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与教育灵魂的重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教育的异化与教育的灵魂的遮蔽 (一)教育异化的种种表现 如果我们今天提出一个问题“教育是什么”,相信无论是教育理论工作者还是教育实践工作者都能给出答案。但是,如果我们再进一步追问“教育应当是什么”,恐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来。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因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教育是一种异化的教育,是一种失去  相似文献   

2.
复兴高级中学1998年异地新建校舍.当时学校信息化必要的物理环境建设就已经纳入到建设方案之中..数年来的实践促进了学习者的发展.提升了学校的办学水平:但在实践中.“什么是教育信息化的内核”、“数字校园究竟是设备的集合还是其他的什么内容”、“我们如何能够使教育信息化的效益得到真正的落实与体现”、“实践中的弯路是否与这些问题答案有关”等等问题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柴红莉 《新疆教育》2012,(3):103-103
在传统的观念中,教育就是让孩子坐在桌前读某种教材或学习某些知识,除了教孩子背儿歌、识字、看百科、数数、做习题,代写硕士论文再也想像不出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来教孩子了。从古到今,有多少教育先哲都探讨过“教育是什么”以及“用什么教、教什么”的问题。古代的“遇物而诲”,近代的“教育即生活”,再到现在的“生活教育”趋势,种种精辟的论点和不断完善的理论使我们越来越深切地感受到:我们苦苦寻觅的教育真谛,原来就在我们的身边。就在我们的生活之中!  相似文献   

4.
黄瑾 《幼儿教育》2002,(12):6-7
数学知识的本质是什么?儿童是怎样获得概念的?如何理解学前儿童的数学教育?对这些人们颇为关注的问题,两种来自心理学界截然不同的“声音”给我们带来了完全不同的答案。一种是源自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联想理论”,这种理论认为数学是一组事实和技能,对学前儿童实  相似文献   

5.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责任。于此,幼儿园教育如何作为———选取哪些内容作为实践领域?课程活动如何设计、实施?置身这些课程的教师和幼儿各自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境界?对于这些问题,读完安排在本期“教育教学研究”栏目最后的这一组来自于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作为其“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的共5篇文章后,读者或许能够找到其关键答案。  相似文献   

6.
对于调皮孩子的定义是什么呢?恐怕没有一个人能给出一个确定的答案。可是在有意或者无意之中,我们又总会给一些孩子标上“调皮孩子”的标签。这些孩子常常让老师头疼不己却又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7.
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化是教育的责任。于此,幼儿园教育如何作为——选取哪些内容作为实践领域?课程活动如何设计、实施?置身这些课程的教师和幼儿各自应该做什么、达到什么境界?对于这些问题,读完安排在本期“教育教学研究”栏目最后的这一组来自于武警山西总队幼儿园、作为其“中国传统节日化与幼儿园课程整合性”课题研究的主要成果的共5篇章后,读或许能够找到其关键答案。  相似文献   

8.
爱因斯坦曾说过:“什么是教育?当伤对巴你受过的教育都要忘记了,剩下的就是教育。”我们不妨思考这样的问题,什么东西能够让我们忘不掉呢?答案是:在学校受教育阶段所养成的习惯是忘不掉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是我们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学校进行养成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第一,养成教育内容要规范化。有些学校随心所欲,没有任何计划,没有任何规范,往往是学生出了什么问题就进行什么教育。“兵来将挡,水来土屯”。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种“堵漏洞武”的教育,“救火武”的教育,就是一种盲目性。现在,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已制订的一些规范,我们必须很好地执行。教育就是要把人类积累的社会文化和规范意识传给下一代,用人类的基础文明去武装后代。这些规范就是力图建立起学生生活的规范体系,以使养成教育规范化。  相似文献   

10.
唐子惠 《教育》2011,(5):27-27
中国教育到底缺少了什么?美国《新闻周刊》也发出了同样的质疑声:虽然中国“虎妈”们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成绩优秀的孩子,但这是否同时意味着这些孩子今后会成为更富创造力的公民呢?答案不敢说都是肯定的。事实上,对于中国的教育系统,中国的妈妈们有不少抱怨中国的教育体制扼杀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创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儿童的未来成功靠什么?对于这个经典的问题。答案肯定是开放的。但是“德国结识校长现象”.却给了我们一种新的教育思维。  相似文献   

12.
教育行动研究法中的“行动”,指的是教师的教育教学行动、活动、行为、情节等。简单地说,教师的工作就是由一个又一个的教育教学行动构成的。这些行动有些是有意识、有计划、有明确目的的,有些则是无意识、偶然的、随机的,而且由于学校工作的标准化、程式化,教师的许多教育教学行动甚至是不需要考虑的“惯性动作”或“机械操作”。当教师的职业生活被这些大大小小、有意无意的行动填满了的时候,便无暇深虑或忽视了这样一些问题:繁忙行动背后隐藏的教育真谛是什么?行动的理由和动机都是合理的吗?我应该怎么做?我还能做什么?怎样使行动的效率、效果、效益更好、更大、更有创造性?若要回答和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就需要对自己的教育行动进行一番“研究”,或者说使行动接受“研究”的监督和指导。如果这样做了,我们就已经打开了行动研究的大门。  相似文献   

13.
世博会被誉为“经济、文化、科技领域的奥运会”,人们期待上海世博会能给城市、区域、国家的经济、文化乃至社会文明的发展,带来历史性的发展机遇和强劲的拉动力。这些期待无可厚非,但我们是否应该思考世博会与教育的关系,世博会之于教育意味着什么,教育在世博会中应该有什么作为。这些问题凝聚成一个问题:我们对世博会的教育期待是什么?  相似文献   

14.
罗凡 《生物学教学》2007,32(1):48-49
世界和平,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富裕之后,全世界人民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如果将这个问题抛到熙熙攘攘的大街上去寻找答案,多数人会给出一个同样的回答,那就是:“生态与环境”。的确,你看电视、报纸、网络上关于经济报道的关键词是什么?“可持续发展”;农业生产的关键词是什么?“生  相似文献   

15.
“思科”总裁兼首席执行官约翰·钱伯斯先生说:“是什么决定我们的未来?我的答案是:互联网和教育。”作为推动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两个核心动力,互联网和教育将深刻地改变一个民族的历史与命运,决定一个国家、企业和个人在未来时代的竞争力。作为一个普通的现代教育技术工作者,在这里我要说:“是什么决定了我们的教育:我的答案是:观念和技术。”作为影响教育发展的两个核心要素,  相似文献   

16.
《小学生时空》2010,(1):105-105
【快乐导航】“什么是爱国主义?”“‘我爱我的祖国’主题教育活动有哪些主要形式?”“世界上关于哈雷彗星的最早记录在何时?”这些问题你能回答出来吗?知道去哪里找答案吗?《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500题》就能告诉你这些题目的正确答案。《爱国主义教育知识竞赛500题》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17.
我们永远景仰、怀念陶行知,因为陶行知是“永远”的。是什么让陶行知“永远”?是他所创立的生活教育、创造教育,是他倡导的真教育、活教育,是他推动的民主教育、  相似文献   

18.
曾读过一篇题为《中国人为什么那么忙》的短文.文章引起了笔者的共鸣,也令我想起了教师、学生、家长的生活状态:我们的教师很忙、学生很忙、家长也很忙,这是为什么?大家究竟都在“忙”些什么?这“忙”换来的是什么?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状态吗?我想这些问题的答案不是唯一的,也不是三言两语可以回答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知识首先不是真理,而是友好相处的观念。哲学家与教师的对话即是他们的“友好相处”。齐美尔“边界”理论认为,时间即是现在的时间量,空间是一种集学习、劳动与生活于一体的主体生存结构。因此,教师发展应基于教师劳动与生活的生命体验现场。鲍德里亚声称,在“拟象”时代。媒介以一种“真实的内爆”正在消解、传递与制造意义,同时也在消磨人的主体性,出现了人的信仰迷惘、人格扭曲和主体丧失。顺应与同化可能是教师的合理选择。德里这解构主义对逻格斯中心主义充满怀疑,它使我们发现崇尚中心化宏大叙事、追捧时尚、脱离生活等教育话语问题。海德格尔关于“人是什么”的追问,引发了我们对“教育中是否有人”及“如何有人”等问题的思考。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命题,批判了人性决定论。由此,教育应该尊重学生“人就是自由”的本质。波普尔重新思考了科学发展的逻辑,由此引发教师们“教什么”及“如何教”等教育学问题。胡塞尔启发我们,现代教育危机源于人类在建构教育科学世界的过程中,偷偷地取代并遗忘了生活世界。这不仅导致了教育科学的危机,也导致了人类文化的危机。所以,他发出“回到事情本身”的呐喊。在当下反“科学主义”思潮中,罗尔斯的正义理论帮助我们重新理解教育爱这一永恒话题,正义与非正义是教育爱的判断依据,公正、补偿与差异是教育爱的普适原则。[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反思幼儿园常规教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什么是常规和常规教育 “常规”究竟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沿袭下来经常使用的规矩”。什么是“规矩”?《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一定的标准、法则或习惯。”由此,我们可以将幼儿园的常规理解为“幼儿园保教过程中沿袭下来的、幼儿在日常生活和活动中经常使用的标准、法则或习惯。”而所谓幼儿园常规教育则是指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和幼儿发展的特点、需要,以这些标准、法则或习惯为教育内容对幼儿施行教育的过程。 常规是社会的客观实在,处在一定社会关系和社会组织中的个体必然受到该社会(组织)中为大多数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