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对社会开放的可行性进行系统的分析,对高校体育场馆设施面向社会开放和运营过程中的制约因素以及面临的诸多风险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提出高校体育场馆对社会开放过程中进行具体管理的相关策略,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开放和运营管理提供理论依据以及宏观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西安市、武汉市两地高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调研,揭示目前高校体育场馆开放的现状和开放形式,畅谈有偿开放的优势,探索学校体育场馆设施进行有偿开放的具体方法,总结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在有偿开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学校体育场馆设施的市场化运营提供科学、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吴冰  杨双燕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1):96-97,103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大环境下处于较快的发展态势,但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体育场馆也将面临更多更新的任务,管理和运作正日益步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轨道。研究认为,要把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成集教学、健身、体育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体育中心,需要探讨合理的经营管理方式,提高体育场馆设施管理水平,以达到高校体育场馆服务功能多样化和利用率最大化,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行的产业化。  相似文献   

4.
周剑 《精武》2012,(26):74-74,82
高校的体育场馆是高校功能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主要职能是承担高校的体育教学、体育比赛和校园大型表演或集会活动。随着高校基础设施建设的不断完善,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也更加多元化。现在高校的体育场馆的建设费用和维护费用都相当昂贵,如何在事业单位体制改革的新时期最大化地利用体育场馆,加强和创新体育场馆管理,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目前高校体育场馆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我国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分为建设阶段的建设模式和建成后运营阶段的运营模式.在建设模式中,分别分析了国有体育场馆、私有体育场馆和合资体育场馆的建设模式;在运营模式中,分别分析了全额预算管理、差额预算管理、承包与租赁以及现代企业管理等运营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运营模式的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我国目前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资源的特点、优势及开放现状,讨论在全民健身大潮中,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资源通过怎样的运营模式,实现社会与高校的互惠.  相似文献   

7.
针对公共体育场馆建设、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借鉴特许经营方式予以改进。公共体育场馆特许经营是指为了更好的建设、运营公共体育场馆,引进私人资本和管理技能,对公共体育场馆服务进行优化,并授权私人部门通过合理经营收回成本、获得收益的管理方式。在公共体育场馆特许经营中可以具体应用:租赁—更新—经营—转让;建设—租赁—经营—转让;建设—拥有—经营—转让;冠名开发;购买—更新—经营;委托公共团体或民间组织经营等。  相似文献   

8.
对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运营管理现状进行剖析,提出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实施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的设想,并进一步对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管理的理论基础和现实基础进行论证,构建出管理体制科学化、管理制度规范化、经营方式灵活化、开放安排信息化、收费标准适度化、宣传营销多元化的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市场化运营管理模式,以期为辽宁省高校体育场馆的有效运营管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9.
李兴祥 《精武》2014,(36):174-175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阐述长株潭城市群高校体育场馆资源和开放运营现状,阐明体育场馆开放运营与群众健身、社会阶层流动的互惠关系,分析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面临解决的问题,提出了长株潭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策略。旨在加强长株潭城市群高校和社会机构间互利式联合,实现体育场馆资源共享,满足社会民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为深入研究高校体育场馆开放运营和管理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大多数的高校,就体育场馆设施建设中,总是存在着资金紧缺与发展需要的矛盾。本文在了解了市场供需的前提下,通过分析高校体育场馆当前的管理体制与投费体制,提出在湖南省高校运用PPP模式建设体育场馆的方案。将社会某些企业的资金引入到高校中基础设施的建设中去,让社会投资和校方投入一同建设体育场馆的设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在管理实践中滞后的管理理念及方法已严重制约了高校体育场馆的持续健康发展。平衡计分卡作为一种有效的战略管理工具,可以被引入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实践以提高其运营绩效。平衡计分卡的应用能够提升高校体育场馆战略执行的质量,通过财务、服务对象、内部业务流程、创新与学习成长四个维度为高校体育场馆塑造战略性思维,全面科学的实施战略管理提供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12.
高校体育场馆主要功能是为高校体育教学和学生的课余体育锻炼提供场地和设施,同时也可向社会开放以满足社会民众对体育锻炼的需要以及获取一定的经济收益。作为校市共建的体育场馆,面向学校内部和社会同时开放是运营管理的必然选择。可通过拓宽筹资渠道、走市场化经营模式、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有偿经营的关系、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及引进高水平的体育赛事等方式加强对校市共建共享的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运营,在保证高校教学与学生课余锻炼的基础上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共赢"。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长沙市13所高校体育场馆设施与器材配备情况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长沙市高校各类体育场馆的平均配备率不平衡,部分室内场地严重短缺,室内场地总体配备率不够。高校体育场馆承担着高校教学和体育训练及社会公益服务等诸多任务。高校体育场馆多功能的发展也受到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如何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可持续发展,研究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及管理机制;探索高校体育资源的社会化、公益性模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4.
方舱医院的投入使用,是武汉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关键之举,也是中国抗疫的重要经验和成果。通过问卷调查、实地调查等方法研究武汉体育场馆方舱医院建设施工流程、设施设备改造、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运营管理特色和功能状态转换等方面的中国经验和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常态下我国体育场馆新功能拓展要在空间布局上形成城市整体应急防控网络体系,在规划设计上兼顾体育场馆本体和应急功能,在场馆运营上健全体育场馆智能化综合管理平台,在建设标准上制定场馆新功能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高校体育场馆资源社会化的若干问题,提出制定政策法规、实现学校和社区的联合运营及推行对外开放管理的新模式等改革办法,以期加快我国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及高校体育场馆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6.
李海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11):33+53-33,53
采用文献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对高校的体育场馆设施的利用和管理进行进一步的研究,阐述了高校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以及目前利用和管理的现状,对充分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的利用和提高管理提出一些理论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以第6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为基础,就晋江各系统、各单位体育场馆运营模式及对外开放情况进行横纵比较.结果表明:晋江各系统、各单位体育场馆主要以自主运营为主,体育场馆总体对外开放率低于泉州市总体水平,体育系统、其他系统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比率远远高于教育系统.出台推动体育场馆经营的扶持政策,开展“公建民营”试点工作,制定学校体育场馆设施向社会开放实施方案是提升晋江市体育场馆运营效益及与社会共享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8.
中外现代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比较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通过系统地研究国外大型体育设施的先进管理理念、经营模式及发展动向,并与我国体育场馆管理现状进行对比分析,剖析了目前我国体育场馆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重城镇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农村体育场馆建设投资;注重场馆设施建设投资,忽视了体育场馆建成后的管理、开发利用;重竞技体育场馆建设,忽视大众体育场馆建设;体育场馆管理的“专业化”问题简单化。研究结果认为,我国体育场馆建设应本着长远规划与实际需要相结合、综合大型场馆与简易小型场地相结合、人口密度与行政区域划分相结合的原则去构建我国体育场馆发展蓝图。  相似文献   

19.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建设与利用情况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山东省驻济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利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山东省高校的体育场馆建设普遍存在质量差、利用率低、用途单一、自我封闭、管理不科学等问题。探讨了加快高校体育场馆的建设步伐,加大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与使用的力度的措施,指出应充分利用外资进行高校体育场馆建设,有效地推动高等教育和体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的经营与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设施正在向多元化的方向发展,2008年奥运会北京多所高校体育场馆将承担比赛与训练任务,经营与管理工作应得到高度重视。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访问法,阐述了在高校体育场馆设施多元化运作的过程中,高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工作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性、迫切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