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在登上第十一届中国新闻奖、第二届中国新闻名专栏奖领奖台的时候,有朋友问我:“此刻,你是什么心情?”我和获奖的朋友们如实地告诉大家:对我们获奖者来说,此刻,是一个令人心情激动的时刻,是一个让人内心不安的时刻,更是一个催人奋发的时刻。自己诚实的、辛勤的劳动,得到社会的公认,让我们心情激动。可能还有许多比我们的作品更优秀的作品,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入选,使我们心情不安。“9·11”事件给世界许多地方的经济、政治蒙上了阴影,我们国家却是“风景这边独好”,我国新闻工作前程似锦,令我们精神振奋,催我们奋发向上。…  相似文献   

2.
新闻界的老领导、老战士李庄同志离开我们一年了。李仁臣同志充满真情实感的《真舍不得你走》,为我们再现了这位令人舍不得的好人和他身上令人舍不得的作风。  相似文献   

3.
5月22日这一天下午,我突然接到一个令人惊奇的电话:“你是汤礼春先生吗?我是中央电视台《实话实说》节目组的张虎迪。”“你们找我有什么事?”我尽量平静地问道。“哦。是这样,我们准备做一期关于教育方面话题的节目,想请你参加。”“请我参加?。”我既感到惊喜,又感到意外。我好奇地问:“你们怎么找到我的?”“我们看到你写的一篇作品《儿子的拍马成长史》,觉得很有意思,跟我们这次话题有关。这样吧,我发过去一个传真,上面有一些问题,想请你出点金点子。”“好吧。今晚我好好想一想,明天上午回答你们提出的问题。”我一口答应下来。放下电…  相似文献   

4.
中国病人     
你有知识,知识就是力量,但身体已经无力。这种状况令人悲伤。 在中国,新近公布的一组数据表明,知识分子平均比常人要早死10年,历史上偶尔出现的英才早逝现象到今日竟趋于普遍。 于是,我们看到:当你刚刚拿到博士学位准备大干一场时,发现自己已是未老先衰;当你的学术成果几乎是伸手可摘时,你已经卧床不起;当你觉得还有许多事没有做呢,你已经轰然倒地。总之,当你的生活还是夏天,而你已经倒在了秋天的荒原。这个世界上一切美好的事情立刻成了窗  相似文献   

5.
我从事广播事业的时间较短,从业经验比较少,不过还好,我身边的同事和领导都是有多年工作经验的人,从他们身上,我学到了许多有关电台主持人的经验。其实就像做节目那样,我希望你跟我一样,读下面的文字,觉得我们是在聊天,而不是在看一篇很枯燥的文章,希望你和我一样,在听到广播的  相似文献   

6.
近日,听某电台的信息服务节目时,有一位女听众打进电话,但刚说了几个字就被掐断了,经过几秒钟的停顿后,女主持人的话令人大跌眼镜,她说:一听就是“阶级敌人”的声音,这个声音我们太熟悉了。我告诉你,你是服务性中介机构,我们也是,你不能老到这儿占便宜……一个女同志,“脸皮怎么这么厚呢”。经过几秒钟的停顿后,主持人一字一顿地说:“我们不能让一粒女‘老鼠屎’坏了整个节目,下面继续开通热线为听友服务,我们的热线电话是……”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媒科技》2010,(1):48-49
你还在欣赏你的圣诞礼物吧?科技新潮风一点都没有衰减,不是吗?那好…准备好吧。因为出现了许多新玩意。你一定会觉得你应该等到圣诞节之后去买那令人垂涎的新玩意。  相似文献   

8.
写给祖国     
"十月是你的生日,我的中国,清晨我放飞一群白鸽……"优美的旋律,动情的歌词禁不住令人浮想联翩.在如歌的岁月中,共和国迎来了她五十华诞.  相似文献   

9.
《中国记者》编辑同志。您们好! 贵刊创刊后,令人耳目一新。每期一到,我就迫不及待地从扉页看到封底,字字、图图必看。在1987年第11期上,黎信同志写了一篇《淡化宣传的若干断想》,对于我们如何改进宣传手法,提出了一些真知灼见,令人佩报,引人思索。这里我不想就此谈什么感想,只想就一个小问题请教:文章的末尾部分,有这么一句话:“应当承认,这种手法其实就是西方记者一直使用的‘你导语’手法,也就是‘把官方公报中与群众生活、福利等等直接有关的内容提炼出来,  相似文献   

10.
走进水均益     
坐在《焦点访谈》几个背景大字前主持节目的水均益,总是以其干练的形象和自然、亲切的语调吸引着观众。那精辟地阐述、概括、评论新闻主题的能力也不得不令许多新闻同行们佩服。 在中央电视台新闻评论部的办公室里,水均益接受了我们的采访。走出演播室的水均益虽然失去了不少衣冠楚楚的风采,却更增添了几分新闻记者的内在气质。 联合国有多大,你的官有多大? “联合国有多大?你的官有多大呀?”这是在《焦点访谈》前不久播出的采访联合国秘书长加利的节目中,一位中国小女孩对加利的问话。加利不愧是位受人尊重的学者,回答起问题来也令人耳目一新。他微笑着用儿童式的语言告诉观众:“联合国是一个很大的大家庭,我呢只是这个大家庭里的管家,我的任务只是每天管关门、开门、扫地,家里人吵架了,我管劝劝  相似文献   

11.
身处信息化时代,真有一种被信息包围甚至淹没的感觉。每天人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可谓五花八门,扑面而来的信息令人眼花缭乱。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短信,充斥我们的生活,无论我们愿意不愿意。这还不包括口口相传的信息和以传单方式流传的信息。网络更成了无所不能的信息压缩器,凡是你需要的,它都会为你放射出来。你想了解国外的事吗?只要你坐在电脑前,你便可看到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里发生的事;你想查找某一方面的资料吗?只要上网便有全世界的信息资源供你分享。电脑还有许多辅助功能,你遇到一个字不会写,你可以去问电脑;你要出门旅游,可以到电脑上查找线路;你想买东西,只要进入购物网站,便有人将你的订货送上门;你想找人聊天,网上有密密麻麻的假名字供你选择聊天对象。  相似文献   

12.
无家可归     
京城相聚的最后一夜,睡眠原就不好的两个女人,却喝了你亲手煮的咖啡。你关照儿子睡下后,我们就坐在那张暗紫色的花毯上谈话,家的温馨情调就弥漫在四壁空间,我们却变成了两只找不到家园的羔羊。大风大雪,疾雷闪电,仿佛要洞穿身心,我们惊恐万状。可笑的是,这一切,都是心灵之手自己制造的。这或许就是文学女人的悲哀。记得以前的信中,你曾问我:看你写过许多文字,从不见你把最坏的心情写进文  相似文献   

13.
靖国同志: 又到春耕播种的时节,想起了你去年的来信。33年前关于农村节目的一场讨论,使我们结为文字友,经历了半个人生之后,仍在俗话这一话题,不能不说我们对农村都有着一份难了之情。‘笔端常带感情’,这是梁任公谈写文章的话,办节目也是‘写文章’,如果没有由衷的情感的流淌,不可能产生心的感应。真情的投入,真情的回应,节目的光彩,节目的生机,都蕴于其中了。在对农村农民情感的产生上,我的先天条件不如你。我不是生产在农村,只是后天的许多因缘帮助了我。童年时逃鬼子难,两度在农村生活,为这感情之树理下了根。许多赞美农村、农民的音乐文学作品催发了它的幼芽。而1949年参  相似文献   

14.
《新闻世界》2008,(4):11-11
韩国前总统金大中曾在韩国首尔大学做了一次演讲。演讲快结束时,金大中留出时间让学生们提问。有一个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您的一生非常坎坷,经历了许多令人难以想象的挫折和磨难,是什么力量使您保持坚强而乐观?”金大中微笑着回答:“因为我有一道坚固的心灵防火墙!”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金大中没有马上进行阐述,而是对那位学生说,“你能先上台和我一起做个实验吗?”那位学生愉快地走上讲台。  相似文献   

15.
记得我刚刚踏上主持人工作岗位的时候,老师的一番话让我至今难忘,他说:“祝贺你,你终于获得了你启盼已久的广播工作了!现在你可以坐在电台的直播间里直接从事大众传播工作了,这是一份了不起的工作。”为了做好这份工作,我要做到些什么呢? 我们要时时提醒自己,不管我们在电台中说什么都在和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说话。这个人在倾听我们的言语,在注视我们的行动。不要把我们的听众当成没有知觉、不知姓名的听众。我们必须保证我们喜爱并且尊重我们  相似文献   

16.
《好妈妈胜过好老师》首次提出一些令人耳目一新的家庭教育原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有章可循;给出许多简单而又实用的操作办法,使父母们不仅立刻获得许多有效的经验,教育意识也随之改善;不但告诉你怎么能提高孩子成绩,而且告诉你怎么教孩子做人,教你怎么培养一个自觉、自强、自立的孩子。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这次亚运会报道与整个运动会一样得到空前的成功,很有必要加以总结研究,这里我谈些自己的看法。(一)全方位与立体型。这次报道时间长、投入兵力多,是前所未有的。在报道上也令人眼目一新,各报基本上都采取全方位、立体型的报道方式。一般头版是当日赛事的综合或金牌榜一栏表,使你对当日赛事有一个鸟瞰式的了  相似文献   

18.
爱着你的爱     
四年前,当我大学毕业到了新疆边防总队阿克苏边防支队时,与你——《军事记者》一见钟情。三年后的今天,经过了许多风风雨雨的我,对你的爱更是无怨无悔。我清楚地记得那是2000年5月,我被支队派出去到乌鲁木齐参加总队培训,我无意中在办公室看到一本《军事记者》。我反复地品读着上面的每一篇文章,被深深地吸引。在刚到支队的日子里,有你相伴,我的生活充实了许多。每天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开始把自己的军旅感受偷偷地尝试着写出来。派出所教导员张吉蔡知道后,专门为我订阅了6份报纸,并为我创造了报道写稿的各种便利条件,使我成为了一名业余通讯…  相似文献   

19.
孙阳 《军事记者》2004,(12):21-22
今年的10月15日晚,刚好碰见解放军报记范炬炜.刚要打招呼.他抢先说:“你还记得去年的这个时候.我们正准备去迎接杨利伟吗?”一句话.让我蓦然回到了那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夜晚。  相似文献   

20.
我有一个朋友,是个童话作家,早在十年前,他就像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相信大灰狼真的守在教室门外那样,坚决地相信爱情。在他和相恋了八年的女友结婚时,两人幸福得一塌糊涂。童话作家送给女友一柄锋利的匕首,他说:我今后要是背叛了我们的爱情,你就用它刺进我的胸膛吧。许多前来观礼的女孩子被感动得香喘吁吁,揪住倒霉的男朋友的耳朵说你看看人家,你看看人家的爱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