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短跑运动员不同强度时唾液溶菌酶的变化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笔者对 10名短跑运动员进行了为期 7天的不同强度负荷短跑训练 ,采用琼脂平皿扩散法测定了受试者唾液溶菌酶滴定值 ,并同步测定了血尿素和尿白蛋白作对照。结果表明 :唾液溶菌酶对中低强度运动负荷反应灵敏 ,所反映的机能状态与血尿素、尿AIb所反映的相似。提示 :唾液溶菌酶有可能作为运动员训练中运动量评定的无创性指标 ,但在大强度负荷条件下运动员唾液溶菌酶个体差异大 ,运用该指标进行运动量评定时 ,需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2.
血乳酸是糖酵解的终末产物,运动时血乳酸的升高和运动的绝对强度有关。长期以来,血乳酸一直被国内外用以评定运动时人体无氧过程的重要指标。但国内对游泳运动时血乳酸的变化未见有过系统研究报道,仅国家体委科研所运动医学研究室对游泳后尿乳酸和运动量(主要是强度)的关系作过报道。我们从1978年起,开始研究血乳酸的变化,探讨游泳运动员发展无氧能力的规律。  相似文献   

3.
运动训练中,选择适宜的运动强度提高训练效果和运动成绩,是当前训练负荷发展的总趋势。为分析乳酸与短跑能力的关系和乳酸与短跑运动代谢特点及乳酸在选材中的应用,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短跑运动中的乳酸变化,结果发现短跑运动后的血乳酸浓度与运动强度、运动量、训练水平、糖原含量以及缺氧等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高水平运动员的最大血乳酸值高。利用血乳酸指标能够反应不同运动方式及不同运动强度下能量供应情况和机体耐受情况,反映运动训练的水平,可广泛应用于短跑运动训练的监控和选材中。可考虑将45-60米段落跑的成绩和血乳酸值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水平,成绩好且血乳酸值低的运动员应作为重点对象加以考察;将80米的成绩与其血乳酸值结合起来,共同评价运动员的速度耐力水平。  相似文献   

4.
采用功率自行车或心率遥测仪对WCBA优秀女篮运动员进行测试,通过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对训练负荷进行监控和评价,为女篮运动员体能训练提供科技支撑。研究结果发现运动员功率自行车或训练中大强度训练血乳酸和脉搏呈现不稳定状态,持续一段时间后,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明显下降,反应延迟,注意力分散,通过短暂调控,运动员恢复到较为理想的状态。研究结论:在WCBA运动队训练中,建议使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监控和评价WCBA的训练负荷。通过对WCBA运动员训练负荷(心率和血乳酸)的测定,可以反映训练负荷强度的大小,对运动员承受训练负荷的能力和训练后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提高训练效果。训练中应根据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变更训练计划,调整运动强度,防止疲劳的产生。运用心率和血乳酸指标加强科学化训练,提高WCBA女篮的训练质量和专项负荷能力。  相似文献   

5.
艾灸在改善心肺功能、提高免疫系统水平、增强机体物质储备方面有着独特功效。为探讨艾灸对运动训练大鼠皮质醇、心钠素、血乳酸水平及脏器指数的影响,以SD雄性大鼠为实验对象,建立跑台运动训练模型。将实验大鼠随机分组为安静对照组、训练对照组、艾灸训练组,每组各8只。测定皮质醇、心钠素、血乳酸及脏器指数水平等指标。研究结果显示,长期大强度训练引起大鼠体重显著性下降,艾灸可以抑制这一下降趋势;大强度训练可以引起血乳酸含量升高,艾灸加快了运动过程中血乳酸的清除速率;长期大强度训练引起大鼠心钠素水平显著性下降,艾灸可以抑制这一下降趋势;有效抑制了运动造成皮质醇水平的升高;抑制这种由于大强度耐力性项目造成的脏器指数变化。提示,艾灸可望作为现代高水平运动队常用的一种培补手段。  相似文献   

6.
血乳酸是评定有氧和无氧代谢能力的重要指标。本文通过观察女子赛艇运动员两周冬训前后血乳酸和心率的变化,来探讨递增负荷运动实验评价有氧耐力和乳酸无氧阈在赛艇训练中的应用价值。测试对象:辽宁省女子赛艇运动员21名,年龄22.2±2.6岁,身高180.4±2.0cm,体重72.8±3.2kg。结果表明,经过两周的训练,在完成同样负荷运动时,队员的心率明显下降,并具有显著性意义。分析与讨论:女子赛艇运动员训练前安静时血乳酸平均值为2.33±0.88mmol/L,训练两周后为1.66±0.79mmol/L,均明显高于上述正常水平。安静时血乳酸的增高可能与前一日的大强度训练…  相似文献   

7.
研究心率和血乳酸与女子500m四人皮艇运动成绩的相关性,探讨心率和血乳酸的联合检测对女子四人皮艇训练监控的应用价值。研究得出,在大强度比赛或者赛前集训中,心率与血乳酸的联合检测能更好地反映运动强度,具有切实的意义;心率、血乳酸值与女子500m四人皮艇运动成绩存在显著相关;心率与血乳酸的联合检测对女子四人皮艇运动训练监控具有切实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该研究旨在观察乳酸阈强度训练提升超重女大学生心肺机能和改善身体成分的效果。方法:通过递增负荷实验测定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绘制血乳酸-走跑强度动力曲线,依此确定运动干预强度及设计运动方案;受试者进行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训练;测定实验前后身体成分、肺活量、最大摄氧量、超声心动等指标进行与对照组的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超重女大学生个体乳酸阈为3.75±0.91mmol/L,乳酸阈强度为6.91±0.88km/h,乳酸阈强度训练靶心率为137±12.2次/min;实验组训练后,体脂%、腹部脂肪含量等非常显著的下降,最大摄氧量、肺活量、每博输出量、射血分数显著性提升;对照组无明显变化。结论:12周乳酸阈强度运动锻炼可显著改善超重女大学生的心肺机能和身体成分;本研究得出的乳酸阈强度可作为超重女大学生有氧健身的参考强度。  相似文献   

9.
对135名专项成绩达二级以上水平的受试者800米跑比赛前后的血氨、血乳酸水平进行运动现场实地检测,结果发现,800米跑后受试者血氨及血乳酸均显著高于运动前水平(P<0.01及P<0.001);血氨男性高于女性(P<0.05),血氨与血乳酸水平的变化完全一致,但血乳酸未见明显的性别差异。结果表明,800米跑血氨与血乳酸相伴变化,血氨可以作为评定运动负荷强度、量度的较理想指标。为血氨指标的实际应用提供了大样本检测数据。  相似文献   

10.
人体能量代谢随运动强度的增加而改变,无氧阈被用以描述能量代谢由低强度向高强度转换过程中的临界强度。在众多无氧阈相关指标中,最大乳酸稳态(MLSS)常被当作评价无氧阈的金标准。最大乳酸稳态是持续运动中血乳酸相对稳定且可长时间维持的最高输出功率/速度(MLSSw)和血乳酸浓度(MLSSc)。MLSS的测试结果受运动方式、实验对象和测试方案等多个因素影响。人体运动的MLSS是乳酸产生、转运和利用综合作用的结果,乳酸穿梭学说解释了不同运动强度下人体的血乳酸反应和MLSS的生理学基础。对MLSS历史发展、生理机制和影响因素的梳理有助于更好地理解人体的能量代谢过程,更为准确地开展有氧能力的评价和制定耐力训练计划。  相似文献   

11.
影响大强度负荷后血乳酸清除速率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揭示大强度负荷后放松活动强度、运动员运动水平和机能水平与血乳酸清除速率之间的关系,选择22名游泳运动员进行实验。结果表明:放松活动强度影响血乳酸清除速率,血乳酸下降曲线存在“拐点”现象,其位置与运动员个体训练水平,机体血乳酸清除能力有关;运动员运动等级水平高、ILAT指数小则血乳酸清除能力强。  相似文献   

12.
运动减肥中运动强度确定依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实验法,分别测定体脂百分比低、中、高3组受试者在递增运动负荷中的有氧能力指标、呼吸商等气体代谢指标以及无氧运动能力指标,研究体脂百分比与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体脂百分比与有氧、无氧能力各指标间呈显著的负相关;在样本整体运动能力均处于低水平的状况下,高体脂百分比组有氧和无氧运动能力均较差;在递增运动负荷中,高体脂百分比组的呼吸商上升幅度较大,在接近乳酸阈值附近呼吸商值偏高。说明高体脂成分是机体运动能力的限制因素;对于运动水平较低的个体,在较低负荷下结合呼吸商情况,确定运动减肥强度具有重要意义。提示:肥胖程度高的个体,其乳酸阈值小,相应的乳酸阈强度低,在运动减肥中应采取相对较小的运动强度。  相似文献   

13.
有效掌握运动员的生理负荷强度。尤其是比赛生理负荷强度是正确认识项目特点,科学评价训练负荷,优化训练手段的基础。是实施训练控制的重要环节,是科学训练的先决条件。多年来,许多从事女子曲棍球运动的训、科、医人员都致力于对强度监控手段和方法的探索和研究。研究者大多运用在大强度训练中变化显著的指标来评价训练负荷强度,目前主要有心率、血乳酸、血清CK、血红蛋白、尿蛋白等。而监控比赛强度的指标多集中在实时心率。虽然实时监控比赛心  相似文献   

14.
在运动训练的生化监控中,血乳酸是一个十分常用、也比较成熟的指标,它广泛应用于运动员训练水平的评定、运动强度的制定、训练负荷的的评价等方面。本文通过对血乳酸的概述、测定方法等方面,阐述血乳酸指标在运动训练中应用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讨急性运动对血浆肾素活性(PRA)、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Ⅱ)的影响以及它们在运动后蛋白尿生成机制中的作用。本文观察了大鼠大强度间歇负重游泳运动后PRA、AⅡ浓度的变化及尿总蛋白(TP)、白蛋白(ALb)β2微球蛋白(β_2-mG)排泄率变化。结果发现:①急性运动可导致PRA、AⅡ明显升高(P<0.05;P<0.01),运动后尿TP、ALb、β_2-mG排泄率也有明显增加(P<0.01)。②PRA-AⅡ与尿ALb之间存在明显的相关性(P<0.05)。提示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参与了运动后蛋白尿的生成过程。  相似文献   

16.
刘欢 《体育师友》2016,(1):54-56
运动时体内代谢过程加快,代谢产物增加,内环境发生暂时的改变,从而使机体的一些指标和血液中的某些成分发生变化,例如:心率、血乳酸等。文章选择8名同学进行不同负荷跑,记录跑后即刻心率、血乳酸和运动成绩,了解不同负荷后的身体反应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大强度负荷后,不同项目中,血乳酸和心率并不呈同步变化趋势,心率指标的灵敏度较低,而血乳酸指标能够比较敏感地反应运动员承受不同负荷时身体机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
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生理生化指标监测手段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目的:研究散手运动员赛前训练中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方法:选择8名男散手运动员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时点连续采血进行测试,观察运动员赛前训练某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规律。结果:血乳酸是反映散手运动员运动训练强度的敏感指标;血色素是评价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贫血的生理指标;血尿素和肌酸激酶是监控运动员运动负荷的生化指标;血清睾酮是反映运动员的运动疲劳和选材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心率作为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的生理指标以实用性易测性等特点在运动中被普遍应用.但是心率极易受许多因素影响,因此影响到心率监控和评价的可靠性.乳酸是人体供能体系中的一个重要中间产物,运动时乳酸生成和乳酸清除的代谢变化是掌握运动强度的灵敏指标.通过心率与血乳酸结合的新角度提供一种利用无氧阈心率指导运动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对篮球运动员选材的新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运动训练学的角度出发,利用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对篮球运动的选材进行研究和综述,并与运动竞赛相结合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现有的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的选材指标不能充分体现篮球项目的特点;运动生理学指标中,肌纤维组成、血乳酸、心功指数、发育程度的分型、尿肌酐更能代表篮球运动的特点;运动心理学的选材指标中,认知焦虑、运动智力、意志力、敢为性指标与运动员的竞技能力相关密切。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在不同强度和时间运动时,血乳酸和血红蛋白的变化特点。结果表明:运动时血乳酸浓度和血红蛋白含量有明显升高(P<0.01)。其变化特点与运动强度和时间有密切关系,但大强度短时间运动时,血乳酸浓度与血红蛋白的含量上升尤为显著(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