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姜兰  毕强 《现代情报》2007,27(6):19-20
信息具有商品的属性,信息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信息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信息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是信息商品的有用性。随着人们对客观事物认识的深化和社会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信息商品的文化价值属性,又从信息商品的使用价值中分离出来,逐步发展成为同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和作为信息商品效用性的使用价值一样的价值。  相似文献   

2.
林海青 《情报科学》1993,14(1):43-46
非独占性是情报商品的最为主要的特征之一,它对情报商品化具有很大的影响。本文讨论了情报商品的“独占性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个问题的机理,阐述了各种类型的情报商品的独占性特点及其在商品化过程中的表现,以及对情报商品的独占性的保护。认为情报商品的独占性问题源自情报商品的知识产品属性,可以通过知识产权法和技术合同法来保护其独占性。  相似文献   

3.
论学术期刊的准商品属性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学术期刊作为一种特殊的高品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产品,同样具有商品的二重性,是商品。但学术期刊又不是一般的商品,它的使用价值通常是间接的、潜在的、持久的、滞后的,它的价值也往往是抽象的、潜在的、难以量化的,它难以在市场中得到等价交换,存在着“价值错位和双重补贴”现象,因而它的商品属性是不完整的,恰切地说,学术期刊只具有准商品属性。  相似文献   

4.
在线评论中包含的用户对商品属性的偏好信息能够为企业制定商品研发和营销策略提供依据.提出了从在线评论中识别用户对商品属性偏好信息的框架和流程,结合现有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和数据挖掘方法,利用国内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上用户对计算机商品的在线评论文本为研究对象,通过实例详细阐述了在线评论中用户对商品属性偏好信息的识别技术和方法,实证了本文提出的框架与流程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认为《情报杂志》1994年第6期发表的李艳林同志的大作是篇敢于提出问题的好文章,并介绍了北京社会科学情报界从1993年12月起开展的一场有关信息产业理论研究的辩论。着重分析了“信息产业热”中存在的种种认识混乱,如“产业”与“事业”不分、“商品”与“产品”不分、“信息商品”与“物质商品”不分、“产业信息化”与“信息产业化”不分,等等。并对这些混乱发表了自己的看法,认为目前开展的这场辩论,事关信息产业的健康发展,值得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6.
科技情报商品及影响其使用价值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江治平 《情报杂志》1992,11(1):43-46
科技情报商品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既属于精神产品范畴,又不等同于一般的精神产品,具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性质。指出针对性、内含信息量、可靠度、时效性等是影响科技情报商品使用价值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7.
游学力 《内江科技》1994,15(1):44-47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伟大理论指引下,水管单位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中心,依靠水资源走向多方位全面有偿服务,把水利工程、水利经济和水利工程之“水”——特殊属性的商品推向市场,突出水利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全社会都来关注水利发展。笔者结合内江市的水利现状,对水利工程商品水如何走向市场做以下  相似文献   

8.
俞培果  沈云 《情报杂志》1996,15(2):24-26
对情报商品的知识性,无损性,失效性,共享性,稀缺性,资源性等作了进一步的讨论,认为将情报商品的共享性称为“分享性”更为合理,提出情报商品具有唯一性,其产品生产具有重复性;情报商品使用价值转移具有守衡性,情报商品具有与其知识内容的分离性;情报产品商品化具有有限性。  相似文献   

9.
胡世禄 《软科学》1992,(3):9-12,17
<正> 随着我国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深入改革,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进一步拓开,以及经济建设加强了对科学技术的依靠力度,技术成果作为商品越来越活跃在我们共和国的广阔市场上。在这种新的形势下,对于技术商品的属性问题,如何从理论上认识得更清楚更深透一些,对它的特点把握得更准确一些,并从实践上增添一些相应的新措施,以推动业已形成的技术市场更快更好的发展,这仍然是一个应进一步去讨论的课题。一、技术成果作为商品的一般属性技术成果之所以能够成为商品,是因为它具有商品的一般  相似文献   

10.
王倩倩  潘雪莲 《现代情报》2017,37(7):166-171
网络商品评论对于消费者决策以及商家收集反馈信息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如何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是深化网络商品评论的关键问题。对近年来发表的国际权威文献进行梳理,通过关键词聚类以“数据流”、“信息流”、“知识流”为主线,深入解析网络商品评论的研究进展,并提炼出网络商品评论研究的焦点和重心,归纳出“评论传播”、“评论挖掘”、“评论使用”、“评论评估”四个层面的研究单元,并提出未来可在弹幕评论、图片挖掘、协同购物、评估分类等领域展开更多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吴先华  郭际  郭雯倩 《科学学研究》2011,29(9):1323-1330
 采用投入产出法的思想,通过构建数理模型,在中美两国2002年和2007年投入产出表的基础上测算了中美商品贸易的碳排放转移量。研究发现,由于中对美商品出口以劳动密集型与资源密集型部门为主、美对华商品出口以技术密集型与资本密集型部门为主。中国为美国的碳减排做出了很大贡献。认为应该从对商品和服务的消费角度来重新界定碳排放责任,为国际气候变化谈判提供更客观、可靠的数据;发达国家应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和资金援助,发展中国家应进一步努力加强技术创新,共同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12.
信息商品使用价值浅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玲 《情报杂志》1994,13(2):15-18
分析了信息商品的含义,阐述了信息商品使用价值的特殊性及其使用价值实现过程的特殊性,并讨论了影响信息商品使用价值实现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陈刚 《情报杂志》1994,13(3):21-24
通过对信息市场供求机制的分析,认为信息市场涉及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因此,信息商品的供求关系以及定价也随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不同而不同,必须区别对待。并对我国信息市场的供求状况及对策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4.
成亚林 《科技广场》2005,(3):98-100
随着科技的进步,众多的媒体企业也都在考虑如何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与自身的媒体优势相结合。如何更加有效地采集、存储、管理和使用多媒体信息,使媒体资产真正成为一种商品,从而产生出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主要从技术和管理的角度讨论传媒信息化过程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5.
王建华 《现代情报》2012,32(12):25-28
本文通过对商品两因素及知识经济的简述,联系知识产品的特点,阐述了商品两因素与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联系及指导意义,指出了在市场经济条件和知识经济环境下,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必须遵循价值规律,充分应用商品两因素的经济学观点,指导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  相似文献   

16.
政府信息资产及其运营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重要的信息资产.本文论述了政府信息资产的内涵,认为政府信息资源是一种经济资源和生产要素、政府信息资产的构成具有多样性、政府信息资产是一种权利型资产、政府信息资源转化为信息资产需要一系列的制度安排.文章从政府信息资产的激活、重组和风险控制等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资产的运营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美双边贸易不平衡额究竟有多大:1993-2002年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曹乾  何建敏 《中国软科学》2004,(8):74-78,33
中国和美国对双边贸易不平衡额问题的估计存在着很大的分歧,这种分歧已逐渐成为双边贸易摩擦的主要根源之一。2002年中国数据显示对美贸易顺差为427亿美元,而美国数据显示对华贸易逆差为1031亿美元,二者的差距高达604亿美元,那么哪组数据是正确的呢?我们认为二者都不完全准确。本文对中美贸易不平衡问题从计价方法、香港转口贸易、服务贸易、加工贸易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实证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不平衡额数据提供了估计。  相似文献   

18.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应用商业智能技术进行数据挖掘与分析对商家来说也越来越重要,分类回归树和神经网络算法是数据挖掘的经典算法,其广泛运用在数据分析、预测和评估等方面。文章分别运用分类回归树和神经网络算法对零售商品采取促销方案后收入变化的数据进行分析,并建立相应的模型对促销方案效果进行预测。  相似文献   

19.
知识产权对象与客体的界定长期无法达成一致,对知识产权法学的体系化具有不利影响。从传统民事权利对象的界定方法来看,知识产权的对象就是知识和信息,是有价值、可再现并与现有知识、信息相区别的知识和信息,具体包括作品、专利技术方案、商标以及其他未公开的信息。结合权利的本质可知,知识产权的客体就是利用这些知识信息所生之利益。权利客体的财产性和权利对象的独特性,是知识产权成为独立一类民事权利的二元依据。  相似文献   

20.
财政部2018年7月颁发的《知识产权会计信息披露规定(征求意见稿)》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的规范化提上了日程。本文首先建立了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来反映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并以信息技术业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对知识产权信息披露指数的价值相关性进行了分析。实证研究表明:上市公司知识产权信息披露状况间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信息披露状况对公司价值有显著性影响并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