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庭康 《新闻窗》2008,(6):63-64
怎样选择和讲好一个故事,是我们在摄制电视专题片、纪录片中必须思考和琢磨的问题。这不仅是电视表现手段之所长和优势,也是电视受众的需求。我自2001年开始,拍摄了一些纪录片。其中,纪录片《守望》和纪录片《那山那人》分别在2003年和2004年参加贵州省广播电视评比中,获得二等奖,受到专家和评委的好评。在拍摄纪录片的实践中,深感讲好故事的重要和必要。  相似文献   

2.
故事与问题有着内在的一致性。故事是问题引起的,问题是故事的核心。讲好中国故事是对中国问题的展示与探寻,中国问题体现了中国故事的现实图景与生活进程。因此,讲好故事离不开讲好问题,"讲好"中国问题是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第24届"中国新闻奖"调查性报道一等奖作品《五问县级公立医院改革——睢宁县改革试点的考察报告》(以下简称《五问》)和文字系列一等奖作品《丰收稻谷堆成山  相似文献   

3.
拍摄《石头梦》断断续续已有五年了。自一九九二年成片后,在同行中引起了一些争议。就拍摄《石》片的背景,过程以及构思情况,作者想在此谈一点看法,以求指正。  相似文献   

4.
为者常成 行者常至——长篇报告文学《不知天命》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宇宁 《视听纵横》2008,(5):104-105
韶良又要出书了。记得还在1994年的时候,韶良送过我一本书,书名叫《绝顶的梦》,汇集了他历年所写的报告文学、散文和随笔。那本书很好看,书名富有诗意。我至今还藏着。这次,韶良为他的新作取名《不知天命》,其意蕴耐人寻味,和前一本书讲的都是别人的故事不同,《不知天命》为读者讲了作者自己的故事——一个关于创业的故事。这个故事讲得很生动、很感人。  相似文献   

5.
要当记者,先说责任讲这个题目前,先讲一个故事。1980年一个青年作者向《吉林日报》投了一篇稿子,题目叫《钱被风刮跑以后》。大意是说作者骑着自行车在街上走,不小心撞上了一个老人,把他手里的一叠人民币撞落在  相似文献   

6.
<正>通过对普通人的真实记录,利用纪录片的视听语言、空间叙事,通过自叙和他叙等影像功能,以柔性叙事代替刚性宣传,讲好中国故事,在国际传播中实现社会共情,向世界展示美好、温暖、可敬的中国形象,是笔者拍摄纪录片《义乌有个“阿依乐”》的初衷。然而,要讲好这个故事实属不易。  相似文献   

7.
叶造 《东南传播》2020,(12):65-67
福建省广播影视集团海峡卫视联合央视纪录国际传媒有限公司、福建省海洋影视文化中心,历时三年拍摄制作的八集系列人文纪录片《海上福建》成功登陆央视纪录频道黄金时段,同时海峡卫视通过中国卫星长城平台面向全球229个国家和地区同步播出,收获各界好评。2020年10月《海上福建》入选国家广电总局优秀国产纪录片库。本文对《海上福建》纪录片从故事策划、故事调研、故事分集到最终成片的具体过程全面分析,探讨中国纪录片在对外传播中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的相关实践,以求总结一些经验教训,供读者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8.
《故事会》创刊二十三年了。《故事会》的诞生有一个“偶然”的故事。那是一九六二年十二月,上海文艺出版社戏曲编辑室副主任顾伦和老编辑李中法到江苏常熟去征求对《戏曲故事》的意见,发现当地的故事活动相当活跃,讲的大都是根据现代戏曲、电影、小说、报道等改编的新故事。农民讲,农民听,很受欢迎。感到要使《戏曲故事》受到读者欢迎,应该走口头说讲的路。回到上海一了解,原来上海的故事活动也已经开展多年,故事员们已经深感故事材料不足,迫切要求出版故事脚本。为了适  相似文献   

9.
梅尔文·门彻在《新闻报道与写作》一文中说:“特稿已经被证明是一个讲述故事的有用的写作工具”;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高钢说:“如何讲一个好故事及讲好一个故事,是对特稿的最高要求”;高小康在《人与故事》一书中,对故事有这样的定义:“一切故事都是人对自  相似文献   

10.
这几年,有些报纸喜欢刊登和转载“奇闻”。下面举一个典型事例。 1980年9月,我在陕西省第五次故事会上,听到汉中地区群众艺术馆周竞同志讲的故事《王奶奶的小枕头》。这是他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一个儿童故事。1982年,浙江日报、甘肃农民报、太原日报先后以新闻体裁报道了这一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0月11日,沈阳广播电视台公共·社会频道《今日法治报》开播,子栏目《孙刚说事》正式和观众见面。故事化叙事+评书式表达是《孙刚说事》特有的传播模式,故事化讲述,讲好故事,讲好故事。是节目开播以来所秉承和追求的,新闻专题是内容,故事化、评  相似文献   

12.
正看过美国电视纪录片《篮球梦》,国内的电视纪录片《远去的村庄》《望长城》《春秋》《小鸭子的故事》《急救》等等后,不禁慨叹自己拍摄纪录片的问题和不足。前期拍摄完成后,面对大堆的素材,难以下手编辑,或忙于整理片子的中心思想,或困惑于素材之间逻辑。想要表现生活中的一个人—件事,既要讲得清楚明白,还要讲得生动有感染力,而结果往往令人大失所望,平淡枯燥的叙事连自己都没有耐心看下去,更别说考虑观众的感受。电视片的审美趣味从哪说起?在思考电视纪录  相似文献   

13.
迪士尼根据中国民间故事题材,三度拍摄《花木兰》,我国历代文人对花木兰故事的各种改编也不计其数,但让国人心有不平的是,为什么迪士尼改编的花木兰题材的影片可以全球热映,而我们改编的花木兰作品却难以走出国门?讲好中国故事需要如何创新、突破?文章梳理、分析了花木兰故事的起源与改编,反思其在传播过程中带给我们的困惑,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思路:精品化打磨、多元化呈现、全球化传播、品牌化提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新闻周刊》2005,(2):69-69
★《史努比》 史努比是花生漫画的主角之 一,一只又懒又喜欢管闲事、 常常语出惊人的小狗。其故事 被改编成50部动画片,并多次 获奖,包括五次艾美奖。作者 查尔斯·舒尔茨2000 年病逝 后,花生漫画也结束了50年的 连载历史。 ★《迪尔伯特》 迪尔伯特是美国漫画家斯科特·亚当斯创作的人 物——一个微胖、缺少社交能力的倒霉工程师, 被西方白领视为代言人,1997年被《时代》杂志 选为当年美国最有影响力的25位杰出人物之一, 其故事已经被改编为电视剧。 ★《蜡笔小新》 日本漫画家臼井仪人创作的 漫画形象。随着…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冯小刚执导的地震电影——《唐山大地震》正在杭州紧张地拍摄,剧本原著小说,加拿大华裔女作家张翎的小说《余震》和其他五部张翎作品近日已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结集出版上市。《唐山大地震》导演冯小刚这样评价原著《余震》的故事:这部戏的  相似文献   

16.
《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荆门五村农田水利研究》(以下简称《治水》)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2003年,作者在荆门农村的一个村民小组参加用电用水协会的会议。村民开了几次会,硬是没办法达成一致意见以合作提水。于是,在这个大旱之年,村民面对泵站的水,显得很无奈。造成这种尴尬的原因在于,荆门农民已经深谙"怕饿死的人就会饿死,不怕饿死的人不会饿死"  相似文献   

17.
正1960年,上海海燕电影制片厂拍摄了一部抗战影片《51号兵站》,1961年作为建国12周年的献礼片首映;2007年,中央电视台根据故事情节,拍摄成26集电视连续剧《51号兵站》播出。剧中"小老大"在日军的魔掌下为新四军运输军需物资的故事家喻户晓。那么,"小老大"的原型是谁,新四军吴淞物资采办组的原址在哪儿?  相似文献   

18.
前不久,一个偶然的机会,我与河南电视台纪录片工作室主任王宝寅老师同桌吃饭.王宝寅主任是河南电视台的一名老记者,曾经创作过《起诉在东京》、《崛起之路》等一系列获国际、国家大奖的作品,他是我十分尊重敬佩的前辈.王主任前一段时间在新疆采风拍摄,他给我们讲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故事.  相似文献   

19.
马锡五,就是解放初拍摄的电影及戏剧《刘巧儿》里马专员的原型。“马锡五审判方式”。在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司法战线上树立了一面旗帜,受到毛泽东主席的赞扬。其故事至今仍在群众中广为流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是一部伴随中国人成长的古典神魔小说。2001年,美国哥伦比亚电视台(NBC)以《西游记》故事为原型改编并拍摄制作了一部7集的美国版《西游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