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反思”(reflection)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欧美等国家兴起的一种波及全球教育界的教育思潮中的主要观念。除此以外,它还包括“反思型教师”、“反思型教学”、“教师即研究者”、“研究为本”等内容。“反思”为我们反观幼儿园课程实施(这里的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不同,它不仅仅是教师和学生面对面的具体的教学过程,还包括教师直面和加工课程文本的过程),提供了新鲜而有力的视角。 一、“反思”教育思潮简述 1.《我们怎样思维》——思想渊源 教育理论界公认杜威是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第一人。他在《我们怎样思维》中是这样来界定反思的含义的:“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的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续的和周密的思考。”杜威认为遵循逻辑顺序并考虑后果的负  相似文献   

2.
一、教学的内涵 杜威首次将反思思维引入于教学过程中,在其著作《我们怎样思维》一书中论述了反思性思维与教学过程之间的关系,强调教学要有反思性,教师是反思性教学的实践者。在界定反思性教学之前,需要理解何谓反思。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  相似文献   

3.
◆肖家芸(以下简称肖):随着课程改革的与时俱进,“反思性教学”“反思型教师”越来越成为教学研究领域中的高频词。什么是反思性教学?它与传统教学的关系怎样?为什么要做一名反思型教师?怎样做一名反思型教师?今天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一些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郑桂华(以下简称郑):我们首先还是关注一下“反思”这个关键词。反思实质上是思考者把自身行为当作对象,进行监测、分析、研究、评价的一种高级思维活动。在人类早期,智力活动处于蒙昧状态,人类认识活动的目的主要是通过感知器官探索外部世界的奥秘,外部世界几乎是人类研究的唯一客…  相似文献   

4.
反思性教学与教师的专业发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一、反思性教学的兴起反思性教学是在人们对“反思”的探讨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形成的。较早研究反思的有英国哲学家、教育思想家洛克和荷兰哲学家斯宾诺莎。在他们之后,最先将反思引入教学领域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杜威对反思在教学中的作用的重视,主要反映在其名著《我们如何思维》一书中。他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①他提出了反思性思维的五个阶段(即思维五步),相应地把教学过程也分为五个阶段(即教学五步)。而反思性教学这一…  相似文献   

5.
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学实践及其背后的理论进行主动的、持续的审视、探究、分析与重构,并将思维加工过程从无意识变成有意识的过程。教学反思能够推动教师的专业知识、能力、信念、意识等专业素质结构不断进行更新与完善,丰富教师的个人实践性知识,并促成教师由“经验型”、“技术型”的知识传授者角色向“专家型”、“成熟型”的反思者,研究者角色转变。  相似文献   

6.
林瑜 《中学理科》2008,(1):85-86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成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证据和理性的坚定基础上建立信念”.反思不仅仅是回忆或回顾,而是要找到其中的“问题”及“问题”的答案.对学生而言,反思能力就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有利于思维品质的提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笔者从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7.
杜威认为,反思是"对任何信念或假定的知识形式,根据支持它的基础和它趋于达到的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积极的、坚持不懈的和仔细的考虑,它包括这样一种有意识和自愿的努力,即在论证和理性的坚实基础上建立信念。"反思是具有有象性、自觉性和技巧性的一种思维活动。从  相似文献   

8.
反思型教师是对传统的经验型教师的的超越。它关注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的反思,力图改变在科技理性下理论对实践的控制,使理论与实践之间的鸿沟不再不可逾越。“反思型教师”对“经验型教师”的超越首先表现在反思性教学中。反思型教师的教学可以称为“反思型教学”,它是教师将自己  相似文献   

9.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反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本文认为,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希望能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教师“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同时,在教师教育、课堂教学等领域也扮演着重要角色。近年来的相关研究及改革,把培养“库思型教师”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潮,但教师“反思”首先要在思维态度上有所改观,才会有实质性的突破。依据杜威的“反思性思维”理论,尝试论述培养反思型教师的思维态度的重要性及方法。  相似文献   

11.
“批判反思”是一种自我觉察、超越自我,不断审视、分析、质疑、解疑的思维活动。“批判反思教学思维”具有内在的思想性,同时根植于道德的基础之中。它是敦促我们在做到对人尊重、认真倾听别人意见的基础上,为了改进教学活动而辨证思考,主动寻求突破的一种能力。  相似文献   

12.
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方式,每一位优秀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教学反思。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教学反思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呈现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的新方式,它是我们教师成长的“催化剂”,是教师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否具有反思的意识和能力,是区别作为技术人员的经验型教师与作为研究人员的学者型教师的主要指标之一。有人说:“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而科学、有效的教学诊断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遗憾。教师不妨从教学问题的研究入手,挖掘隐藏在其背后的教学理念方面的种种问题。教师可以通过自我反省或小组“头脑风暴”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教学反思对于专业成长的意义已经得到了广大教师的一致体认,但是广大教师空有反思意识而欠缺反思习惯和能力的现状仍然不容乐观,这直接导致了反思行为的偏差和低效。因而,如果我们想成为一名真正的反思型教师,就必须要反思“教学反思”:弄清“反思什么”和“怎样反思”这两个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14.
教学反思:教师专业提升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反思”一词界定为杜威所理解的“反思性思维”,即包含重建过程。进而论述了教师教学反思的“实践—反思取向”课程基础和显性、隐性知识划分的知识基础,以及反思的情境经验和内容,认为教学反思有利于更正教师知识结构,是教育行动研究的有效形式,有助于弥补“科研风”带来的负面效应,因而有效的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得到扎实提升的有效途径,也是中小学日常教学科研的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哲学家、教育家杜威(J.Dewey)于1933年在他著作《我们如何思维》中最早对反思进行了描述,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随之,各国学者纷纷对反思进行研究,从不同的研究视角,提出不同的看法,教学反思逐渐成熟,并形成研究热潮。  相似文献   

16.
试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教育已被世界各国的教师、教师教育者和教育研究者广泛地接受。本文试图从两个方面通过案例来进一步透析反思型教师的思维品质:反思型教师怎样思考,怎样的反思才会促进教学?文中指出,反思型教师的思考是正式地、有目的地、主动地对教学进行的深思熟虑的思考;是具有开放心态的、真诚的思考。只有触及自身信念与假定的、与行动同一的反思,只有既关注教学技术也关注教学艺术的反思,才能真正促进教学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相似文献   

17.
一、何谓反思型教师什么是反思?第一个对反思问题作较系统论述的是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他认为反思是“一种得以产生思维活动的怀疑、犹豫、困惑、心灵困难的状态,和一种为了发现解决这种怀疑,消除和清除这种困惑而进行的探索,收集和探究的行为”。从这里可以看出,教学反恩不是简单的教学经验总结,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坚持下来的事情。它是伴随着每一个人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18.
教师信念和教师科研是教师实施新课程的“两翼”。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这种专门化的职业,要求教师具备教师信念与教师科研两方面的素质。教师信念是教师科研的基础和内在依据,它直接影响教师科研的层次和水平:教育科研是对教育信念的反映,它有助于促进教育观念的理解、内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19.
金苏珍 《考试周刊》2009,(14):20-21
美国心理学家博茨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反思=成长,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如果一个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即使是有“20年的教学经验,也许只是一年工作的20年重复”。社会思品教师只有跳出教育看教育,善于对自已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才能与时俱进,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这不仅是培养和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需要.更是提高教师的教学理论素养、专业化水平,促进教师的思维由经验型向反思型转变的需要。那么,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反思型的社会思品教师呢?  相似文献   

20.
如果说课堂是一潭湖水,那么“活”的问题便是激活湖水的催化剂。怎样设计“活”的问题,是这一课型的核心所在。在教学中,我作了如下尝试。一、开放教师的思想,活化教师的思维反思传统的教学,就提问而言,我们不难发现,我们面向学生提出的问题往往都是较为死板、乏味的,如“这篇文章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人物具有什么性格特征?“”词语表达什么意思?“”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似乎逢问必有“什么”,这样毫无生气,毫无人情味的机械的问题,每节课都缠绕在学生的耳边,久之便成了课堂的催眠曲。这样的课堂怎能成为学生的乐土,又怎能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