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直拍横打主要解决直拍打法反手位相持能力弱,反手进攻能力差的缺点。王皓是直拍横打的代表人物,在第28届和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单决赛中,王皓分别输给了同为直拍单面攻代表人物柳承敏、马琳。对这两场比赛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系统分析与研究,探索直拍横打在比赛中的合理运用,对直拍横打的技战术特点进行了探讨,为进一步提高我国直拍横打的技战术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48直拍横打技术的多样化 直拍横打技术,不仅可以充当直拍打法的特长技术,还可以弥补反手位的不足,使直拍打法不断丰富完善。 这是一组王皓在亚洲锦标赛上夺冠时的图片。当对方(唐鹏)发球到王皓的反手位,王皓用直拍横拉挂起来至对方斜线《1一5斜线形成相持(7一g》。反手对拉时,王皓退出半步.加力反拉(12一16)。 以前,直拍弧圈选手一旦退台,就只能被动地过渡或放高球.而像王皓这样从接发球挑起来到相持.再到相持中反拉抢占主动,以前是很难见到的。所以,直拍横打弥补了直拍打法的很多不足,大家可以从中得到一些启发,自己进行多方面的尝试。,对…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广州市四所职业学校乒乓球队共30位队员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职校乒乓球队的学生普遍了解"直拍横打"技术,大部分学生还掌握和基本掌握该项技术,并在训练和比赛中都不同程度地使用了该项技术。大部分学生认为"直拍横打"技术对提高乒乓球运动水平有较大的影响,有效地加强了直拍选手的反手技术,可以在职校乒乓球教学与训练中推广。  相似文献   

4.
试论乒乓球"直拍横打"技术的运用及其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乒乓球直拍选手攻打反手位球不占优势,“直拍横打”技术的出现,为弥补这一不足、进一步发展直拍快攻打法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和大胆运用这一技术,中国传统的直拍打法,必将为世界乒乓球运动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直拍横打技术对广东高校乒乓球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第49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团体赛马琳对柳承敏的录像分析,发现双方均是直拍快攻型选手,而马琳反手是推挡加横打型,柳承敏反手是推挡加攻球型,马琳的直拍横打优于柳承敏的反手推挡,直拍横打解决了直拍运动员反手攻击力不强的问题,直拍近台快攻打法有强大的生命力。结合广东部分高校体育专业乒乓球班学生与普通系乒乓球班学生的现状进行分析,访谈了广东高校一些乒乓球教师,结果表明,广东高校乒乓球直拍横打的发展比较滞后,应该在乒乓球教学中采取措施开展直拍横打,方能使乒乓球的群众性运动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6.
杨仪  毛森 《当代体育科技》2020,(11):244-245
20世纪80年代直拍横打这一技术被提出,90年代该技术开始被重视。尤其是在马琳和王皓等运动员的采用下,该技术逐渐被更多人所知晓,且随着对该技术的调整和改善,运动员可以更有效的解决直拍反手位的弊端,同时它也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本文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以马琳、王皓为例论述了优秀运动员在比赛中运用直拍横打技术的情况和新规则对直拍横打的制约因素,同时还对直拍横打技战术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乒乓球直拍横打攻弧圈球技术动作的运动学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诚  李强  危小焰 《体育科研》2004,25(5):38-41
研究目的:研究乒乓球直拍横打回击弧圈球技术。研究对象与方法:采用MotionAnalysis系统对两名国家级运动员的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回击弧圈球两种技术动作进行了自动采集和数据处理。结果显示:直拍横打和横拍反手位回击弧圈相比,直拍横打技术各阶段的挥拍速率都比横拍的小,远台时比较明显,近台相差不大,直拍横打技术比较适合在近台、中台时回击弧圈球。直拍横打在整个击球动作中前臂外旋幅度较大。推测可能是造成挥拍击球速度小的原因,具体原因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采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三段指标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对当前我国优秀乒乓球男运动员、"直拍横打"技术的代表王皓在第29届奥运会乒乓球男子单打比赛发球抢攻段、接发球抢攻段和相持段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与研究,找出王浩在技、战术上的优势与不足,同时提出直拍进攻型打法与直拍横打法技术的优劣,为提高乒乓球竞技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陈洁 《乒乓世界》2003,(6):58-59
直板反面横打技术始于80年代末,当时中国的直板正胶快攻打法面临危机,主要是反手位的相持能力弱.在对横板两面弧匿的较量中常常处于下风。以刘国梁为代表的直板正胶快攻率先尝试直板横打并一举成功。之后,中国一大批使用横打技术的直板快攻选手脱颖而出.马林、闫森等优秀运动员都能在比赛中熟练地运用直板横打。  相似文献   

10.
张辉 《乒乓世界》2005,(12):92-92
随着乒乓球技术的不断发展,直板选手单纯依靠推挡直接得分的机会越来越小,推挡技术某种程度上已成为直板打法的一根软肋。横打技术的出现为直板打法开辟了新的出路,借助横打在抢攻和相持中占据主动成为直板打法新的指导思想。横打技术弥补了反手推挡的缺陷,提高了回球的速度、力量、旋转,依靠手腕的灵活运用,更加灵巧地制造多变的弧线,特别是反手位台内球侧拧可以给对手制造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1.
叶孤城  庆玉 《新体育》2003,(1):54-56
喜欢乒乓球,一定认识刘国梁;提到刘国梁,不能不想起直拍横打;而了解直拍横打,就不能不说说王皓。 要评出当今乒坛第一高手实在不容易,是王励勤还是马琳,是孔令辉或者是波尔?当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在乒乓球界,谁是直拍横打第一人却已有公论。不是刘国梁,不是马琳,也不是秦志戬。他就是不久前在荷兰公开赛上夺得男子单打冠军的王皓。 如果说刘国梁的横打技术已初具规模,那么王皓则让人们看到了这一技术成熟的希望。刘国梁反手更多地使用推挡防守,王皓则完全放弃了推挡,而以横打去进攻,其反手在和横板的对抗中已不落下风…  相似文献   

12.
当今世界乒坛各种打法风格各异,争芳斗艳,各具特色。大致可分成五大流派: 亚洲直拍快攻打法 采用这种打法的男女选手人数比过去有所减少,但仍不乏高水平运动员。如韩国队4名主力:金泽珠、刘南奎、姜熙灿、李哲承全是这种打法,并掌握了正手弧圈球技术,能拉能扣,中台有一定相持能力,反手也不弱。中国小将刘国梁直拍技术又有新发展,“直拍横打”渐显威力,往往令对手猝不及防。  相似文献   

13.
邢俊平 《精武》2011,(A1):19-20
直拍横打,这项卓而不群、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源于80年代末,发展于整个90年代,经过刘国梁、马琳、王皓三个代表人物的淬炼,现在正逐步走向完善。通过拉、打、带、挑、撕等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地弥补了直拍反手位的不足,并且带动了一场全方位的直拍对抗横拍的技术革命,把日渐衰老的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使之重新屹立在乒乓技术的前沿阵地。它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同时,直拍横打塑造了中国第一个"大满贯"英雄——刘国梁。从此直拍横打技术被越来越多的人研究和使用,到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项较为成熟的技术。  相似文献   

14.
研究对象:中国国家乒乓球队男队主力队员王皓。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研究结果与分析横拍选手运用反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十分普遍,如果直拍横打选手也能像横板选手一样自如的运用直板反面进行搓球、切球、发球、挑球等技术,一定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从整个直拍反打的特点来看,对反手位的来球,直  相似文献   

15.
1992-2002直拍横打十年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直拍横打,这项卓而不群、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源于八十年代末,发展于整个九十年代,经过刘国梁、马林、王皓三个代表人物的淬炼,现在正逐步走向完善。它充分利用直拍反面击球在生理性,通过拉、打、带、挑、撕等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地弥补了直拍反手位的不足,并且带动了一场全方位的直拍对抗横拍全方位的技术革命,把日渐衰老的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使之重新屹立在乒乓技术的前沿阵地。它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同时,直拍横打塑造了中国第一个“大满贯”英雄——刘国梁。  相似文献   

16.
《乒乓世界》2002,(10):52-53
直拍横打,这项卓而不群、横空出世的新技术源于八十年代末,发展于整个九十年代,经过刘国梁、马林、王皓三个代表人物的淬炼,现在正逐步走向完善?它充分利用直拍反面击球在生理上的合理性,通过拉、打、带、挑、撕等技术的运用,极大程度地弥补了直拍反手位的不足,并且带动了一场全方位的直拍对抗横拍全方位的技术革命,把日渐衰老的中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从死亡边缘拉回来,使之重新屹立在乒乓技术的前沿阵地?它是中国人向乒乓球运动贡献的又一精彩发明。同时,直拍横打塑造了中国第一个“大满贯”英雄——刘国梁一  相似文献   

17.
为了发扬我国传统的直拍快攻打法的技术风格,保持我国在世界乒坛继续领先的地位,我认为:直拍快攻选手必须提高反手攻球能力。乒乓球各种打法的竞争仍将在速度与旋转两大流派之间展开,我国直拍快攻选手若能“左推右攻加反手攻”两种打法合二为一,使外国选手要对付两种打法是困难的,以造成对他们形成心理上的压力。直拍快攻选手的反手攻优势是显尔易见的,这是因为:1.反手攻比侧身攻有更多的进攻机会,侧身攻动作大,步法需做大幅度的移动,  相似文献   

18.
直拍横打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直板的缺陷(反手弱点及对付强烈下旋长球能力薄弱),通过近几届世界锦标赛及奥运会的检验,这项技术使直板选手取得了一些成绩。试图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采用运动学测量方法对直拍横打和横板反手在近台、中台和远台拉弧圈球的技术动作,利用美国艾里尔运动生物力学分析系统(APAS System),对所得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统计马琳、王皓2008年~2010年大赛中12场比赛录像,从战术组合层面对比分析马琳、王皓比赛中战术组合运用特征.结果表明:王皓前三板进攻能力不及马琳,相持能力明显强于马琳.马琳前三板进攻能力突出,打法细腻,台内小球控制严密,抢攻凶狠,正手进攻能力强,发抢后连续进攻能力不强.前三板技战术水平的发挥是马琳获胜的关键.王皓正、反手实力均衡,上手积极,连续进攻与相持能力强.台内小球控制不够严密,反手拧技术使用效果不好,过于依赖直拍横打技术.比赛进入到相持后,战术组合运用表现为非攻即防,二人在接发球轮的相持中相对较为主动,效果好于发球轮.马琳、王皓战术体系同为直板反胶进攻型打法,然而在具体的战术体系内容(比赛中战术组合和运用模式)上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运动员战术体系内容的表现取决于其技术体系的战术运用情况.  相似文献   

20.
运用文献法、数理统计和观察法,从握拍方法、打法类型、横、直拍进攻型选手的技术几方面对运动员的技战术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广东省青少年优秀男子乒乓球运动员中,左、右手握拍的比例为2.3:7.7;直拍选手人数略有增加;但直拍正胶快攻型打法和削攻型打法人才匮乏;横拍弧快类打法优势地位明显;横拍快弧打法后备力量不足;“前四板”抢攻积极.得分能力较强,但相持段的得分能力较弱;比赛中心理不够稳定.身体素质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