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1893年,在喀山大学树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家的塑像。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罗巴切夫期基(H.N.ЛoqaheBCKNN,1792~1856)。非欧几何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成果,它的创立,不仅带来了近百年来数学的巨大进步,而且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这一重  相似文献   

2.
1893年,在喀山大学立起了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家的塑像.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罗巴切夫斯基.非欧几何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成果。它的创立。不仅带来了一百多年来数学的巨大进步,而且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这一重要的数学发现在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但没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和赞美,反而遭到种种歪曲、非难和攻击,使非欧几何这一新理论迟迟得不到学术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3.
1893年,在俄罗斯的喀山大学树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家的塑像。这位数学家就是俄国的伟大学者、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罗巴切夫斯基。非欧几何是人类认识史上一个富有创造性的伟大成果,它的创立,不仅为数学带来了近百年的巨大进步,而且对现代物理学、天文学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可是,这一重要的数学发现在罗巴切夫斯基提出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不但没能赢得社会的承认和赞美,反而遭到种种歪曲、非难和攻击,使非欧几何这一新理论迟迟得不到学术界的公认。  相似文献   

4.
王小龙 《考试周刊》2008,(52):47-48
对于非欧几何中的直线,中学生感到很难理解。为了便于他们对非欧几何有更直观的认识,本文从非欧几何的来源说起,叙述了非欧几何中的直线是延续数学家的说法;从现代数学观念看,此直线非彼直线;从直线与测地线之间的关联,提出用测地线代替几何中的直线可能更有利于传播非欧几何的一些常识。  相似文献   

5.
1893年,在喀山大学树立起世界上第一个数学家的塑像.这位令人景仰的数学家就是俄国伟大的学者、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人们深知欧几里得的突出贡献,欧氏几何差不多是初等几何的代名词了.“过直线外一点恰好可以画出一条和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欧氏几何中这一鲜有人怀疑的公设,其证明却难倒了无数数学家.罗巴切夫斯基另辟蹊径,用反证法说明了这一公设并不可证.这是一个全新的,也是与传统思路完全相反的探索途径.正是沿着这条途径,罗巴切夫斯基发现了一个逻辑完整性和严密性可以和欧几里得几何相媲美的新的几何世界…  相似文献   

6.
在数学史乃至整个科学史中,很少有一个分支能像非欧几何一样对人类认识史发生如此直接的影响.它的创立,不仅决定了近百年来数学许多领域的发展,而且对现代天文学、宇宙学、物理学的进步以及人类时空观念的变革都产生深远影响.正如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所指出的:“已经有大量的根据可以说:从非欧几何发展起来的思想是极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7.
罗巴切夫斯基(1792-1856),俄罗斯数学家,非欧几何的创始人之一。我们在中学阶段学习的几何学是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创立的欧氏几何学,欧氏几  相似文献   

8.
§1 緒論我們通称的非欧几何学,实际指的是兩种几何。一种是俄罗斯数学家尼可拉·伊万諾維奇·罗巴切夫斯基在1826年發现的几何,这种几何一般称为罗巴切夫斯基几何,又叫做双曲几何。另外的一种是德国数学家,倍耳哈特·黎曼在1854年發現的几何,一般称之为黎曼几何(嚴密的說应当称为狹义的黎曼几何),也叫做橢圓几何。  相似文献   

9.
德国数学家大卫·希尔伯特是20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之一.他对数学的贡献是巨大的和多方面的,研究领域涉及代数不变式、代数数域、几何基础、变分  相似文献   

10.
在数学史上非欧几何占有特殊的地位,人们常将非欧几何引起的思想变革与哥白尼的革命相比拟,本以非欧几何发明过程为基本线索,探讨了非欧几何的独特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在数学史上非欧几何占有特殊的地位,人们常将非欧几何引起 的思想变革与哥白尼的革命相比拟。本文以非欧几何发明过程为基本线索,探讨了非欧几何 的独特思想,以及这些思想方法对现代科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熊易文 《学周刊C版》2019,(16):192-192
非欧几何的产生在数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从欧氏几何到非欧几何,几何模型的改变可以看出人们对几何认识的不同。论文以第五公设问题的解决为出发点,通过分析欧氏几何和非欧几何两者几何模型的区别,进而分析非欧几何的产生是欧氏几何的在认识论上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代直到14世纪初叶以前,一直是数学大国,以刘徽和祖冲之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数学家,曾经创造出许多领先于当时世界的数学成就.但是,从14世纪中叶以后,中国传统数学逐渐衰落了.从17世纪到19世纪,欧洲人发明以解析几何、微积分为代表的变量数学,接着创立了群论、非欧几何,使数学发展进入现代数学时期.中国却因明清两代改朝换代,清代的闭关政策,错过了发展近现代数学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14.
微积分,它是数学发展史上继欧氏几何后的又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被称为数学史上的里程碑.它的创立,被誉为“人类精神.的最高胜利”.  相似文献   

15.
黄金分割是几何中的著名问题,在古代就引起了重视,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斯(公元前408年—前355年)也曾研究过这个问题.黄金分割被广泛地用在设计中,比如黄金矩形,就是黄金分割在设计中的一个主要应用.设计建筑物、工  相似文献   

16.
1东西方对数学本质的认知差异 数学家们一般认为:数学的本质是经验性和演绎性的辩证统一.数学源于生活,如计算时间、分配物品、丈量土地和容积等,所以19世纪之前,人们一般认为数学是一门经验科学.19世纪以来,随着近现代数学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欧式几何、非欧几何、抽象代数和集合论等的产生,现代数学向抽象、多元、  相似文献   

17.
五十多年来,如何处理中学几何教学内容,一直是数学家和教育家争论的问题。六十年代的所谓“新数学”浪潮,加快了改革几何教材的步伐。经过若干年的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争论更加激烈。当前,有一些问题比较一致,但看法上仍存在着很大差距。在争论中,很有代表性的是两位世界著名数学家。一位是狄东内(J.Dieudonnè),主张大刀阔斧地改,曾经提出“欧  相似文献   

18.
简述了历史上对第五公设的怀疑研究,进而介绍非欧几何的诞生、发展和确认,对非欧几何创立过程中所提出的重要方法论、历史意义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本文补充了保持角度的大小不变,但角的转向相反的第二种分式线性变换,并指出此种变换也不改变对称点性质,在圆内部的非欧几何模型中补充了第二种非欧合同变换,利用关于圆的对称点变换发现了圆外部的非欧几何模型。  相似文献   

20.
初中几何涉及五个心,即垂心、重心、外心、内心、旁心.各心都有自己的特点和灵活用法.但其中体现各心联系的知识莫过于欧拉线了,欧拉线由大数学家欧拉所创,其具体表述是:“任一三角形中,外心、垂心、重心共线,且垂心到重心的距离二倍于外心到垂心的距离.”其实.同学们如果用心的话.也可从平时所做的习题中轻易地得出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