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蜡梅还是腊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蜡梅是我国中部原产的著名观赏花木,它并非梅类,在分类上属于蜡梅科的蜡梅属,但人们常写作“腊梅”。如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十万个为什么》的植物③;金盾出版社的《家庭养花300问》、宋代诗人范成大的《梅谱》、《现代汉语小词典》中均只有“腊梅”。到底是“蜡梅”还是“腊梅”呢? 《梅谱》里虽称其为腊梅,却是这样说的:“腊梅并非梅类,以其与梅同时,而香又相近,色酷似蜜脾,故名腊梅”。《家庭养花300问》中也这样说:“它花色娇艳,幽香远溢,黄亮似蜡,香气如梅。”由此可见,蜡梅的“蜡”是指花色与蜂蜡一样黄的那种花…  相似文献   

2.
近日读《山东教育》2004年第6期,在“各抒己见”栏目中,薛炳群老师在《腊梅·蜡梅》一文中就究竟是“腊梅”还是“蜡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笔者查阅《新华词典》,发现“腊梅”条中仅有“腊梅,一作蜡梅”,而解释词义则是放在“蜡梅”词条中。可见,“腊梅”与“蜡梅”这两种写法都不能算错。那么,苏教版教材为什么把“腊梅”改成“蜡梅”呢?蜡梅一名不知源于何时,据有关资料记载,最晚应在唐代。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诗云:“故里琴尊侣,相适近蜡梅。”杜牧也有诗“蜡梅还见三年花。”蜡梅为什么称蜡梅呢?宋代任渊在《黄庭坚诗序》里说:“香气似梅…  相似文献   

3.
鲁迅儿时曾受教于寿镜吾老先生,就读于三味书屋。书屋为何以“三味”名之?我们曾见到三种说法,兹略述简评于下。第一种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三味”指读书有味,书屋后园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其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处,失之于牵强,故不大为  相似文献   

4.
梅,作为一种有特殊审美意象的植物,千百年来一直为我国历代文人津津乐道,比如,梅与兰、竹、菊合称为植物中的“四君子”,与松和竹同列为“岁寒三友”,至于咏梅的诗文词曲更是多得难以计数。不过有趣的是,文人们在谈到梅的时候,往往将梅花、梅子(梅花的果实)和腊梅三者混为一谈,特别是梅花和腊梅,几乎不分彼此。事实上,梅花属于蔷薇科,一般在冬末初春开花,可以说是常见植物在一年中开花最早的。所以唐代张谓《官舍早梅》诗曰:“风光先占得,桃李莫  相似文献   

5.
"君子不器"浅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舒英 《大学时代》2006,(11):46-48
本文从文本解读和孔子的“君子观”两个方面,寻找“君子不器”可能的思想内涵。指出“君子不器”不是才专与博的问题,“器”乃是一种君子人格状态的抽象,是一种“以礼修己”的人格表征,“不器”是说君子必须超越他律的“以礼修己”的范畴,而去追求形而上的为器之“道”。  相似文献   

6.
《中学语文》1998年第7期《“三味书屋”命名缘由三说略评》一文说“三味”有“三说”:一是指读书有味,书屋后的腊梅有味和桂花有味,是寿镜吾的儿子寿洙邻介绍的;二是指“读书味如稻粱,读史味如肴馔,诸子百家味如醯醢;三是指“再三体会玩味”。《略评》认为一说将读书之“味”与梅、桂之香味搅合在一起,失之于牵强,故不  相似文献   

7.
腊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这首诗说的是什么?对了,是腊梅花。我家旁边就有几棵腊梅树。(开头不错!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尤其古诗引用得恰到好处。)在这寒冷的冬天,一阵阵凛冽的寒风吹开一朵朵金黄色的腊梅花。远远望去,真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过于夸张,几棵腊梅树,无法形成一片海洋,建议删去。)一根根树枝随风摇曳,一朵朵腊梅花翩翩起舞,交织在一起,发出“沙沙”的响声,仿佛优美的乐曲。近看,一朵朵腊梅花娇艳欲滴,无比美丽。(用娇艳欲滴形容腊梅,不够准确。腊梅的美不在娇艳的外形,而在内在的气质,建议删去!)…  相似文献   

8.
梅与腊梅     
那么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 近日读报,看到选登的一篇学生作文,内容写得挺好,赞颂梅花的高洁品格,题名却标作《腊梅》、显然有些误会。腊梅究竟指哪种花呢?有人说梅花也可以叫腊梅。大致想来,似有道理。在我国的传统名花中,梅  相似文献   

9.
<正>昭君怨⊙郑域道是春来花未,道是雪来香异。竹外一枝斜,野人家。冷落竹篱茅舍,富贵玉堂琼榭。两地不同栽,一般开。这是一篇不同凡响的咏梅佳作。上片咏梅、惜梅。前两句咏叹梅花的出类拔俗,它不正面点破"梅"字,而是从开花的时间和花的色、香等方面加以比较:说它是花吧,春天还未到;说它是雪呢,却又香得出奇。前者暗示它在腊月里开花,后者表明它颜色洁白,不言腊梅而腊梅自在。从语言结构来看,则是每句之内,自问自答,音节上自然舒展而略带顿挫,涵泳之中,别有一番情趣。  相似文献   

10.
《诗经·伐檀》的主题历来有争议,近有梅琼林先生提出了“尊老”说。新说虽有新义,但不能成立。首先,君子并非是指老人;作为当时的老人也并非不素食。看来,应以旧说为更合理。  相似文献   

11.
同桌男生     
记不起是几时,他成了我的同桌,从那天起,战火不断,硝烟四起。可能是因为我们“生辰八字”不合,双方常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而大动干戈,吵得乌烟瘴气,而胜者往往是他,呜呼哀哉! 人人都说君子动口不动手,而他呢!“君子”动口又动手。 一次下课后,我坐在他的座位上和同学们谈笑风生。突然一本厚厚  相似文献   

12.
谭虎 《家庭教育》2014,(3):46-46
这是一句出自《论语·颜渊》篇的名言:“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故事是说孔子的弟子司马牛,在向孔子请教怎样做君子、怎样做到“不害怕、不忧愁”后,又对他的师兄子夏说:“人家都有兄弟,多快乐呀,唯独我没有。”子夏安慰他说:“君子对工作谨慎认真,不出差错;和人交往态度恭谨而合乎礼节。那么普天之下到处都是兄弟,君子何必担忧没有兄弟呢?”  相似文献   

13.
“君子比德于玉”,“玉”与“德”的关系密不可分。中国是爱玉之国、崇玉之邦,人们人为地赋予了玉石丰富多样的文化含义,其中就包括人们把玉的品质和人的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相结合,使玉有了德的内涵,而君子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表征理想人格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概念,“君子比德以玉”说是一种非常有特色的阐述君子人格的方式。  相似文献   

14.
张庆 《江苏教育》2000,(1):32-32
最近.我区不少老师打电话反映:苏教版小学语第三册“识字5”中的“腊梅”一词.在1999年修订本中改成了“蜡梅”。是不是原来酌“腊梅”错了?我查阅了《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上面也只有“腊梅”而没有“蜡梅”,不知道你们这样改有什么根据.盼给予解答。  相似文献   

15.
二梅     
二梅的名字很纯朴,像山谷中一树含羞的腊梅。二梅的故事很平常,如溪涧中淙淙的流水。二梅初来我们这小巷时,穿着土气但十分整洁的衣裤,恰如她的人。二梅很勤快。一有空,她就拿把扫帚仔细地清扫着巷里角角落落的垃圾。“孩子,看把你累的——反正明早垃圾工会来扫的。”郝大妈感激地看着这位勤快的姑娘。“没事”,二梅腰腆地笑着,“扫扫,路就干净多了。”二梅挺能干。那天,小倩嚷着要画报上漂亮的小童装,急得小倩妈直瞪眼。二梅不声不响地要了面报.两天后,她捧出了一套童装,一模一  相似文献   

16.
俗语云:“君子动口不动手。”说的是以理服人方为“君子”。而笔日“君子动口又动手”,指的是老年人健身,既要“动口”又要“动手”,方可谓“健康老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不要小看一朵花,一朵花里面能显示出不同民族完全不同的精神。梅、兰、菊、竹,在中国被画界誉为是“花中四君子”,那么,这种称谓缘何而来呢?从“忧道不忧贫”“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君子品德来看,花中“四君子”是中国文人对花的文化品格的注解。  相似文献   

18.
<正>【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孔子曾经说过:“君子不忧不惧。”并指出“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也曾经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孔子这些话中的“惧”与“畏”其实都含有“怕”之意。但是为什么孔子既说君子要“不惧”,又说要“畏”呢?这其中包含着圣人的大智慧。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你是如何理解孔子的“惧”与“畏”的,又有什么思考和启发?请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美国语言学家萨丕尔说过:“语言的词汇多多少少忠实地反映出它所服务的文化”(萨丕尔《语言论》)。这里所说的文化,范围是广泛的,层次也决不是单一的。以“和”为核心的词群不仅活跃在实用文化的层面上,而且还广泛进入政治伦理的层面,用来表示涉及品德修养、人际关系、执政治国等方面的一些语义。 品德修养方面──“礼乐相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化传统,而礼、乐中都突出“和”的精神。《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同书《子路》说;“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礼记》中传为孔子之孙子思所作的《中庸》说:“喜怒哀乐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在古代,“和”被看作“君子”的一种品格修养。《孟子·万章下》说:“柳下惠,圣之和者也”,这是对柳下惠的很高赞誉。所谓“心平德和”(《左传·昭  相似文献   

20.
老师,我笨吗     
在一次计算课中,我请幼儿做开数字火车的游戏。可当我请到玲梅小朋友时,她拒绝了我,我感到很意外。下课后,小朋友都出去活动了,而玲梅仍坐在位上一声不吭。于是我走到她跟前,亲切地问:“玲梅,你怎么啦?”她“哇”的一声大哭起来,“老师,我笨吗?”她满怀委屈伤心地说:“那天上语言课,我没有回答出老师提的问题,下课鹏鹏说:‘这么简单的问题都答不上,太笨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