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19 毫秒
1.
明代台阁文学受传统雅正诗学思想影响深远,在台阁体作家诗歌理论中可清晰地发现创作者本身诗学理论所具有的雅正观。另外,台阁体诗歌总集在编纂过程中突出表现了"关风雅"与"知其政"的选录思想,也正因为创作者和编纂者的双重影响,造成后期雅正诗学发展出现一股逆流。  相似文献   

2.
《玉台新咏》编纂"艳歌"十卷,所选诗歌集中女性题材,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女性化诗集,凸显了推崇女性文化的思想,呈现"诗缘情"、文学发展史、保存文献校勘古籍的本体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晚唐作家皮日休、陆龟蒙在当时的文学批评圈是齐名的,被合称为"皮陆"。这与他们二人咸通 十一至十二年间在苏州的诗歌唱和活动关系最为直接。其唱和诗集《松陵集》的编纂与传播更为皮陆扩大 了名声。当然,与他们另两部文集《皮子文薮》、《笠泽丛书》的编纂和流播的关系亦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近日在北京召开发布会称,《中国新诗百年大系》编纂活动正式启动。据中国诗歌万里行组委会主任吉狄马加介绍,中国新诗在"五四"新文化运动中诞生,以1 9 1 7年《新青年》发表胡适的《白话诗八首》为标志,至2 0 1 7年即将迎来1 0 0  相似文献   

5.
《中州集》是元好问编纂的金代诗歌总集,是研究元好问。研究金代文史的重要文献,但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忽视了对它的研究。鉴于此,本文以《中州集》为探讨对象,力求全面地揭示其文化意义,分析其文献得失。一、《中州集》的编纂动机与编纂过程元好问在《中州集序》中称其编纂动机是收集金朝百年来的诗人诗作,在《自题中州集后》诗中又说:"平世何曾有稗官,  相似文献   

6.
赵伟  张妍 《中国编辑》2018,(8):86-91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其在我国编辑史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编纂教材"六经"上,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编纂思想,如"信而好古"的编纂理念、"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多闻阙疑"的编纂风格、"排斥虚妄"的编纂态度。在整个编纂工作中,孔子都在践行着他的教材编纂思想。从孔子编纂实践中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编纂教材可以促进教育的广泛传播,编年体方法是史书编纂的首选方法,编纂典籍能保存历朝历代完整文化,编纂工作的导向要符合社会主旋律。以上方面,无疑会对当前及今后各类教材的编纂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笔者近日访得清初文人范国禄编纂的《狼五诗存》,这是通州地区诗歌总集的开山之作。是书遵循"以人存诗"、"以诗存人"的双重标准,辑录了该地宋代以至清初231位诗人作品,规模庞大,体例明晰,多维度呈现了通州地域诗歌发展状貌和诗人群体图景。同时,《狼五诗存》具有重要的文献价值,范氏阐幽发微,救亡辑佚,保存了通州地区文人大量信息材料,其富有广度与深度的文献收辑意义深远。  相似文献   

8.
诗歌总集的编纂刊行,反映了一个时代对诗歌风格的认识与品味。纵观明人编选的前代诗集,以汉魏盛唐为宗而厌薄宋元,因此万历四十三年(1615),新安潘是仁刊刻的《宋元诗》,在当时可谓独树一帜。《宋元诗》,又称"宋元名家诗集"、"宋元名家诗选"、"汇定宋元名公诗集"。该书由26家宋人诗集、35家元人诗集汇集而成,具有统一而鲜明的风格特色。此书的蒐辑,肇始于明代出版业中心之一的徽州歙县,受益于晚明丰  相似文献   

9.
逯钦立先生编纂的《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一书,囊括千余年诗歌篇什,引用数百种子史文集,为研究这一时期的诗歌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但由于该书涉及面极为广泛,个别考辨上的失当,校勘上的疏漏都是难免的。本文仅就其诗人小传中错讹疏漏处予以纠正,以求教于方家。汉诗卷五杜笃 "所著赋、诔、吊、书、赞七言及杂文凡十八篇。" 检《后汉书》卷八○《杜笃传》作"所著赋、诔、吊、书、  相似文献   

10.
陈祥谦 《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7):139-142
《古今类序诗苑》是唐人操诗歌专门之选的最早总集之一,因从未有过具体研究,故在梳理南朝及初唐诗歌总集的基础上,从编纂目的、体例、时间、集名等方面入手,以廓清刘孝孙《古今类序诗苑》是为续刘孝绰《诗苑》,慧净《诗英华》是再选《古今类序诗苑》及《诗苑》与萧统《诗苑英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汉史之诗:《史记》、《汉书》叙事中的诗歌含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史记》、《汉书》里一种极具特色的现象,即叙事当中天衣无缝地包含着许多历史人物的即兴诗歌表演.作为中国早期历史编纂学的一种修辞方法,诗歌经常作为重要时刻的标志出现,而且与情感、道德的强烈诉求以及对事实、真实性的强烈认定相关,反映汉代诗学的基本思维对历史编纂学的影响.这一点适用于身体或情感绝灭刹那时主人公即兴吟唱的抒情诗歌,也适用于预言政治灾难或者哀叹民生多艰的匿名小调.  相似文献   

12.
《石遗室诗集》是晚清诗人陈衍(1856-1937)自选的诗歌别集。目前学界一般都认为陈衍有"《石遗室诗集》十卷,补遗一卷,续集二卷",比如2001年陈衍的后人陈步等人编纂《陈石遗集》,其中收入《石遗室诗集》一书,即收入上述共十三卷诗作;又如近年来钱仲联主编《清诗纪事》中,"陈衍"小传也只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意义] 揭示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成立的过程,总结引得编纂处在索引编纂领域的影响,有助于为古籍知识库构建经验。[方法/过程] 文章通过文献分析法和演绎法,总结引得编纂处成立前东西方文化交流和中国传统知识分子转型的社会背景,分析"整理国故"运动、"索引运动"影响下引得编纂处取得的索引成就。[结果/结论] 哈佛燕京学社引得编纂处是民国时期"西学东渐"整理国故"及"索引运动"等众多因素影响下的产物;引得编丛刊的问世对中国索引事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哈佛燕京学社汉学引得丛刊》成功的经验对当下的古籍知识挖掘与人文计算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15.
魏源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和史学家.其在编辑<皇朝经世文编>过程中遵守"审取"、"广存"、"条理"、"编校"的编辑原则,重视档案编纂成果的社会价值,还有充实自我等等的编纂特点,对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具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源远流长,从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经"算起,历代相因不断发展,规模巨大成果繁富。档案文献编纂的理论则渊源于档案文献编纂的实践。有史可考的第一次规模较大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是春秋时代孔子编订"六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焦循的生平入手,先对其档案文献编纂成就进行总结,然后对焦循在对档案文献进行编纂的过程中采用的"以文传事"等编纂方法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刘向文献编纂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刘向于西汉成帝时期开展的皇家文献整理活动重新审视,全面探讨其从事文献编纂活动的全过程.全书以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编纂思想、学术贡献及文化传承角度为切入点,提出其在整理官方藏书时采用的"校雠+编纂"模式;回望历史,以西汉政治史和学术史为背景,重新审视刘向在文献编纂工作中表露的儒学思想和济世情怀;系统总结了刘向在开启"定本时代"与构建古文献学科方面的贡献,彰显刘向在中国古代图书制度史、学科史方面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9.
《石仓十二代诗选》是明末著名的学者、诗人、藏书家曹学控所编纂的一部历代诗选,所选之诗根据时间的先后共分为《古诗选》、《唐诗选》、《宋诗选》、《元诗选》、《明诗选》五大部分,姑诗选》又包括了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八个朝代,再加之后面的四个朝代,故称为“十二代诗选”,亦名《石仓历代诗选》①。是书是曹学任一生所编撰的最大一部书籍,也是我国诗歌编纂史上规模宏大的一部诗歌总集。但是,由于成于乱世,又加之编纂过程中的种种原因,《石仓十二代诗选》至今已散佚不全,而后人对此的著录各执一词,颇有出人,以至…  相似文献   

20.
黄宝权 《兰台世界》2016,(22):75-78
《幼学琼林》是我国古代一部颇有代表性的综合性童蒙读物,该书在童蒙教材编纂方面集各家之所长。其编纂特点主要表现在:采用"类书"的编纂形式;内容丰富而精彩,具有很强的综合性特点;灵活多样的句式结构和表达风格等。其独特的编纂思想对我国当代的童蒙教材编纂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