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应该承认,电视文艺在我国电视事业由发轫到发展、繁荣的历程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是电视这种现代传播媒介能够长期吸引和影响千百万观众的一种重要因素。不断推进电视文艺的发展,进而推进电视事业的进步,这是应有的意识。繁荣电视文艺,是一项十分复杂的工程,然而,解决所有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又应当建立在一些最基本的思维基础之上。繁荣电视文艺最基本的思维,首先要从“电视”与“文艺”的最本质的特征中去寻找。如果我们将附加于“电视”之上那些尽可以去掉的“后天因素”暂作忽略,那么就会发现,电视的本质是传播人类社会内容…  相似文献   

2.
郭伟  王新国 《新闻前哨》2008,(11):79-80
电视文艺目前正处于大繁荣大发展时期,特别是近年来电视文艺水平有很大提高,成为观众爱看的节目,受到社会关注。编导和创作人员积极努力探索电视特点,发挥电视特有的优势,以创造性的劳动将电视文艺办出自己的特色。现就电视文艺雅与俗提出几点不成熟的看法.与从事电视文艺工作的同行们共商讨。  相似文献   

3.
<正>电视是通俗的“看”的大众文化,如何看,看什么?大有讲究。如果电视总是力图控制观众,而不是愉悦观众,最终它会失去观众。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审美意识的日益提高,电视传媒理念已从以传播者为中心转向了以受众为中心。怎样才能更好地顺应时代的要求呢?电视媒体首先必须了解观众在想什么,需要什么,不断适应观众求新、求异的审美需求,应该在电视新闻的表现形式、在思维手法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怎样才能在形式上有所创新?从龙岩台近年的实践看,电  相似文献   

4.
一台综艺晚会的成功,离不开晚会创意新颖、节目质量过硬、演员水平高超等诸多因素,因此,编导在组创晚会的过程中总是要把主要精力投人到节目创作及演员选择上,却常常忽略对晚会现场观众的把握。其实,现场观众应当成为导演手下的“第二演员”,对其把握得当,也是晚会成功的要素之一.一、现场观众的双丞间性决定了其在综艺晚会中的重要地位有现场观众,是电视综艺晚会有别于其他晚会(如电视歌舞晚会等)和其他电视文艺形式的重要特征之一。综艺晚会为什么要保留现场观众?为什么不单纯依靠电视制作手段(如静录加特技等)来完成综艺晚…  相似文献   

5.
刘颖 《新闻前哨》2012,(4):69-69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新时期人们的审美意识也在不断提高,这对电视文艺类节目的剪辑制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电视制作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电视剪辑,电视文艺类节目也不例外,都是由不同的电视画面经过精心设计、剪辑与组合而来。掌握一定的电视节目剪辑技巧对于节目的最终质量是非常关键的,特别是在当前全国文艺类节目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加强对电视文艺类节目剪辑技巧的研究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6.
现今社会,审美意识已不自觉地贯穿于生活和工作的每个环节,同时,审美意识也决定着生活和工作的质量。电视作为集视觉和听觉于一体、具有“双通道”功能的传播媒介,其新闻的最大优势就是“形象化”。它能把新闻真实、形象、快捷地传递给观众。但一条电视新闻能否吸引观众,除事件本身所具备的新闻价值外,是否具有视觉冲击力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观众参与”成为电视圈内一个使用率最高的词汇。观众参与何以有益于丰富电视屏幕?观众参与如何积极推进电视事业的繁荣?观众参与怎样才能做到更广泛、更直接?怎样看待日趋发展的“参与现象”?这里,我们权且从电视与观众所构成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上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当第二届“擂响中国——全国戏迷擂台赛”在观众的掌声中落下帷幕时,河南电视台的《梨园春》栏目又走过了不平凡的一年,走进了又一个繁华似锦的春天。过去的一年,《梨园春》紧紧围绕电视文艺为群众、品牌栏目创辉煌两大工作重点,坚持电视文艺的“三贴近”原则,实施精品战略,提高节目质量,以居高不下的收视率在竞争激烈的电视文艺栏目中卓尔不群,赢得了广大观众的认同和喜爱。新的一年,站在新的起点,面对电视发展的新态势,面对观众新的收视诉求,《梨园春》将如何突破发展园囿,继续以卓越的姿态面对观众、迎接挑战,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和竞争力成为萦绕心头的问题。笔者几经思考,探寻出《梨园春》2006年新的出路。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繁荣中国电视艺术,促进中国电视艺术家思想艺术水平的提高,由中国广播电视学会和中国大众电视社在 2001年发起和主办的“双十佳”活动, 由观众投票评选出中国年度最受欢迎的“十佳导演”和“十佳演员”,到今年已经举行了五届,目前已经和飞天奖、金鹰奖并列为中国电视最重要的三大奖项之一。这种完全观众票选产生的导演、演员排行榜,可以说是电视文艺工作者和观众之间更进一步的“三贴近”。  相似文献   

10.
周毅 《声屏世界》2001,(11):9-11
“文艺需要批评才能发展,这是一个非常科学的结论。当湖南电视文艺迎来一片辉煌的时候,留给文艺批评界的却是一个寂寞和无奈”。这是湖南电视文艺界…位有识之士分析了新世纪湖南电视文艺的文化姿态之后发自肺腑的一声叹息。对此,笔者亦有同感。电视文艺与电视事业与生俱来,共同发展。湖南电视文艺事业诞生三十多年来,在几千年湖湘文化的浇灌下,在几千万电视观众的呵护下,在湖南电视人的苦心经营下,湖南电视文艺工作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先后捧回“飞天奖”“星光奖”“金鹰奖”等全国性电视文艺奖百多项。  相似文献   

11.
电视作为提供娱乐艺术的舞台似乎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在美国电视发展史上,正是娱乐节目引发了千百万观众的兴趣,带来了电视的繁荣。如今,那五花八门、千姿百态的娱乐节目仍然是美国电视节目的重要内容之一。综合娱乐节目的优势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美国电视由战争导致的“冷冻“时期转入复苏与开创阶段。尽管在战前  相似文献   

12.
省级电视媒体是我国电视产业的重要组成力量,其繁荣直接关系着我国电视的产业竞争力和传播影响力。目前,中国电视正面临观众总量增长接近饱和、观众总体收视时间下降、新媒体的迅速崛起、广告收入成长空间有限等问题,导致省级电视被迫进入抢占市场份额的“战国”时代,并充分发挥了创造性和创新能力,展开了对电视资源的跑马圈地。处于中原的河南电视也充分发力,在深入分析内外环境的基础上,有效依托独特资源优势,成功实现河南电视中原突围。  相似文献   

13.
面对变化中的观众需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面临挑战 在电视、广播、报纸三大传媒中,电视是人们从中接受信息最多、受众人数最多的一种。据悉,美国70%以上的人、德国约一半的人,主要靠电视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日本人则日均看电视时间达3小时。我国观众看电视的时间和发达国家相比并不高。我们在“’97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中发现,我国观众平均每天收看电视的时间为2小时11分钟。近几年,这个数字呈逐年增长趋势。城市观众看电视的时间较农村观众长。 电视技术的不断进步给电视业的繁荣发展注入了不竭的活力,为电视从内容到形式的革新提供了必要  相似文献   

14.
刘臻 《视听纵横》2006,(5):58-59
自1936年11月2日,世界上第一家公众电视台——BBC ONE开播以来,电视人创造了无数新闻、专题、文艺和影视剧的经典传世之作。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看已有的电视节目资源,犹如浩瀚大海,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富矿”。那么,现代的电视人意识到了前人留下来的这座“富矿”了吗?又打算如何去开挖这座“富矿”呢?挖掘出来资源又将如何用在现代的电视节目中呢?这些既是摆在电视人面前的重大课题,也是进一步丰富屏幕、展示历史、满足观众收视需求的现实问题。  相似文献   

15.
拥有强势传播手段和众多表现形式的电视文艺,作为电视媒体服务大众、繁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与新闻宣传一道,构成了电视媒体吸引受众、引导舆论、传播文化、弘扬核心价值、履行社会责任的"两翼",电视文艺如何坚守核心价值和社会责任,是我们面临且必须解决的一个问题。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的繁荣、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汤娟 《传媒》2016,(7):66-67
《舞蹈世界》是中央电视台综艺频道一档以舞蹈为主要内容,集经典艺术展示于一体的电视文艺栏目.该栏目开办于1999年,为舞蹈和电视观众之间建立起了一座桥梁,是舞蹈在电视屏幕上得以展示的重要窗口.《舞蹈世界》栏目创立的三个子品牌——“舞蹈全民星” “五彩缤纷夏令营”“青春梦想季”,开播以来也受到了观众的喜爱,进一步拉近了观众和舞蹈之间的距离.  相似文献   

17.
为适应当前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异常的变化,促进电视的发展繁荣,电视行业也在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调整步伐,以顺应时代发展。在大众化传播的基础上实行分众化传播就是当今电视改革中的一个显著特征。从中央电视台到各地方台,专业频道的兴起和专栏节目的更新,无不是为了满足不同受众的多样性需求而有的放矢的。作为电视与观众沟通的一个重要桥梁,电视节目主持人已非以“我播你看”为主的电视资源紧缺时代仅把信息传播给观众便万事大吉,电视市场的细分化与电视观众需求多样性的扩大,使每一位节目主持人都要接受市场的考验和观众挑…  相似文献   

18.
电视服务类栏目的观众分析、定位及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视在吸引观众方面除了新闻、影视剧、文艺娱乐这些节目外,从今后的发展趋势来说,服务类的节目将成为上述节目的重要补充,这也是随着电视事业的发展,我们对电视媒介的综合性认识越来越明确的必然结果,或者换句话说,电视不仅是一种新闻媒介,它也是娱乐工具、教育手段,同时也是服务窗口.那么什么是服务类节目呢?它是“为人与社会的日常具体的需要提供具体服务的一种节目形式”.其特点如有的同志所说的:内容的实用性和效用的直接性.以各家电视台来说,服务类节目很早就存在,但从来没有被重视过.所以服务类栏目在许多电视台都存…  相似文献   

19.
电视作为主流媒体.它所传播的信息越来越成为人们必品的一道“佳肴”。而打开电视近百个上星频道和地方台,让观众目不暇接。观众最终会选择谁,我想,新闻荧屏版面如何是吸引观众眼球的重要因素。那么如何打造荧屏版面呢?本人认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的美学意识和文化意识起着决定的重用。  相似文献   

20.
年前,胡耀邦同志指示,要把第五次全国文代会开成一个大鼓劲、大团结、大繁荣的大会。这三个“大”的精神,在文艺界引起了热烈的反响。不少同志兴奋地预感到:一个繁荣的社会主义文艺新高潮就要到来。文艺的大繁荣与出版工作的关系极为密切。很难设想,作家写出了许多好作品,不通过报纸、杂志发表,不通过出版社出书,会有文艺大繁荣。可见,文艺出版事业的发展与文艺的大繁荣,是党的文艺事业发展的一体两翼。如果出版跟不上文艺大繁荣的步伐,到头来必然要拖文艺大繁荣的后腿,影响文艺新高潮的早日形成和迅速到来。然而,现在的问题是文艺的大繁荣与出版工作某些“牛步化”现象有矛盾。笔者立脚低处、局限一隅,不敢对这个问题的全面情况妄加评论。不过就平日所见、所闻、所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