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从“网络社会”概念辨析入手,提出“网络社会化程度”和“数字假相”等概念,分析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差异的原因,并指出混淆两者关系和不能正确转换两者关系可能带来的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良后果,网络伦理的建构实际上就是解决虚拟社会伦理与现实社会伦理如何调适,转换和兼容的问题,而关键在于寻找两者之间的契合点。  相似文献   

2.
宫体诗与花间词从产生的背景、题材内容和风格上都有很多相似之处,然而二者的存在的时间、影响和后世对两者的评价却有巨大的差异,本文从两者对人性的关照程度来剖析这种差异。  相似文献   

3.
教学和科研关系的历史考察及现实启迪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高等教育产生至今 ,教学与科研的关系经历了分分合合的曲折历程。本文对两者的历史关系进行了梳理 ,对在不同历史时期教学与科研的分离、融合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其目的是为探讨现代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协调和统一提供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逐渐由原来的完全合一制向分离制转变,改变了传统的会计模式,使两者分离的范围和程度日益加深.两者差异的扩大不仅增加了税务部门的监管难度,而且加大了企业的纳税成本和涉税风险.因此,协调新会计准则与税法的关系重点应是协调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法律与道德在生活、立法、司法与守法中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两者在各方面互相制约,互相影响的关系,是法律与道德关系在具体应用过程中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6.
认知主体对意象图式不同成分或关系的突显,导致“一”“满”进入构式后呈现为既相互联系又彼此区别的形式变体。联系体现为两者基于同一概括的语法义;区别体现为两者形式与语义上的不平行性。这种不平行性主要通过图式化过程的突显差异进行认知识解。“一”从整体上突显数量信息,提供概量,具体表现为极限程度的不充分性和极限程度的充分性。“满”突显充盈度的饱和,提供全量,具体表现为概括程度的充分性。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技术》2017,(1):21-27
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和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是对生活、工作、学习带来重要影响的新兴技术。文章分析了VR、AR的区别和教育特性,探讨了两者在硬件定制化、内容可视化、环境虚拟化、体验真实化等方面的开发应用思路。最后,文章描绘了基于VR、AR的学习生态圈,并针对两者的发展瓶颈问题,介绍了融合现实(Merged Reality,MR),探讨了MR与VR、AR的关系。文章的研究,能协助学习者更好地应对未来教育所面临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挑战,以更好地激发批判性思维、提升协同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光是思想力求成为现实是不够的,现实本身应当力求趋向思想。”通过文本分析可以发现,“现实”对于“思想”具有基础决定作用,“思想”对于“现实”具有主观能动作用,“实践”是促成两者从对立到统一的根本方式。两者的对立统一关系主要体现在“现象性”与“本质性”、“历史性”与“未来性”、“个体性”与“普遍性”、“局部性”与“整体性”的四种张力结构中。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既要在两者的对立中把握两者的统一,也要在两者的统一中把握两者的对立,不断促成两者在对立统一的相互转化中螺旋式发展。  相似文献   

9.
从两个个案入手,诠释了创造、教学的概念及两者关系,建构了基础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探究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教与学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教师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0.
从两个个案入手,诠释了创造、教学的概念及两者关系,建构了基础性、主体性和创造性的课程体系,实施了探究性、体验性和创造性教与学的教学改革,在实践上解决了学生学习方式改革、教师教学方式改革中的基本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不同藏、汉初中生家庭教养模式、应对方式的差异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采用父母教养方式问卷(EMBU)和应对方式问卷对辽宁省226名藏族初中生和103名汉族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藏族与汉族初中生的父母教养方式、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差异,两者水平有较高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教学公平与差异教学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两者并不对立,差异中有公平,公平中有差异。差异是绝对的,教学公平是相对的。通过有差异的教学,达到有差异的公平是可行的。本文从教学公平的内涵以及教学公平的平等性原则、异性原则、全纳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角度对教学公平与差异教学的关系进行了进一步地阐述。  相似文献   

13.
亲师矛盾是指家长在与教师直接或间接的互动交往过程中,由于一方或双方的原因引发的沟通信任危机、情感关系疏远,或是不满意对方的专业水平和匹配程度,继而引发的亲师问题[1]。不可否认的是,现今家园关系中存在着家长与教师的矛盾和冲突,但家长与幼儿教师对亲师矛盾的归因却存在差异。本研究尝试剖析了亲师矛盾中亲师双方归因的现实样态,有针对性地从幼儿园、幼儿教师与家长三方面为解决亲师矛盾提出重构建议,以推动学前教育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外学生混班教学在当前高校中颇为盛行也广受争议。争议的焦点之一就是混班教学情境会不会影响学生学习绩效以及如何影响的问题。从关系嵌入的视角来看,中外学生关系嵌入程度是解释混班教学条件下学生学习绩效差异的关键。研究表明,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程度和兴趣驱动性关系嵌入程度对个体学习绩效均有显著的积极影响,但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对学习绩效的促进作用相对更为显著。学业自我效能感对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和兴趣驱动性关系嵌入两者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具有部分中介作用,但它对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与学习绩效关系的中介效应相对更为显著。文化距离对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和兴趣驱动性关系嵌入两者与学习绩效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但它对任务驱动性关系嵌入与学习绩效的调节效应相对更为显著。表明在文化距离越大的情境下中外学生关系嵌入对提高学习绩效就越重要。  相似文献   

15.
广告文案写作与文学写作虽然有诸多的内在联系,但两者的差异性也是值得关注的。从写作目的性、写作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传播原则与方式、文学表现手段的运用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蒋国珍 《现代教育技术》2004,14(3):30-33,37
该文从学校教育的组成要素和教育的规范程度探讨了远程教育与传统教育两种教育形态的共性,从教育的时空、面授的连续程度和教学模式三方面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和联系。认为一方面,不能简单套用传统教育的做法,另一方面,要从传统教育理论中吸取营养,发展远程教育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道德教育与心理咨询的关系从理论上讲既有统一的一面也存在着对立的一面,从表面上看两者在教育对象、内容、目标、方法、运作机制、理论基础上均有较大的差异,但从深层次上分析两者在对象、目标和方法上是统一的。在教育实践中由于两者对受教育者的要求、遵循的原则、运作机制等方面不相同,在某些方面又不尽协调从而导致两者在实践中存在着角色冲突,并碍各自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采用自编的“大学生理想-现实自我差异问卷“和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考查了447名1~4年级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状况及其与抑郁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学生被试的理想自我概念与现实自我概念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在学业、情绪和总分上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家庭经济状况差的大学生被试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显著大于家庭经济状况好的被试;大学生的理想-现实自我概念差异与抑郁具有显著的正相关,情绪、人际、家庭自我差异等对抑郁的影响作用较大.  相似文献   

19.
肖阳 《考试周刊》2011,(92):24-25
「彼」和"他"作为日语和汉语第三人称代词的代表,看似只是简单的对应关系,但由于日汉语言的发展历史、语法体系和语言习惯的关系,两者并不是一味相同,相同之外依然存有差异。本文以「彼」和"他"为主要研究对象,由用法的解析开始,主要从语法、语言习惯上归纳两者使用中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以对日语学习和日语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史记》《汉书》酷吏列传存在史实记述、谴词用语、天子称谓等诸多差异.两者对待酷吏态度的不同,与司马迁、班固的身世经历、所处时代的文化专制程度都有极大的关系.班固将张汤、杜周从酷吏传中析出,另立它传,是根据类传与专传体例所作的调整,这也是班固对史书体例精细化的一个例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