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依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本课程首先在高一年级实施与探索。高一年级按照“探究自然世界、关注社会生活、感受自我成长”三条线索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学期高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之一是“探究自然世界”。由于本课程在山区学校处于探索阶段,现成的、可供参考的经验较少。为能较  相似文献   

2.
朱伟成 《教师》2008,(6):23-25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其宗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为了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进一步推动我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进程,统筹部署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依照《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等指导性文件要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实践探索,构建符合《纲要》精神并具有地方特点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体验性课程、实践性课程、综合性课程,具有强烈的生成性特征,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形式都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三条线索进行开展。课程的目标就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通过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探索和创新意识,增进学生与自然、社会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实践活动把知识、方法和技能融人个体,从而构建自然、和谐的人。  相似文献   

3.
正综合实践活动是一门高度综合的课程,它是基于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从本质上讲,这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指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综合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密切学生与生活的联系,推进学生对自然、社会和自我之间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小学生的经验、密切联系小学生的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它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计划 (试验稿 )所规定的必修课程 ,自三年级开始设置 ,每周三课时。综合实践活动被公认为我国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的实施给学生、教师、学校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是我们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也发现了两个令人担忧的误区。学生与自然的关系 ,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 ,学生与自身的关系是综合实践活动内容选择和组织的三条线索。学生与自身的关系其实存在于学生所有活动之中。《综合实践活动指导…  相似文献   

5.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一种体现对知识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根据综合实践的这一特征,我们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十分注重校本主题的开发。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的生活实际,和社会实际,学校确定了亲近自然、了解自我、观察社会、追寻文化四个领域作为校本开发的主题。在学校进行的“家庭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课题研究中,  相似文献   

6.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进程,以主题活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日益得到常态化实施,许多学校都能依据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他人、人与自我的三个维度,开发出相应的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开展有声有色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7.
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混同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针对当前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中的混同问题,从课程内容与实施方式及课程间存在的相互包含关系三方面进行理论分析,指出:课程开发主体相同与课程资源共有是导致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内容混同的原因;课程形态主要源自于课程选择具有开放性、课程操作侧重实践性、课程时空具有灵活性、课程评价重视学生参与的选修课与活动课,是导致校本课程与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方式混同的原因;两种不同课程类型的相互包含关系也造成了它们在课程实施中的混同。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颁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设置、地方管理和学校开发的课程领域”,“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要集中体现学校的特色,学校应对综合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几年来,我校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校本课程的开发结合起来,以校本课程的内容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载体,以综合主题或综合项目的形式将信息技术、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四者融合在一起实施,使四大领域的内容彼此渗透,达到理想的整合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充实了校本课程的内容和活动方式,为我们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的指导。  相似文献   

9.
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是小学数学新课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一课程的实施应充分体现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形式的自主选择性。基于数学实践与综合应用课程的现实性、开放性、过程性和发展性,其选择应满足5条原则:基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直接经验;有效利用所学数学知识;着眼于学生与自然、与社会协调发展;体现学校与区域各自的特色;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相似文献   

10.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倡导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为学生开辟了一条与他的生活世界交互作用、持续发展的渠道。我们应让学生走入生活,亲近科学,体验科技,在丰富多彩的科技活动中增长科普知识,开发创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促进科学与人文的相融。一、走进生活:在合作探究中发展自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往往超越书本知识学习的局限,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并深入自然情景、社会背景或社会活动领域,开展探究社会参与性的体…  相似文献   

11.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可义 《教育探索》2002,(12):32-33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组织,要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等线索进行。内容选择要遵循贴近学生生活的原则,适应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成长要求的原则,有利于青少年自主开展探究的原则,体现学校和社区特色的原则,体现与各学科联系的原则,有利于开发配套器件、加强实践环节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韩可与 《教育导刊》2004,(17):17-18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它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自主性、生成性,以活动为载体,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特征。旨在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直接体验与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对社会、对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生活中主动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对知识的综合运用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3.
丁宁 《云南教育》2004,(5):21-22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其总目标是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实践的积极体验和丰富经验,形成对自然、社会、自我之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发展对自然的关爱和对社会、自我的责任感;形成从自己的周围生活中主动地发现问题并独立地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发展实践能力,发展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能力;养成合作分享,积极进取等良好的个性品质。  相似文献   

14.
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科学教育改革的主要阵地之一。温州市初中科技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是生成性的,突出科学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探究能力的培养;课程内容的构建从自然、社会和个人三个维度出发,在内容选择与组织上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这一课程目标为核心,处理好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个人这三条逻辑线索之间关系的平衡与协调。  相似文献   

15.
综合实践活动从本质上讲是一门非学科领域.是基于生活实践领域和学习者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就综合实践内容而言.它不仅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四大领域.还包括大量的非指定性内容领域。如学校的传统节日(科技节、体育节、艺术节、英语节、读书节等)、班队活动、  相似文献   

16.
林华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2,(3):120+122-120,122
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讨论稿)》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指导纲要还指出需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三条线索选择活动内容。上述原则性的规定,无疑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益的指导。然而,如何从小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和确定适切性的活动主题,仍然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17.
李鹏 《中小学电教》2010,(1):112-115
《国家九年义务教育课程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并规定了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和信息技术教育为四大指定领域,  相似文献   

18.
新课程的一个亮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其内容的选择和组织就是围绕学生与自然的关系、学生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学生与自我的关系3条线进行开展的,重要的是它关注学生作为“整体的人”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综合实践活动不是以知识的逻辑系列呈现,而是以主题活动形式展开的。活动的实施离不开一定的主题。主题的选择是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现实生活为基础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中选取探究内容。提高教师对主题活动的开发能力,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内在要求。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是: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体现每一所学校的特色;反映每一所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开发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内容,可以以学生为核心,围绕“三条线索”来进行。  相似文献   

20.
综合实践活动应当以“过程导向”的后现代课程观为理论基础,其开发、设计和实施必须“坚持学生的自主选择和主动探究、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推进学生与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情感体验,谋求自我、社会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发展;强调走向社会,走进生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提倡自主参与式实践性学习,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等基本概念。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具有以下性质:它是一种正式和必修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既是国家课程,又是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