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0 毫秒
1.
自北宋欧阳修著《六一诗话》以来,早期诗话主要是记录诗坛的遗闻轶事,或记载有关诗歌理论的见解主张。自南宋起,随着诗歌评论方面的内容逐渐增多,有关《楚辞》研究的理论亦增加了。他们的评骚论点,基本上继承了北宋人的说法,以颂扬屈骚精神反映宋人的特殊心态,但有的著作如《沧浪诗话》则完全脱离传统文艺理论,而创立了新的主张。《诗话》评论包含着以下四方面内容: 一、 赞扬屈原忠贞 由于时代的因素与个人遭际等原因,宋人在诗词中高度赞扬屈原的高大形象,也寄怀着自己敬慕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故在评论诗词的“诗话”、“…  相似文献   

2.
《欧苏手简》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苏手简》四卷,大陆仅北京大学图书馆庋藏一部,乃日本天明元年刻本。本文略述该本版式及内容,辨正编者杜仁杰为由金入元的作家,书目将他著录为“宋”人,误。该书的编刻时间,当在元灭南宋(1279)至杜氏辞世(约元至元二十一年前后)之间。  相似文献   

3.
宋代僧人学诗者颇多,可是传世僧人诗集却并不多见。清代初年吕留良等人编刻《宋诗抄》,只选录道潜《参寥集》和惠洪《石门文字样》两种,并叙述说惠洪诗雄健振路,为宋俗之冠。道潜和惠洪都是北宋末人,在宋代诗增当中行年已晚。其实远在北宋初年,别有希昼。保退、文兆、行肇。简长、维民、宁昭、怀占、惠崇九位借人,不仅以能诗而闻名于当时,而且及至南宋末年,周精仍盛称他们构诗作“为是宋三百年诗俗之冠”。宋人刊行九僧合集,即以“九增诗”为名。只是《九僧诗》流布不广,欧阳修在《六一诗话》中早已为寻觅不到此书而叹息。幸而六…  相似文献   

4.
黎靖德利用南宋宁宗、理宗两朝刊行的各本朱熹语录,编刻而成更为完整的《朱子语类》,流传至今。然其人生平不显,以致《宋人传记资料索引》《宋人传记资料索引补编》等书或不收录,或虽收录但内容极简,且误分一人为二。本文通过刘壎《前朝请大夫邵武郡侯黎公墓志铭》一文,梳理黎氏生卒年、家世及主要事迹,以补宋人传记资料类工具书之未备。  相似文献   

5.
我国现存第一部综合性丛书《儒学警悟》,为南宋俞鼎孙、俞经兄弟所辑,是书为七集四十卷,所收书为宋人著述六种四十一卷,内容多为记载宋代制度掌故、人物琐事。上海图书馆编《中国丛书综录》中的《前言》(1959年中华书局出版)及1981年该书《重印前言》(载上海《图书馆杂志》1982年第1期),均称:《儒学警悟》一书“辑成于南宋嘉泰二年(1202)”。  相似文献   

6.
汉魏六朝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个承先启后的阶段,而魏晋六朝则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时期的诗歌总集主要有明代张溥编的《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近人丁福保编的《全汉三国晋南北朝诗》,今人逯钦主编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这一时期诗歌的历代选本也不下百部,仅笔者所寓目的今人选本就达十余种。然因种种原故,诸选本虽各有千秋,但总有一些不尽如人意之处。近读到沈文凡教授主编的《汉魏六朝诗三百首译析》,颇有耳目一新之感。  相似文献   

7.
南宋楼昉所编《崇古文诀》全称为《迂斋先生标注崇古文诀》,又称《迂斋古文标注》,是一部重要的古文选本。楼昉先后编有五卷本、二十卷本、三十五卷本三种,《四库全书总目》卷一八七《崇古文诀》提要云:"此书篇目较备,繁简得中,尤有裨于学者。"流传下来的即这三种不同的版本系统。  相似文献   

8.
《全宋诗》中歌咏王昭君之诗及相关之诗多达170余首,本文对其中通过咏昭君诗来驳斥汉代和亲政策的诗歌进行论析。认为宋代咏昭君诗的大量出现,正是由于昭君幽怨悲恨的心理,与宋人弥漫全国的悲愤情结相吻合的结果。而南宋时期,道学情境下的华夷观念深入人心,王昭君的再婚与嫁给和韩邪单于长子,在宋人看来又是其莫大的耻辱。宋代宁肯背负沉重的岁币,也决不与异族和亲,成为终宋一代的国策,汉唐以来和亲政策至宋戛然而止。故宋人从正面肯定昭君和亲有功的诗歌,更是凤毛麟角,也正是此种观念所导致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张秋娥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3):143-146
《类编标注文公先生经济文衡》从朱熹语录、文集中选文分类辑录其论道论政言论,是一部重要典籍。关于该书编者,古今著录分歧较大,或为南宋滕珙,或为南宋马括等。从该书宋版中的两篇序言和马括生平等方面分析,该书编者应为马括。《中国古籍善本书目》、国家图书馆及近年来的中华再造善本目录等将该书编者著录为宋滕珙,当为错误,应予改正。
  相似文献   

10.
欧阳修是北宋的一代文宗,其文受到后世选家的极力推崇.南宋陈亮编选的《欧阳文粹》是欧公文章最早选本,同时也是精善之本.该书所选文章,虽然只有140篇,在欧公2800余篇文章中不足百分之五,但类型丰富,涵盖论、策问、书、札子、奏状、杂著、序、记、碑铭共9种主要文体,并且选入文章多为名作、力作,颇能代表欧公散文创作的辉煌成就.同时,《欧阳文粹》不仅因“持择精审”而有选本价值,也因早于周必大所刊《欧阳文忠公集》而有比较重要的校勘价值.  相似文献   

11.
近些年不少出版社大量出版名家学者的文集、选集,而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选本,也是版本迭见,尤其文学作品的年度选本,为选家和出版社所钟爱,有的冠以“最佳选本”字样,用以炫示质量,吸引读者。随着这股“选本”出版的旋风,也能听到读者对某些、“选本”编选质量的不满,或者是被选作品的作者对编辑出版单位不尊重作者权益的批评。  相似文献   

12.
考察宋人文集(别集)在宋代的编刻以及宋以后历代的流传,总结宋代编刻本朝人文集的概况、原因、形式、体例、特 点以及对后世的影响等,本论文即为此课题的阶段性成果。据调查,前人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极其有限,仅仅涉及宋人 文集作者20家左右,其余700多家则付诸阙如。而展开这一问题的探讨,无论对宋代目录学、古籍版本学建设,还是对  相似文献   

13.
有来一代,分为北宋、南来两个阶段,其宫廷饮食也明显地分为两个系统,北宋以北食为主,南宋以南食为主。从豪华奢侈程度上看,前后也有较大差别,一般为北宋中叶以前较为简约,此后则逐渐走向豪侈。宋代由殿中省的御膳所中的御厨掌宫廷御膳。《东京梦华录》中称宋时洋京“集四海之珍奇,皆为市场;会衰区之异味,悉为浪厨”。另据鹏助编》载:“渊圣皇帝以星变自责,诏云尝膳百品,十减其七。”可知宋徽宗平日所食有百种之多。据《宋会要辑稿·御厨》中说:两宋时,御厨所用面和米的比例是二比一,说明皇室饮食是以面食为主的。宋代面食和…  相似文献   

14.
公元1141年(南宋绍兴十一年,金皇统元年)11月,宋金签订“绍兴和约”。宋人编纂的史籍诸如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以下简称《会编》)、熊克《中兴小历》、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以下简称《要录》)等,以及主要根据宋朝《国史》修纂的《宋史》对合约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走进书肆,在林林总总的各类图书面前,各种“选本”的出版,总会引起读者的青睐。近些年不少出版社大量出版名家学者的文集、选集,而小说、散文、随笔、诗歌等选本,也是版本迭见,尤其文学作品的年度选本,为选家和出版社所钟爱,有的冠以“最佳选本”字样,用以炫示质量,吸引读者。随着这股“选本”出版的旋风,也能听到读者对某些“选本”编选质量的不满,或者是被选作品的作者对编辑出版单位不尊重作者权益的批评。  相似文献   

16.
《古文苑》相传北宋孙洙得于佛寺经龛,是唐人旧藏古文章。南宋淳熙六年(1179),韩元吉加以整理,编订为九卷。绍定五年(1232),章樵又加注释,并重编为二十一卷。章樵校注本从南宋到当代,不断有学者批评。我们认为,章樵的校注工作值得肯定,其价值体现在三个方面:章樵校注时增加汉魏诗文三十二篇,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章樵校注内容较为全面,有助于我们整体理解作品;章樵校注方法多样,对后世选本的注释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7.
史广超 《图书馆杂志》2020,(2):117-121,66
《四库全书》中所收大典本宋人别集,在四库馆稿本、阁本、武英殿聚珍本、传抄本等"中间本"及提要等方面,遗存了卷数变动的痕迹。这些异变由据御旨删去青词等体、为与提要所言卷数一致而删去某些卷次、相同内容重编等诸多因素所致。卷数异变揭示了早期版本有独特价值、七阁本所据并非全为同一底本等规律,也部分修正了学人对四库馆臣辑佚工作的负面评价。  相似文献   

18.
《宋朝诸臣奏议》原名《皇朝名臣奏议》、《国朝诸臣奏议》,是一部篇幅巨大的北宋奏议选集。全书收录了241名臣僚的1630篇奏议,分为4集、150卷,约134万字。 《奏议》编者赵汝愚,南宋乾道二年(1166)举进士第一,历仕孝宗、光宗、宁宗三朝。因拥立宁宗之功,绍熙五年(1194)被任为宰相。是宋代皇族中唯一的任宰相的人。但半年后就被韩侂胄排挤,在赴贬所途中暴亡。  相似文献   

19.
袁庭栋  白丁 《出版参考》2007,(11):24-24
我国民间最流行的一种关于姓氏的普及读物是《百家姓》。 《百家姓》作者不可考,一般人多谓此书为北宋初年钱塘(今杭州)人所编.当时吴越王钱傲虽已归顺北宋(北宋建立之后。吴越王还残存了19年),但仍保留王号,故而《百家姓》首句为“赵、钱、孙、李”,将“赵”列为第一姓,“钱”为第二姓。但此说不尽可信。  相似文献   

20.
张琴 《晋图学刊》2005,(4):92-94
绝句是我国古代诗体之一。它短小精悍,尺幅千里,字少而旨深,语约而意远,在古代众多诗体中占有重要的位置,因此,也颇受诗选家的青睐。历代出现的绝句选本和研究撰述不少,其中选唐绝和探索唐人绝句诗艺的专书较多,自宋至今,出现过不少影响显著、价值较高的选本。傅璇琮先生主编的《古典诗歌绝句系列》丛书力图通过选本的形式整体反映唐至清代绝句创作的概貌,向读者介绍、推荐古人绝句精品,是一项极有意义的学术工程。这套丛书对于进一步推动古代绝句研究也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已经读到该丛书的《唐人绝句选》和《宋人绝句选》二书。前不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