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有效的预设与生成使课堂教学闪烁出智慧之光,更富有灵性与活力。苏霍姆林斯基曾指出:“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够遇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因此,我们认为预设不是教师为一堂课的教学事先设计的“教学地图”,生成不是教师为了完成预设,而牵着学生的鼻子沿着这张“地图”行走,预设与生成应如鸟之双翼,有效协作,巧妙运用,使课堂教学翱翔于知识的天空,和谐共生,相映成辉。那么,如何才能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预设与生成更加精彩呢?  相似文献   

2.
关键性细节是指在教与学的活动过程中直接影响教学目标的落实和教学流程的合理化、智慧化、精确化、科学化的教学环节。如何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处理好关键性细节呢?笔者试从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和即时性处理两个方面作一浅析。一、关键性细节的预设性处理关键性细节的预设蕴含着教师的教育教学智慧,它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基础。1.提升关键性细节预设的技术含量。一个生动传神的词语、人物个性化的语言、画龙点睛的句子等,往往可以成为解读文本展开教学的突破口。教师要通过对文本的反复阅读…  相似文献   

3.
课堂问题,必须是学生学习过程处于“愤”“悱”的情绪与思维状态下产生的求知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前预设或课堂生成的问题,也必须要经过思考和斟酌,才能在教学中呈现为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对教学问题的预设、遴选、生成、运用的智慧,就成为决定课堂教学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林巧玲 《考试周刊》2012,(14):45-45
合作学习过程是预设和生成的统一。预设基于教学过程的计划性,而生成是基于教学过程的灵活性。教学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在课堂教学中,它们两个相辅相成。无论是预设还是生成,都应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需要教师的教学智慧。教师的精心预设让合作学习有目标,提高合作效率;教师的有效指导让合作更有价值,生成更精彩。  相似文献   

5.
所谓动态生成.指课堂上在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的合作、对话、碰撞中.现时生成出教师原计划中所没有的新问题、新情况,根据教师的不同处理而呈现出不同的价值.使课堂处在动态变化,生机勃勃的过程中,以满足学生探求的欲望。在现实教学过程中,如果教师能在实施预设时不拘泥于预设.能智慧地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充分利用课堂上的生成资源.积极引领,使之成为学生知识、能力、情感的催化剂.就会真正使讲堂变为课堂.让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余文森教授曾经说过: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们也常常意识到充分的预设,是精彩生成的前提。预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必须对未来的教学作出富有弹性的预设,才能创造课堂上精彩的生成,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品德与生活》是活动型综合课程,它最大的特点是以儿童的自主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教师只有精心做好教学预设,选择、设计贴近儿童生活、符合儿童年龄特点的活动,才能引导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活动教学中实现教学目标。  相似文献   

7.
和谐而美丽的语文课堂是由许多的教学细节构成的。教学细节看似平常但蕴涵智慧;看似简单但孕育深刻。点滴的微末决定着教学的成败,丝毫的细节决定着课堂效率和质量。所以,我们打造高效课堂,要从有效细节研究入手,在对细节的不断打磨中,让课堂得到有效的提升。一、预设细节,让课堂充盈灵动之美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有些细节表面上看是信手拈来,即兴所得,而实质上是匠心独运,慧心设计。在语文教学中,诱导学生进入课文所创设的特定意境中,学生对语言文字的感受才能真切自然。怎样引导学生顺利地进入意境  相似文献   

8.
正新课程理念强调教学过程中要教师重视监控学生学习的过程和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的程度,也就是关注"预设"和"生成"。"预设"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特性,通常指教师的课前准备,也就是备课;"生成"是学生知识技能的达成、教学目标的实现。因此,教学的预设是必要的,而生成是必然的,只有预设与生成共舞,方能演绎精彩课堂。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让"预设"与"生成"真正互相融合呢?一、精心预设,为学生智慧生成启航  相似文献   

9.
课堂教学的成败,既有教师教学中的预设因素,也有来自教师对学生信息的处理及由此引发的“生成”性教学因素。预设即教学设计,设计要关注到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生成”则更多展示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和智慧性。只有两者相辅相成,才能生成一节比较完善的课。而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注意到一些英语教师容易出现以下情况:  相似文献   

10.
对教学细节的关注能充分展现教师智慧.对教学细节的处理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 一、关注教学细节,构建美丽课堂 1.挖掘教学细节,预设课堂精彩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和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用浪漫的情怀去预设适宜的教学情景,便有精彩生成. 我听过一节识字课,教师教学"夏天、台风、雷雨"这一组词串.为了便于学生形象地认识事物,教师播放了一组录像:台风来袭,乌云密布,天昏地暗,街道两边广告牌、树木被吹得东倒西歪.  相似文献   

11.
施亚 《广西教育》2012,(9):48-48
教学细节能体现出教师的教育理念和教学功底。因此,数学教师必须通过充分关注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来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使我们的数学课堂精彩纷呈。一、精心设计教学,让预设生成精彩"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精彩的课堂生成离不开教师课前精心预设的教学细节。教学细节体现的是一种思想、一种理念。它源于教师对学生、对教材的深刻理解、把握及对各种资源综合利用的能力。教师若能深入教材,用心去设计每一个教学细节,并仔细去推敲、去琢磨,就可把教学细节变亮,使其发挥最大功效,从而达到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2.
预设,是教师在对教学内容的深层次理解和对学生学习时的思维状况认真分析的前提下,对课堂教学如何展开提前进行的思考与设计,预设是必要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课堂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具有丰富性和生成性。实际的课堂也确实会出现难以预料的因素,这就需要教师凭借教学机智去艺术应对。只有充分的“预设”才能灵活地捕捉、调控生成。  相似文献   

13.
倡导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的重要理念。在灵巧应对"预设"与"生成"、营建和谐有效课堂时,呼唤着教师的教学智慧。要精心的弹性预设,垒砌和谐有效课堂之基;机智地应对生成,搭建和谐有效课堂之桥;适时地引导生成,展现和谐有效课堂之美。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多维对话的过程,其间的教学细节都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调节来科学应对,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随意型、认识模糊型、作秀型、自我中心型都是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课前充分预设、课中找准师生互动的切入点、平时注重实践是形成智慧调节的前提;围绕学习目标、树立课程意识、关注学生学情是有效的教师调节的策略。智慧与策略相得益彰,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才能营造富有动态生成性的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15.
正课堂是未知旅程,不能完全走向预设路线,需要动态教学,才能充满智慧与活力。那么,在高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促进动态生成、精彩生成。对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探究出了如下路径,以供参考。一、动态生成的基础:赏识学生,鼓励质疑心理学研究理论指出,渴望得到赏识是人性中的基本需求,特别是对于青少年学生来说,更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与赞扬,帮助学生燃起生命之火,找到学习的自信与快乐,敢于参与,勇于发言。另外,由教育角度来看,学生是鲜活  相似文献   

16.
正纵观当下小学数学课堂,许多教师已经开始重视对课堂生成的利用,但教师更多地指向学生正确的、符合其预设的生成,对于那些不想出现的错误生成往往避而不谈。如何使这些错误生成变为有效的教学资源?笔者结合教学实例,就错误生成时采取什么方式使之"变废为宝"提出以下几点看法。一、引导点拨,激发学习兴趣生成性学习的最初提出者维特罗克认为:生成性教学是指在弹性预设的前提下,在教学的过程中由教师和学生根据不同的教学情境、教学问  相似文献   

17.
"动态生成"是新课程提倡的一个重要教学理念,它是指在课堂中不机械地按照原先确定的思路进行教学,而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灵活地调整,生成新的与原计划不同的教学流程。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的所有细节,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这就要求教师会发动、会预设、会调整,一个充满智慧的小学语文课堂必然会有一次次美丽的"动态生成"。  相似文献   

18.
晋瑛 《四川教育》2005,(11):33-33
课堂是一个流动的生命历程,随时随地都在发生着变化。有变化才有生成,抓住“生成”需要智慧,有意识地“生成”更需要智慧。抓住“生成”,要求教师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随机应变,把“教学意外”转变成“教学资源”,整合进课程。其实,教师应变的过程也就是教学智慧的展现过程。变化的教学活动使得教师的教学智慧永远处于发展、生成的过程之中。有意识的“生成”,要求教师课前精心“预设”,通过“预没”促进“生成”。“预设”的过程是教师对教学活动进行系统思考、对以往的教学行为进行“过滤”、对教学经验进行梳理提升的过程。这一过程,既是教师教学智慧的充分体现,又是教师教学智慧的积淀过程。 教师工作垦充满创造的劳动,教师只有智慧地教学,才能在生成学生智慧的同时,自己也收获巨大的精神财富,获得长足的发展。[编按]  相似文献   

19.
精心打造教学细节,依赖于对文本、学生、环境的深入把握和对各种资源的有效利用。在教与学、师与生、生与生的良性互动中,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抓住教育时机,深入挖掘,寓教育于无痕。同时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是预设中的生成与生成中的预设的和谐统一。教师要用浪漫的情怀去预设适宜的教学情境,便于精彩生成。  相似文献   

20.
语文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多维对话的过程,其间的教学细节都有不确定性。这就需要教师调节来科学应对,并使之成为教学的宝贵资源。随意型、认识模糊型、作秀型、自我中心型都是导致课堂低效的原因。课前充分预设、课中找准师生互动的切入点、平时注重实践是形成智慧调节的前提;围绕学习目标、树立课程意识、关注学生学情是有效的教师调节的策略。智慧与策略相得益彰,才能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才能营造富有动态生成性的魅力课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