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乐 《考试周刊》2010,(9):68-68
作为数学教师,我们应该正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立足于学生,和学生一起去探索、学习数学知识,真正发挥学生学习主体作用。数学教师要善于变“错”为宝.正确对待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出现的错误,并合理利用这些“错误”资源。  相似文献   

2.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难免会犯这样或那样的错误,系统分析错误及其成因,将错误作为有效的教育资源以指导教学实践不仅是一种教育方法,更是二种实践智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正视错误、追寻错因、纠正错误,让学生在辩错、析错、改错的过程中学习、内化知识进而提高能力.  相似文献   

3.
<正>学生在解题中出错是学习活动中的必然现象,教师对错例的处理是教学的正常业务.在教学中正例示范与错例剖析都有很好的教育价值,而且错例剖析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若能利用好学生的错例资源,对提升教学效果有事半功倍的作用.所以我们要正确对待学生出现的错误或疏忽,不能只看到其消极的方面,更要看到其积极的作用,让学生知其然,  相似文献   

4.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一些错误。为了摸清学生出现错误的规律性,我建立了一个学生练习“错例卡”(见下面的式样)。对学生练习中出现的学生练习错例卡(式样)  相似文献   

5.
错误是学生学习和成长不可避免的。教师要善于宽容学生错误、利用错误资源捕捉教育契机,培养学生自我思错和集体纠错的习惯,教学实践表明,融错教学能让学生在错中思,在思中悟,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和创新意识,发展思维品质。  相似文献   

6.
一堂按着自己的教学设计.不出任何状况、任何错误的课就是完美的课堂吗?回答当然是否定的。心理学家盖耶认为:“谁不考虑尝试错误,不允许学生犯错误.就将错过最富成效的学习时刻。”学生出现的错误是教学过程中的生成性资源.对学生来说.错误是一种尝试,一种创新,也是一种进步。因此.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能制止或忽略错误的产生.要善于收集和利用课堂中的错例资源。如何在课堂中收集利用学生出现的错例资源呢?一、新授课时留心倾听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及时捕捉错例  相似文献   

7.
许岩 《教育与职业》2006,(17):181-182
在体育新课程改革形势下,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我们当前思考的主要问题。学生在创新和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而“尝试错误”教学法是通过试错、知错、改错、防错四个重要环节进行教学的。利用“错误”修正动作,是学生对自己所犯错误的一个再认识过程,“错”是为了不错。  相似文献   

8.
张珍玉 《广西教育》2010,(13):56-57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出现错误是必然的、普遍的。面对学生的错误,教师是害怕、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还是直面错误,认真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辨别错误的价值,选择有价值的错误作为课程资源加以利用,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最终不再犯类似的错误,消除数学学习中的隐患呢?假若教师能够善于发现差错背后隐含的教育价值,引领学生从差错中求知,在差错中探究,那么课堂将因错而精彩,学生也将因错而发展。  相似文献   

9.
出错是学习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记得有位教育家说过:“教室——学生出错的地方。”错误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要将错误藏着、捂着或轻描淡写一带而过,而应切切实实重视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并彻底“根治”错误。当错误首次出现后,要留出时间让学生亲自参与找错、议错、辨错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0.
为了能让学生正确对待学习错误,为了挖掘出在课堂教学中出现错误的教育价值,我们在科学课中进行了以错误为契机生成教学资源的尝试。即:站在学生的角度,预设包容错误的教学方案;倾听学生的错误,生成真实有效的探究教学;正视教师的错误,表率因错悟道的教学风范。  相似文献   

11.
正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学生出现这样那样的错误.面对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差错,教师是以一个"错"字堵住学生的嘴巴,亲自把正确答案奉上,还是合理利用这些差错,发挥错误的价值,使教学平添一份精彩呢?笔者以为,作为教师,我们要用一种理智的方式对待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认真反  相似文献   

12.
解题中,不出错误或少出错误是师生共同的追求目标,但出现错误与失败却是不可避免的。我们要理性地、辩证地认识学生在解题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对待已经出现的错误与失败。作为教师,不要对学生的错误麻木不仁、轻描淡写,另一方面。也不要对学生求全责备,过分苛刻。视错误如洪水猛兽,挖苦鄙视学生。没有失败就没有成功。教师在备课中要多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与理解能力,防范于未然,做到未雨绸缪,同时教育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可怕,怕的是不重视错误,“屡错屡犯,屡错不改。”对出现的各种错误处理得好,处理得及时。保证今后不犯或少犯同样的错误,那么,“失败就是成功之母”,就是成功的起点。  相似文献   

13.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从不懂到懂,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教师需正视学生学习中的错误,利用好这些错误资源,制订教学目标,攻克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识错、思错、纠错,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所谓“错误资源”是指学生在认知过程中产生的偏差或失误,并通过师生双边互动,在“识错”、“思错”、“纠错”过程中生成的课程资源.认知心理学认为:错误是学习的必然产物,学生的知识背景、思维方式、情感体验、表达形式往往和成人截然不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是十分正常的.作为教师,不要害怕学生出错,更不应该回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错误.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如果教师能利用好课堂教学中的错误资源,我们的课堂教学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课堂上的错误是教学的巨大财富。”那么,我们该如何巧妙利用这些“财富”,生成精彩灵动的课堂呢? 一、凭借“错误”资源,激发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是一种来自学生、贴近学生的学习材料,它有时错得匪夷所思,有时错得让人哭笑不得,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特殊的作用。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寻找有价值的“错误”资源,想方设法让学生在识错、议错、纠错中产生学习的兴趣。  相似文献   

16.
<正>小学生由于年龄原因和心理、生理特点,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难免出错。对待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不能冷处理,更不能对学生进行批评、指责,否则会挫伤学生求知热情和学习信心,使他们形成谨小慎微、害怕困难的不良学习习惯。面对学生课堂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进行睿智处理,发挥教学机智,引导学生分析出现错误的原因,促使学生审视自己的思维过程,让学生的错误成为课堂中再生的教学资源。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待课堂中出现的错误,化"错"为  相似文献   

17.
语言错误是指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误解和误用,大致可分为语法形式错误(error)和语言运用错误(mistake)。在语言学习中,对初学者来说,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是在所难免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对待错误,以达到指导学生更科学地掌握第二语言的目的。 错误分析一般采用四个步骤:1.识错,即在病句中找出错误,这是修正错误的基础。2.析错,即简述错误性质。3.从语言学角度分析错误原因。4.改错,即指出修正意见。 在语言学习中,常见的语言错误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在此,我们利用错误实例进行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如何对待、研究以及纠正错误是当前教育改革的重要问题,示错教学法的出现及其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有助于教师掌握有效的示错方法,促进教师与学生正确地认识错误,在自然状态下“出错”,学会“辨错”,分析错因,掌握纠错的方法,促使学生在示错中反思,总结经验,提升学习能力,由此促进学生的学习能力发展以及学习效果提升.基于此,文章以初中数学教学为例,先分析了示错教学法的内涵,然后重点阐述了示错教学法的实践应用策略,旨在发挥出示错教学法的实用价值,促进数学教师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9.
<正>学生学习中的错误是宝贵的教学资源,错误的教学功能不能小觑.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抓住契机,适时示错,故意制造或扩大认知结构的不协调,让学生在错误中寻找疑点,在示错过程中解答疑点.示错得体,必将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相似文献   

20.
简易方程与学生初次会面是在五年级上学期,是学生第一次较为系统地学习有关代数的初步知识。方程概念的引进让学生的思考方式从算术思想转变到代数思想,并出现了诸多的不适应,出现的错误也比较多。本文试图借助《简易方程》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典型错例,谈谈对学生相关数学错误诊治的一些探索与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