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汝珍自称其《镜花缘》"花样全翻旧稗官"。《镜花缘》的新创,在于以笔记改造章回,融摄章回之形式与笔记之体性,形成了章回体的"著书者之笔"。《儒林外史》是思想家的小说,《红楼梦》是诗人的小说,我们不妨讲,《镜花缘》是学者的小说。衡量《镜花缘》新创之合理与否,其标准不是现代人的现代小说观念,应该是以古代小说文化的视域,将其放置在中国古代小说文化背景中,加以审视评判。  相似文献   

2.
《镜花缘》作者身份及创作意旨的多元性、创作特征和文化价值三个方面,决定了其在中国小说史上的地位。《镜花缘》的思想艺术总体成就虽不及《红楼梦》、《水浒传》等书,但在不少方面有独到之处,是小说史上一部理想与现实结合,融知识性、奇幻性、趣味性于一体,具有较大创新意义的“别开生面”之作。  相似文献   

3.
姜平 《现代语文》2009,(9):62-65
《红楼梦》与《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曹雪芹、李汝珍都将批判的矛头指向了男尊女卑这个传统的社会制度,在肯定女子的价值优于男子的基础上,对传统意识形态中男尊女卑的性别观进行挑战。本文主要从挑战男尊女卑性别制度具体内容的不同对《红楼梦》、《镜花缘》展开比较。  相似文献   

4.
《红楼梦》《镜花缘》是清代小说中高扬女性意识的两部杰作,本文重点探讨两部作品女性意识的艺术表现方式的异同。曹雪芹、李汝珍都选择了远离夫权的少女群像作为传达其女性意识的主体形象,分别创设了一个特定的能够逃离父权的生存空间,让作品中的少女们得以远离男性,逃离夫权、父权的束缚,从而更好地实现对女性意识的表现和自己女性观的传达,完成对父权的控诉。不过,从总体上看,《镜花缘》的少女崇拜只是对《红楼梦》的借鉴,它最终没有超越《红楼梦》;而《镜花缘》采用的将父亲排除在叙事外的逃离父权的方法只是貌似《红楼梦》,没有得其精髓,缺少《红楼梦》深厚的内容和悲剧底蕴。  相似文献   

5.
图谶,本是一种迷信传播物。《后汉书·光武帝纪》注:“图,河图也;谶,符命之书。谶,验也。言为王者受命之征验也。”将古老的科学变为巫术,是秦汉时人一大发明。小说中借图谶以达到某种艺术效果,自古不乏其例。如《水浒传》一开头就用了邵雍和陈搏先生一些隐语以兆示后来政局之变化,并依此构造了情节。然而像小说《红楼梦》那样应用谶图、谶语、谶诗之多,其实是不多见的。《红楼梦》里的图谶,贯穿于整个小说情节中,尤其见缝插针地贯穿于小说人物命运  相似文献   

6.
《九云记》是 70年代在韩国发现的一本汉文小说。它从《红楼梦》中抄袭了大量的文字。比如在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部分情节、东西物件、人名地名、语言等方面明显留有抄袭的痕迹。这种抄袭现象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 ,在小说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 :19世纪《红楼梦》、《镜花缘》产生后 ,表明小说已经发展到它的颠峰时期 ,对它们的抄袭 ,一方面表明小说市场的空前红火 ,创新之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古典小说已发展到了它的高峰时期 ,创作上出现了危机。只有推陈出新 ,寻找新的途径 ,才能进一步前进。此外 ,在大量的续红、仿红之作外 ,又多了一个品类 ,那就是袭红之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明清之际“三教合一”,道教的凡人修道、立德求仙思想对李汝珍的《镜花缘》产生了深刻影响,小说主题与道教的谪仙回归模式息息相关,道教的修真求道被作者作为小说的一大重要主题有力地凸显出来。所谓“镜花缘”,取的正是镜花水月空幻无常之义。  相似文献   

8.
《九云记》是70年代在韩国发现的一本汉文小说,它从《红楼梦》中抄袭了大量的文字。比如在环境描写、人物的肖像描写、部分情节、东西物件、人名地名、语言等方面明显留有抄袭的痕迹。这种抄袭现象出现在清嘉庆、道光年间,在小说史上有其特殊的意义:19世纪《红楼梦》、《镜花缘》产生后,表明小说已经发展到它的颠峰时期,对它们的抄裘,一方面表明小说市场的空间红火,创新之作满足不了读者的需求。另一方面也表明古典小说已发展到了它的高峰时期,创作上出现了危机。只有推陈出新,寻找新的途径,才能进一步前进。此外,在大量的续红、仿红之作外,又多了一个品类,那就是袭红之作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李汝珍撰著的《镜花缘》是一部化用群书、推陈出新的学者型杂体小说。文章从文学发展的继承、创新角度,以确凿翔实的对照比较,论证了《镜花缘》与明代的“四大奇书”、清代两大顶峰小说之间的关系,特别是《镜花缘》中多次提到《西游记》,而且有意翻新,可以看出李汝珍不仅熟读此书,更富有独创性的艺术追求。  相似文献   

10.
张琪 《语文知识》2015,(5):40-45
《红楼梦》内容浩繁,主题深广,头绪众多。初读者如何尽快了解全书内容呢?笔者根据多年的研读心得,提出了整体把握《红楼梦》的八条线索,姑且称为“八一一”读法。有了“八一一”读法,可使小说阅读有“高屋建瓴”之感,收“抓纲务本”之效。一、一僧一道读《红楼梦》,会发现从开头到结尾乃至每到关键情节都会有僧、道的影子,不理解僧、道在小说中的作  相似文献   

11.
《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首先映入眼帘的第一回就有一首脍炙人口的《好了歌》,几百年来引起了人们无数的感喟和议论。有不少学者认为,《好了歌》以及歌注的每一句都是全书的伏线,甚至有人称之为《红楼梦》的“纲”。小说的英译本,不管是全译还是节译,即使面目全非的极简节译,都没有把《好了歌》删去,可见其在整部小说  相似文献   

12.
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一回中开宗明义宣称其书“大旨不过谈情,亦只是实录其事”;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也认为《红楼梦》的人物描写“其要点在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和从前的小说叙好人完全是好,坏人完全是坏不大相同,所以其所叙的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从全书的人物描写来看,曹雪芹的“实录其事”的创作原则得到完美的实现;鲁迅先生的“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是中肯、恰当、确切之评。《红楼梦》确是一部位于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之高峰,列于世界文学现实主义之尖端的伟大杰作。  相似文献   

13.
《聊斋志异》、《红楼梦》、《镜花缘》女性观从朦胧期走向自觉期,再向明朗化方向发展,女性意识逐步深化。而且又同出于清代名家之手,这些紧密联系值得人们去思索。  相似文献   

14.
中国的古典小说发展到《红楼梦》,登上了辉煌的顶峰。在这部小说中,我们看不到在其他小说中司空见惯的圣君贤相、英雄豪侠;在《三国》《水浒》等小说中着意渲染的英雄主义,在这里也消失了。这意味着《红楼梦》超越了“英雄传奇”的模式,直接面向真实人生,最终完成了我们在前文中所说的“由神化到人化”的转变。《红楼梦》集中描写了一个家庭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红楼梦》与《镜花缘》中所反映的妇女问题进行比较分析,认为《镜花缘》不仅提出了妇女问题,而且也提出了解决妇女问题的方法。《镜花缘》发挥奇特的想象,通过描绘一个女权社会的女儿国以及女子教育高度发达的黑齿国,大胆地提出妇女问题,并试图寻求妇女解放的出路,朦胧地反映了低层社会的民主主义思想,成为了近代妇女改良运动的先声。可以说,《镜花缘》在妇女问题上比《红楼梦》前进了一大步,达到了一个新的思想高度。  相似文献   

16.
《镜花缘》作为清代才学类小说,在学界得到广泛认同,但也有许多不同见解,值得研讨。文章认为,在乾嘉考据学盛行的背景下,对音韵学和诸艺颇有造诣的李汝珍所创作的《镜花缘》,确实存在着"以小说见才学"的特点和局限,但不应该视之为才学小说。以明清章回小说世情类作品的历史发展的视角作考察,就《镜花缘》描写的内容来审视,《镜花缘》乃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世情小说。  相似文献   

17.
《镜花缘》的精髓,不仅在于这是第一部把妇女作为社会主角的小说。而且还是一部五光十色的神话小说、创造许多鲜明人物形象的小说、富有开放意识的小说、愤世嫉俗的讽刺小说和普及科学文化的小说。作者李汝珍创作《镜花缘》的来龙去脉虽有争论,但从孙佳讯辨疑之论来看,已经确凿无疑。《镜花缘》孕育于板浦,主要依赖于这一带淮盐经济的繁荣和乾嘉学派人才的荟萃,风气所染,方使《镜花缘》水到渠成。  相似文献   

18.
《西游记》是明中叶产生的一部浪漫主义神话小说;《红楼梦》是清前期问世的一部现实主义人情小说.乍看起来,两部书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细细研究、慢慢品味、认真比较之后,却发现两书有许多被人们忽视的共通处.无怪清人张新之说:“《红楼梦》脱胎在《西游记》,借径在《金瓶梅》”(《红楼梦卷》第154页).“脱胎者”,是说《红楼梦》是由《西游记》孕育变化而产生的;用今天的话说,即《红楼梦》的创作,在许多地方是借鉴和继承了《西游记》的优良传统,并发展了这些传统,从而使《红楼梦》成为登峰造极”的旷世杰作.现对两书作一比较,以求教于先学.  相似文献   

19.
张璐萍 《鸡西大学学报》2014,(12):130-131,146
《镜花缘》是清代著名学者李汝珍的著名长篇小说,成书于《红楼梦》和《儿女英雄传》之间,是研究近代汉语及其发展流变的重要语料。通过对《镜花缘》中的"第"字的分析,了解"第"字在这篇小说中的主要用法和古汉语大致一致。并通过与同时期语料和现代汉语对比,探求"第"字在这一时期用法的特殊性,并把握其大致的发展脉络以及部分意义消失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美国学者海托华(James R.Hightower)在《中国文学在世界文学中的地位》一文中认为:“中国的《金瓶梅》与《红楼梦》二书,描写范围之广,情节之复杂,人物刻划之细致入微。均可与西方最伟大的小说相媲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