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从后现代主义思潮与教育评价观念的演变入手,通过梳理其演变过程以及在此过程中的评价理论家在后现代思潮影响下的观念与理论变化,探索当前教育评价改革背景下出现的"后现代主义教育评价观"。不可否认教育评价观念的演变受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但这并非是一种由此及彼的突然骤变,也不是导致其变化的唯一和单向的因素,因此必须要立足时代与社会,用发展的眼光来把握教育评价。  相似文献   

2.
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代表性人物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尔在<后现代状态关于知识的报告>中对"知识的商品化"、"科学自身的合法化"、"知识的传递"等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展开理论分析,概述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内涵,指出我们应该采取一种公允的态度来对待后现代主义.  相似文献   

3.
后现代主义是形成于上世纪50年代的一种西方哲学思潮。它为各领域的研究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开启了新的思考方向。自20世纪90年代起,后现代主义思潮开始浸入比较教育领域。从后现代主义的视角审视现代比较教育研究存在的问题,有利于现代比较教育的重构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快速蔓延的西方思潮——后现代主义以其迅猛的速度深入到社会各领域。本文试图从后现代主义特征说起,并用其指导当下我国成人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相似文献   

5.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在其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了理论界的许多关注。分析后现代主义人物哈贝马斯社会思想的主要内涵,并且找到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契合点,从其思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出发,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6.
后现代主义是当代西方的一种社会思潮,在其进入中国之后,引起了理论界的许多关注。分析后现代主义人物哈贝马斯社会思想的主要内涵,并且找到其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契合点,从其思想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出发,认识后现代主义的思维方法和理论建设.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网络文化是在网络信息技术基础上形成的一种富有精神性的文化形态,后现代主义是兴起于20世纪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的一种社会文化思潮。网络文化与后现代主义有着文化逻辑的内在契合性。体现出非中心化、平面化、复制性等后现代特征。对其进行研究,有利于从后现代主义文化的视角,更深刻地理解和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8.
关于“后现代主义在中国”的一些印象和初步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化思潮,它于五十年代末至六十年代产期在西方出现便声势夺人,于八十年代中期起对另的化,思想,学术,艺术产生影响,我们虽然不能完全无视“后现代主义”解构思潮有其合理内涵 与积极作用的一面,但我们必须批判它趋向于虚无主义的消极内容,以扼制西方化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主义是与现代性问题相伴生的文化观念、哲学思想,甚至还是一个“普遍敏感性的历史时期”。但其纠结与离散,从来就不是一个时间概念上的问题,而是一个与人类生活实践伴生始终的问题,只不过是随着资本逻辑的强化而从关于世界本源和道德伦理的幕后窜到了资本运动的前台,并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进程而打斗愈烈。本文意欲揭示后现代主义文化的意义含混和审美颠覆,通过再现其展开方式揭示后现代主义的影响途径和它内在的无法避免的矛盾。  相似文献   

10.
试论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本世纪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现代主义在西方现当代文学史上无疑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是关于现代主义的内涵、上下限、流派等问题,理论界的观点颇多差异。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声名鹊起,人们对于现代主义的反思有了新的视点。本文从二者的关系入手,对现代主义理论的多元性作了简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1.
后现代视野中的高等教育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后现代已经走向式微 ,但后现代的精神气质却发生着久远的影响。“后现代”是在对“现代化”的批判和否定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现代主义的理论景观包括 :否定和怀疑的理论本性、非中心化的解构策略、多元化的思维风格、富有建设性的创造精神、寄予关爱的全球视野。后现代观照下的高等教育有如下特点 :打破叙事范式 ,奉行实用的知识观 ;反对理性教育 ,追求多元的目的观 ;活化静态课程 ,倡导对话的教学观 ;立足本土文化 ,面向全球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后现代主义与后殖民主义研究在学界被简称为后学(post-ism)研究。这一处于全球化语境中的中国问题研究观点各异,取向不同。本文在对后现代语境中的中国文艺问题加以反思中强调:后学研究不仅要在严肃的学术研究中分析那些客观研究者的观点,还应该对后现代推进者观点加以梳理,对客观研究加以总结。要弄清“后学在中国”这个多维多面的问题,只能在学术正的历史平台上认真地考察各方的观点,对那些严肃的研究加以首肯,对那些不负责任的说法和想当然的滑过问题边界的做法,加以实事求是的审理,才能使反思有其正当性和合法性。  相似文献   

13.
詹姆逊(Fredric Jameson)是当代重要的后现代理论家和文化批评家,他对后现代理论建构的最大贡献在于他提出了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并总结出了后现代主义文化的特征.这不仅在西方后现代主义理论的建构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且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大众文化的建设也具有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4.
文章试图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法学在进入中国过程中遭到的质疑和批判的对比分析,指出在当前中国法制环境下,应当以一种谨慎的质疑的态度来对待后现代主义法学。后现代主义的真谛不仅仅是一种通向真理的路径,更为重要的是代表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对现代主义承诺的怀疑和谨慎的精神,所以后现代主义对于当前中国法学的影响并不是其解构后得出的结论,而是在方法论意义上对现代法制提出反思和质疑。  相似文献   

15.
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强调时间的线性特征和空间的固定先验性,并以追求时空中的永恒在场为鹄的,后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在批判现代主义成人教育时空观的基础上构建起全新的时空观点。然而,无论是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还是后现代主义的成人教育时空观,都不是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本真意义上的成人教育时空观应当是在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  相似文献   

16.
后现代科学实在论是当代科学实在论在后现代主义思潮背景下的一种思想倾向或方法论趋向.它虽然仍高举着科学理性的大旗,但却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与批判.后现代科学实在论在科学主义的精神中引入人文主义的精神,把科学的社会化和社会化的科学看作是一致的,从而在科学哲学的研究中推进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相互渗透和融合.后现代科学实在论的许多思想、观念对教育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及方法等有重要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科学精神的建构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中国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的方向和任务 ,但是 ,这个任务远没有完成。文化保守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忽视和反对科学的态度是错误的。作为理性的思维活动 ,科学是普遍的。科学精神的根本基础是社会的经济制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表现形式 ,它们之间是一种“家庭类似”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同质化危机与传统艺术的再生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化”作为一种化发展趋势而言,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全世界不同化发展中的趋同,即向具有普适性的方向发展——从普适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到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各方面化特征的可交流性和相似性越来越突出。当代的大众审美化活动和具有精英化性质的现代主义艺术都不例外地产生了这种同质化趋势。同质化是自启蒙主义以来化的交流、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普遍性理想的特征,是一种进化论的化观念。然而随着现代化的发展,这种一元性的化发展趋势正在产生危机。由大众化和现代主义造成的同质化趋势使艺术正在走向单调和枯涸的终结之路。当今的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从进化论式的所谓“现代性”艺术思维和艺术活动造成的同质化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富于生气的多元化发展。从这种危机中解脱出来的出路不在于简单地复兴古典艺术,而在于从多元性的传统化过程中重新寻找和生成新的艺术精神,给当代艺术的发展赋予个性差异和多元性,因而成为与同质化趋势相抗衡的力量。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思潮及其生成语境——兼论对中国法治建设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思潮是中国法治建设必须面对的一种理论。对我们而言最为缺乏的是现代性而不是后现代,中国法治化的陷阱之一就是传统封建法律化与后现代思潮的畸形杂交。国为后现代思潮本质上是后工业社会的产物,它对理性、确定性的消解,对人类发展规律的否定目前在中国没有合理的前提与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