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解立军 《福建教育》2005,(7A):56-57
美国公立学校中,教师被攻击的比率相当高,形成所谓的“受虐教师症候群”,这是一种压力反映的综合症状,包括焦虑、忧郁、睡眠问题、头痛、高血压、饮食异常等疾病。1992年美国全国教育统计中心调查报告指出,1991年美国学校每5个教师中就有1个被学生口语虐待过,8%表示身体曾被威胁或伤害过,2%表示前一年中曾被学生攻击过。2005年3月22日英国教师与讲师协会发布的一份调查报告称:英国近一半的教师因学生行为恶化而出现心理健康问题,大约3/4的教师因学生言行变得越来越粗暴而考虑过辞职,1/7的教师反映他们被学生攻击过。  相似文献   

2.
著名德国教育学家第恩多惠说过:“不好的教师传授真理,好的教授让学生发现真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帮助学生积极自主探索是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怎样才能达到有效的自主探索学习呢?  相似文献   

3.
高兴鸿 《甘肃教育》2002,(11):20-20
初上讲台时,我因过于注重讲解,往往在课堂上形成了“单向灌输”的现象。经过一段教学后,我总结自己所听过、讲过的每节课,深刻地认识到: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能否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调控好每一个四十分钟,让学生主体在教师的“导”中活泼而紧张地接受知识信息。为此,我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宏观调控,微观放权”,竟然在教学中打开了新局面,走出了传统教学的“死胡同”。  相似文献   

4.
苏军 《湖南教育》2004,(3):16-16
目前教师中有许多人感到不适应:不适应变化了的情况,不适应变化过的对象,不适应变化快的现实,不适应变化大的教育理念。一言以蔽之,当“精彩的世界”向我们走来时,由于不适应,反而使自己陷入了“无奈的世界”,究其因在于许多教师习惯了“教学”而使心胸孤独起来。怪不得有的教师说:“在变化面前我们是最没有感觉了。”  相似文献   

5.
湛秀琴 《老年教育》2006,(11):40-40
学生时代,几乎每个人都写过这样的作文——《我的理想》。我曾在文章中抒发过对“教师”这一职业的羡慕与崇拜。没想到,年少时的憧憬竟在晚年变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几十年前,有一句教育老话是:“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得有一桶水”.一个中学数学教师虽然只教中学数学,但必须学习数学分析、高等代数、函数论、微分方程、概率论、微分几何等高等数学课程.要当好数学教师,必须吃透《数学标准》,搞通数学教材,做过数学难题,经历过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包括做一点数学研究,其目的都是为了帮助教师储备一桶水.  相似文献   

7.
黄曾 《四川教育》2001,(4):19-19
学生可以当同学的“老师”,也可以当老师的“老师”,课堂教学中不妨试着让学生走上讲台来当当“老师”,让学生过把“教师瘾”。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幕后组织者,教师事先给学生指定主讲哪一节课的内容,并给主讲的同学提供相应的备课参考资料,然后指导学生如何备好课,在备课过程中应注意讲到哪些重难点问题等。总之,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正确指导下有思考有准备地上讲台当“老师”。 让学生过把“教师瘾”,首先,对于听课学生来说,由于是自己的同学当“老师”给他们讲课,这样相对于教师的权威讲课来说,课堂气氛较为活跃,他们感到较有…  相似文献   

8.
课改后的教育教学活动,教师注重评价的激励性功能和发展性功能,充分体现了课标的新理念。但遗憾的是,在这些教育教学活动中,面对学生暴露出来的缺点和问题,没有一位教师对学生提出过批评。总是用“表扬”的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批评”作为教育教学评价中的一元,被教师“遗忘”了。  相似文献   

9.
教师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在教师备课时就已悄然存在了,因为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想清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本节课的重点与难点.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好实现教学目标、突破教学难点的最佳方案。最佳方案形成时。教师会有愉悦感,这种愉悦感是这个内容和方法感动了自己。课上和同学交流感动过自己的内容时,教师愉悦的状态、采用的最佳方法一定能够感染学生。  相似文献   

10.
长期以来,对学生表扬优点、批评缺点已成了不少教师的思维定式。教师习惯于用统一固定的标准来要求学生。其实,一律这么做并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我曾遇到过这样一个学生,他身上的毛病很多,连他的家长都很无奈地请求我,要多给他“穿小鞋”,少给他“戴高帽”。  相似文献   

11.
近十年来,一些农村初中的课堂教学改革经验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些草根式的经验中,先学后教、小组合作、激励性评价跟进等方式给课堂带来了生机,学生的参与度明显提高,学业成绩也有所提升。但与此同时,批评和质疑之声也从未停止过,集中在诸如重结论轻过程、教师的主导作用缺乏、学生认知水平不高等方面。此类经验在传播过程中被程式化的趋势也引发了人们的忧虑。面对众说纷纭的教改现状,许多一线教师觉得迷惘,找不到努力的明确方向。  相似文献   

12.
长久以来,教师被赋予过高的道德义务,你在选择该职业的瞬间已把自己捆缚在一座无法依靠的道德冰山上。在媒体的正面宣传报道中,堪称教师楷模的教师或已经不在人世,或身患绝症将不久于人世,或与家庭父母妻儿爱人睽隔多年,  相似文献   

13.
我们在工作检查和评估验收中,经常听到幼儿园教师倾诉压力大、工作苦。各园的同情虽不同,但教师所承受的工作压力大同小异。外部压力主要是指上级管理部门的考核检查、评估验收、社会舆论及家长的需求所带来的工作压力;内部压力主要是指贯彻落实幼儿园教育目标的日常工作及园所管理考评中产生的工作压力。我以前也在幼儿园工作过,体验过当幼儿园教师的不易。在此,我要说的是:幼儿园教师要善于自我“减压”。  相似文献   

14.
古人尚有“不唯书”之说,可今天我们的教师为什么仍然对教材如此虔诚,如此顶礼膜拜昵?教材到底是什么?多年前,叶圣陶先生对教材就有过精辟的论断:教材无非是个例子,通过这个例子来使学生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专家也多次强调教材编制的目的不是为教师提供“法定”的文件,让教师屈从于教材的要求,而是定位在为教师的教学服务,是为教师提供精心打造的、可资利用的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5.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过:“老师自始至终不要多讲,而致力于导,使学生逐渐自求得之。”教师是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主导着课堂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充分发挥教师“导”的作用,是促进学生“学”的关键。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致力于“导”,以服务于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16.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主,学生是知识的存储器,老师传授什么,学生就接收什么。课堂上教师常常用自己的思维定势框住学生的活跃思维,要求过严、过死、束缚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压抑学生的创新潜能。所以在生物教学中,如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体性,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教学中一直在探索的问题。经  相似文献   

17.
多年来,初高中知识的衔接教学一直是物理界同行们重点研究的课题,由于现行的教师教学分工和学校自身的体制,导致目前物理教师中真正经历过大循环的教师不多,笔者做过调查,现行初中物理教师中教过高中物理的几乎很少,而目前的高中物理教师中教过初中物理的不足30%。且这部分教师中大都是大学毕业时教过1到2年的初中物理,  相似文献   

18.
浅谈教师的“权威意识”门头沟区教科所江之龙每一个在完备教育中成才的人,都不会忘记,曾有众多的教师,像“星座”一样照亮过自己所走过的路程;更不会忘记“星座”中那些最“亮”的、投给他们“光明”最多的“权威之星”对其成才所产生的关键影响。“教师是人类灵魂的...  相似文献   

19.
教师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这已是一个老话题了。但在教育工作中这个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仍存在不少误区。第一,严而无节。某些教师对学生充满热情,工作起来也特别卖命,但却忽视对学生心理的体察,往往期望值过高,特别是不分阶段、对象,千篇一律,急于求成,在实际工作中,难免师生间出现龃龉,甚至产生出格的言行。如有的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讽刺、挖苦学生。这类教师在工作态度上的勤勉精神往往掩盖了工作方法上的失误,他们的做法有意无意地伤害了学生的自尊,而教师本人却误以为是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倒是学生们不知好…  相似文献   

20.
教师的提问必须注意“六度”:一是难度。过易,学生会起哄;过难,学生会卡壳。故教师的提问,必须靠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让绝大多数学生”跳一跳,便能摘到桃子”。二是梯度,即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简到繁,层层递进,步步深入,犹如“套三环”,环环相扣,扣扣相连,把学生的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入求知的新天地。三是角度,应在学生“应发而未发”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