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 毫秒
1.
要学好物理,实验是基础。让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巧妙地做物理实验,既动手又动脑,可帮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掌握物理规律,对学生学好物理知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能起到促进作用。1.摩擦力可以做动力(1)静摩擦力可以做动力:手捏铅笔或圆珠笔,让笔竖直并使它升高,在这里手对笔的静摩擦力提供了动力。(2)滑动摩擦力可做动力:把物理课本平放在桌面上,再把文具盒放在课本上,用手快速抽动课本,使两者之间发生相对滑动,在这里课本对文具盒的滑动摩擦力提供了动力。2.观察完全失重现象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在初中物理的课堂教学中,除了演示实验外,我还经常采用另一种实验方式——学生随堂小实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现作一介绍。 1 随堂小实验材料的来源进行学生随堂小实验,首先要解决实验材料的来源,它应是学生力所能及、不用花太多时间,就可得到的材料,主要有三个方面的来源。 1.1 利用学生现有的课堂用品借助学生随身所带的学习用品——铅笔、钢笔、纸、尺、书等就可做小实验。例如,在“惯性及其应用”一节教学中,把钢笔帽立在纸条上置于桌面的边缘,然后用铅笔快速打击一端被手拉着的纸条,结果纸条抽走了,钢笔帽仍站立不动,再用钢笔帽立在书本上,匀速  相似文献   

3.
现行高中物理课本 (试验修订本 )中不少章节正文后面有提供学生课外做的小实验“做一做” ,这些小实验简单易行、生动有趣 ,对学生进一步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提高学习物理兴趣大有好处 .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有些小实验改为课堂的学生实验或演示实验 ,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在课本第一册 (试验修订本·必修 )第三章“超重和失重”内容后面 ,安排了一个“观察失重现象”的小实验 .实验方法是将一容器靠近底部的侧壁打一小孔 ,里面装上水后 ,水从小孔中射出 ,放手让容器自由落下 ,在下落过程中水将不再从孔中射出 .我们将该实验在课堂上演示 ,因…  相似文献   

4.
又是一节死气沉沉的数学课,我回到办公室,百思不得其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些孩子在我的课堂上沉默寡言?"报告!"课代表走了进来,"老师你的课本。"原来她是帮我把忘在教室里的数学课本送了过来。"谢谢。"我接过课本随手翻动着,一张小纸条飘在桌子上,我好奇地捡起来,看到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5.
钢笔的妙用     
钢笔,每位老师和学生都有.用它可以做许多实验.下面介绍几例供参考.一、表现惯性的实验1.用手提住笔杆,使笔尖朝上,把笔套轻轻套在笔杆上端,在桌上方约30厘米处松手,让其直立下落.待笔杆与桌面撞击后会发现,笔套紧紧地套在笔杆上了.其原因是笔套有惯性.2.裁一条长约20厘米、宽2厘米的纸条,把纸条放于桌面,在它的上端放置直立的笔套(如图1),用手向下突然抽出纸条,会看到笔套仍立在原处.其原因也是笔套有惯性.二、表明滚动摩擦比滑动磨擦小的实验用物理课本和其它书籍搭一个斜面.先把笔杆顺放在外面上,调整斜…  相似文献   

6.
记性不好的鸭婆婆把要做的事全都写在一张张小纸条上,可是有一天,一阵大风刮来,把小纸条全吹跑了,这下子可急坏了鸭婆婆,它想:“该怎么办呢?”小纸条飘呀飘,飘到了小猴家。小猴正在打瞌(kē)睡,突然看见一张张白色的小纸条飘到了桌子上,立刻一跃而起。它打开纸条一看,上面写着:  相似文献   

7.
实验是物理学习的基础.根据目前的课程改革,教师也在加大学生的实验实践.教师要加强学生的物理实验能力,并让学生对实验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光靠课本中的内容来讲解,这样只会让学习浮于表面,所以教师可以在适当地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关于教材的实验,让学生有体验感,并让学生明白实验的流程以及引导学生利用自己能寻找到的材料进行生活实验.进行生活实验对于学生的物理学习极具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物理实验可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在初中物理课本中,许多物理规律都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例如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规律、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力平衡的条件、阿基米德原理、杠杆平衡条件、大气压强的存在、功的原理、欧姆定律等等。在授课中引入实验,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识。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楚,但是只要做一下演示实验,学生便豁然明白。例如教学“惯性”这一课时,教师举例说明无论运动的物体还是静止的物体都具有惯性,学生仍然理解不透,此时教师让学生用钢笔帽压上纸条,迅速抽走纸条,钢笔帽还…  相似文献   

9.
搜罗实验法宝一张长度为30厘米左右、宽度为4厘米左右的纸条。游戏全攻略①把这张纸条拉直竖立着顶在自己的鼻梁上。②能让它在自己的鼻梁上持续立10秒钟以上吗?③是不是不那么好顶,那你再试试看,在做实验之前把  相似文献   

10.
物理课堂小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在物理课堂上进行的器材简易、操作方便的实验。它的“小”,既是相对精密的实验设备而言,也是相对繁琐的操作过程而言。从这个意义上讲,小实验至少具有以下特点和好处:1.就地取材,易于教师进行开发和利用;2.操作简单,利于节省课堂上有限的时间;3.贴近生活,富于启发,便于学生课后独立操作和改进;4.突出问题,注重过程,利于引发学生的思维冲突,并使学生在实验过程中体验、感悟、思考和理解。下面具体谈谈我们对高中物理课堂小实验的一些粗浅的认识。一、分类物理课堂小实验,由实验研究结果的不同可分为定量实验、…  相似文献   

11.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认真做好物理实验,不仅是学好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方法.初中物理实验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种类型:一是老师在课堂上做的演示实验;二是学生在实验室做的分组实验;三是学生在家做的课外小实验.  相似文献   

12.
科学课堂中有些所谓细枝末节不但会影响教 学目标的达成,而且还会影响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的形成。 以三年级科学课《观察水》一课为例,在做水有毛细现象观察实验时,有些老师采用课本插图方式:让学生手持一张纸条,下端放在水槽的水里,观察水往上爬的现象,但是学生很难控制纸条在水中的位置,上下移动,实验者毕竟是三年级的孩子。我在上此课时把纸卷成铅笔粗的纸圆柱,让学生统一时间把纸圆柱放在试管中,并分三种不同结构的纸给不同的小组,约停两分钟后让他们汇报水上升了多少毫米,然后根据各组数据让学生讨论发现了什么。得出了这样的结果:一、水的确有往上爬的现象;二、纸的品种不同水往上爬的高度也不一样。我认为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不会因为人为因素而看不清水到底是真的往上爬了,还是持纸的学生手移动的结果;二、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知,数据说话更有说服力;三、如果用一种纸做实验,学生只知道水沿着物体缝隙往上升的现象  相似文献   

13.
在自然课堂上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让学生大胆质疑不善于发现问题,就无创新可言。我在教学《毛细现象》这一课时,引入课题后,我就让学生把布条、铁钉、胶片和纸条的一部分放进水中,观察它们是否都会产生毛细现象,并让他们说说在实验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问。学生提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水不会沿着铁钉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纸条上升?为什么水会沿着布条上升?为什么水不会沿着胶片上升?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高?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升得较低?为什么有的材料水上  相似文献   

14.
心灵地震     
<正>"刘老师,你要小心点!"清早,办公室里的一张小纸条,在老师心中掀起了巨大的波澜。竟然有学生写条子警告老师,谁这么胆大包天?刘老师是有二十几年班主任经验的老教师,今年还被评为"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她怎么可能被学生威胁呢?年级组长眉头紧皱着,他把那张纸条收起来,没有让刘老师看到。校长接过那张触目惊心的纸条,大为震惊,这怎么可能呢?刘老师可  相似文献   

15.
平常不起眼的小纸条 ,在物理实验中 ,如果能加以运用 ,可以用它演示一些物理实验 ,对说明一些物理现象有较好的效果。下面仅举几例 :例 1 声音的发生和传播的演示。在演示音叉振动的实验中 ,由于音叉的振幅较小 ,同学们对这个现象的观察不够明显。如果在音叉上加上一张小纸条 ,未敲击音叉时 ,纸条静止不动 ,当敲击音叉时 ,可以看出音叉上的纸条也在不停的振动 ,并且振动的现象明显 ,这样 ,即使是后排的同学也可以观察得很清楚了。例 2 惯性现象的演示。惯性这个概念比较抽象 ,大多数同学在初次接触时 ,都不易理解。同学们可以把小纸条压在…  相似文献   

16.
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一册72页的例1,是课本里出现的第一道用文字叙述的应用题例题。教好这道例题,对于今后应用题的教学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为此,教师应注意以下四个要点。 1.突出应用题的基本结构。教学开始,教师可用三张纸条(或三块条形小黑板)拼成如右表格形式,让学生分别说出每张纸条上的内容。随后将表格里的三句话连起来,用色笔在两个羊图后  相似文献   

17.
李红 《考试》2009,(2):67-67,75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相对比较抽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利用录像、实验、计算机、游戏等方式,让物理课堂活跃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18.
一、设计理念:1.学会仔细观察事物的变化,能按实验的过程有顺序地叙述一次科学小实验的演示过程,并能清楚写出人的动作、语言和心情的变化。2.初步掌握这个实验的科学道理,激发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兴趣。习作要求:1.让学生仔细观察小实验后,有条理地说出小实验的具体经过。2.写一篇观察作文。教学时间:2课时课前准备:一根铁丝、几张纸条、一盒火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1.教师取出几张事先准备好的纸条,问学生:“这是什么?”2.导语:老师今天已经把这几张纸条在保险公司保了险,把它绕在铁丝上,用火烧也烧不着,因为“保过险…  相似文献   

19.
在初中物理教材中,插图既是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有效的教学手段,它形象而生动地再现了物理过程,表达了物理知识.同时,插图融合了直观性、趣味性、知识性,可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自然而然地融入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开发与利用课本插图,发挥插图的真正教育意义,打造更灵动、更活跃的物理课堂. 一、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插图的教育意义 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倘若教师能够有效利用课本插图,则可调动学生课堂参与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物理知识,强化课堂教学效果.具体而言,插图的教育意义可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20.
初中学生进入高中以后,普遍感到物理难学。教学中如果能对有关知识引入一些实验,增加他们的感性认识,就可大大地降低学习难度。特别是农村中学如何就地取材做好课堂小实验显得更加重要,这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十分有效。下面介绍几个实例。1.判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在解决有关摩擦力的问题时,学生普遍感到判断静摩擦力方向比较困难。因为两个物体之间没有产生相对运动。如果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亲手做做实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