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并校虽好莫过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几年,北京市的中小学悄然掀起了“并校风”,一所所学校“悄然消失”,而且此风愈演愈烈。其理论根据是:“整合教育资源,实现人员的合理、最佳配置,发展大教育。” 综观目前中小学的并校方式大体有:(1)将一般校并入到名校之下,叫“发挥名校效应”。(2)将两三所小校合并为一所大校,叫“规模办学”整合资源。(3)将由于拆迁而名存实亡的学校并入附近的学校。 并校到底好不好,不能一概而论,更不能以偏盖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并校适度、合理,那么它将显现出一定的优势。然而,如果并校后学校过大,那么也会产生一…  相似文献   

2.
这是一所曾经颇多争议的学校。她的名字叫翔宇教育集团。2001年,她将宝应县三所最好的公办学校——宝应县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中学和宝应县中学——捆绑收购,开了中国民间资本收购公办(且是基础教育)名校的先例,公办名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不该一卖了之?公办中小学名校集体转制民办,是不是意味着要加重老百姓子女的教育成本?所谓“宝应模式”,是不是又一种形式的国有资产流失?关于她的“前世”——公办中小学名校捆绑转制,媒体已经多有报道,本刊也于2004年第4期(教育管理)用“独家策划”的方式,对所谓“真假民办”作了专题探讨。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向她,是想看看她的“今生”——转制以后的公办中小学名校究竟发生了什么?寻找她的管理秘笈——是什么力量使她能够立于潮头、独领中国民办中小学教育风骚?  相似文献   

3.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2006,(4):F0002-F0002,F0003
蓟县第四中学是一所历史悠久的县级重点完全中学。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发展,全员发展,特殊发展,和谐发展”的办学思路和“争创有特色、高质量、群众放心、社会满意的市级一流名校”的办学目标,大力实施科研兴校战略与特色发展战略,并重点开展英语特色教育活动,现已发展为软硬件俱佳的优质学校一先后被天津市教委评为市级“三A”学校、市级落实中小学德育规程先进校、市级德育特色校、市级文明单位、市级实施中小学日常行为规范示范校、市级优秀家长学校、市级艺术教育特色校、市级青少年科技活动先进校等。  相似文献   

4.
内地西藏班(校)是我国民族教育内地办学的重要模式。广东省中山市实验中学是孙中山先生故乡的一所百年名校,是国家级示范性普通高中,先后获评“广东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首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学校”。学校自2002年开始承担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工作,以“让每一朵格桑花都灿烂绽放”为心理健康教育理念,成立以专业引领到全员育人的服务团队,守护“格桑花”健康成长与幸福生活。  相似文献   

5.
“新四小”整合后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已由原来较小的一所农村校发展成为朝阳区的素质教育示范校、语言文字示范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校、教科研管理示范校、教学管理先进校。在快速发展的大好形势下,学校领导并没有满足,而是及时引导大家讨论:如何搞好“新四小”的第二次创业?怎样进一步体现学校的人文化管理?讨论的结果是:要向管理要质量,逐步形成全员自我管理的新局面。在这种情形下,我校悄然出现了一支新型却又引人注目的教师队伍——“办学质量督察团”,我也有幸成为这个团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6.
在永济市的城乡结合部有一座小学叫银杏,永济市数百名校长中有一位校长叫李更新。5年的奋斗不算长,银杏小学成了一所省级名校:“山西省文明学校”、“山西省德育示范校”、“山西省课改先进  相似文献   

7.
传媒速览     
《四川教育》2013,(4):2-2
《光明日报》:北京:将建成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 近日,北京市教委公布了今年新建30所城乡一体化学校名单,30所学校全部位于城乡结合部、新城区,由名校输出教师,每对学校“同一法人、一体化管理”,两校间统一教研,真正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相似文献   

8.
随着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实施,“科研兴校”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已为教育理论与实践工作者所认同,并成为广大中小学教师的实际行动。笔者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方法,对平凉地区3县(市)18所乡、镇学校(小学6所,独立初中6所,完全中学6所)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试图简要回答“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实际是什么?”和“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是什么?”期望对农村中小学“科研兴校”战略的实施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地区中小学教育资源优化的主要模式有:多所小学经撤并整合成一所中心校;多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办成九年一贯制学校;城区优质名校作为办学母体兼并薄弱学校;大学特别是师范大学与地方政府合作办学。  相似文献   

10.
选是一所曾经颇多争议的学校。她的名字叫翔中教育集团。2001年.她将宝应县三所最好的公办学校——宝应县实验小学、宝应县实验中学和宝应县中学——捆辨收购.开了中国民间资本收购公办(且是基础教育)名校的先例.公办名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该不该一卖了之?公办中小学名校集体转制民办,  相似文献   

11.
翟伟 《教育文汇》2004,(6):19-19
眼下,由于我国尚处于教育总体供给能力不足,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严重匮乏的情况,使数量稀少的“名校”、“好校”名正言顺地收取到巨额的赞助费,以致“名校”腐败现象正悄然蔓延开来。在今年3月的“两会”上,一些人大代表忧心忡忡地指出,与行政腐败、司法腐败相比,由于牵涉到自己的切身利益,社会上对学校腐败一般采取忍耐的态度。“名校”腐败已成为大家默认的腐败。  相似文献   

12.
杭州教育局正在进行声势浩大的教育办学模式的大改革。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实现学校教育的集团化。充分利用名校效应,在基础教育阶段实行“名校+新校”、“名校+民校”、“名校+旧校”、“名校+弱校”等的发展模式。这种教育发展模式的本意是将“名校”这块“蛋糕”做大,起到“做大做强”的规模效应,以期达成“依托名校发展优质教育,进而实现教育公平”这一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简介]铁岭市银州区第十六小学地处充满生机与活力、孕育希望与未来的铁西商贸区。1961年建校,学校总占地面积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16平方米,绿化面积200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57人,21个教学班,992名学生。几年来,学校先后获“全国优秀家长学校”、“全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标兵单位”、“辽宁省校园环境艺术化先进校”、“辽宁省美育名校”、“辽宁省合唱名校”“辽宁省现代技术实验校”、“铁岭市文明单位”、“市管理先进校”、“市德育工作示范校”、“市师德建设示范校”、“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示范学校”、“市绿色学校、”等荣誉。  相似文献   

14.
教研与教学     
一所大学要成为世界级的名校,就必须是一所研究型的学校。许多中学也提出“教研兴校”的办学口号,可见教研对教学的促进作用是多么的大。那么,教研对教学有哪些积极影响呢?笔者以为:  相似文献   

15.
《课改实验通讯》2003,(4):30-30
日前,杭州市江干区教育局组织了辖区内:36所中小学的校长,开展了一次“新课改,学校管理校长谈”活动。“校长谈”活动对新课改进展过程中暴露出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其中一项主要内容就是研讨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管理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一两年来,各地公办名校(中小学重点学校、等级学校)纷纷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姻”,输出名校品牌,大搞名校办分校。名校办分校的具体形式,就是名校出让校名冠名权、派出校本部师资,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形成了“名校办民校”的态势。据初步统计,目前仅广州市公办中小学中,名校与房地产开发商等社会力量联办民校的就有近50所,且数字还在不断刷新。一、名校办民校的有利之处名校办民校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办教育的积极性,从而激活、发掘和获取了社会的投资支持,同时也增强了学校自身的造血功能,大大拓…  相似文献   

17.
2000年10月25日,国家教育部主持召开了“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并在该会议上做出决定:从2001年起用5到10年左右时间在全国中小学基本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全面实施“校校通”工程,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努力实现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为此,教育部提出了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两个目标:一是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程,加快信息技术教育与其他课程的整合;二是全面实施中小学“校校  相似文献   

18.
最近看到一则新闻:随着杭州“名校集团化”的推进,杭州市教育局近日出台了《杭州市中小学名校认定标准及办法(试行)》,对小学、中学、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中的名校认定和名校建设进行了具体的量化。笔者对这种名校“量化”的做法有三点忧虑:一是实行“名校”量化,按标准进行大批量的复制,是否属于“大跃进”式的浮夸风?二是实行“名校”量化标准会不会走向“好大喜功”的形式主义办学误区?三是“名校”的硬件可以量化.名校的软件、名校办学思想能量化吗?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育科学》2009,(1):I0002-I0002
长春市宽城区第二实验小学是长春市一类一级学校、长春市素质教育基地校、长春市教育科研基地校、长春市信息技术基地校、长春市艺术教育示范校、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应用示范学校。多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素质立校、科研兴校、特色强校、民主治校、创办名校”的办学指导思想,学校办学品位不断提升。  相似文献   

20.
《江苏教育研究》2011,(10):F0004-F0004
江苏省苏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即苏州市第三中学.是一所具有丰厚文化底蕴的百年名校。她创办于1906年,其前身是晏成中学和慧灵女中两所教会学校。1953年,人民政府接管后将两校合并,定名为“苏州市第三中学校”。1960年。学校被中共江苏省委命名为江苏省重点中学。1998年,学校正式恢复“江苏省重点中学”称号。2004,学校晋升为“江苏省四星级高中”。2011年,学校增名为“江苏省苏州外国语高级中学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