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书是我们的朋友,我从书中感受到快乐,感受到幸福。今天我为大家推荐一本书——《神奇校车》。这是一套书,一共有9本。这本书由美国作家乔安娜·柯尔所著。这套书带我们邀游地球内部,了解生物科学、太空科学、气象学、古生物学等方面的知识。  相似文献   

2.
朋友最近送了我一本书,和书一起送的是一个要求:读完写篇感想.要知道,这本书是<1978-2008中国建筑设计30年>,像我这样完全是建筑设计行业之外的读者,能把这样一本巨著读下来已属不易,更何况书中老有让我流连一处或反复前后的地方.  相似文献   

3.
最近在读一本厚厚的书,书名叫《发现母亲》,作者王东华。我经常拿着这本书在公共汽车上读,并且时不时地推荐给我旁边的女乘客。我也曾用短信和msn的方式,把书介绍给了几乎所有我认为会对此书感兴趣的朋友。我知道,这是  相似文献   

4.
<正>前几天有个朋友到我家里来,他在我的书桌上看到一本书,非常诧异,他说你怎么会看这样的书,我以为你只会读技术史、商业史、管理学经典之类的书,你怎么还会读这样的书?我告诉他,这本书我一直摆放在案头,有空时我就拿出来翻几页。书的名字叫《悦心集》。可能很多人  相似文献   

5.
几天前,因为朋友的介绍,给小人买了一本书,书名叫《奇风岁月》(英文是The boy's life).这是一本很厚很厚的书,封面写着——可以让不爱阅读的孩子从此成为书虫.朋友对这本书评价很高,我想,只要是好书,都应该给小人读,因为她是那么爱读书的一个孩子.  相似文献   

6.
魔书平玛     
今天我买了一本书,是魇幻小说,叫《平玛》,在书店看见它时,只有一本了。说来也奇怪,售书人在收钱时,似乎说了一句:“店里好像没这本书呀!”我没在意。拿回家一看,我才发现书上怎么全是白纸!我疑惑了。什么书嘛!正嘀咕着,突然,这本书忽上忽下跳起来。我惊呆了,一会儿悬在空中的书向桌子上投下一幅图画,接着,我便昏了过去……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从网上买了一套图书。周末,朋友来我们家玩,我便把书拿出来与他一起分享。我俩在阅读的过程中,突然发现,这12本书中只有一个防伪标志。我赶紧翻到书的最后一页查找相关信息。最后一页赫然印着:  相似文献   

8.
一天,马克·吐温上街散步,走进一爿书店。他看着书架上的书,随手取出一本他自己写的书。他问书店小职员这本书什么价,小职员回答后,马克·吐温接着说:“鉴于我出版了这本书,我理应得到50%的折扣的权利。”小职员同意了。“同时,我又是这本书的作者,”马克·吐温又说,“我应该得到优惠50%的折扣。”小职员点头屈从。“还有,我作为这家书店店主的私人朋友,”马克·吐温继续说,“我相信你一定同意给我平时通常能有的25%的便宜。”小职员点点头又同意了。“那好吧,”幽默家一本正经地说,“根据这些条件,我认为我理所当然可以拿走这本书,那么,税…  相似文献   

9.
正看到这个标题,估计很多老师会想到《班主任兵法》一书及其作者万玮老师。是的,我这篇文章的确是因这本书有感而发的。然而我本文立论不是针对万玮老师——这倒不是因为我怕"得罪"我的朋友万玮,而是因为我的"有  相似文献   

10.
徐昕 《大学生》2015,(Z1):125
朋友新家竣工,弄了一间很大的书房,四面墙壁都是书架,从地板一直伸展到天花板上。我一个书架一个书架地浏览他的藏书,朋友得意地说:“怎么样,我的书房不错吧?”我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嗯,我发现你的好多书我也有。”冬天到了,前两天另一个朋友在网上说,这是一个读书的季节:泡一杯茶,捧一本书,坐在暖气旁,沐浴冬日暖阳,再舒服不过了。为此她一口气从网上买了好几本书,还把它们一一晒到了朋友圈里。看完朋友的书单,我默默地关掉微信,心里升起一股深深的失落。  相似文献   

11.
万弟娟 《班主任》2011,(12):58-59
当我还是懵懂无知的孩童时,我就知道了将来会伴随我一生的"朋友"——是从一本书上看到的。那是一本纸张已经泛黄的旧书,是父亲的一位教师朋友搬家时留给我们的。我从众多的书  相似文献   

12.
9月初、一年级,于焦头烂额的间隙,读完了内尔·诺丁斯的《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书是一位河南朋友邮给我的。如果是我自己,在书店里见了,大半是不会买的。“学会关心”?光这名字,先就让我不以为然——我猜这本书,除了可以赚取多愁善感者的忧愤、热泪,不会有多少新鲜价值。然而我错了。促使作者写下这本书的,是“关心”在美国教育  相似文献   

13.
我爱好阅读文学作品,不久前我在一个同学的家里看到一本新出版的《母亲的心》,精美的封面和金色的书名立刻吸引了我。于是,我不管那位朋友是否正在阅读,硬是把这本书借了回来。捧读这本书,起初我还想逐字逐句地推敲。但不知不觉中,我就为书中描述的清冽峻美的俄罗斯风光所吸引,  相似文献   

14.
我的女儿三岁的时候,一位朋友送给她一本图画书《骄傲的小鸡》。这是她生下来所拥有的第一本书。这本不知道被她翻看了多少遍的图画书,伴随她读完了幼儿园。我也很喜欢这本书。我最早对“图画书”这个概念的认识,也是得之于这本书。现在,为了写这篇文章,我特意找出了这本图画书,又看了一遍。书中最后一页上有一行字“:鸡妈妈朝小鸡跑来,她怜爱地抚摸着小鸡,把小鸡搂到自己怀里。就是这样。”看到这里,我仍然感到一阵激动和温暖。这使我想到,虽然并非所有的图画书都是写给小孩子看的,但是,也只有图画书,才是真正属于小孩子的书。可以说,世界…  相似文献   

15.
最近一段时间,我好像在每一篇小文章中都向大家介绍了一本书或几本书,我这是有意的。我认为要学写文章, 最好的教师就是书。《博物志》的作者朱尔·勒纳尔说:“工作的报酬,是向自然观察,懒人的眼看不到任何东西。”而我  相似文献   

16.
彭湘 《教书育人》2014,(8):79-79
“书是冷静可靠的朋友”,那是在二十多年前,一位老师送给我的一本书,扉页留下他“龙飞凤舞”的这句话。从那时开始,书成了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伴侣,书也给我一个逐渐丰盈的精神世界,仿佛一只毛毛虫隐藏在茧子里快要长着翅膀飞出来。在芜杂的生活中,书带给我们无限的快乐和希望,带给我们曙光,还有灵感和力量。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班级图书馆广西恭城县一小吴超萍我每接一个班,都发动学生把自己的书拿到学校,组成班级图书馆。我用细算帐的方法向学生说明用自己的一本书或少数书可以换看几十本书。学生明白了这个道理后,纷纷把自己的书拿来,这就丰富了学生的精神食粮。到假期时,学生们都觉...  相似文献   

18.
现实与童话     
前不久我去书店时随口问10岁的儿子要买什么书,以往他总说不知道,可这一次却有着明确的需求——郑渊洁的“十二生肖童话”,因为他从同学那儿看了这套书的其中一本,认为非常好看。书买回来,儿子一头扎入书中,十二本书五天看完。在这其中他每天都把书带到学校去,结果至少有两个同学看了后表示要用自己的压岁钱去买这套书。儿子看完这套书后,又向同学随便借了两本书,拿回家来我一看,还是郑渊洁写的。过了两天,他到邻居家串门,又向同龄的小伙伴顺便借了一本书,令我惊异的是,作者仍是郑渊洁。这使我猛然发现了一个事实:小学生们都…  相似文献   

19.
一次经历针对有些同学在改病句时分不清分数和倍数的用法,我讲了自己的一次经历——有一回,我到书店里买书。看到一堆定价为20元的书前有张纸条:降价一倍。于是我挑了一本。又看到一堆定价为30元的书前有张纸条:降价两倍。于是我又挑了一本。我拿着这两本书到收款处,营业员伸手向我要20元钱,而我则伸手向他们要30元钱。营业员们都被我弄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我向他们解释道:“第一本书降价一倍,就不要钱了;第二本书降价两倍,还得付给我30元。”他们先是一愣,继而会意地笑了。最后,我笑着说,花30元钱买了两大本书,还是蛮合算的。同学们也表…  相似文献   

20.
张敏 《吉林教育》2007,(7):87-87
我虽是第一次执教长春版第五册教材,但与这本书朝夕相伴了一学期,从它的第一页开始,每天都在用心地读着它,感受着它,走到今天,与这本103页的书已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它已成为了我的、一位有字的朋友。我愿意把我对这位朋友的认识与大家一起分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