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2.
圆美吗? 如果你听过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你就会觉得圆美.张齐华老师不同版本的"圆的认识",用两种截然不同的教学定位,给人带来了同一种深切的感受:圆真美!……  相似文献   

3.
前不久,我聆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深深地为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大气"的教学设计所折服.尤其是华老师创设的"小明寻宝"的教学情境,它简洁、深刻、清晰、流畅,成就了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4.
张齐华老师教学"解决问题的策略"这一课,展现了"一一列举"的策略这一内容是可以上出浓浓的"数学味"的。张齐华老师的课是一节"准、深、透、高"的数学课。  相似文献   

5.
教学智慧是一种实践智慧。实践智慧是个体在具体情境中应对不确定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素养。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一课有许多精彩之处,许多教育专家都对这节课加以评析。本文试从教学智慧这个角度分析这堂课,试以一个不同的视点,让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学习华老师不断实践、不断反思的可贵品质。从而让教学智慧走进更多人的视野,成为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数学教育的每次变革都和数学观的发展变化紧密联系着。自从“数学是一种文化”的理念盛行以来,我们常常看到一些努力张扬数学文化的数学课。张齐华老师执教的两个版本的《圆的认识》就是这方面的典型课例。将两个版本的课一比较,我们发现,张老师就数学文化完成了一次“华丽的转身”,这正如他在教后所言的那样:“与其向着数学以外的‘花花世界’去寻找课堂的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我聆听了特级教师华应龙执教的“圆的认识”一课.深深地为华老师精湛的教学艺术、“大气”的教学设计所折服。尤其是华老师创设的“小明寻宝”的教学情境,它简洁、深刻、清晰、流畅,成就了精彩课堂。  相似文献   

8.
"圆的认识"一直是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内容,几乎所有小学数学教学领域的名师大家都用这节课来"吟诗作画",各领风骚。后生新秀们更是频频用这节课来"小试牛刀",异彩纷呈。然而这些课的学习情境往往让人感觉美感有余,总缺少一些数学的味道。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执教这节课时,  相似文献   

9.
最近,我们有幸聆听了中学高级教师、吴江市同里实验小学校长张玉平老师上的"圆的周长"一课,被张老师新颖的教学设计、朴素的教学艺术和课堂教学中表现出来的浓厚的数学文化气息深深吸引.张老师这节课的教学,集中体现了数学文化的形成过程是一个学生经历数学思考的过程,也是学生领悟思想方法的过程,更是学生丰富情感体验、提升数学素养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杨丽梅 《教育导刊》2003,(8):118-119
A.接到任务 5月28日我校要进行科研成果汇报活动.我将要承担一节"口语交际"课.我很兴奋,能参加这样的汇报课是一件很荣幸的事,虽然口语交际课对我来说是一种新事物,但我还是很乐意地接受了任务.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我和潘校长及同级老师最后商定口语交际课课题--《水果》.可是口语交际课到底怎么上呢?我请教同级老师,他们都认为和说话课差不多.接下来,我按照这一思想认真备课,准备试教.  相似文献   

11.
一、感受   师:知道今天这节课学什么吗?   生:(齐)圆的认识.   师:没错.老师信封里就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相似文献   

12.
一、感受   师:知道今天这节课学什么吗?   生:(齐)圆的认识.   师:没错.老师信封里就有一个圆,想看看吗?   生:(齐)想.……  相似文献   

13.
参加今天西城区教委举办的"华应龙数学教学思想与实践"研讨会,听了华老师《融"错"课堂求真做人》的教学思想汇报,也观摩了他的课,我很受启发。华老师是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一位特级教师,在他身上有许多光环,代表着他在小学教育方面的成就。今天的研讨会,对华  相似文献   

14.
华应龙老师是一位行走在小学数学课堂上的教学艺术大师。他总是在不停的挑战与创造中用一个个灵动的课例让人惊羡,让听课老师赞叹“我怎么没想到”,让学生生发出“想不出后面会发生什么”的评价。下面我们就以华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为例,欣赏这种前路未知的课堂结构,体味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上无尽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黄爱华老师的课聆听过很多次,每次都能给我不一样的感觉,让我每次都得到一种震撼。在"千课万人"小学数学研讨观摩会上,又一次聆听到黄老师的《圆的认识》一课,再次如沐春风。一、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新课程提倡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是学生学习中的一个伙伴。本节课,黄老师只是在学生有疑难、需要帮助  相似文献   

16.
周仕龙:今天我们研讨的话题是"常态"课向"优质"课的转化.当前老师们普遍反映:一学期上的课感觉有一大半都是平平的"常态课",最羡慕自己也能像智慧型教师一样上出更多的出彩增效的"优质课".事实上,"实施素质教育、构建质量课堂"需要大量的"层出不穷"的"优质课",需要更多的老师超越平庸、实现提升,构建有自主特色的"优质课".下面,我们结合所听的一节常态课的教学片段,来谈谈各自的感受和认识.  相似文献   

17.
2003年11月,从江苏省小学数学青年教师赛课活动中传来消息,张齐华老师执教的《圆的认识》以其独特的设计和精彩的教学,一举获得一等奖。我和张老师既是老乡。又是校友,曾一起在导师的门下合作做过课题。听到这样的好消息,在衷心祝贺张老师的同时,  相似文献   

18.
听华老师的课,才真正感悟到大师之大。一节普通的数学复习课,华老师凭着先进的理念、高超的艺术,将它演绎得有声有色、如诗如画。细数“审题”一课,主要呈现三大亮点。  相似文献   

19.
个性化的教学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师的专业成长不追求普适性的做法,而在于不断地对教学进行创新。著名特级教师华应龙老师"圆的认识"一课有许多精彩之处,许多专家和教师对之趋之若鹜。试从教师专业成长这个角度分析这堂课,或许对数学教育工作者有一些启发。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节在一所普通小学常规调研时听的课. 这节课是学习<我送老师一朵花>,应该是一节很欢快的课.然而,从课的第二环节开始,我心情激动、沉重并莫名其妙地紧张起来.因为在这一环节,教师让学生交流、体会老师的辛劳时,我看到课堂里的学生对老师的"情感引发"无动于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