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倡开展以探究式学习为核心的多样化学习,“猜想假说”是探究式学习的重要环节。“猜想假说”是依据已有的化学相关资料、客观事实和科学理论对探讨的化学问题解决所做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猜想、假设、推断和判断。据此设计的典型课例充分体现了“猜想假说”的思想。学生在化学探究式学习中通过猜想、假设、检验、思维的训练,逐渐形成一种较强的思维能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2.
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 ,带有直觉性的高级认识过程 .对于数学研究或数学研究性学习来说 ,猜想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基本思维方法 .波利亚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两样都教”,即既要使学生掌握论证推理 ,也要使他们懂得合情推理 .“会区别有效的论证与无效的尝试 ,会区别证明与猜想 .”研究猜想的规律和方法 ,对于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思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数学猜想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数学猜想是指数学新发现过程中形成的猜想 ;广义的数学猜想是指在数学学习或解决问题时展开的尝试和探索 ,是关于解题的主导思想、方法以及答案的…  相似文献   

3.
有些人把由自己启发找出、自己发现证题途径的方法称为“赫列斯蒂克”方法。”在中学数学中它主要表现为猜想和尝试的方法;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由列举到归纳的方法。下面结合具体问题谈谈这些方法的运用。 (一) 猜想和尝试的方法在数学中,人们往往把一个有待进行严格的逻辑论证的命题称为“猜想”,“猜测或“假说”;在数学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猜想”的出现是屡见不鲜的;在某种意义上说,数学猜想是数学发展的动力和先  相似文献   

4.
“证伪性”实验指的是用来验证猜想的实验结果与猜想预言发生矛盾或存在差异的实验,在科学探究中“证伪性”实验分为“真证伪”实验和“假证伪”实验。“真证伪”实验揭示了原有科学猜想中隐含的客观矛盾,要求科学家改变原有猜想,重新提出新的猜想;“假证伪”实验虽然实验结果与原有猜想矛盾或存在差异,但产生这种矛盾或差异的原因是实验方案有问题或受另外新的因素影响,而原有科学猜想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5.
猜想是人们依据已知事实和知识 ,对研究的问题和对象作出的一种预测性的判断 .它是一种极具创造性的思维活动 ,大科学家牛顿曾经说过 :“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 .”著名数学教育家波利亚也认为要想成为一个好的数学家 ,首先必须是一个好的猜想家 ,并提出 :“在数学教学中必须有猜想的地位” .那么 ,如何在中学数学教学中开展猜想教育呢 ?笔者认为 ,教师不仅要鼓励学生进行大胆猜想 ,使学生养成敢于猜想、勇于探索的思维习惯 ,更要教给他们一些猜想的规律和方法 ,使他们的猜想 ,猜之有“理” ,猜之有“据” .1 归纳猜想归纳猜想…  相似文献   

6.
燃烧的蜡烛     
亲爱的朋友们,你们知道科学家是如何进行科学研究的吗?从今天开始,将由一只爱科学、爱探究的“毛毛虫”带领朋友们去亲身经历科学家们是如何进行观察和提出问题的,如何进行猜想和建立假说的,如何为他们的假说寻找事实与证据的,如何建立科学的模型来解释他们的假说,并与他人交流的探究过程,从而学会科学知识,掌握科学方法,锻炼思维能力,培养科学精神! 快,快,快,同学们,跟随“毛毛虫”参加到“科学是……”探究活动中来吧!把自己的探究过程记录下来,并与其他朋友共同分享探究的成果和亲历探究的快乐吧!希望朋友们像毛毛虫一样,最后都变成美丽的“蝴蝶”。——主持人梅子  相似文献   

7.
“假说”在探究教学中被表述为“猜想和假设”,是指在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根据科学原理和科学事实进行理性思维加工以后,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所作的假定性解释和说明,表现为:一是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对问题或现象的成因进行猜想;二是对探究的方向或现象的结果进行推测与假设.探究教学中的“假说”有何意义和价值?学生科学地提出“假说”受哪些因素影响?如何实现“假说”的优化教学?本文结合笔者的思考和实践,谈谈这几方面问题,希望对科学探究的理论和实践体系起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中学数学教学一直强调教学的严谨性,过分渲染逻辑推理的重要性而忽视了生动活泼的合情推理,使人们误认为数学就是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事实上,数学发展史中的每一个重要的发现,除演绎推理外,合情推理也起重要作用,如哥德巴赫猜想、费尔马大定理、四色问题等的发现.其它学科的一些重大发现也是科学家通过合情推理、提出猜想、假说和假设,再经过演绎推理或实验得到的.如牛顿通过苹果落地而产生灵感,经过合情推理,提出万有引力的猜想,后来通过库仑的纽秤实验证实.海王星的发现更是合情推理的典范.合情推理与演绎推理是相辅相成的.波利…  相似文献   

9.
七、类比思想通过比较两类事物相同或相似的属性并由其中一类事物的某种已知属性,去推测另一类事物也具有相同或相似的属性,这是人们认识事物的一种重要思想——类比思想.在数学解题中,类比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通过两类问题的类比,可以为我们解决问题提供线索,沟通联系,指出目标,使思维有了方向,能发现问题的解决途径,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最后解决.类比思想是数学发现最重要和最基本的方法之一,数学上许多重要定理都是由类比而猜想,由猜想而证明的.类比的思想在某些数学发现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伟大的引路人”.八、对应思想对应作…  相似文献   

10.
数学教学的实质是进行思维训练的教学,而“猜想”是一种创造性的思维形式.所以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对数学教学来说十分重要.实践证明“猜想”使人们获得了许多真理.它推动着数学科学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绝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它需要我们长期坚持不懈,寓“猜想”能力的培养于平时的教学中.本文结合笔者教学实际从猜想能力的重要性、猜想能力的培养途径谈谈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猜想能力.  相似文献   

11.
科学研究中哲学思想的指导作用(Ⅱ)———假说、观察和条件●史济彦三、假说我们平时之所以不敢议论“假说”,从思想上不敢去靠近“假说”,是因为我们不了解它,觉得它很神秘、很深奥,认为“假说”是为那些大科学家们所拥有。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多碰到的是“假设”...  相似文献   

12.
著名科学家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想就做不出伟大的发现。”所谓猜想,是指在学习或解决问题时展开的尝试和探索,是关于解题的主导思想、方法及答案的形式、范围、数值等的猜测,不仅包括对问题结论的整体猜想,也包括对某一局部情形或环节的清想。同时猜想是一种合情推理,是对研究的对象或问题进行观察、实验、分析、比较、联想、类比、归类后,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的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像的思维方法,正如乔治·波利亚所说:“在你证明一个数学定理之前,你必须猜想到这个定理,在你搞清楚证明细节之前,你必须猜出证…  相似文献   

13.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和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呢?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斌 《辽宁教育》2007,(12):38-40
猜想验证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正如荷兰数学教育家弗赖登塔尔所说:“真正的数学家——常常凭借数学的直觉思维做出各种猜想,然后加以证实。”因此.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猜想验证思想方法的渗透,以增强学生主动探索、获取数学知识的能力,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教学中如何渗透猜想验证的思想方法呢?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5.
猜想思维的本质是猜想.科学史证明,它是客观的、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方式.哪一个科学家不善于猜想:哥白尼(1473-1543年)据观测觉得以地球为中心的宇宙不协调,猜想出“日心说”;伽利略(1564-1620年)看到吊灯随风有节奏地摆动,猜想出摆钟原理;牛顿(1642-1727年)看到苹果落地,猜想出万有引力;安培(1755-1836年)根据电流使磁针转动,猜想出电动力的关系式;达尔文(1809-1882年)看到植物随太阳转动,猜想出植物中含有某种物质;门捷列夫(1834-1907年)根据化学元素数量的不断增多,认为元素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之间一定存在某种联系,猜想出元素周期率;魏格…  相似文献   

16.
谭静 《课外阅读》2006,(10):42-43
爱因斯坦的否定爱因斯坦一生科研成果卓著,其中最著名的是他创立了相对论,并发展了普朗克提出的量子假说。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爱因斯坦虽然在量子力学初创阶段,成为第一位率先站出来支持并予以发展的大科学家,但其后不久,他对待量子力学的思想却倒退僵化起来。结果使众多科学家在他对量子力学成功探索的引导下,纷纷投身量子力学探索并取得了一系列新的成就之时,他却从1925年开始走向自己的反面,成为量子力学的顽固反对者。这一年,德国物理学家海森堡在继爱因斯坦之后众多科学家探索量子力学的成就的基础上,找到了反映量子波粒二象性事实的“…  相似文献   

17.
王ping 《山东教育》2000,(14):21-22,41
猜想与反驳”教学模式可适应于中学物理新授课中有关物理概念、规律的教学,也可以应用于其他理科课堂教学中的概念、规律教学。一、理论依据1玻普尔的批判理性主义哲学思想当代西方著名的哲学家卡尔·玻普尔认为,科学的精神是批判,也即不断推翻旧理论、不断作出新发现。科学发现是不断提出猜想与假说,这些猜想、假说又要不断遭到批判,即被“证伪”的过程。好的假说经受住被反驳批判的检验,即被确认为科学理论,尽管它将来最终还可能会被证伪。不合理的假说被证伪而淘汰。因此,他提出了著名的“猜想—反驳”方法论及其四段图式:“问题—尝试…  相似文献   

18.
一、训练项目假说思维二、训练导论科学离不开假说,没有假说,就不会产生理论和科学。假说伴随着人类生活经验和知识的增长产生发展起来,并开辟了人类由经验到理论的道路,同时它又伴随着理论与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与科学相互促进、共同生长,从而使人类的科学知识和人类的理论体系呈现出生机勃勃、异彩纷呈的景象。在科学研究中,假说一方面可以为人们的研究提供线索、充当向导,另一方面还能够为科学理论的建立提供半成品。俄国科学家、心理学家巴甫洛夫曾说:“在科学思想的探索中产生科学的假设——这是科学的侦察兵。”恩格斯也指出:“只要自然科学在思维着,它的发展形式就是假说。”这些都说明,假说作为科学研究中的一种思维形式,是进行科学发现和科学创造的必要条件。众所周知,没有狄拉克的正电子假说,就不会有相对论性量子  相似文献   

19.
“猜想一验证”是科学发明的一种重要方法,也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数学猜想就是在解题中通过观察、分析,对解题的方法与解得的结果作出合理的判断与猜测(然后再对作出的判断与猜测进行科学的验证).那么,在数学的学习中应如何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猜想方法,作出合乎科学规律的猜想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0.
科学猜想是根据已掌握的材料和科学原理,对某一未知的自然现象及其发展规律所作出的一种推测的说明。科学猜想是培养儿童学会一般科学思维方法的重要一环,是培养儿童科学素质的重要方面。重视“科学猜想”的训练,可以把自然教学从传授知识型提高到“教育型”,使自然教学增加了“深度”,在自然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猜想”能力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