃烧实验。这套实验装置还可以用来制取CO2、H2、Cl2等气体: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制取CO2。用锌料与稀盐酸或铝片与氢氧化钠溶液制取H2;用高锰酸钾与浓HCl反应制取Cl2;但注意食盐水瓶上的橡皮塞,输液管易被酸…  相似文献   

9.
对初中学生来说,判断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组成有验对碱的化学性质进行验证和总结,如图1所示。一定难度,尤其是溶液中涉及多个化学反应时,由于酸碱盐之间物质多、反应多、现象多、规律多等特点,使得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判断难上加难。在初中化学中,学生在学习酸碱盐后,认识了一类重要的化学基本反应类型即复分解反应,《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复分解反应”的教学要求是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1]。  相似文献   

10.
1 探究背景 鲁教版(五四制)八年级化学第五单元第一节"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核心内容,利用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是本节的教学重点.在此之前,学生通过对原子、分子的学习和微粒观的建立,已经能从微观角度上理解化学反应的实质,认识到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但是还不能将化学反应过程中原子的"三不变"(种类、个数和质量不变)和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守恒这一宏观现象联系起来.特别是在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中,当学生看到由于浮力的影响而导致天平失衡时,更是百思不得其解,甚至质疑质量守恒定律.鉴于学生产生的认知冲突,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消除质量守恒定律实验中消除空气浮力影响的专题探究.  相似文献   

11.
题目(2007年泰州)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的方法是:使样品与稀盐酸反应,测定反应后生成的CO2的体积,再将体积换算为质量,最后根据CO2的质量求出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图工为大理石与稀盐酸反应的反应装置,图Ⅱ用于测量CO2的体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溶质质量分数与化学方程式的综合计算的依据有三点:1、化学方程式表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间的质量比是一定的;2、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3、溶液中的反应实质上是溶质之间的反应。  相似文献   

13.
许龙福 《学子》2013,(12):32
同学们在学习了酸碱盐以后,经常会接触到当一个复分解反应发生后,对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的探究感到比较困惑,如何进行分析呢?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对此进行了摸索,现总结如下。一、判断方法和思想仔细读题,写出题中涉及的所有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然后对方程式作如下分析,这个反应恰好完全了吗?如果恰好则只有生成物,如果没有恰好则除生成物外,还有反应物中的一种(注意充分反应不能所有反应物同时存在)。如: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混合,充分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什么呢?首先写出方程式:HCl+NaOH=NaCl+H2O,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若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没有恰好完全反应则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氯化钠和氯化氢或氯化钠和氢氧化钠,所以本题的溶质有三种情况:(1)氯化钠(2)氯化钠和氯化氢(3)氯  相似文献   

14.
一、对传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分析1.制取装置的分析初中化学中三大气体的制取:利用H2O2溶液和MnO2制取O2,石灰石和稀盐酸制取CO2,锌粒与稀硫酸制取H2,都是固体与液体作反应物且反应不需要加热,所以可以使用相同的实验装置。课本上给出的制取装置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15.
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的普遍规律,它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来揭示化学反应规律,是中考的必考热点.本文试就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探究实验和应用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中考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考查方向.一、考查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例1(2004年潍坊市中考题)实验室用图1的装置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依据实验回答问题.实验步骤:先将装置放在已调平衡的托盘天平上称量.然后取下,小心地把碳酸钙颗粒加入稀盐酸中,待全部反应结束后,再称量装置的质量.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实验结论:.解析:本题通过严密的实验,再现这一定律的发现过程,旨在考查质量…  相似文献   

16.
“化学反应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物质浓度(或气体压强)的增大及使用正催化剂而增大,当温度降低、物质的浓度(或气体压强)减小及使用负催化剂时,化学反应速率都减小。”其中的“反应”包括不可逆反应、可逆反应、正反应、逆反应、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物质”指“成分溶液中的溶质”及“成分气体”;固体(或纯液体)的浓度可看作常数,  相似文献   

17.
关于化学反应影响天平平衡结果的习题类型很多,这类习题的实质就是分析在天平左右两盘上进行的化学反应中增加的质量是否相等。当反应中有气体生成时问题就变得复杂。下面我们就反应中有气体生成的问题介绍一种分析方法。一、“等量”加“等量”问题的分析这一般是指天平左右两盘放有两杯同质量、等质量分数的酸溶液,天平平衡,再往两边烧杯中加入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所加物质与溶液发生化学反应,反应中有气体生成。这种情况会导致两种结果:天平平衡被破坏或天平仍保持平衡。1.天平平衡被破坏的条件在反应中产生了气体,而且左右两盘产生的气…  相似文献   

18.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解题的“源头活水”就是“双基” .同学们在化学复习中要充分认识夯实双基的重要性 ,改变那种丢课本、轻双基 ,导致双基不牢、解题不畅的不良现象 ,切实做到运用“双基”这个源头活水去分析、解决问题 .例 1 甲、乙两同学分别按图 1 (a)、图 1(b)装置做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实验 .他们俩的做法是 :①将反应前的装置放在各自天平的左盘上 ,往右盘上加砝码使天平平衡 ;②取下装置 :甲挤压胶头 ,乙将气球内一定量的镁粉倒入瓶中 ,观察到气球逐渐胀大 ,最终如图 1(c)所示 ;③把装置放回各自的天平上 .待天平…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实验中,常会遇到一些有毒气体,容易危害人体健康,所以在实验过程中要重视对实验装置的科学设计和对尾气的简单而有效的处理.1.收集法.即将尾气直接收集起来的装置.如用气球将尾气直接收集起来.2.转化法.即将尾气转化为另一种或几种无污染或污染性小的物质.如将CO燃烧使之转变成CO2(见图甲).3.重复使用法.如将装置改进为图乙,使未参加反应的CO再次利用,同时也节省了实验过程中CO的用量.4.吸收法.即利用能同尾气反应的某种溶液进行化学吸收,如下图.又如:制取H2S气体时,多余的H2S这一酸性气体可用足量的NaOH溶液进行吸收等.尾气处…  相似文献   

20.
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基本定律之一。这一定律是经过很多化学实验而总结出来的,即表述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如果用下列实验器材,如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看看是否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