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娟 《文教资料》2011,(14):88-89
文化产业品牌的培育与发展对文化产业建设至关重要。保定文化产业品牌建设存在三项不足,特提出三点建议:文化行政管理部门统一规划文化产业品牌的建设;打造大规模的文化产业园区;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力度和推广力度,注意文化产业品牌的营销策略。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文化产业人才总量偏少、精英不多、结构失衡、素质不高,这与政府的文化产业人才建设力度不够、文化产业人才市场化配置程度不高、文化企业人才建设措施不力及地方高校文化产业人才培养效果不理想等因素有关。必须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以应对:要更新人才观念,强化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建设顶层设计;创新引才机制,形成河北文化产业人才强磁场;健全育才体系,构筑河北文化产业人才高地;完善用才制度,激发河北文化产业人才活力。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保定坚持走特色文化产业发展之路,取得了显著成绩。一批传统特色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两大园区”“十大基地”的文化产业新格局,成为保定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但是与发达地区相比,差距还非常明显,文化产业总体上还处在探索起步阶段。文化产业总量偏小、实力偏弱;对文化资源缺乏深入挖掘,品牌效应尚未形成;文化产业创新力度不足,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偏低;营销手段落后,特别是缺乏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力的文化企业和文化品牌。因此积极发展保定文化产业,塑造文化产业品牌,实施文化产业集群发展战略、文化产业精品带动战略、文化产业科技化传播战略是提升保定市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4.
云南建水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历经十余年建设已是国家首批文化产业示范性园区。注重家庭、小微企业生产优势的发挥,注重传承人培养及品牌作坊和地方品牌的培育,政府引领、艺人主导参与,构成了园区一直的发展特色。紫陶文化产业园区发展和示范性园区建设应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产业发展提供生动个案,为遗址、旧厂房再利用,乡土文化景观塑造宜居、生态空间提供经验,为实现城乡一体、统筹发展、乡村振兴提供经验借鉴,为实现文化旅游融合、城市特色文化及特色空间打造提供示范。  相似文献   

5.
2011年2月28日,开封市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成功晋升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此次晋级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区有其明显的优势,但要建设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开封宋都古城文化产业园目前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从文化产业链条的开发、文化产业人才的培养、资金的扶持等方面加大改善力度。  相似文献   

6.
楚汉文化是体现徐州城市文化品格的核心内容,其品牌内涵为“彭祖故国、刘邦故里、项羽故都”。建议徐州城市文化创新发展的基本路径是:文化资源的整理与评估-文化产品的创意与开发-城市文化品牌的培育与营销-文化产业的整合与升级-文化战略的确定与实施;可供讨论的徐州城市文化发展战略思路是:“明确一个文化品牌,启动两大文化项目,建设三条文化产业带、确定四大文化发展基地、推进五大文化产业园区(城)、扶持六大文化产业、培育七大文化市场、八大政策保障”。  相似文献   

7.
河南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在文化品牌建设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潜力,但在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打造国际著名品牌方面还存在品牌知名度低、创意不足,对名人文化重视不够,宣传推广营销方面的力度不足等突出问题。需要树立品牌意识,创新文化品牌传播的机制,实施文化精品工程,以提高河南文化产业的国际知名度,提升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推动文化强省建设。  相似文献   

8.
禹州市的钧瓷生产始于唐代,由于当地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历经千年绵延不绝,形成了钧瓷传统生产工艺和产业文化。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创新与模仿的交互作用,相对较低的要素价格和管理成本,文化市场的成长,政府的扶持和拉动,合力形成了钧瓷文化产业集群。但是,当前的钧瓷文化产业集群整体层次低,作为产业集群核心竞争优势的专业化分工、创新能力、品牌声誉和网络协作等优势并未得到充分体现。为了解决制约钧瓷文化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的系列问题,必须大力弘扬钧瓷文化,提升钧瓷在国内外的品牌影响力;建立创新机制,提升钧瓷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扶持名家名窑,突出钧瓷龙头企业的带动力;加快钧瓷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凸显园区的集聚力;发展钧瓷文化特色旅游,提升钧瓷文化的传播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辽宁沿海经济带城市都建立了文化产业园区,并呈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但是,文化产业园区在其发展实践中还存在产业定位不清、园区市场开发力度不足、企业融资困难等不少问题。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应当从优化园区产业定位、完善园区管理体制机制、加强金融支持及人才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采取切实有力措施,使辽宁沿海经济带文化产业建设上水平。  相似文献   

10.
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应注重内涵的提升,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推动产品整合、业态创新、服务提升、环境营造,全面推动文化产业化进程。本文结合开封市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实例,总结了特色文化产业园区建设的制约因素,分析了如何在现有条件下建设特色文化产业园区的总体思路,并就如何突出特色建设文化产业园区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意见。  相似文献   

11.
"十二五"期间,温州的文化产业仍处在从传统型向现代型文化产业格局迈进的"过渡阶段"。一方面,得益于政策的哺育、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温州文化产业保持了高速增长的态势,总体规模持续扩大,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专业性、集聚程度越来越高。另一方面,在传统产业基础差、市场不完善等多方要素影响下,温州文化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依然薄弱,优势产业、品牌建设并不突出,缺乏有效的融资渠道来撬动大投资、大项目,文化产业园区建设仍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未来温州政府应积极调整策略,更加注重从源头上解决制约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在顶层设计、融资渠道、品牌建设、人才培育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  相似文献   

12.
蔚县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具备发展文化产业的雄厚基础,有待于建设成为河北省文化产业的优良基地。通过分析蔚县文化资源的现状及特点,明确其优势和不足,从资源整合、市场规律、品牌文化和宣传力度等方面提出蔚县发展文化产业的科学对策。  相似文献   

13.
推进湖北文化产业园区转型发展策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未来发展来看,湖北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必须坚持实施园区先导战略,着眼于园区转型升级,着力于推进园区创意产业的优先发展,提升园区的高科技水平,加快园区文化产业集群发展,加快重点文化园区建设,进一步发挥文化产业园区的先导引领效应和辐射带动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京津冀协同发展背景下,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发展的宏观环境不断优化,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同时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建设既有优势也有劣势。当前保定市文化软实力建设存在的问题包括竞争力不强、投入力度不够、营销和传播力度不够。创新保定市文化软实力提升路径,要深化交流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和扶植大型文化企业集团、全力打造城市文化品牌、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加强文化人才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5.
建设文化产业园区对提升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皖江城市带的安庆、铜陵、芜湖应以建设黄梅戏文化产业园区、青铜文化产业园区和动漫创意文化产业园区为定位,整合文化资源,实现集群发展,并在文化产业政策保障、资金投入、人才培养和环境营造等路径上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6.
《石家庄学院学报》2017,(5):142-145
在当前旅游活动中,文化成为了旅游的生命,也是景区的重要吸引力,旅游文化产业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但目前河北旅游文化产业开发尚显不足,旅游文化同质化严重,多数景区尚未进行品牌差异化设计。准确把握旅游文化与品牌设计的关系,构建消费者独特的旅游感受,推动旅游文化产业的品牌发展,既是建设旅游文化强省的必由之路,也是提升河北省文化软实力的客观要求。  相似文献   

17.
建设“本溪民俗文化创意产业园”,可实现本溪文化的率先突破发展。其建设可从健全相关法规政策;进行整体规划,清晰其单元共生模式;积极培养人才资源,完善创意设计;充分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增强园区的创意及吸引效果等几方面着手。从而打造本溪文化品牌,发展本溪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河北文化产业发展迅速,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果。但在产业核心竞争力方面与京、津及其他文化强省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迅速提升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推动河北文化产业发展的关键问题。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制约因素主要有产业竞争意识淡薄。文化产业人才缺乏。文化企业实力不强,品牌形象宣传欠缺,文化消费需求不足。从未来发展趋势分析,提升河北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应从强化产业竞争意识、培育文化产业人才、打造强势文化品牌、增强:文化企业实力、激发文化消费需求等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在动漫、数字出版、数字电视等方面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也存在传统文化产业的数字化改造亟待提速、数字技术对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不够、产业集聚程度规模较小、人才缺失等问题。促进河北省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应从软环境建设、数字化平台建设、园区建设、人才工程建设等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的兴起是发展的必然产物.如何在当今新形势下加快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发展,打造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品牌,为河北文化产业的繁荣做出贡献?对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现状的调查,是河北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的理论依据.以此推动民间舞蹈文化的产业化进程,促进民间舞蹈文化产业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