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的“柯尔文”手势 ,边练手势边唱歌谱。教师带一遍后分小组自由练习 ,再请音乐素质较高的学生来做小老师 ,带全班同学一起练 ,小老师可竞争上岗 ,随时调换。[教学设想 :歌曲处理中加入“”的伴奏 ,能使音响更立体化 ,通过学小猴子的动作、声音 ,既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为后面的教学作好了准备。把识谱练习先分散 (学小熊、小兔的歌声 )再集中 (边打手势边唱旋律 ,使学生对这几个唱名的音高概念有更直观和感性的认识 )。竞争上岗当小老师能调动学生参与音乐活动的积极性。]2.理解歌词①课件出示 :小动物们正唱得高兴 ,天气却发生了变…  相似文献   

2.
新加法     
老师:“从今天起,我给你补课,以后不要再把时间都放在扑克牌上了。”学生:“是。”老师:“方程x-10=3的解是什么?”学生:“移项得x=10+3,所以x=老K!”  相似文献   

3.
笑林     
《家长》2002,(9)
要收费的老师:“你近来老逃学,我准备找你爸爸谈谈。”学生:“你千万不要去找我爸爸。”老师:“为什么?”学生:“我爸爸是律师,和他说话是要按小时收费的。” (供稿蒋惕吾)  相似文献   

4.
《小读者》2003,(12)
老师说:“做人,首先要学会讲话,如:不要说不好,说欠佳;不要说阴谋,说策略;不要说交钱,说收费;不要说落后,说正在走向文明;不要说穷困,说正在走向富裕……”槐子摘自《青少年与法》)学生反问:“您不是常教导我们‘实话实说’吗?”老师说:“这也叫实话,是现代化的实话。”“现代化的实话”  相似文献   

5.
听课时,一任课教师在指导学生用“计较”造句时学生造出了这样一个句子:“李伟就打坏了一块玻璃,我们别与他计较”。老师听后一愣,接着问学生这个句子意思对不对?不少学生认为“计较”意思正确,老师接着追问:这个句子好不好?学生分析后一致认为,虽然“一块玻璃”不值多少钱,但损坏了集体利益“别计较”不对。老师接着引导学生把这个句子改一改,学生改出了“李伟打坏了一块玻璃,已经赔偿了,我们不要再与他计较了。”“李伟无意打坏  相似文献   

6.
信心     
王老师被调走,学校让我去接初二(6)班。这个班,一度在校创造了好几个“第一”:被点名批评第一,打架斗殴第一,主要科目的考试成绩又是倒数第一。校长对我说:“杨老师,你要多费心了。”我知道校长说出这句话,是对我的信任。虽然我无突出的教学业绩,但我还是充满了信心。同事劝我:不要去那个班,没有希望……有的竟引用京剧的唱  相似文献   

7.
请看下面一则口语交际课的开课:(上课铃响了,靳老师面带笑容地走进教室。)师:上课。(学生起立)师:同学们真精神!生:……(突如其来的一句问候语,让说惯了“老师好”的学生一时无从应答。)师:(微微一笑)你们不要说“老师好”,也来夸夸老师。生:(豁然开朗)老师真精神!师:可不可以换一个字?生1:老师很精神。生2:老师更精神。师:同学们真可爱。生:(齐)老师真可爱。师:老师我能说可爱吗?(靳老师笑了,学生也笑了。)生1:老师真可亲。生2:老师真可敬。生3:老师真和蔼。师:同学们,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生:(齐)老师,初次见面,请多多关照。(学生说完,又…  相似文献   

8.
一、捡萝卜这是一年级数学课。老师把“萝卜”“白菜”(纸做教具)贴在黑板上。忽然,“啪”的一声,一个“萝卜”掉在地上。一个学生连忙跑到黑板下捡起“萝卜”,双手向老师递去。老师白了这个学生一眼,一脸严肃地说:“上课不要随便下位!”  相似文献   

9.
幽默之页     
漫画欣赏老师对自己安插在班里的眼线唱:“这一辈子,你是我的人,我是你的人。”师生情歌大对唱熬夜赶作业的学生第二天对老师唱:“几乎在镜子里,认不出我自己,短短的时间里,竟然爱得精疲力竭。”师生情歌大对唱师生情歌大对唱老师对尖子生唱:“我的眼里只有你。”师生情歌大对唱被老师提问——妹不开口,妹不说话,妹心怎么想?暂未被提问——我的心跟着希望在动。●多少次●做作业●发现·发明·发展老师在课堂上提问:“西班牙在十五世纪发生了多少次战争?”“六次。”一个学生很快就答出来了。“哪六次?”老师又问。“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  相似文献   

10.
美歌唱风与技巧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元音纯正,吐字清晰,声区统一,音阶均匀,气息饱满,音调准确,音域宽广,强弱自如,连音流畅,句法完美和嗓音灵活。 一、元音纯正:元音纯正是美歌的首要条件 托西曾说:“教师应严格要求学生,不论胸声还是头声,都要唱得干净和清晰,不要(让声音)穿过鼻子或卡在喉咙中。”他还说过:“一定要让学生把元音清晰地发出来……如果错误不是老师的,就是歌手的。可以认为具有这种毛病的歌手尚未脱离启蒙状态。”  相似文献   

11.
小幽默     
“令”字的用法老师给学生们上课时,要求学生们说话要有礼貌,称呼中要带个“令”字,例如“你爸爸”叫“令尊”;“你妈妈”叫“令堂”;“你女儿”叫“令媛”等等。某日,有个学生上门找这位老师,刚好他不在家,于是他留下张纸条给老师说:“令老师:你好,我来令屋,令你不在,只见令狗在汪汪叫,幸好我跑得快,爬上令屋顶,要不然非给令狗咬伤不可。”自卫小明在学校里很淘气,还动手打同学。老师在气愤之余,打了他5下手心。第二天,小明的妈妈打电话来找老师,希望她以后不要再打孩子。妈妈说:“老师,孩子虽然很淘气,但希望你今后不要动手打他。我们在家…  相似文献   

12.
对语文学科的现状,不论局内人(教师、学生)还是局外人(社会各界),都很不满意。语文教学改革已是大势所趋了。改革是必要的,但我们要小心的是,不要“跟风倒”,不要为追求“时髦”的教法而陷入误区。误区一:老师少讲甚至不讲就是有水平。为避免背上“满堂灌”的罪名,很多语文教师都不怎么敢“讲”课了,要讲最多也不超过30分钟(这似乎是个“分水岭)。上课程式大都是:学生自读、讨论,老师答疑,课堂练习。尤其在一些语文公开课上,老师们更是以少讲为时髦,“惜讲如金”,似乎都在较着劲比谁更“寡言少语”。而评委们也大都倾向于认为:讲得少的“更有水平”。有一堂语文公开课,老师总共只讲了5分钟,被评为一等奖。据  相似文献   

13.
从音乐教室回到办公室,我心里仍然充满着深深的愧疚……下午第一节课是一年一班的音乐课。把学生带进音乐教室,当我告诉他们今天要学唱歌曲《柳树姑娘》时,一张张小嘴叽叽喳喳地说道:“老师我会唱!”“老师我会唱!”看着他们那跃跃欲试、争先恐后的劲头,看着那一张张灿烂纯真的笑脸,我心里暖洋洋的,溢满了激情和感动。我笑着问他们:“你们是怎样学会的?”“我们在幼儿园学过。”“那谁来唱给老师听听?”一只只小手争着高高地举起:“老师我唱!”“老师我唱!”我笑眯眯地盯住苏雪说道:“苏雪,老师请你来唱好吗?”没想到刚刚还满面笑容的她脸色…  相似文献   

14.
教唱新歌的方法很多,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种:(一)教唱法教唱法,即老师教一句,学生唱一句,直到将一首新歌完全教会学生为止。教唱法又有两种教法:一种是先教歌谱,教几遍后再教歌词;第二种是不教歌谱,直接教唱歌词(落后于第一种)。教唱法整个教唱过程,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学习地位。教唱法,学生不用全神贯注地去看乐谱、记乐谱,不用考虑分析音的长短、音的高低(这些都有老师代劳),学生不用花费很大力气,一首小歌半节课就能唱会。表面看,似乎教学效果很好,其实它是一种较笨的教学方法,没有从根本上教学生为什么这样唱、如何去唱的问题,省去了最关键  相似文献   

15.
前儿天参加教研活动,听了某老师的《梦之船》一课。该课的教学流程、手段、方法的使用都恰到好处,但听学生的歌声总觉得不够甜美,不足以酣畅淋漓地表现梦幻般的色彩。老师也尽力地引导:“能不能唱得再畅快些!”,“再美些!”但怎么唱才能表达这种心情呢?学生还是无法表现出来。课后听课老师们也纷纷评价:其他方面都好,就是指导评价的语言较苍白贫乏,不能十分有效地用评价来指导学生。  相似文献   

16.
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学生检讨书老师看不懂》的记来信,提出要重视中小学生滥用“网络语言”现象,因为学生的检讨书中出现了“但是当时她那种口气真是7456(气死我了——编注。下同),所以我才说她是恐龙”、“不喜欢对老师PMP(拍马屁)”、“希望老师不要还是286”等让老师看不懂的网络语言。本人对此有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7.
我是小老师     
妈妈是老师有许多学生我也是老师只有奶奶一个“学生”妈妈的学生直把妈妈夸我的学生却总不听话“奶奶”、“奶奶”把手背背好上课不要笑哈哈我教你写:一家人的“家”没有黑板墙上画呀!不好爸爸回来怎么办?“奶奶、奶奶”快帮忙就说这个“家”是自己墙上爬。指导教师黄银霞我是小老师$安徽省芜湖市天门小学一(3)班@周岿然  相似文献   

18.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我清楚地记得,自小学开始,我就喜欢上音乐课,尤其爱听且极其佩服音乐老师的“范唱”。记忆中,音乐老师每教唱一首新歌,“范唱”是必不可少的。自从录音机以及后来的音像视品普及以来,“范唱”被悄然打入了“冷宫”,退居“二线”了。上音乐课,老师只要按动一下键盘或轻点鼠标,动…  相似文献   

19.
童心不可欺     
某小学期末考试前一天上课时,某班班主任面带微笑,语调温和地问同学:“这几天晚上电视台播放电视剧《济公》,谁看过了,会唱《济公》主题歌吗?唱给我听听。”学生以为老师爱听《济公》主题歌,于是争先恐后地举起手,得意地唱了起来。当学生正唱得兴致勃勃时,老师突然把脸一沉,吼道:“住嘴!”全班学生被吓了一跳,以为什么地方唱错了。只见老师一反常态,疾言  相似文献   

20.
今天,聆听了五年级的一堂音乐课——学唱“凤阳花鼓”。上课伊始,老师就以倾注强烈情感的“范唱”将学生带入以往民不聊生的安徽凤阳;临近下课.老师又在师生互唱的过程中,以声情并茂的“范唱”诠释了新时代“凤阳花鼓”的内涵,激起了学生对今日美好凤阳的无限向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