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中数学课本(上册)第96页有这样一道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2.
题目 △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3.
王斌 《甘肃教育》2009,(12):56-56
一、题目△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4.
(人教版高二数学106页练习4)△ABC的两个顶点A,B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直线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5.
全日制普通高中教科书(必修)数学第二册上第96页习题4:△ABC的两个顶点的坐标是(-6,0)、(6,0),过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第108页习题1:△ABC一边的两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从两次作业的反馈,信息来看,绝大多数同学都能顺利解决这一问题,习题课上笔者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下面两个问题:能否从上述解答中得到有益的启示?能否从它们的轨迹是椭圆或双曲线概括出一个一般的结论?  相似文献   

6.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选修2—1(苏教版)第39页习题2.3(1)第4题:在△ABC中,B(-6,0),C(6,0),直线AB,AC的斜率之积为9/4,求顶点A的轨迹.  相似文献   

7.
例1 △ABC的三个顶点为A(-3,0),B(2,1),C(-2,3),求:(1)BC所在直线的方程;(2)BC边上中线AD所在直线的方程;(3)BC边上的垂直平分线DE所在直线的方程.  相似文献   

8.
例1 △ABC的一边的两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的斜率的乘积是-4/4,求顶点A的轨迹.  相似文献   

9.
人教版高中数学第二册 (上 ) (试验修订本·必修 )中 ,分别在第 96页练习 4和第 10 8页习题 1的两道练习题 :1.△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 (- 6 ,0 )和 (6 ,0 ) ,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 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2 .△ABC的一边的两个端点是B(0 ,6 )和C(0 ,- 6 ) ,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 49,求顶点A的轨迹 .结构与形式如此相似 !它们之间是不是存在着某种联系 ?有没有进一步深化的可能 ?强烈的好奇心诱发了我对问题多角度的思考与探索 .现把自己对上述问题的探究方法、思路和结果整理如下 ,与读者交流 .不难求得 …  相似文献   

10.
李丽 《高中数学教与学》2005,(11):F0003-F0003
已知△ABC的3个顶点都在⊙O上,且A,B两点关于圆心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为k1,直线BC的斜率为k2,则有k1,k2=-1.通过类比的分析,易证对椭圆、双曲线亦有类似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我们先来看课本上的两道习题: 1.△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试验修订本·必修,第二册P96)  相似文献   

12.
刘宜兵 《高中生》2013,(11):26-27
一、一顶点两中线 例1已知△ABC的顶点A的坐标为(-4,2),两条中线所在直线的方程分别为3x-2y+2=0和3x+5y-12=0,求直线BC的方程.  相似文献   

13.
1.问题的提出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高中数学第二册(上)P96练习4是这样一个问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为(-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94,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解:设点C(x,y),则由题意得:x-y6·x y6=-49,化简得:3x62 1y62=1(y≠0),即为所求点的轨迹方程.2.  相似文献   

14.
问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的直线的斜率乘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1.解这个问题,并书写解答过程;2.请在查阅数学资料的基础上改变原题中的条件,形成新的数学命题;  相似文献   

15.
一、用直线的斜率作参数 例1(2013年浙江卷)如图1,点P(O,-1)是椭圆C1:x2/a2+y2/b2=1(a〉b〉0)的一个顶点,  相似文献   

16.
引导学生对典型的题目进行剖析、引申、推广,不仅能拓展他们的知识,而且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新教材第二册(上)第96页有一道练习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相似文献   

17.
一、试题的剖析 (2009年辽宁省高考数学试题)已知椭圆C过点A(1,3/2),两个焦点为(-1,0),(1,0).(1)求椭圆C的方程;(2)如果E、F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直线AE的斜率与AF的斜率互为相反数,证明直线EF的斜率为定值,并求出这个定值.  相似文献   

18.
题1(课本96页第4题)△ABC的两个顶点A、B的坐标分别是(-6,0)、(6,0),边AC、BC所在的斜率之积等于-49,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答案:x236+y216=1(x≠±6))题2(课本108页第1题)△ABC边的两端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答案:y236-x281=1(x≠0))以上两道题看似简单,但却蕴藏着一定的联系与规律,引导学生对它们进行深入探索,必能有所发现、有所收获,从而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1对习题的探究提出问题上面两道习题的结论是否具有一般性?什么情况下轨迹为椭圆?什么…  相似文献   

19.
1 问题的提出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试验修订本·必修)数学第二册(上)习题8.3有如下一道习题: △ABC一边的两个顶点是B(0,6)和C(0,-6),另两边所在直线的斜率之积是4/9,求顶点A  相似文献   

20.
宋辉 《中学教研》2008,(10):33-34
定理1若过抛物线y^2=2px的准线与x轴的交点A引一条动直线与抛物线交于M,N两点,0为顶点,则直线OM与直线ON的斜率乘积为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